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愛琴
(長安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西安 710064)
【文學藝術研究】
毛澤東人民文藝觀芻議
——基于《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分析
曹愛琴
(長安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西安 710064)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是毛澤東文藝思想形成的重要標志,在這一經(jīng)典文獻中,毛澤東確立了人民文藝觀。毛澤東人民文藝觀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不僅奠定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藝思想的理論根基,開拓了一個人民文藝的新時代,而且為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事業(yè)的進一步繁榮發(fā)展提供了理論指南。
毛澤東;文藝觀;《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文化強國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指出: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努力創(chuàng)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1]在這里,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了中共文藝思想中的一個核心觀念——人民的文藝。這一思想是對毛澤東文藝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1942年5月,毛澤東發(fā)表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在《講話》中,毛澤東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回答了關于文藝的一系列根本問題,《講話》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文藝為什么人和如何為的問題,提出了“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2]863人民是文藝的主體,確立了人民文藝觀。人民文藝觀的確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不僅開辟了“人民文藝”的新道路,而且,極大地推動了當時的文藝工作,使延安文藝取得了輝煌成就,為中國社會主義文藝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指明了方向。在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新時期,研究毛澤東人民文藝觀,探求毛澤東文藝思想的價值訴求,對于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繁榮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事業(y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毛澤東人民文藝觀,是指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關于文藝的一系列基本觀點或根本看法,其核心內容就是文藝要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以是否滿足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定文藝方針政策的出發(fā)點和根本依據(jù),文學藝術要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服務,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毛澤東人民文藝觀是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逐漸形成的,而以《講話》為標志。
土地革命時期,毛澤東已經(jīng)開始把建設新文化的基點放在了平民大眾的身上。他認識到:以農民為主體的廣大人民群眾是革命發(fā)展的基本力量,如何提高他們的文化水平,使他們奮起反抗封建統(tǒng)治階級對他們的思想束縛和政治壓迫,并從中掙脫出來,是黨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他還明確提出了革命的文學藝術是群眾的這一主張,要求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府“實行文化教育的改革,解除反動統(tǒng)治階級加于工農群眾精神上的桎梏,而創(chuàng)造新的工農的蘇維埃文化。”[3]1936年11月在中國文藝協(xié)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中,毛澤東明確要求到蘇區(qū)來的文藝家們要“發(fā)揚蘇維埃的工農大眾文藝”這一文藝傳統(tǒng)。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的理論工作者翻譯出版了大量的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論著(包括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論著),這為毛澤東提出人民文藝觀提供了思想理論基礎。1938年,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強調:馬克思主義一定要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實現(xiàn)“中國化”,洋八股必須廢止,代之以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他的這一主張強化了中國文藝為人民大眾的價值目標。1940年,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明確提出了“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文藝)觀,其中“大眾的”就蘊含了人民文藝觀的基本內核。
隨著抗戰(zhàn)的深入,解放區(qū)日益發(fā)展壯大,這就給文藝工作者開辟了新的廣闊的天地,然而,由于文藝工作者大多來自“上海亭子間”,思想上還不大明了無產(chǎn)階級與小資產(chǎn)階級的區(qū)別,致使解放區(qū)文藝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正如毛澤東所言,一些進步作家的靈魂深處還是一個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的王國,他們對工農兵缺乏接近,缺乏了解,缺乏研究,不善于描寫他們。[2]856他們的作品往往是小資產(chǎn)階級的自我表現(xiàn),不能有效地為工農兵服務,因而也就不能更有效地為抗戰(zhàn)服務。針對這些問題,1942年5月,黨中央在延安召開了著名的文藝座談會,毛澤東親自主持并發(fā)表了《講話》,在《講話》中,他根據(jù)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這一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提出“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2]863經(jīng)典論斷。澄清了困擾革命文藝發(fā)展的幾個主要問題,明確了文藝發(fā)展的基本方向,完整系統(tǒng)地建構了繁榮發(fā)展文學藝術事業(yè)的科學指導思想,標志著毛澤東人民文藝觀的最終形成。
