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對近代日本史學發(fā)展的再探討
——以日本“蘭克學派”的興起為例

2015-02-26 20:51孟明銘
學術探索 2015年6期
關鍵詞:蘭克史學文明

孟明銘

(復旦大學 歷史系,上海 200433)

對近代日本史學發(fā)展的再探討
——以日本“蘭克學派”的興起為例

孟明銘

(復旦大學 歷史系,上海 200433)

在19世紀中后期日本歷史學近代化的過程中,蘭克史學充當了引人注目的角色。蘭克史學自登陸日本后,很快就發(fā)展成為日本史學建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深遠。從客觀角度上講,蘭克史學傳入日本,既順應了日本史學理論的發(fā)展需要,又與當時日本的實際國情相契合,加之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受到制度、人員和方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終為日本史學界所接受和推崇。

史學史;蘭克史學;日本; 西學東漸

一般認為,在19世紀的歷史學領域里,以利奧波德·馮·蘭克為代表的蘭克史學派,無疑占據(jù)著引人注目的顯赫地位。蘭克史學以其“如實直書”、強調實證考據(jù)的鮮明特色,將古典史學中的求真精神發(fā)展到極致,形成一整套完備的收集、整理、辨別史料的方法,為歷史學的科學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力推動了歷史學朝前發(fā)展。[1](P2)不僅如此,伴隨著十九世紀“西學東漸”這一世界大潮,蘭克史學也“漂洋過?!?,給東方國家的史學發(fā)展同樣造成了深遠的影響。而在蘭克史學的“東方化”進程中,日本就顯得尤為引人注目了。1887年,蘭克史學正式被引入日本,它剛一登岸,就迅速席卷了整個日本史學界,對日本史學的影響深遠。直至今日,在論及日本史學時,仍有學者指出其“大部分是在文獻基礎上進行實證研究,也就是說主要是進行史料批判或史料解釋。”[2](P92)

然而,筆者在研究這一段史實時,逐漸產(chǎn)生了這樣一種思考:盡管蘭克史學作為一種較為先進的歷史理論,在當時的日本受到關注和重視并不奇怪,但同樣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九世紀這個“歷史學世紀”里,史學大家層出不窮,史學流派也百花齊放。何以日本選擇了蘭克史學?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不僅有利于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蘭克史學,更能有利于我們對日本史學史的發(fā)展有更深入的了解,具有明顯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①目前,我國學術界對于近代日本史學界的研究已經(jīng)取得了一些成果。如沈仁安、宋成有:《近代日本的史學和史觀》(載《日本史論文集》,三聯(lián)書店,1982年版》,張經(jīng)緯:《馬克思主義史學在日本的傳播和發(fā)展》(載《史學理論研究》,2007年第2期),《試論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日本史學》(載《史學理論研究》2009年第3期),王晴佳:《考據(jù)學的興衰與中日史學近代化的異同》(載《史學理論研究》,2006年第1期)等。但已有的論述仍然停留在對于近代日本史學的全景式介紹和描述當中,對于其內部的構成,如蘭克史學與日本之間關聯(lián)的專項研究,仍顯薄弱。在本文中,筆者依據(jù)相關史實,對蘭克史學進入日本時的具體環(huán)境進行考察,并認為,蘭克史學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被日本史學界所接受和推崇,與當時日本所處的特殊環(huán)境有著密切聯(lián)系。

再探討這一問題時,有必要對蘭克史學傳入日本之前,日本史學界的境況做一描述。在當時,史學界主要存在著兩大對立的史學派別。

其一是日本古已有之的“傳統(tǒng)史學”。傳統(tǒng)史學在日本可謂“源遠流長”,從日本現(xiàn)存最早的史書《古事記》《日本書紀》成書的年代開始算起,截止到明治維新前,已經(jīng)走過了1000多年的歷程。留下了海量的歷史著作,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除開上述所講的《記》《紀》之外,還有中世紀的《神皇正統(tǒng)記》,直至近世*“近世”是日本史學界所專有的時代稱謂,用來指代中世紀晚期到近代(明治維新前后)的時間段,時間跨度約為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葉。的《本朝通鑒》《大日本史》等,都給日本人留下了深遠的影響。從理論方法來看,傳統(tǒng)史學受中國古代史學影響頗深,而歷史觀則與儒家的春秋筆法一脈相承。概言之,其一,以帝王將相為中心,記述王朝興衰,武家更替,統(tǒng)治者之家譜起居。其二,以儒家,特別是程朱理學中的“大義名分論”為標準,評判歷史事件,宣揚勸善懲惡,道德教化。[3](P419)

