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耕原
(西安文理學(xué)院 人文學(xué)院,西安 710065;陜西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西安 710125)
【文學(xué)藝術(shù)研究】
唐詩宋詞中“向道”釋義的再思考
魏耕原
(西安文理學(xué)院 人文學(xué)院,西安 710065;陜西師范大學(xué) 文學(xué)院,西安 710125)
宋詞自柳永以后,詞中出現(xiàn)大量的口語俗詞,自此以后,詞家應(yīng)用不衰。日常生活的口語,固然給文人詞帶來了不少鮮活的特色,然時(shí)過境遷,卻滋生了許多費(fèi)解。其中的“向道”,近年論者提出“嘮嘮叨叨”、“啰里啰嗦”的新解,但按之宋詞,格格不入,遠(yuǎn)不如“向誰說”確切。
宋詞之“向道”;向……說;自語
自中唐以來,唐詩與宋人詩詞不斷出現(xiàn)“向道”一詞,我們曾擬出四義:一是即道,就說;二是對誰說,給誰說;三是向來說;四是給人說。近有同仁,熱心此道,提出質(zhì)疑,認(rèn)為所擬第二義屬于“增字為訓(xùn)”,解釋該詞所在的柳永詞“都很勉強(qiáng)”。[1]該文促使我們發(fā)現(xiàn)張九齡代擬的詔書中就出現(xiàn)過此詞。后來和尚的偈語也有見用,更為流行的是中晚唐乃至兩宋。詞態(tài)有所變化,由“向道”而有“憑向道”“誰向道”“憑誰向道”“仗誰人向道”,均有助于對“向道”義的探索,故撰此文以向質(zhì)疑者以及同道請益,以求使問題得到清楚解決。
論者帶有質(zhì)疑性質(zhì)之文,讀后欣然,覺得學(xué)問洵如積薪,問題的解決,往往非一蹴而就,有時(shí)要在相互切磋中,才能把問題討論得更加清楚。如今有熱心者討論我們曾關(guān)注過的“向道”一詞的釋義,頗興有朋自遠(yuǎn)方來的愉悅。
關(guān)心此道的論者,并在我們原來發(fā)現(xiàn)的九條例句外,[2]187、223、315~316還搜尋了白居易、歐陽修、晁端禮、錢昭度、釋宗杲以及無名氏等六例,看了讓人欣喜,對于問題解決,材料越多越好。特別是這些后起的口語俗詞,尤其如此。論者凡用十一例,認(rèn)為“向道”據(jù)柳永詞看,“都是寫抒情主人公獨(dú)自無外人時(shí)的思想、動(dòng)作”,應(yīng)當(dāng)是“表示低聲說話的‘哼道’‘念叨’‘嘟噥’義,用于自言自語的場合”。論者擬出之新義,很能開拓我們的思維。任何詞的新義,必須達(dá)到施之一例則通,施之其他眾例無不渙然冰釋,方為妥帖?,F(xiàn)先就論者所舉例證重新辯證:
1.白居易《聽崔七妓人箏》:“花臉云鬟坐玉樓,十三弦里一時(shí)愁。憑君向道休彈去,白盡江州司馬頭。”論者認(rèn)為后二句說:“即任憑你‘哼道’‘念叨’、‘休彈去’,還是‘白盡江州司馬頭’”。 此釋恐有四點(diǎn)須再思考:一是觀題目可知,這是在崔七宅里聽妓彈箏,崔七當(dāng)然在場,不可能白居易一人獨(dú)聽,故“向道”并非“寫主人公獨(dú)自無外人時(shí)的思想、動(dòng)作”;二是“憑君”的“君”指誰?論者所說的“你”,按照論者對“向道”的定義,當(dāng)然是指“抒情主人公”,即自己。然而在詩詞古文里,“君”向來為他指,從來未有自指義。此與現(xiàn)代漢語的“你”的用法不同,“你”可以泛指他人,有時(shí)實(shí)際指我。如:他的歌唱得太好了,叫你不由得激動(dòng)起來。所以“君”與“你”并不能等量齊觀。三是如果上句作如此解釋,則與下句在意義連接上別扭不暢。四是“憑”字,并非是習(xí)見的“任憑”義,而應(yīng)是“請求、煩勞”義,說見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五該條,例證甚多,只是稍晚,僅以元稹為先。而岑參《逢入京使》:“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bào)平安?!