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介詞“在”的源流考察

2015-03-01 11:34黃旭男郭品荃
現(xiàn)代語文 2015年30期
關(guān)鍵詞:現(xiàn)代漢語介詞用法

□黃旭男 郭品荃

介詞“在”的源流考察

□黃旭男 郭品荃

與一般由動詞虛化而來的介詞不同,“在”的介詞用法與動詞用法都很常見。通過全面探討“在”的功能、意義與特點,分析文獻中“在”的搭配成分及其介賓結(jié)構(gòu)的分布位置,探求介詞“在”的來源:與介詞“把”“被”“使”等由動詞向介詞虛化的單一演變模式不同,現(xiàn)代漢語中的介詞“在”一部分直接來源于動詞“在”的引申和虛化,另一部分則是由“存在”義逐漸替代“于”而來。

介詞 在 于 源流

一、引言

“在”是現(xiàn)代漢語詞匯中非常特別的一個,它兼有動詞、介詞和副詞三種常見的語法功能。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與介詞“把”“被”“使”等由動詞向介詞虛化的單一演變模式不同,表示“存在”義的動詞“在”并未因介詞“在”的廣泛使用而式微?!霸凇钡膭釉~用法和介詞用法都相當常見。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2010)①對“在”的解釋是:①存在?!墩撜Z·學而》:“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②居于、處于。《左傳·昭公十六年》:“在位數(shù)世,世守其業(yè)?!雹蹎柡??!蹲髠鳌は骞辍罚骸拔嶙营毑辉诠讶?。”④介詞。引出動作的處所、時間,范圍等。《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時權(quán)擁軍在柴桑?!庇直碓谟?。《荀子·勸學》“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現(xiàn)代漢語詞典》(2005)②將“在”的解釋分為8條,包括三種詞性,筆者將其歸類如下:

1.“在”作動詞時表:存在、生存:精神永在;人或事物存在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在廠里;留在:在職、在位;參加(某團體),屬于(某團體):在黨、在組織;在于,決定于:事在人為、學習好主要在自己的努力。

2.“在”作介詞時,表時間、處所、方位、條件等:事情發(fā)生在去年;在禮堂開會;這件事情在方式上還可以研究;在他的幫助下,我取得了好成績。

3.“在”作副詞時表“正在”:風在刮,雨在下;姐姐在做功課。

4.特殊用法:“在”和“所”連用,表示強調(diào),下面多連“不”:在所不辭;在所不惜;在所難免。

從辭書釋義可以看出,與介詞“把”“被”“使”等不同,表示“存在”意義的動詞“在”并未因虛化了的介詞“在”的使用而消失。據(jù)語料庫檢索顯示,“在”作介詞和動詞的比例基本相當,“在”的動詞用法和介詞用法都相當常見。筆者認為,動詞“在”只有小部分因逐漸虛化而成為一個語法成分——介詞,大部分依然是動詞。介詞“在”還有其他的來源。筆者期冀通過考察源動詞的語法化過程以及介詞“在”與介詞“于”的關(guān)系,尋求介詞“在”的源流。

二、介詞“在”的源動詞本義

介詞“在”與表示“生存、存在”義的動詞“在”關(guān)系密切?,F(xiàn)代漢語中的介詞“在”一部分直接源于動詞“在”的引申和虛化。因此,我們先看介詞“在”的源動詞本義。

林奇(2013)歸納了表示“存在”義的動詞“在”可以搭配的成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與具體的處所名詞搭配

(1)君在堂,升見無方,階辯君所在……(《儀禮·士相見禮》)

(2)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論語·憲問》)

(二)與表示方向或位置的詞搭配

(3)司射在司馬之北。(《儀禮·鄉(xiāng)射禮》)

(三)與人或事物存在的范圍搭配

(4)其射,見敵急,非在數(shù)十步之內(nèi),度不中不發(fā),發(fā)即應弦而倒。(《史記·李將軍列傳》)

(四)與非具體位置搭配

(5)美惡皆在其心,不見其色也,欲一以窮之,舍禮何以哉?(《禮記·禮運》)