19世紀中葉以后,隨著西方殖民勢力侵入日本,民族危機日益加重,傳統(tǒng)史學也發(fā)生了某些變化。其從儒學經(jīng)典出發(fā),提出了“明華夷之辨”“尊王攘夷,護持國體”等口號,在抵御外敵,推翻德川將軍的幕府統(tǒng)治,成立新的維新政府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因此,在當時東西方文明劇烈碰撞的歷史背景下,傳統(tǒng)史學不但沒有出現(xiàn)衰退的征兆,反而進一步在當時的日本社會造成了更廣泛的影響。不僅如此,明治維新初期,盡管日本政府宣稱“求知識于世界”,擺出了積極吸收西方先進文明的姿態(tài),但在歷史學領域,政府卻有著自己的如意算盤:為鞏固統(tǒng)治,收攬人心,在日本人民心中樹立起對新的、以絕對主義天皇制為本質特征的政府權威,就更加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對天皇制崇拜的意識形態(tài)灌輸。顯然,鼓吹“尊王”的傳統(tǒng)史學仍具有利用價值。因此,從民間到官方,傳統(tǒng)史學都得到了更高程度的重視。在1869年天皇頒布的《修史詔書》就宣稱:“修史乃萬世不朽之大典,祖宗之盛舉……為振興政務,故開史局,以繼祖宗之緒余,廣施文教于天下”,并要求修史“須早日正君臣民分之誼,明華夷內外之辨,以樹立天下之綱常。”[4](P63)這一詔書的發(fā)布,就是對當時傳統(tǒng)史學地位的最好說明。

然而,歷史證明,傳統(tǒng)史學在明治初年的繁榮興盛,不過是“落日余暉”。隨著維新后日本國門的進一步開放,日本和西方文化交流程度的不斷加深,先進的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席卷了整個日本,其影響范圍之廣,從政治法律制度,經(jīng)濟科學技術,到社會思想、語言教育,生活方式乃至風俗習慣,幾乎無所不包,使日本人的心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日本人深刻地、真真切切認識到,他們所接觸到的,不是憑借“堅船利炮”以逞武勇的“蠻夷”,而是一種新的,在很多方面比他們高明得多的文明形態(tài)。不少人開始思考,希圖從歷史上探求西方文明的淵源,并希望與日本的本身歷史相比較,找出日本何以落后的原因和迎合趕上的方法訣竅。而這一點,恰恰是單純一味鼓吹“攘夷”的傳統(tǒng)史學所難以回答的。于是,能人志士紛紛將目光投向了西方史學。在這種背景下,日本史學界開始孕育著新的學派。

在明治維新初十年間的后半段(約1875~1879年),一批比較完整、系統(tǒng)的西方史學著作被介紹進日本,在這些史學著作當中,法國基佐的《歐洲文明史》,英國巴克爾的《英國文明史》等標有“文明史”標簽的史學著作最為出名。其譯著剛一面世,即被廣泛傳閱,舉國聞名。受之影響,一些日本學者在仿照和借鑒的基礎上,從“文明論”的角度發(fā)表了一批反思日本文明的著作,如福澤諭吉的《文明論概略》和田口卯吉的《日本開化小史》等。正是在這種對西方史學的“邯鄲學步”當中,一種新的史學派別——“文明史學”登場了。