毛澤東人民文藝觀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其核心內容就是文藝要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以是否滿足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定文藝方針政策的出發(fā)點和根本依據(jù),文學藝術要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服務,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講話》中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
文藝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原則性的問題,也是毛澤東在《講話》中主要分析的問題。關于文藝為什么人的問題,毛澤東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進行了分析、研究,他指出:“無論高級的或初級的,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2]863那么,文藝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為廣大的人民大眾服務呢?最關鍵的問題是,文藝工作者必須有為人民群眾服務的高度的熱忱,必須聯(lián)系群眾,而不要脫離群眾,即文藝工作者必須具有人民大眾的立場和感情。為此,在《講話》中毛澤東對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首先要解決立場問題,只有站在無產(chǎn)階級的立場上,才可能真正解決文藝為工農兵群眾服務的問題。其次,要轉變和培養(yǎng)對廣大人民大眾的深厚感情,真正和人民打成一片,真正把人民大眾當作自己的主人。再次,要深入大眾現(xiàn)實生活,學習人民大眾語言,了解人民大眾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有真正為人民大眾的文藝。
2.“一切人民群眾的革命斗爭必須歌頌之”
在文藝的創(chuàng)作問題上,毛澤東批判了當時文藝界存在著“文藝的任務就在于暴露”等錯誤觀念。指出:革命文藝家承擔著一個最基本的任務,就是“一切危害人民群眾的黑暗勢力必須暴露之,一切人民群眾的革命斗爭必須歌頌之”。[2]861當然,對于人民大眾的缺點也要批評,但這種批評不是用冷嘲熱諷的方式,而是“用保護人民、教育人民的滿腔熱情來說話。”[2]872這就是說,無產(chǎn)階級的文藝事業(yè)是與人民大眾的生活和戰(zhàn)斗休戚相關的事業(yè),作為社會歷史發(fā)展主體力量的最普通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必須是藝術家們著力描繪、極力謳歌的對象。文藝創(chuàng)作必須以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現(xiàn)實生活為主,廣大的文學藝術家和文藝創(chuàng)作者只有忠誠于人民大眾,與人民大眾血脈相通,把人民大眾作為創(chuàng)作對象,為人民大眾所代言,反映人民大眾的現(xiàn)實生活、他們的所思所想以及他們的喜怒哀樂,才能贏得人民大眾,他的藝術作品,才能經(jīng)得起人民大眾和歷史發(fā)展的檢驗,他的藝術生命也才能亙古常新。
3.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
在文學藝術的源泉問題上,毛澤東根據(jù)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既是物質文化產(chǎn)品的創(chuàng)造者,又是精神文化產(chǎn)品的創(chuàng)造者,人民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實踐提供了一切精神財富的源泉的這一基本觀點,提出了人民生活是文學藝術的唯一源泉的思想。1940年,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革命的文化人而不接近民眾,就是‘無兵司令’,他的火力就打不倒敵人?!币驗?,“民眾就是革命文化的無限豐富的源泉。”[4]1942年,毛澤東在《講話》中明確指出:一切種類的文學藝術都是一定的社會生活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學藝術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盵2]860為此,革命的文學家藝術家,首先必須到群眾中去,到火熱的斗爭中去,認真學習群眾的語言,聯(lián)系群眾,表現(xiàn)群眾。毛澤東的這一思想從物質與精神的關系角度論述文藝與生活的關系,符合馬克思主義能動的反映論。使知識分子出身的文藝工作者們懂得,只有同人民大眾生活在一起,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了解他們的現(xiàn)實需求,觀察、體驗、分析、研究人民大眾的實際生活,并從他們的生產(chǎn)生活實踐中汲取營養(yǎng),才能真正創(chuàng)作出為人民大眾所認可的體現(xiàn)人民大眾訴求的文藝作品。其次,必須繼承和借鑒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創(chuàng)造新的文藝作品。毛澤東的這一思想是對五四以來新文學或全盤否定傳統(tǒng)文化,或毫無批判地不加選擇地吸收外來文化的偏頗的糾正,是廣大文藝工作者在傳承文化傳統(tǒng)和借鑒外來文化時所必須秉持的正確態(tài)度。當然,毛澤東認為繼承和借鑒的目的是為了創(chuàng)造。中國的革命藝術家還需要注重發(fā)揮自身的主體性作用,在繼承和借鑒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反映新的時代、新的生活、新的群眾而又具有高度思想性的無產(chǎn)階級文藝作品,通過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創(chuàng)造出為人民大眾服務的幫助人民大眾推動歷史前進的文學藝術。
4.“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
在文藝如何為人民服務的問題上,毛澤東提出了“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的主張。[2]862在《講話》中,毛澤東指出:文藝不應該只是知識分子的事情,而應該是全體人民群眾的事情。因此,文化的創(chuàng)造和建設,應該是普及與提高的統(tǒng)一,應該以普及、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和精神境界為指向。普及文藝的目的在于提高人民大眾的文化水平,這一普及與提高的過程既是文學藝術家?guī)椭罕?、指導群眾,教育群眾的過程,也是文學藝術家向群眾學習,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過程。那么,如何做好普及與提高的工作呢?毛澤東認為:首先,普及和提高一定要站在人民大眾尤其是工農兵的立場上。他說,我們的文藝,既然是為人民大眾,那么所謂普及,也就是向人民大眾普及;所謂提高,也就是向人民大眾尤其是工農兵提高。其次,用人民大眾所需要的、所便于接受的東西向人民大眾普及。再次,普及和提高的基礎就是“工農兵群眾的基礎”,即沿著人民大眾前進的方向去提高,把人民大眾提高到無產(chǎn)階級的高度。毛澤東在《講話》中根據(jù)中國人民大眾的實際情況,還提出了操作性較強的“普及與提高”的方針,他說:廣大人民群眾不識字,無文化,對于他們,第一步需要還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為此,我們的文學專門家、戲劇專門家、音樂專門家和美術專門家應該注意群眾的墻報、通訊文學、農村中的小劇團、群眾的歌唱和美術。