蹦┚浼囱哉垷┠銈髡Z報(bào)平安。柳宗元《零陵早春》:“問春從此去,幾日到秦原?憑寄還鄉(xiāng)夢,殷勤入故園。”“憑寄”猶言請寄、煩托。李群玉《客愁》其二:“客愁看柳色,日日逐春長。憑送湘流水,綿綿入帝鄉(xiāng)?!薄皯{寄”,猶言請送,煩送。張祜《招徐宗偃畫松石》:“咫尺云山便出塵,我生長日自因循。憑君畫取江南勝,留向東宅伴老身?!薄皯{君”,猶言請您,煩您。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二:“莫道官忙身老大,即無年少逐春心。憑君先到江東看,柳色如今深未深”義同上?!皯{”的煩請義,為口語俗詞之殊義,最早為口頭語言。張鷟《朝野僉載》卷二:“周恩州刺史陳承親,嶺南大首領(lǐng)也,專使子弟兵劫江。有一縣令從安南來,承親憑買二婢,令有難色。”“憑買”即請買義。“憑”之此義進(jìn)入詩似以杜甫為早,其《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憑將百錢卜,飄泊問君平?!薄皯{將”猶言請用。[3]杜甫取法口語,白居易則宗法杜詩,且屢見其詩。白居易詩如《柳絮》:“三月盡時(shí)頭白日,與君老別更依依。憑鶯為向楊花道,絆惹春風(fēng)莫放歸?!贝藶閿M人寫法,“憑鶯”即請鶯。又《玩迎春花贈楊郎中》:“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憑君語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義同上。以上兩例的“為向楊花道”與“語向游人道”,正是“向道”的詳用?!跋颉睘榻樵~,在介詞后可以加上賓語;“道”為說義。如果去掉賓語則為“向道”,如需詳說則為“向……道”,如需簡說,則為“向道”。這是最為明顯不過的。故《聽崔七妓人箏》的“憑君向道休彈去”的意思,應(yīng)是請君向她說不要再彈了,不然的話,就會白盡我的頭發(fā)?!熬碑?dāng)然為崔七,她則為彈箏妓。此詩實(shí)際是對主人夸贊彈箏者的技藝高妙,音悲動(dòng)人,能“白盡江州司馬頭”,不過是夸張手法。論者不明“向道”一詞的本源,更不曉得“憑”的特殊用義,故其解說矛盾叢生,且與詩意不吻。現(xiàn)在看來拙著《考釋》所說:“向道:對誰說,給誰說;向他或她說。向?yàn)榻樵~,若用在動(dòng)詞前,后面可省掉疑問代詞‘誰’”還是經(jīng)得起推敲的。是否有“增字為訓(xùn)之嫌”,也就不言而喻了。不過,當(dāng)初揣擬其義,只求簡明,不遑他顧。因了論者對擬義的質(zhì)疑,重新引起再思考的興趣,既有同道切磋,促使把問題解決得更清楚明白,故有欣快之感。
2.柳永《滿江紅》:“盡思量,休又怎生休得。誰恁多情憑向道,縱來相見且相憶。”此四句前尚有四句,可使“向道”義更明了:“鱗鴻阻,無信息。夢魂斷,難尋覓?!比绻选跋虻馈贬尀椤氨硎镜吐曊f話的‘哼道’‘念叨’‘嘟噥’義”,那么“憑向道”的“憑”字又作何解?“憑”和“向道”組合又是什么意思?而依論者擬義,“憑向道”即憑哼道、憑念叨、憑嘟噥,這又成何語?拙著曾說:“末兩句說誰這樣多情,請對誰說,縱然相見也相思。‘憑向道’,猶頁20(指拙著《唐詩宋詞語詞考釋》的頁碼)《晝夜樂》:‘一場寂寞憑誰訴’的‘憑誰訴’?!爆F(xiàn)在看來,施之詞中,文從義順,并見不出有什么“很勉強(qiáng)”?!罢l憑多情憑向道”句,如說得再詳盡些,即誰讓我這么多情,這多情又能情對誰說。
3.柳永《法曲第二》:“心下事千種,盡憑音耗。以此縈牽,等伊來、自家向道。洎相見,喜歡存問,又還忘了?!闭撜哂诖藙t言:“正是說在‘等伊來’的等待中,自家‘哼道’ ‘洎相見,喜歡存問’時(shí),‘又還忘了’。”很明顯,“等伊來”就是等伊到來后,并非是“‘等伊來’的等待中”,如此解,就不僅是“增字為訓(xùn)”,而是增詞組為訓(xùn)。而為什么把如此簡單明了的句子做如此別扭奇特的處理,大概為了說明這是“寫抒情主人公獨(dú)自無外人時(shí)”,好用來說明下句“自家向道”就是“自家‘哼道’”的意思,這未免強(qiáng)古人以就我,不免為“六經(jīng)注我”式的操作。然而“自家‘哼道’”又“哼道”什么,這與上下文又有何聯(lián)系?實(shí)際上此句是說:等他來后,自己一定要向他說:“心下事千種,盡憑音耗。以此縈牽”,即如何的想念他。