這種日本式的“文明史學”的觀點基本上與當時西方史學相關流派的觀點如出一轍,其認為:人類歷史的發(fā)展是一種直線上升的過程,從一開始的“未開化”,到“野蠻”,然后到達“文明”這一種進步式的歷史過程。因此,縱觀一個民族的歷史,衡量一個民族的優(yōu)劣,其標準就在于“文明”二字。既然如此,正如福澤諭吉在其《文明論概略》中所直言不諱的那樣:根據(jù)這一標準,“以歐洲各國和美國為最文明的國家,土耳其、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為半開化的國家,而非洲和澳洲算是野蠻的國家?!薄斑@種說法已經(jīng)成為世界的通論,不僅西洋各國人民自認為文明,就是那些半開化和野蠻的人民也不以這種說法而感到侮辱,并且也沒有不接受這個說法而強要夸耀本國的情況認為勝于西洋的”。所以,日本“就必須以西洋文明為目標,確定它為一切議論的標準”,“發(fā)憤圖強以與西洋并駕齊驅”。[5(P8~10)]文明史學對歷史進化規(guī)律的認識,開拓了過去的歷史學完全不可企及的新境界,在日本史學史上有著重要意義。

文明史學的另一貢獻,在于對傳統(tǒng)史學進行了初步批判。其指出,舊有的傳統(tǒng)史學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形式上都已陳舊不堪,不能適應新日本“文明開化”的需求,“直到目前為止,日本史書大都不外乎說明王室的世系,討論君臣有司的得失,或者像說評書者講述戰(zhàn)爭故事那樣記載戰(zhàn)爭勝負。”“不值一看”,“總而言之,沒有日本國家的歷史,只有日本政府的歷史”。[5](P132~181)日本史學家給予文明史學以很高的評價,“這是與企圖打破封建陋習、在國內發(fā)揚文明開化新風的啟蒙思想家緊密結合的歷史觀,令人感到雖然粗略,然而把握住了歷史大局的新鮮思想的氣息。”[6](P182)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由于存在著一項根本缺陷,在做出了上述成就后,文明史學對日本史學的影響也似乎達到了極限,即嚴重缺乏實證精神,輕視史料,“以論代史”現(xiàn)象嚴重。文明史學的目的是推行“文明論”,對日本文明進行批判,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政治性。田口卯吉的《日本開化小史》在開篇緒言就明確表示“史家之辛苦,不在于搜集歷代的許多情況”,[7](P2)對史料采取了輕率的態(tài)度,任意曲解史料,認為史學是為政治觀點服務的。這種做法使文明史學能夠提出種種深刻新穎的觀點,但對于史料的漠視使這些觀點缺乏實證支撐,隨著“文明開化”風暴的平息,人們開始進入冷靜反思的階段,這些觀點由于無法經(jīng)受推敲,反而引起了不必要的懷疑,削弱了影響。有日本學者在總結這段史學史的歷程后,尖銳指出“日本歷史學向來被認為是政治家于閑暇之際從事的雕蟲小技……到了‘文明史’的時代,只是歷史基礎從官方轉移到了民間,至于歷史的研究是政治家閑暇之際的小技這個基本特點仍無所改變”。這段評述雖說有偏激之處,但大體上反映了當時的現(xiàn)實情況。確實,由于當時秉持這一史觀的學者多為民間人士,他們對于傳統(tǒng)史學的批判,既有批判過去的封建專制,也有批判當時明治政府官僚專制的意義,并從論史當中引出設立民選議院的主張,因此,與其說當時是兩種史學觀念的斗爭,倒不如說是兩股政治勢力在史學領域的角逐。從這個角度而言,無論是傳統(tǒng)史學,還是文明史學,都不過是政治的陪襯品,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歷史學。因此,引入一套完整的、純粹的、實證的近代歷史科學,就成為當時日本史學界新的呼聲。

在這個時間點上,蘭克史學開始進入日本,其鮮明的“如實直書”特點,就為解決日本史學的這一困局,進而建立近代歷史科學,提供了一個寶貴契機。蘭克史學認為:“歷史總是一而再地被人所書寫……于是時代緩慢地向前發(fā)展,這些使得我們很難認清事件本身。沒有什么能幫助我們理解過去的歷史,除了回到原始的第一手的史料上。”“歷史只不過是說明事情的本來面目而已”,[1](P99)他認為:撰寫歷史,必須要秉持客觀公正的原則,“他的目的首先就是不折不饒地并且嚴格馴服地遵循著他那些權威材料的引導。他決心做到把詩人、愛國者、宗教的和政治的黨派都壓抑下去,絕不袒護任何一方,把自己從自己的書中驅逐出去,絕不寫任何可以滿足自己情感或者宣示個人信念的東西”。[1](P125)他告訴人們:歷史學是一門具有自身目的的獨立的科學;對于歷史的研究應該做到不為其他因素所干擾,站在不偏不倚的立場上,嚴格鑒別史料,從而達到探求歷史真相的目的。因此蘭克史學傳入日本,自然受到了日本歷史學者們的重視和推崇。