5.“能使人民群眾得到真實的利益”
在文藝價值評判標準問題上,毛澤東把人民群眾的判斷作為藝術價值判斷的主要依據(jù)。毛澤東在《講話》中強調:文藝價值的有無與高低,都必須以是否“能使人民群眾得到真實的利益”為評判標準[2]865,把人民群眾的判斷作為文藝藝術價值判斷的主要依據(jù)。文藝作品也只有滿足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的審美需要才會實現(xiàn)自身的藝術價值,才是好的東西。同時,毛澤東還認為,文藝批評也必須依靠人民群眾,要把人民群眾當作文藝批評的主人。文藝批評要有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并以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分析和評價文藝作品的依據(jù),才能形成健康向上的、促進文藝事業(yè)繁榮與發(fā)展的馬克思主義的文藝批評。
毛澤東人民文藝觀不僅在當時產(chǎn)生了廣泛的政治文化影響,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而且對于新時期繁榮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文藝),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
1.奠定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理論根基
毛澤東人民文藝觀,是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的歷史性成果,它奠定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理論根基。在新的歷史時期,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不僅堅持了毛澤東以民為本的文藝觀,而且結合新的時代、新的實踐豐富發(fā)展了毛澤東文藝思想,賦予毛澤東人民文藝觀的新內涵。1979年《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祝詞》中,鄧小平明確指出:“我們的文藝屬于人民。”[5]209“人民是文藝工作者的母親。一切進步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生命,就在于他們同人民之間的血肉聯(lián)系。忘記、忽略或是割斷這種聯(lián)系,藝術生命就會枯竭。人民需要藝術,藝術更需要人民?!盵5]211人民是文化的主體,文化必須為大眾服務。2011年胡錦濤在第九次全國文代會、第八次全國作代會上,從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高度向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他說:“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人民滿意作為最高標準,把服務群眾作為基點和歸宿,……要把人民作為文藝的表現(xiàn)主體,著力歌頌人民生動實踐、展示人民精神風貌。”[6]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更是從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高度強調:“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這是黨對文藝戰(zhàn)線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決定我國文藝事業(yè)前途命運的關鍵。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xiàn)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人民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能不能搞出優(yōu)秀作品,最根本的決定于是否能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1]
2.開拓了一個人民文藝的新時代
毛澤東人民文藝觀不僅分析和解決了一系列重大文藝問題,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而且對中國革命文藝運動產(chǎn)生了劃時代的深遠影響和巨大作用,開拓了一個人民文藝的新時代?!吨v話》發(fā)表以后,在毛澤東文藝思想指導下,廣大文藝工作者從理論到實踐自覺地把握文藝的人民大眾方向,并且把改造思想感情和深入生活作為實現(xiàn)這個方向的關鍵。包括當時已成名的革命文學家如丁玲、艾青、田間、周立波、柳青、歐陽山、草明、劉白羽等廣大的文藝工作者們深入農村、奔赴前線,與新的實踐新的群眾相結合,走與工農大眾相結合的道路。他們積極提倡俗語創(chuàng)作、為工農兵服務、深入群眾生活、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原則等,知識分子形象開始退出文本,而人民大眾的革命生活成為文藝的主導性內容。“人民大眾”真正成為文藝的主體(既是文藝表現(xiàn)的主體,也是文藝接受的主體),大眾的日常生活如戰(zhàn)爭、土改、婚姻、家庭等成為文藝工作者表現(xiàn)、再現(xiàn)的題材,產(chǎn)生了諸如《白毛女》《兄妹開荒》《王貴與李香香》《逼上梁山》《李家莊的變遷》《新兒女英雄傳》《呂梁英雄傳》《漳河水》《暴風驟雨》《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等一大批反映新生活題材、具有大眾風格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優(yōu)秀作品。據(jù)統(tǒng)計,《講話》以后解放區(qū)的優(yōu)秀作品中,反映工農兵生活和斗爭題材的占百分之九十以上。這些作品以新的題材、新的思想、新的形式,為我們真實地展現(xiàn)出一幅新世界、新時代的生動畫卷。
3.為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事業(yè)的進一步繁榮發(fā)展提供了理論指南
毛澤東人民文藝觀正是由于堅持了中國實際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相結合的原則,科學地解決了困惑文藝界已久的重大難題,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同時,也為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事業(yè)的進一步繁榮發(fā)展提供了理論指南。毛澤東在《講話》中確立的文藝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思想,既是藝術發(fā)展規(guī)律的體現(xiàn),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文化(文藝)工作領域的具體體現(xiàn),并最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原則和方向。這也是我們在新的歷史時期繁榮發(fā)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yè)仍然必須堅持的最根本的原則和方向。