4.馮袞《戲酒妓》:“醉眼從伊百度斜,是他家屬是他家。低聲向道人知也,隔坐剛拋豆蔻花?!闭撜哒f:“前文‘醉眼斜’,后文‘隔坐’,看來‘我’和‘伊’之間有距離,則‘低聲向道人知也’的‘向道’,不可能是‘向誰(或他、她)說’,只能理解為‘自語’‘哼道’?!痹娭小案糇?,不能僅僅理解為“‘我’和‘伊’之間有距離”,而是我與她中間至少還隔著在坐的一人。然這樣理解就非“獨(dú)自無外人時(shí)”,因而“向道”就不能是“哼道”的意思,此其一。其二,此句句前既已冠以“低聲”,而“向道”為什么就不是“對她說”的意思?其三,此詩首句“醉眼”“百度斜”,即她借著醉意頻頻向我拋媚眼示意,然而她是名花有主的“他家”人,所以我只好向她低聲說:別這樣,怕讓人知道。她卻聽若罔聞,又再一次隔著座位卻向我拋來一枝花。此詩寫侑酒的歌妓在稠人廣眾之中的調(diào)情,故題目為“戲酒妓”。如果把“向道”釋作“自語”“哼道”,不僅與下句“隔坐剛拋”的“剛”字失去呼應(yīng),亦與首句失去聯(lián)系。正因是“低聲”勸阻,她不聽勸,卻又拋來花,上下句方才暢通。
5.劉辰翁《南鄉(xiāng)子》:“歸路月相隨,兒子門生個(gè)個(gè)遲。坐久不知無可待,堪疑。向道兒癡真是癡?!贝耸羌o(jì)游詞,寫歸來時(shí),兒子門生貪游,久待不至?!跋虻馈奔聪騺碚f,此句言向來說兒呆,今天看來果真很呆,表示怨氣無處發(fā)泄。如若說是“自語”、“哼道”“嘟噥”,則詞意盡失,就沒有任何意味了。
以上就論者所涉及拙著例證言之,以下就其所發(fā)現(xiàn)新例,再加討論。
1.宋代無名氏《品令》:“有些言語,也待醉折,荷花向道。道與荷花,人比去年總老?!闭撜哒f:“詞中所說,正是‘有些言語’無處訴說,‘也待醉折荷花’時(shí)‘自語’‘哼道’,然后‘道與荷花,人比去年總老’?!逼渲小昂苫ㄏ虻馈弊顬橘M(fèi)解。論者只釋“向道”為“自語”“亨道”,把“荷花”看成上句的賓語,這是正確的。但又把此句的“荷花”扔掉不管,以牽就己釋,這又屬于“減詞解經(jīng)”。若按張說推論,“荷花向道”即為“荷花自語”,亦為不通。既然是“自語”,也就沒有必要“然后‘道與荷花’”了。如此解釋,未免屈曲,前后阻塞不通?!昂苫ㄏ虻馈?,即“向荷花道”的倒裝,屬介賓詞組的賓語前置。唐詩中已有此類倒裝,可參見下文李賀詩。亦與下句“道與荷花”意同。其所以如此安排語序,除倒裝外,還與下句又構(gòu)成回文。如此反復(fù)說來,見其寂寞,因而說話對象只有荷花了。這幾句意思當(dāng)為:有些言語,也只能等到醉折荷花時(shí)向它說,說給荷花的話是:人比去年總老。如此文通字順,可能方切合詞意。
2.歐陽修《千秋歲》:“手把金尊酒,未飲先如醉。但向道,厭厭成病皆因你。”此“向道”若釋作“自語”“哼道”,然何以前加一“但”?恐怕把人物心情沒有恰切地表達(dá)出來。“但向道”兩句似應(yīng)為:卻向誰說:“厭厭成病皆因你”,即表對戀人的思念。此“但向道”,即歐陽修同一詞牌的“更與何人說”之意。
3.晁端禮《一落索》:“不言不語只偎人,滿眼里,汪汪地。 向道不須如此。轉(zhuǎn)吞聲飲氣?!贝嗽~上片起頭還有兩句:“道著明朝分袂。早眉頭攢翠?!贝嗽~寫與情人離別時(shí)情景,上片說她一聽到離別就眼淚汪汪。過片“向道不須如此”的主語是“我”,此兩句說:我向她說不要這樣傷心,她反而抽泣起來。此“向道”決不能作“自語”解,否則去情理甚遠(yuǎn),因?yàn)槠鸫a彼此都在場。