在蘭克史學傳入日本之際,一些具體的機構和個人所起的作用,也是我們所不能忽視的。

將蘭克史學正式引進日本的主要實踐者,是德國歷史學家利斯(Ludwig Risse)。利斯出身德國東普魯士,后求學于柏林大學。在柏林大學期間曾擔任蘭克的助手,并在蘭克的指導下完成了博士學位論文。1887年,日本政府聘請利斯來日執(zhí)教。利斯來日后,開始系統(tǒng)性地向日本史學界講述蘭克史學。

現(xiàn)在看來,利斯個人的教學水平和建設能力,是當時蘭克史學發(fā)達的一個關鍵原因。盡管在當時的東京帝國大學史學科,匯集了來自日本各地的史學驕子,而利斯無疑是其中最閃亮的一顆新星。利斯在柏林大學時期的專攻方向是英國中世紀史,但“他具有廣闊的學識,適合于擔任我國歷史學草創(chuàng)時代的指導者”,又將蘭克所創(chuàng)立的“習明納爾”式教學方法應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當中,給學生們以深刻的印象。據(jù)稱,其學生之一的白鳥庫吉*白鳥庫吉(1865~1942),日本東洋史學界泰斗,日本東洋史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北方民族、西域史、朝鮮史、中國神話研究的開拓者。,“晚年在病床上經(jīng)常把利斯的講座筆記置于枕邊,十分的貴重”。[8](P325)在他所影響的學生們當中,如重野安繹*重野安繹(1827~1910),日本國史學科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久米邦武*久米邦武(1839~1931),日本古代史和古文書學的泰斗。、白鳥庫吉、那珂通世*那珂通世(1851~1908),日本東洋史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等都成為日后史學界的頂梁柱。這也為蘭克學派在日本史學界的傳播提供了人員保障。

當時日本的學術體制,也給利斯普及蘭克史學以很大的幫助。我們知道,在日本近代教育當中,國家的主導作用特別強。國家全力發(fā)展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將之作為統(tǒng)一國民思想的根本,這是日本近代教育的特點。為達到這一目標,近代日本在引進和學習西方教育制度時,摒棄了美國式的自由主義教育,而采取了法國式的中央集權主義教育體系。在這一教育體系當中,大學處于整個金字塔的頂端,大學不僅是唯一的最高層次教育機構,也是唯一的學術研究機構。而這一教育體系的完成,就是在利斯來日本前,于1886年頒布的《學校令》為標志,根據(jù)《學校令》規(guī)定,帝國大學為日本最高學術研究機構,東京帝國大學內的文學部史學科,也就因此占據(jù)了當時日本史學界的中心位置。利斯到達日本后,即成為當時東京帝國大學文科大學(文學部)史學科的唯一一名正教授,這對于其推廣蘭克史學起到了十分有利的作用。

在利斯的建議下,日本原有的修史機構“修史館”被劃歸于利斯所在的東京帝國大學,并改名為“史料編撰所”,并在東京帝大設立國史科。東京帝大國史科和史料編撰所藏有的大量史料,為蘭克史學在日本的傳播奠定了物質基礎。

同時,利斯又發(fā)起建立了日本最早的全國范圍的史學團體——日本史學會,在1889年史學會第一次會議上,利斯的學生,會長重野安繹表示:“今天召開這個會議的目的,就是根據(jù)曾經(jīng)的史料,參考西方的歷史研究方法,考證和編撰歷史,以裨益于國家?!盵6](1P76)這段話反映了歷史學界開始接受蘭克史學這一新的史學研究方法。