通過以上諸例可以看到,源動詞“在”多與表示位置的詞語搭配,表達“人或事物存在于某個地方”義。這個表示位置的詞語既可以是一個具體的處所名詞,也可以是相對虛化的方位詞或表示抽象位置的詞語。當然,也可以與時間詞、空間詞和比較抽象的條件搭配,如《尚書》“我聞在昔”;《左傳》注“例在莊二十二年”等。但是,不管搭配什么樣的詞語,以上諸例中的“在”都只是動詞,因為從語法結(jié)構(gòu)上看,其前后均沒有出現(xiàn)其他謂語動詞,此時,“在”獨立承擔描述人或事物存在于某位置或空間等的功能。

三、介詞“在”的兩個來源

(一) 源動詞本義的引申與虛化

現(xiàn)代漢語中的介詞“在”主要介引動作的處所、范圍、時間等。其中對范圍、時間的介引可看作對處所介引的抽象和隱喻。我們認為,現(xiàn)代漢語中的一部分介詞“在”應當由表示“存在”義的動詞“在”直接引申和虛化而來,這一部分“在”的介詞用法產(chǎn)生時間很早,多為介引處所詞語,在先秦即有典型的資料可為佐證:

(6)魚在在藻。(《詩經(jīng)·小雅·魚藻》)

(7)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論語·述而》)

(8)子在川上曰。(《論語·子罕》)

以上三例中,除“在”之外另有一個動詞,表示施事者發(fā)出的主要動作。例(7)中的動詞為“聞”,“在齊”充當?shù)氖墙榻B動作發(fā)生地點的狀語;例(8)中的動詞為“曰”,“在”則用來引進“曰”的地點“川上”。這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Np+在+處所+v”的結(jié)構(gòu)基本一致,如:

(9)老師們在誼園會議室開會。

(10)我在南開大學學漢語。

通過語料檢索探知,“Np+在+處所+v”這一結(jié)構(gòu)自先秦始就一直存在于漢語中。

(11)在房中南面賓如主人。(《儀禮》)

(12)哀策既在庭遣祭,不應猶稱大行。(《隋書·卷八》

(13)倘或那三個要不在咱們這里住,咱們央告著老太太留下他們在園子里住下,咱們豈不多添幾個人,越發(fā)有趣了。(《紅樓夢》第四十九回)

由此可知,表示“存在”義的動詞“在”是現(xiàn)代漢語介引處所的介詞“在”的來源之一。并且從產(chǎn)生時間上看,用“在”介引處所來表示動作發(fā)生的地點,這種用法產(chǎn)生時間最早、存在時間最長,其后又進一步引申出“在”介引范圍、時間等用法。

此外,還有介引時間詞語的介詞“在”。從空間到時間是人類認知中一種常見的隱喻方式,用“在”搭配時間可以看作是對“在”搭配空間的隱喻,即將人或事物存在于具體的位置抽象為人或事物存在的時間。因此,“在”介引時間詞語的介詞用法同樣源自動詞“在”的“存在”義,其產(chǎn)生和大量使用應當晚于介引處所詞語的用法。

通過考察語料可知,“在”與表示時間的詞語搭配,這種形式在甲骨文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意義是“表示行為或事件發(fā)生的時間”。但這種單獨接時間的情形并不常見,到兩漢時期,這種形式主要用在注解之中。并且從出現(xiàn)的頻率來說,“在”后接時間的形式,要比“在”接處所詞少很多。例如:

(14)徐廣曰:“在五十年?!保ā妒酚浖狻罚?/p>

(15)師古曰:“事在四年。向,莒邑也。向,音餉?!保ā稘h書注》)

(16)事在二年前,皆勿聽治。(《史記·孝武本紀》)

(17)秦兵之攻楚也,危難在三月之內(nèi)。(《史記·張儀列傳》)

(18)青三子在襁褓中,皆封為列侯。(《史記·外戚世家》)

(19)在定王六年,秦人降妖……(《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例(14)~例(17)中的“在”毫無爭議,都是動詞。因為這種形式主要用于注解,所以搭配時間詞語的動詞“在”意義非常單一,都表示“發(fā)生在”?!霸凇鼻懊娴脑~語多為“事”,有時省略主語,如例(14)。個別情況下主語所表示的事件稍稍具體,如例(17),寫明是“危難在三月之內(nèi)”,但仍是“危難發(fā)生在三個月之內(nèi)”義。這些句子中的“在”前后都沒有其他動詞。