以上論者所示三例,已如上言。另外,拙著還有數(shù)例,論者未曾言及。晏殊《漁家傲》:“風(fēng)頭日腳干催老。待得玉京仙子到,憑向道,紅顏只合長年少?!薄皯{向道”,即請對誰說。非請自語或憑自語。張先《定風(fēng)波》:“自是有情偏小小。向道。江東誰信更無人?!蹦﹥删湔f:向誰說:江東誰信更無人。柳永《傾杯樂》:“算到頭,誰與伸剖。向道我別來,為伊牽系,度歲經(jīng)年,偷眼覷,也不忍覷花柳?!薄跋虻牢覄e來”,謂對誰說我自分別以來。此句與上句“誰與伸剖”意稍近,有連續(xù)慨嘆意味。廣宣《禁中法會應(yīng)制》:“侍讀沾恩早,傳香駐日遲。在筵還向道,通籍許言詩。”“還向道”,猶言還向人說,亦非“自語”義。
經(jīng)過論者的督催,這次又發(fā)現(xiàn)了些新例證,均可證明拙著所擬向誰說之義。
1.李賀《京城》:“驅(qū)馬出門意,牢落長安心。兩事誰向道,自作秋風(fēng)吟?!薄罢l向道”一作“向誰道”,即對誰說的意思,并非是誰在哼道,或向誰自語的意思。葉蔥琦疏注:“驅(qū)馬出門的時(shí)候,滿懷壯志來到了京師,誰知弄得滿腹牢騷,這樣的心情可以向誰訴說?只有愁吟自遣而已。”[4]308所釋無此“向誰道”,后來填詞家即可添一“憑”字,成為四字句“憑誰向道”。那么“憑誰向道”,斷然不能看作“憑誰自語”,或者“憑誰哼道”。
2.晚唐盧肇《競渡詩》:“鼙鼓動(dòng)時(shí)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沖波突出人齊譀( 喊 ),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biāo)歸?!薄跋虻馈本湔f,向人說那條船是龍頭第一,他們卻不信。此“向道”若作“自語”解,不僅與“剛不信”脫節(jié),而且與下句“果然”脫節(jié)。
3.南宋曹勛《天臺書事》:“南窗面日北窗寒,終日南窗體甚安。向道老來惟倦坐,看銷一縷篆煙殘?!蹦┒湔f:向誰說人老了只有困倦無力地坐著,整天看著一縷香煙輕轉(zhuǎn)以至消失。
4.楊萬里《書黃廬陵伯庸詩卷》:“句法何曾問外人,單傳山谷當(dāng)家春?!怪裣阒蟹?,扶桑梢上掛頭巾。詩名官職看雙美,向道儒冠不誤身。”末句言:向誰說儒冠不誤身。言外之意說,人們都相信杜甫“儒冠多誤身”的話,不會相信我在詩名官職兩得其美的體會。
5.陸游《晚至新塘》:“青鞋隨意出柴荊,聊向南塘曳杖行。歸鳥已從煙際沒,斷虹猶在柳梢明。城頭層塔凌空立,浦口孤舟并岸橫。向道有詩渾不信,為君擁鼻作吳聲?!蹦┒溲裕合蛉苏f新塘有詩意,他們?nèi)徊恍?,我就為你吟誦一下這首詩。此“向道有詩”絕然不能作哼道有詩解。
6.晁端禮詠梅詞《水龍吟》:“最是關(guān)情處,高樓上,一聲羌管。仗誰人向道,何如留取,倚朱欄看?!逼渲械摹罢陶l人向道”,即“仗向誰人道”句的倒裝。像這樣的句子,宋詞常用作“憑向道”,如上所舉柳永《滿江紅》、晏殊《漁家傲》,均是。而“仗誰人向道”,意即請向誰人道。絕不是憑仗誰人自語,或請向誰人哼道,這還是顯而易見的?!罢陶l人向道”,還可作“憑誰向道”,“憑”“仗”均為請求、煩懇義;中間“人”字可以省去。如晁補(bǔ)之《感皇恩》:“終歲憶春回,西園行盡。歡喜梅梢上春信。去年攜手,暗約芳時(shí)還近。燕來鶯又到,人無準(zhǔn)。 憑誰向道,流光一瞬?!薄皯{誰向道”即與“仗向誰人道”,與“憑向道”之義全然相同,而又有三字、四字、五字之不同,這對填寫長短句的詞來說,極為方便,可據(jù)所在句的長短,選長就短,使用靈活。然而對于讀詞者來說,卻造成麻煩,需細(xì)心斟酌,倘一疏忽,便理解錯(cuò)了,不能不是一種留意處。否則,就會弄錯(cuò)其意。
總之,“向道”的“向”,從訓(xùn)詁學(xué)角度看絕對不會有“自己”的意思;“道”也沒有“表示低聲說話的‘哼道’‘念叨’‘嘟噥’義,用于自言自語的場合”的意思,這也是淺而易見,不會有何遲疑。
“向道”本為唐人口語,有時(shí)還會出現(xiàn)在代皇帝寫的詔書上?!稄埦琵g集》卷十二《敕吐蕃贊普書》:“朕與彼國,既是舊親,近年已來,又加盟約,如此結(jié)固,仍有猜嫌?!劣谕或T施,蕞爾丑虜,頃年恃我為援,幸至今日,而敢辜恩。朕未即誅之,待其惡積。贊普越界與其婚姻,前者以意向道,即云尋已告絕。朕亦委信,以為必然。今乃定婚如初,黨惡可見?!盵5]664此詔嚴(yán)辭譴責(zé)吐蕃與突騎施通婚,密相勾結(jié)?!扒罢咭砸庀虻馈眱删湔f:先前按照自己的意圖給人說時(shí),就說不久將要與突騎施斷絕外交。此“以意向道”,殊非以意自語義?!跋虻馈币辉~可施之詔書,可見在盛唐已成為當(dāng)時(shí)之流行語。