隨后,利斯又指導史學會出版了機關刊物——《史學會雜志》,這是日本第一份近代史學刊物,以此作為日本史學的指導性刊物,影響整個史學界。雜志創(chuàng)辦后,先后刊登了重野安繹《從事史學者其心應至公至平》,星野恒《史學研究、歷史編纂應精選材料說》、菅政友《太平記妄謬遺漏之多辯》、久米邦武《一洗勸懲舊習以見歷史》,這些由利斯的學生們撰寫的重要論文,在史學界引起巨大反響。當時就有日本學者評論道:“我國古來之學科,近來改變其面貌者當系史學”,“隨著西方學術之盛行,以致史學目的和歷史題材皆為之一變”。[6](P177)在此基礎上,利斯終于在《史學會雜志》第五期上發(fā)表《關于史學會雜志纂的意見》一文。利斯在這篇綱領性的文章中指出,以往《史學會雜志》發(fā)表抽象的史論過多,實為無用,應全力收集、批判史料,加以訂正和鉆研,[3](P427)如此才能還歷史以真相。利斯的文章可謂“擲地有聲”,自此以后,史學雜志的編輯方針為之頓變,從第六期開始,發(fā)表的幾乎全部冠以“某某考”的考證之文。[4](P83)而蘭克學派也因此極大擴充了影響力。從此以后,搜羅史料,專事考證,就成了當時日本史學研究的首要課題。

除開史學領域本身,在蘭克史學傳入日本之際,日本意識形態(tài)領域日趨濃厚的民族主義氛圍,也成為一個重要的有利因素。

明治維新后,日本為西方輝煌燦爛的文明所炫目。為向歐美列強證明日本可以成為“文明國家”,舉國上下掀起了西化、歐化的浪潮。上文所述“文明史學”就是在這股浪潮中應運而生的。然而,進入19世紀80年代后,隨著日本學習西方成果的不斷涌現(xiàn),國力日益增強,民族自尊心也逐漸恢復,在這樣的情況下,在舊有的“文明史觀”中所采取的貶低日本文明的做法,也開始不為人們所接受了。在當時,日本形成了兩股影響甚大的民族主義浪潮,即以三宅雪嶺、志賀重昂為代表的國粹主義和以高山樗牛為代表的日本主義思潮。這些民族主義思潮都認為,極端歐化主義的泛濫,造成了日本人“道德的淪喪”和“民族自我的迷失”,一味追附西方的歐化主義會使日本國民產(chǎn)生一種劣等感意識,非但于日本無益,反而是“賤民”的亡國之音。[9](P322)他們要求恢復“傳統(tǒng)”和保存日本的精神與傳統(tǒng),拒絕全盤西化,意圖通過對傳統(tǒng)的發(fā)現(xiàn)和重建,重塑并保持日本人獨特的民族認同,進而尋求一條不同于歐化主義的近代化之路。

而在這一點上,蘭克史學無形當中和日本的民族主義思潮產(chǎn)生了共鳴。蘭克史學誕生于19世紀民族國家與民族主義興起的巨大歷史潮流,懷著對歷史的深刻感悟,試圖通過客觀冷峻、無色彩的筆調來表達這個時代,因此,蘭克的思想在客觀上反映了歐洲民族主義。在蘭克的觀念中,民族國家的民族主義是至關重要的。蘭克曾經(jīng)指出,“從民族原則——而這一原則是他們的基礎——而來的新生活,我們國家將會變成什么樣子?一個國家沒有民族主義卻能夠存在,這是不可想象的”。他進而指出,“歷史研究者研究歷史,甚至按照‘如實直書’‘消滅自我’的原則來撰寫歷史著作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通過一些可信的歷史著作展現(xiàn)各個民族國家的特征。”[1](P251)蘭克的這些觀點,很容易和當時的日本民族主義相契合。

