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h梅林中心小學(315609) 葛三桔
在語文課堂上,要想吸收和積累生動的語言,就要引導學生深入文本,邊讀邊感悟語言,巧妙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重點詞、重點句讓學生展開想象,探索文本的內(nèi)涵,在推敲、揣摩、細細品味中,與作者交流,與文本交流,感作者所感,悟作者所悟。
一篇課文,總有幾處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具有審視教材的獨特眼光,挖掘課文中有核心教學價值的精妙之處,讓學生駐足鑒賞,潛心揣摩,領悟其中滋味。
《矛和盾的集合》中的那場比賽,我引導學生品味了“如雨點般向他刺來”“左抵右擋,還是難以招架”等詞句。其中有一片段,我是這樣引導學生朗讀的。
師: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越刺越快,越刺越快,多令人緊張??!讀……
師: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向他刺來,越刺越有力,越刺越有力,多么危急??!讀……
師:看到對方的矛如雨點般刺來,越刺越快,越刺越有力,多么緊張,多么危急啊!我們一起讀……
師:即便是這樣左抵右擋,發(fā)明家依然是難以招架……
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發(fā)揮好點撥作用,巧妙摳詞析句,從而把學生引入了深層次的理解、感悟,以及語文的基本訓練中。
有時候,看似很平常的詞句,不經(jīng)深思,不經(jīng)挖掘,也品不出什么味道。如果能在細小之處巧下一筆,學生就會領悟深刻。
如在《畫家與牧童》一課中,當學生讀到“紛紛夸贊”一句時,我進行了引導。
師:旁人怎么夸贊他呢?
生1:“畫得太像了,畫得太像了,這真是絕妙之作!”
師:這一句有什么不同?
生2:“畫得太像了”出現(xiàn)了兩次。
師:對,這里的“畫得太像了”是語言的重復使用,更能說明這是從人們心里發(fā)出的夸贊。還有誰發(fā)出夸贊?他們是怎么夸的?
師:假如你也在現(xiàn)場,你準備怎么夸贊這幅畫?誰能用上其中的一兩個詞語再來夸一夸?(出示“詞語加油站”:上乘之作、神來之筆、神乎奇神、出神入化、精美絕倫、妙手丹青、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生3:畫得太像了,畫得太像了,這真是神乎其神。
生4:你真是太厲害了,你真是太厲害了,這幅畫真是上乘之作。
師:商人也夸,教書先生也夸,同學們也夸,這么多人都夸,這就是——“紛紛夸贊”。
不難看出,教師的及時引導,特別是在學生處于啟而未發(fā)時的引導,起到了“跳一跳摘到果子”的助推效果。學生不僅理解了語言特點,而且當場積累了語言并加以靈活運用,提升了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
比較法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通過語言文字來理解詞句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在具體語境中的比較,對品詞析句來說也是最有效的。詞語放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聯(lián)系上下文來揣摩,學生才能真正領會作者用詞的精確,煉句的精妙。
如《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的第二段:“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為了讓學生加深理解“五光十色”與“五顏六色”兩詞的區(qū)別,我在課堂上巧用多媒體呈現(xiàn)了西沙群島“五光十色”的情景,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想象力來感受“五光十色”一詞用在此處之貼切?!拔骞馐币辉~不僅表現(xiàn)了西沙群島海水的色彩美,還表現(xiàn)出一種海水的動態(tài)美,這正是遼闊的大海的獨特之美。由此可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教學,突破教材的重難點,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變枯燥為生動,化復雜為簡明,化抽象為形象”,明顯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教學效果。
一篇課文,往往承載著課文人物的喜怒哀樂,也浸潤著作者的各種情懷。表演能讓學生“披文入情”。學生通過已有的知識儲備,運用自己的思維再造想象,以身體試之,以心靈驗之,達到與作品、與作者的情感交融,從而體驗到文本語言的智慧。
《淺水洼里的小魚》一課中,寫小男孩撿魚、扔魚的句子:“我繼續(xù)朝前走著,忽然看見前面有一個小男孩。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個水洼前彎下腰去,撿起里面的小魚,用力地把它們?nèi)踊卮蠛!!逼渲杏袔讉€描寫動作的詞語。
小男孩的動作究竟該怎樣演呢?首先,我引導學生討論:假如你手里拿著一條小魚,你會怎樣扔向大海?怎樣扔才能盡量不傷到小魚?另外,課文中配有插圖,我引導學生看圖,從圖中小男孩的動作去想象小男孩是怎么扔魚的。經(jīng)過這樣的討論、觀察、操作,學生就能夠準確地演出文中小男孩的動作,也更有利于學生體會小男孩對弱小生命的憐愛。所以,在課文的字眼、詞眼、句眼之處,引導學生根據(jù)文字的描寫琢磨著表演,可以獲得來自于學生內(nèi)心的體驗。
課堂的成功常常取決于教師對文本準確而深刻的解讀。教師只有鉆研作者、鉆研文本,才能正確把握文本,引領學生完成文本語言的品味、賞析、內(nèi)化以及情感的理解、體驗和熏陶。
如在教學《小鹿的玫瑰花》一課,學生整體感知了課文內(nèi)容后,我讓學生結合上下文對比朗讀,感悟鹿弟弟說的兩句話,說說鹿弟弟這樣說的原因。
師:(出示兩個句子)想一想,明白了什么?
(1)鹿弟弟惋惜地對哥哥說:“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沒看著?!?/p>
(2)鹿弟弟也高興地笑了,說:“看來,你的玫瑰沒有白栽!”
生1:我明白了,小鹿由于生病,沒有看到自己栽的玫瑰花。
生2:小鹿沒有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栽的玫瑰,真是遺憾。
師:鹿弟弟不是惋惜地說,這玫瑰白栽了嗎?你為什么認為他沒有白栽呢?
生3:因為黃鶯告訴他玫瑰是紅色的。微風說他聞到玫瑰花香,成了“玫瑰香風”。
生4:我認為小鹿雖然沒有親眼看到自己栽的玫瑰,但是他的玫瑰給大家?guī)砹嗣利惡涂鞓?,所以我認為小鹿的玫瑰沒有白栽。
生5:他的勞動成果雖然自己沒有享受到,但別人享受了就不是白栽。
師:大家說得太好了!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比朗讀,學生感悟到小鹿雖然因跌傷了腳沒有看到玫瑰而惋惜,卻因玫瑰給大家?guī)砹丝鞓范牢浚≡跒樗藙?chuàng)造幸福生活的過程中,自己也體驗到了幸福和快樂,正可謂“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詞句是文章的生命,重點詞句更是點燃生命的火種。因此,摳詞析句是學生閱讀文本的第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一筆一畫的合理、簡潔和絕妙,印證、詮釋著中華語言文字的豐富、博大和深遠,學生從中不但可以看到浩瀚文字的美妙,還能領悟到更多人性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