論者所說“向道”還有“答道”的意思,同樣已見于拙著《唐詩宋詞語詞考釋》第187頁23條,擬義為“即道、就說”,證以白居易《送蕭煉師步虛詞十首……》其一:“欲上瀛州臨別時(shí),贈君十首步虛詞。天仙若愛應(yīng)相問,向道江州司馬詩?!闭撜咚e南宋后期劉辰翁《西江月》以及錢昭度佚句與釋宗杲《言法華贊》三例,為時(shí)過晚。較早除了白居易詩外,還有王安石《和崔公度家風(fēng)琴》:“疏鐵檐間掛作琴,清風(fēng)才到遽成音。伊人欲問無真意,向道從來不博金。”釋作“答道”亦通,然稍欠融洽,不若“即道”、“就說”義長。白玉蟾《鄭天谷寫神隨喜說偈》:“大道本無形,安得這般面觜?!@個(gè)是第幾個(gè)身,這個(gè)是第幾個(gè)你?有人更問如何,向道劍去久矣?!贝搜约吹绖θズ芫谩j懹巍都鬃忧锇嗽屡妓汲鲇巍罚骸拜槟宜庈该侩S身,問病求占日日新。向道不能渠豈信,隨宜酬答免違人?!毖詫Ω鞣N問病求占者即道不能,他們豈能相信,故隨機(jī)應(yīng)變回答,以免違逆于人。方回《送周漢東入都并呈徐學(xué)士子方閻學(xué)士子靜盧學(xué)士處道》:“曳組定趨金馬署,揚(yáng)鞭初闖玉京塵。徐閻盧老如相問,向道猶馀漉酒巾。”言即道我現(xiàn)在還有剩馀下過濾酒的頭巾,也就是說唯對隱居頗感興趣。又《寄仇仁近……》:“有人北面求宗旨,無事東流送大江。向道紫陽山色好,何為不肯溯溪瀧?”言即道紫陽山色佳美,為何不去一游呢?若釋作“答道”,則與詩意不吻。
據(jù)上可知,“向道”一詞,大約在盛唐之初流行于口頭語言中,此即張九齡為唐玄宗作敕書時(shí)所用的原因。后至中唐,逐漸進(jìn)入詩中,當(dāng)以對口語俗詞特為看重的白居易詩所用為早。不過,也是偶一為之。李賀與晚唐盧肇以及馮袞,亦屬這類情況。至兩宋詩使用漸廣,特別是宋詞,由于長短句的區(qū)別,使此詞形態(tài)更為靈活。柳永時(shí)代及以前,還停留在原形態(tài)的使用上。而到了北宋后期,“蘇門四學(xué)士”中的晁補(bǔ)之以及晁端禮的詞,則出現(xiàn)了新的組合。他們把李賀詩的“兩事誰向道”的“誰向道”,對“向道”增字以用,進(jìn)而再變?yōu)椤皯{誰向道”與“仗誰人向道”,把原來省掉的代詞“誰”“誰人”,以前置的方式補(bǔ)足,使原來的“向誰說”的意思更為顯豁。其發(fā)展變化的情況大略如上,這也是欣讀論者之文后再思考的結(jié)果。
這次翻檢唐宋別集注本,除了葉蔥琦《李賀詩集》把“誰向道”釋為“向誰訴說”外,已見于上文。又發(fā)現(xiàn)謝思煒《白居易詩集校注》把白居易的“憑君向道休彈去”的“向道”,亦釋為“對(他)說”,[6]1240此“他”當(dāng)然是指詩題中的崔七了。另有論者把歐陽修《千秋歲》的“向道”,釋為“與……說。向,介詞,相當(dāng)‘與’(參考王鍈《詩詞語辭例釋》)”。[7]260看來諸家所釋相同,均與論者之?dāng)M義相左。
不過,有幾點(diǎn)我們還不明白。論者一開始就說諸家專著,包括拙著在內(nèi),“均未收釋‘向道’”,而又引用拙著的擬義。既然拙著未收此詞,而又何必去解釋它的意義,這不是前后矛盾嗎?其實(shí)拙著在《白居易詩口語詞考釋》的第二三條,《柳永詞疑難俗詞考釋》第七條,《三劉詞口語俗詞考釋·劉辰翁詞考釋》第三一、三二兩條,凡三章四條擬出“向道”的四義。并在書末的“詞目索引”里,列出該詞四義,以及所在頁碼。無論怎樣翻檢,都可容易找到。然論者所說“均未收釋‘向道’”,除了前后矛盾,還更讓人大感不解,不知出于什么緣故!