此外,《講話》關于文藝的源泉、文藝的創(chuàng)作、文藝的形式、文藝的標準、作家的世界觀立場等方面,提出的許多重要論斷,也給我們以重要的現(xiàn)實啟示。毋庸諱言,當下有些文藝工作者在各種利益驅使下,放棄了責任和道義,放棄了對社會良知的堅守。因此,廣大文藝工作者急需從毛澤東人民文藝觀中汲取營養(yǎng),真正明白當下文藝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切實明白“為誰寫”“寫什么”和“怎樣寫”。深入到人民大眾的生活,創(chuàng)作出無愧于時代發(fā)展的優(yōu)秀的、真正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的作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文藝不能在市場經(jīng)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么人的問題上發(fā)生偏差,否則文藝就沒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單純感官娛樂不等于精神快樂。”“文藝不能當市場的奴隸,不要沾滿了銅臭氣。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盵1]
當今時代是一個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時代。如何把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創(chuàng)作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優(yōu)秀作品,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不斷繁榮發(fā)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仍是擺在廣大文藝工作者面前的一個迫切而嚴肅的課題。毛澤東人民文藝觀強調:文藝要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以是否滿足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定文藝方針政策的出發(fā)點和根本依據(jù);文學藝術要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服務,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廣大的文學藝術家和文藝創(chuàng)作者必須把人民大眾作為創(chuàng)作對象,為人民大眾所代言,并從他們的生產(chǎn)生活實踐中汲取營養(yǎng);文藝價值的有無與高低,必須以得到人民群眾的認可和接受為評判標準;文化的創(chuàng)造和建設,應該是普及與提高的統(tǒng)一,應該以普及、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和精神境界為指向;等等。這些基本思想和觀點為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事業(yè)的進一步繁榮發(fā)展提供了理論指南。因此,在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新時期,廣大文藝工作者仍然必須堅持毛澤東人民文藝觀,時刻把握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發(fā)展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努力創(chuàng)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盵1]繁榮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1] 習近平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強調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chuàng)作導向 創(chuàng)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yōu)秀作品[N]人民日報,2014-10-16(1).
[2] 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瞿定一,唐振南.毛澤東農村教育思想[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54.
[4] 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8.
[5] 鄧小平文選: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 胡錦濤.在中國文聯(lián)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xié)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EB/OL]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11-22/3478930_2.shtml.
[責任編輯 蘭一斐]
On the People’s Literary Thought of Mao Zedong
CAO Ai-qin
(SchoolofMarxism,Chang’anUniversity,Xi’an710064,China)
The Talks at the Yan’an Forum of Literature and Art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formation of Mao Zedong’s thought of literature and art.In this classical literature, Mao Zedong established people’s literary thought. Mao Zedong people’s literary thought has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It not only lay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Marx’s literary thought in China, opens up a new era of people’s literature and art, but also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guide for the cause of literature and art in new perio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ao Zedong;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s; The Talks at the Yan’an Forum of Literature and Art; culture strengthens the nation
2015-06-24
2013年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客觀規(guī)律與現(xiàn)實啟示研究 (13A067)階段性成果。
曹愛琴(1966—),女,陜西子洲人,長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哲學研究。
A84
A
1008-777X(2015)06-0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