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詩
我常常想起兒時,在我那個叫作豐樂臺的故鄉(xiāng).用豆腐渣做成的佳肴。過了臘月二十四夜,在皚皚的雪地上,在暖暖的陽光下,一個個鄉(xiāng)親,總會挑著茅草或蘆柴,擔著木桶和術(shù)盆,提著裝滿黃豆的大包小包,去村頭唯一的那家豆腐坊磨豆腐。
這是年氣釅釅的年腳下,浮現(xiàn)在我眼前的一道溫馨的風景。一大箱的豆腐拾在木盆里了,一大團的豆腐渣撤在木桶里了,鄉(xiāng)親們喜氣洋洋地挑回家,干麻菜炒豆腐渣。干麻菜掛在檐下風了差不多一個冬天了,散著股淡淡的辣味兒:豆腐渣剛從扯漿布上扯下來,新新鮮鮮的。記得當柴火把鐵鍋燒得通紅了,母親便狠心地舀上一小勺菜籽油,倒在鍋里,刺啦啦地響著。再撒上些鹽,捏上些蔥,抓上些蒜,把洗清了漲開了給切成了條條片片的干麻菜和這滑滑軟軟的豆腐渣一起倒下鍋,一鏟一鏟,發(fā)力地爆炒。用不了多久,豆腐渣的白,干麻菜的綠,蔥和蒜的青,菜籽油的黃,便恰到好處地融和在一起了.散發(fā)出絲絲縷縷的香……
這干麻菜炒豆腐渣的美食,也就這么做成了。在那個物質(zhì)極其匱乏的年代,該怎樣來形容這道菜呢?用鄉(xiāng)親們的話說,“那是打掉了牙,也舍不得住口的?!?/p>
再是做成渣醬曬熟了燉著吃。還有大半術(shù)捅的豆腐渣呢,母親總會拌上鹽,一團一團地做成渣醬,再一團一團地放在一塊狹狹長長的木板上,掛在檐下的朔風中,等候著暖和和的陽光的照曬。兒時的春天,豐樂臺的鄉(xiāng)野,哪一家的屋檐下,不懸著塊狹狹長長的木板,哪一塊木板上,不錯落有致地排列著一團團的渣醬呢?那也是我故鄉(xiāng)的春日里一道怡神悅目的風景。
待到曬上十天半個月的太陽了.渣醬的表層.便泛上了焦黃色,這時候的渣醬,也就算曬熟了。于是,每到春日,家家戶戶的餐桌上,便聞到了這燉渣醬的撲鼻的味兒了。怎么做這道菜呢?先掰下小半塊曬熟了的渣醬,放在海碗里泡好,再倒上油,撒上蔥,放在飯鍋里燉。燉熟了,油汪汪的碗面上,總會漾起幾片蔥葉兒,一青一黃,煞是好看。吃在嘴里,又成又鮮又香,實實在在的,一道下飯的好菜。
嘗不到燉渣醬的美味,已經(jīng)有四十年了吧?每到春日,喉嚨里,還會撩起幾條饞蟲兒。
思維遷移
“民以食為天”,北京的糖葫蘆、上海的蟹黃殼、天津的包子、重慶的火鍋、云南的米線、四川的龍抄手、湖北的豆皮、湖南的臭豆腐、陜西的泡饃、蘭州的拉面……每一道美食都是一個故事,貼著家鄉(xiāng)的標簽。那一大箱、一大團、一小勺、一鏟一鏟、一團一團的程序,挑、擔、提、拾、撤、炒、掛、扯、燒、舀、倒、撒、捏、抓、洗、切、燉的動作,不就是作者一個個跳動著的思鄉(xiāng)音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