其次,論者之文所釋“向道”為“哼道”意,凡用書證八例,其中五例均見于拙著;所擬“向道”另一義“答道”,實(shí)際從拙著“即道,就說”所出,所用三例,其中一例,亦出自拙著,然均不言所出。而對于拙著關(guān)于“向道”的擬義,指出“很勉強(qiáng)”,亦不出原來所證柳永詞三例的首例《傾杯樂》。這種操作方式,恐怕有悖于常規(guī)的學(xué)術(shù)原則。
以上兩端所含,予人之感覺,“向道”一詞由論者首先發(fā)現(xiàn),所用論證均從己出,則與實(shí)際事實(shí)遠(yuǎn)相不符。至于論者擬義確切與否,那就不消說了。
[1] 張?jiān)r三 .唐詩宋詞所見“向道”釋義[J]. 文學(xué)遺產(chǎn),2010,(3):151.
[2] 魏耕原 .唐詩宋詞語詞考釋[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6.
[3] 江藍(lán)生,曹廣順 .唐五代語言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84.
[4] 葉蔥琦 .李賀詩集[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4.
[5] 熊飛 .張九齡集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8.
[6] 謝思煒 .白居易詩集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6.
[7] 邱少華 .歐陽修詞新釋輯評[M].北京,中國書店,2001.
[責(zé)任編輯 石曉博]
A Second Deliberation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ay to Somebody” in Tang Poem Song Jambic Verse
WEI Geng-yuan
(SchoolofHumanities,Xi’anUniversity,Xi’an710065,China;
SchoolofLiterature,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China)
A large number of vulgar spoken words are employed in Song jambic verse after Liu Yong in Song Dynasty. Since then, the application of spoken words are popular among the writers. These spoken language which origin from daily life brings about vividness to Song jambic verse but sirs up much confusion as time passes by. “Say to somebody” is interpreted as “nag” by recent researchers, however, this interpretation is not adapted to the context of Song jambic verse.
“say to somebody” in Song jambic verse; say to somebody; say to oneself
2015-09-07
國家社會科學(xué)基金后期資助項(xiàng)目:李白、杜甫、王維詩歌新論(FZW059)。
魏耕原(1948—),男,陜西周至人,西安文理學(xué)院人文學(xué)院特聘教授,陜西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博士生導(dǎo)師,主要從事中國古典文學(xué)研究。
G112;I207.227;I207.23
A
1008-777X(2015)05-0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