但是,例(18)和例(19)則有所不同。例(18)可譯為“衛(wèi)青的三個兒子在嬰兒時就被封為列侯”,整句話的核心動詞為“封”,而“在”搭配表示時間的“襁褓中”,與“封”形成的是“時間——動作”的語義關(guān)系,其作用更接近于介詞。例(19)的情況也是這樣。這兩例中的“在”若解釋為表示“發(fā)生在”的動詞似乎就不太合適了,因為承擔“發(fā)生”義的動詞已經(jīng)在后文中出現(xiàn),“在”只負責為動詞介引動作發(fā)生的時間?!霸凇贝钆浔硎緯r間的詞語,放在介詞前作狀語的用法在古代漢語中雖然并不多見,但一直存在。如:

(20)每在三年之內(nèi)各舉一人。(《通典》)

(21)遷許在九年圍許大夫。(《冊府元龜》)

現(xiàn)代漢語中則相對要常見一些。如:

(23)在前天安理會剛剛通過決議。

綜上所述,漢語中表“存在”義的動詞“在”通過引申和虛化,產(chǎn)生出專門為動詞介引動作發(fā)生處所的用法,并且通過從空間到時間的隱喻派生出為動作介引時間的用法?,F(xiàn)代漢語中一部分介引處所和時間的介詞可以認為是由源動詞“在”直接通過“動詞——介詞”的途徑虛化而來,其發(fā)展演化途徑與大多數(shù)介詞如“把”“被”“使”等一致。這一部分介詞“在”與“生存、存在”義密切相關(guān),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動詞的特征,也因而有論者認為現(xiàn)代漢語中的介詞“在”應當歸入動詞。(林奇,2013)

(二)“在”替代“于”而虛化

“在”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詞性和句法位置與“把”“被”“使”等其他介詞有所不同。從詞性上看,由源動詞直接通過“動詞——介詞”的途徑虛化而來的“把”“被”“使”等介詞,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詞性基本上是單一的,其動詞用法已經(jīng)消失;而“在”在現(xiàn)代漢語中則同時保留了動詞和介詞兩種詞性。從在句中出現(xiàn)的位置看,“把”“被”“使”等介詞與對象搭配后都是放在動詞前作狀語,如“把書放下”“被我吃完了”“使他很尷尬”;可“在”與處所詞語、時間詞語搭配后既有在動詞前作狀語的情況,如“我在南開大學讀書”,又有在動詞后作補語的情況,如“坐在椅子上”?!霸凇钡暮笠环N用法與古代漢語中的“于”基本一致。郭錫良(1997)④認為,漢代以后,“在”字才開始虛化成介詞,它是介詞“于”的主要替代者。本文一定程度上認同郭錫良的看法,認為“在”替代“于”是現(xiàn)代漢語介詞“在”的另一個來源。

首先,討論“在”引介表示處所詞語的情況。由語料檢索可知,先秦時的文獻中即有少數(shù)“在”與表示事件或動作的詞搭配的情況。這種搭配形式的意義可以概括成“事件或動作發(fā)生或存在的處所”。在這種搭配中,“在”前面出現(xiàn)了動詞中心語,而“在”只負責為這一動詞附帶一個表示動作發(fā)生處所的詞語。如:

(24)子息曰:“亡矣!幸而獲在吳、越?!保ā蹲髠鳌は骞四辍罚?/p>

(25)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26)藏在周府,可覆視也。(《左傳·定公四年》)

前文提到,“在”的本義為“存在”。它在先秦漢語中雖然通常作為動詞出現(xiàn),但“存在”本身很難說是一個具體的動作,而更接近于一種事物存在的狀態(tài)。因此,當句子中出現(xiàn)一個比“在”意義更為具體的動作動詞時,“在”的動詞特征就會進一步弱化,從而向引介處所的介詞詞性靠攏。

但是,這種結(jié)構(gòu)在先秦文獻中畢竟是極個別的案例,大部分情況下“在”可以與處所名詞直接構(gòu)成“動作——處所”的語義關(guān)系。雖然,這種語義關(guān)系中的“動作”具體是什么往往含混不清。而在古代漢語中專門用來為具體、明確的動作引介處所的是介詞“于”。如:

(27)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28)越王勾踐棲于會稽之上。(《國語·勾踐滅吳》)

(29)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歟?(《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30)顏成子游立侍乎前。(《莊子·齊物論》)

先秦時“于”前面可以搭配的動詞遠比“在”豐富。

大約六朝以后,“V+在”形式開始增加,隋唐之后變得常見,一個重要表現(xiàn)就是“在”后搭配的動詞開始增加。如:

(31)然則天眼、天耳、身通、它心、漏盡此五者,皆見在心之明也。(《世說新語》)

(32)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同上)

(33)授八戒已了,歸家日滿,便乃身亡,生在天中,受諸快樂。(《敦煌變文》)

(34)假使有拔山舉頂之士,終埋在三尺土中。(同上)

(35)頭隨劍落,拋在一邊:頭元是酒甕子蓋,身畫甕子身,向上畫上個道士,貼符一道。(同上)

(36)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白居易《長恨歌》)

值得注意的是,“V+在”形式對“V+于”的替換僅大量出現(xiàn)在小說、變文等通俗文學作品以及一部分詩詞中,至元明時期,《金瓶梅》《水滸傳》《西游記》等白話章回小說里已基本不再使用“V+于”這種結(jié)構(gòu)。但是,“V+于”并未消失,而是在官方史書、古典散文、古代官方文告等文獻中被長期保留下來。如:

(37)印度果人,多運神通,輕舉遠游,棲止于此。(《大唐西域記》)

(38)某所,而母立于茲。(歸有光《項脊軒志》)

這種結(jié)構(gòu)至今仍常見于書信、碑文等書面語文獻中。如:

(39)朱德原名代珍,字玉階,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儀隴一個佃農(nóng)家庭。

出現(xiàn)“V+在”和“V+于”并存,在不同語體中分化使用的情況,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可以從語言自身發(fā)展規(guī)律和中國古代特殊的社會歷史情況兩方面得出解釋。從語言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動詞“在”最初籠統(tǒng)地表示“存在”,但由于不能描摹出人和事物具體以什么樣的動作狀態(tài)存在,所以隨著人類對客觀世界觀察和分類的細化,必然會出現(xiàn)與不同動詞搭配的趨勢,其功能與介詞“于”漸漸趨同。因此,“在”替代“于”而成為介引處所詞語的介詞符合語言經(jīng)濟性的特征。從中國古代特殊的社會歷史情況來看,漢語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曾經(jīng)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nèi),同時并存著兩種書面語言系統(tǒng):文言文和白話文。文言文由于儒家經(jīng)典長期占據(jù)思想統(tǒng)治地位、官府的提倡以及科舉制度的支撐而長期占據(jù)書面語言的正統(tǒng)地位,并沒有隨著漢語的發(fā)展而出現(xiàn)太大的變化,“V+于”這種結(jié)構(gòu)也因此得以在文言文中長期使用。白話文則是魏晉六朝以來在北方話口語的基礎上逐漸發(fā)展形成的書面語言,是現(xiàn)代漢語的直接源頭。白話文的更新速度遠高于文言文,“V+在”替代“V+于”后正是在白話文中穩(wěn)定和發(fā)展起來的。

“在”引介表示時間的詞語的情況與表示處所類似。先秦文獻中,也有極個別的“在”接于動詞后為動作介引時間的案例:

(40)娶在三年之外,則何譏乎喪娶?(《春秋公羊傳·文公二年》)

但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在”還是包攬了動詞的功能,如前文中提到的“危難在三月之內(nèi)”。這一時期接在各種動詞之后,為動詞介引時間詞語的依然是“于”。如:

(41)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尚書·無逸》)

(42)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韓非子·五蠹》)

同樣,到漢魏六朝之后,“在”開始大量替代“于”,演變成給動詞介引時間的介詞。由于接在各動詞之后,“在”的“發(fā)生”義逐漸脫落,只保留了作為介詞介引時間詞語的語法義?!癡+于+時間詞語”的結(jié)構(gòu)也同樣在文言文中得以保留:

(43)至利州百堂寺前,鄂年七歲,忽云:“我曾有經(jīng)一卷,藏在此寺石龕內(nèi)?!保ā短綇V記》)

(44)只見程老兒直挺挺的躺在板上,心里明知是昨夜做出來的,不勝傷感,點頭嘆息。(《二刻拍案驚奇》)

(45)所申仍于元敕年月前,云起請及商量如后。(《唐會要》)

在先秦漢語的語序中,介詞短語一般后置于謂語中心語,如“虎兕出于柙”;而現(xiàn)代漢語中的介詞短語則通常前置、與謂語中心語充當狀語,如“我在南開大學讀書”。我們認為,之所以產(chǎn)生現(xiàn)代漢語介詞短語的一般語序,是由于古代漢語中“把”“被”“使”等部分動詞與賓語組成動賓結(jié)構(gòu)后,其后又出現(xiàn)了另一動詞。后一動詞表示的動作更為具體,意義更為重要;而前一動詞則地位下降,僅僅負責為后一動詞表示的動作引進處所、時間、對象等。如:

(46)懷蘭英兮把瓊?cè)?,待天明兮立躑躅。(王逸《九思·憫上》)

(47)手把詔書口稱敕。(白居易《賣炭翁》)

(48)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杜甫《九月藍田崔氏莊》)

(49)再者,你想那一年我說了林姑娘要回南去,把寶玉沒急死了,鬧得家翻宅亂。(《紅樓夢》第九十回)

例(46)(47)中的“把”毫無疑問是動詞,表“用手拿著”義,而例(48)中的“把”既可以看作動詞,也可以看作介詞,例(49)中的“把”則只能看作介詞。由介詞“把”的虛化過程可以看出,作為中心語的動詞出現(xiàn)在“把+NP”之后,因而形成了“把+NP+V”的語序?!氨弧薄笆埂币约扒懊嬗懻摰降挠杀怼按嬖凇绷x的源動詞“在”直接虛化而來的介詞“在”,語序上與“把”情況類似。

但是,在現(xiàn)代漢語中,“在+時間名詞/處所名詞”組成的介詞短語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動詞之后,如“躺在床上”“發(fā)生在去年”,它們沒有回歸到“介詞短語+V”的一般語序之中。我們認為,這是“V+于”結(jié)構(gòu)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遺留,即“V+在”大量替代“V+于”之后,保留了動詞在前、介詞短語在后的語序,形成了現(xiàn)代漢語中的“介短補語”這一獨特的補語類型。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現(xiàn)代漢語介詞“在”有兩條演化源流:一部分由表“存在”義的動詞演化而來,另一部分則源于“在”對先秦漢語中介詞“于”的替換?,F(xiàn)代漢語中的“在+NP+V”結(jié)構(gòu)(如“我在南開大學讀書”)和“V+ 在+NP”結(jié)構(gòu)(如“我住在南開大學”),雖然都包含了“在+NP”形成的介詞結(jié)構(gòu),但兩個介詞“在”來源不同:前者來源于表“存在”義的動詞“在”的直接引申和虛化,后者則來源于“在”對先秦漢語中介詞“于”的替換。與介詞“把”“被”“使”等“動詞——介詞”的單一演化途徑不同,現(xiàn)代漢語介詞“在”呈現(xiàn)出這兩條演化途徑。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得到了南開大學施向東教授的悉心指導,在此表示感謝!

[1]王力,蔣紹愚等.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Z].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3]林奇.“在”的歷史演變與詞性界定[D].錦州:渤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4]郭錫良.介詞“于”的起源和發(fā)展[J].中國語文,1997,(2).

[5]北京大學中文系現(xiàn)代漢語教研室.現(xiàn)代漢語(重排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黃旭男 天津 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 300071;郭品荃 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 100871)

猜你喜歡
現(xiàn)代漢語介詞用法
介詞和介詞短語
address的高級用法你知道嗎?
現(xiàn)代漢語位移終點標記“往”
“楞”“愣”關(guān)系及“楞”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地位
山西省2019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現(xiàn)代漢語
山西省2018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現(xiàn)代漢語
“作”與“做”的用法
介詞不能這樣用
特殊用法
看圖填寫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