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靈山縣教育局教研室(535400) 勞景令
如何讓小學課堂教學“高大上”
廣西靈山縣教育局教研室(535400) 勞景令
多媒體已經(jīng)進入課堂,但是很多老師仍然無法適應這些新生事物,還是采取一支粉筆一節(jié)課的教學方式,造成課堂的低效。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要利用現(xiàn)代技術,讓課堂教學“高”起來;適時“隱形”,讓課堂教學“大”起來;構建個性課堂,讓課堂教學“上”起來。
課堂教學 高大上 新技術
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從1999年開始,至今已有十多個年頭,走進現(xiàn)在的課堂,原地踏步,“穿新鞋走老路”的現(xiàn)象還是比較普遍。
(1)教師滿堂講。教師把學生當白紙,不敢放手給學生,學生在座位上只是單純地聽,什么事也沒有做。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唱”,不把課堂的時間、空間交給學生,只顧展示教師個人自己的風采,不引入合作學習的機制,結果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睡覺,搞小動作。
(2)教師吃不透教材。教師對教材知識、例題、練習的意圖不明,重點不到位,難點不突破;一節(jié)課漫無目的,應該教什么,應該學什么不明確,上課講到哪里算哪里。
(3)教學技術落后。教學操作還是以往的機械式的做、講、練,與新的教學方式的趣味性、激趣性相悖。
(4)不關注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學生階段是聽、說、讀、寫、練等好習慣的培養(yǎng)的最佳時期,但老師對學生還是“放羊式”,對學生的聽、說、讀、寫、練無指導、無要求、無標準。
(5)不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注重結論,只關注結果輕過程,學習中不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錯誤,放過學生的盲點或困惑點。
多媒體設備、交互式白板進入了教室,我們具備了高端的硬件,隨著網(wǎng)絡教室的建立,高端對課堂來講已是常態(tài)。
教室內(nèi)黑板換成了白板,粉筆換成了油性筆,但有的老師對教室內(nèi)的多媒體和白板設備視而不見,上課還是一支粉筆一本書的現(xiàn)狀。多媒體設備可以讓課堂教學鮮活起來,可以動態(tài)展示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可以讓學生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可以節(jié)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板書的時間,讓課堂增加容量。交互式白板連接了網(wǎng)絡,連接了教育教學的平臺,可以調(diào)出很多與課程相關的資料,讓學生拓展多方面的內(nèi)容。
微課技術是出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的新技術,是多媒體設備應用的拓展,它可使知識的重難點重復出現(xiàn),將知識片段細化,讓學生更易掌握知識的關鍵節(jié)點,學得更深更細。
滲透多媒體技術,使用白板和微課會讓課堂教學更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高”起來?!案摺逼饋淼恼n堂教學,解決了課堂教學低效現(xiàn)象中“教師滿堂講”“教學技術落后”的問題。
電視、網(wǎng)絡已經(jīng)在全國覆蓋,學生的信息量增加,思維也有了進步。教學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經(jīng)驗、方法、能力的過程。但現(xiàn)在有的老師還是把學生當做一張白紙,教學中沒有注意到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所以“滿堂灌”“滿堂講”的情況屢屢發(fā)生。
其實,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隱形”,在學生需要的時候才出現(xiàn)。學生是主體,是學習的主人,學習是學生的自我構建,教師過多的“灌”“講”只能困住學生的思維,阻礙學生的發(fā)展。做一個大氣的老師,教師必須吃透教材,放手給學生,關鍵的時候“扶”一下,讓他們質疑、討論,在不斷糾錯中自我建模和自我構建,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
傳統(tǒng)的一支粉筆一節(jié)課,教師始終堅守,沒離開過三尺講臺,沒有到學生中間去走一走、巡一巡。教學中沒有用到PPT,沒有用到網(wǎng)絡的課堂,肯定不是上檔次的課堂。課中除了用到課件,用到網(wǎng)絡之外,要使自己的課堂上檔次,還必須體現(xiàn)個性,體現(xiàn)特色。
要讓自己的課堂教學上檔次,必須關注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首先,建立好自己的班級文化,有自己學習團隊的名稱、標志、口號;第二,教學開展前進行前測,教學過程中進行流程性檢測,教學效果通過后測來進行檢驗;第三,采取一些提高課堂教學強度的技術,約定語言、動作,提高課堂的操作節(jié)奏,利用板卡等呈現(xiàn)方式展示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思維活動過程,學習過程中讓團隊展示團隊的學習成果,讓其他團隊質疑補充,讓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得到完善和顯現(xiàn),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成功的體驗。
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游離,通過問題串解決核心問題,一切進行得有條理,而關鍵的時候教師恰到好處地出現(xiàn),學生學習的個性、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學生才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此時的課堂才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課堂。
(責編 莫彩鳳)
G622.3
A
1007-9068(2015)3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