另一方面,蘭克在其著作中,為了激發(fā)德意志的民族主義,對普魯士的贊美尤為著力,他曾經(jīng)寫了為數(shù)眾多的歷史著作來展示這個國家的特點。他曾經(jīng)在談及對歐洲歷史的認識時候,指出:“在研究歷史的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我未能對普魯士自身的形勢做出正確的判斷、評價,而這阻礙了我對近代歷史的研究?!盵1](P252)在其他人看來,這無非是蘭克表明了一種現(xiàn)實政治觀點,和史學關系不大。但恰恰是蘭克對普魯士的推崇這一點,大大拉近了蘭克史學與日本的距離。在日本近代史的歷程中,為了確立日本的未來道路,在明治維新之后的發(fā)展規(guī)劃問題上,日本的決策層對于俾斯麥的“鐵血政策”非常贊賞,將普魯士“富國強兵”,統(tǒng)一德意志的壯舉引為模范,大久保利通就稱“重新經(jīng)營國家不可不如彼(俾斯麥)”。[10](P133)“以德為師”的日本,也更容易接受當時在德國史學界盛行的蘭克史學,這一點也是我們應該要考慮的。

誠然,盡管通篇文章都是在對于蘭克史學進入日本時的客觀環(huán)境的論述,但我們仍要先強調以下事實:蘭克史學本身的豐富內涵和強大實力,在主觀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沒有實力為保證,再炫目的理論也不過是一閃即逝的流星罷了。然而,我們同樣必須認清:蘭克史學傳入日本,既順應了日本史學理論的發(fā)展需要,又與當時日本的實際國情相契合,加之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制度、人員和方法上的正確實踐,最終為日本史學界所接受和推崇,這一因素也是無法被我們所忽視的。依此同樣的道理,筆者想再提醒的是:日本接受蘭克史學的過程,可以被認為是十九世紀“西學東漸”的一個典型事例,我們可以看到,在過往的關于這方面的研究中,我們往往陶醉于研究“西學”的先進理念及其產(chǎn)生的效果和歷史作用,而對于學說的“接收國”為何接受、怎么接受這些同樣重要的問題,卻注重得不多。因此,本文希望能夠在廓清日本近代史學發(fā)展初期的具體脈絡的同時,也為學術界研究近代以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實踐中,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1]易蘭.蘭克史學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2]尾藤正英.日本史研究的二三問題[A].何培忠.當代日本人文社會科學[C].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3]沈仁安,宋成有.近代日本的史學和史觀[A].中國日本史學會編.日本史論文集[C].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82.

[4]巖波講座·日本歷史(第22卷)[M].北京:巖波書店,1963.

[5]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M].北京編譯社,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6]坂本太郎.日本的修史與史學[M].沈仁安,林鐵森,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7]田口卯吉.日本開化小史[M].北京:巖波書店,1964.

[8]嚴紹璗.日本中國學史[M].北京:學研出版社,2009.

[9]向卿.日本近代民族主義(1868—1895)[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10]田中彰.巖倉使節(jié)團[M].北京:講談社,1977.

〔責任編輯:李 官〕

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Japanese History:Taking the Rise of “the Rankean School” in Japan as an Example

MENG Ming-ming

(Department of Histor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The Rankean school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i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Japanese history in the mid-late nineteenth century. Since landing in Japan, it had soon became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Japanese history and produced profound influence. Objectively speaking,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Rankean historiography not only conformed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historiography theory, but also fitted the then situation of Japan. And coupled with factors of systems, personnel and methods in the concrete practice process, the Rankean school had eventually won Japanese academic circles’ acceptance and respect.

historiography; the Rankean school; Japan; Western learning spreading to the East

孟明銘,男,復旦大學歷史系2011級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世界史研究。

K313

A

1006-723X(2015)06-0129-05

猜你喜歡
蘭克史學文明
蘭克學派
請文明演繹
凱瑟琳·蘭克對奧伯格費爾訴霍奇斯案的意見
漫說文明
對不文明說“不”
文明歌
史學漫畫館
史學漫畫館
成功緣于“糊涂”
當代史學的轉向
宁南县| 哈尔滨市| 桃园县| 兴城市| 库车县| 独山县| 枝江市| 阿拉善右旗| 忻州市| 新和县| 修水县| 盐池县| 泰来县| 泗水县| 昭平县| 泾源县| 定兴县| 增城市| 宜黄县| 封丘县| 新郑市| 获嘉县| 沾化县| 阳春市| 永仁县| 东乡县| 延川县| 黄石市| 敖汉旗| 永靖县| 商河县| 伽师县| 武定县| 科尔| 罗源县| 津南区| 新安县| 余庆县| 秦安县| 绥中县|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