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冰
(西北大學(xué)歷史學(xué)院,陜西 西安710069)
禪宗與凈土宗是中國影響最大的兩大宗派,盡管有著種種的不同,但最終實現(xiàn)了禪凈合流,此處的合流有義理的、修行的、組織的等多方面的涵義,我們僅從義理的角度來探討禪凈合流。魏晉時期,禪宗與凈土宗雖然并未形成宗派,但禪法修持與凈土信仰在社會上已經(jīng)廣泛傳播。無論是修禪還是修凈土都不注重義理的探討,講究實修實證,頗受民眾的歡迎,這時候禪、凈雖然分離,但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融合的跡象。洪修平指出,“禪凈融合,最早在東晉慧遠倡導(dǎo)的念佛禪中就已初露端倪?!保?]127南北朝時期,隨著大乘佛教如來藏經(jīng)典的傳播,如來藏心性思想不僅在義理上占據(jù)了中國佛學(xué)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也被應(yīng)用到了修持者的實踐當(dāng)中,從而開啟了具有“返本凈心”的中國佛教修持特色。這在禪宗的表述中即為“明心見性”,又依“隨其心凈,則佛土凈”[2]538下,形成了“唯心凈土”思想,成為禪凈合流在義理上的基石。在這一大的思潮背景下,禪凈合流的思想融入到了“一行三昧”當(dāng)中。關(guān)于“一行三昧”這一禪法,學(xué)界給予了較多的關(guān)注。法國著名佛教學(xué)者伯蘭特·佛爾在《早期禪的“一行三昧”觀念》一文中指出“如果對天臺、禪和凈土宗作整體性考察,將會發(fā)現(xiàn),該觀念(按:一行三昧)的存在有益于最大限度地彌合各種佛教思想趨向之間的裂痕?!保?]7盡管該文對“一行三昧”和禪宗“一心戒”、密宗“看一字”、凈土宗“稱名念佛”、道教“守一”觀念之間的意義關(guān)聯(lián)作了分析,但對道信的“一行三昧”及其對禪凈合流的影響并沒有做具體而深入的探討。
此外,肖黎民在《文殊三昧與一行三昧——以〈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為中心》中將“文殊三昧”與“一行三昧”作比較分析,對我們理解“一行三昧”有正本清源的作用,但學(xué)界從禪凈融合的角度分析道信的“一行三昧”思想尚不多見。那么“唯心凈土”與凈土的念佛、禪宗的見性、天臺宗的凈土觀念究竟是什么關(guān)系?搞清楚這些問題,對于我們研究禪凈合流具有重要的佛教思想史上的意義。
“一行三昧”是道信(580~651)、弘忍(601~674)所創(chuàng)建的“東山法門”禪法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指心專于一行而修習(xí)的正定。又作真如三昧、一相三昧、一相莊嚴(yán)三摩地?!耙恍腥痢痹谛蕹謱哟紊嫌小笆乱恍腥痢焙汀袄硪恍腥痢敝?。事一行三昧的修持次第是從現(xiàn)實心開始念佛進而觀想佛,此為稱名念佛,屬于禪觀。理一行三昧的修持次第是從觀想佛開始,進而觀法界實相真如,此為實相念佛,屬于禪悟。由此可見,事一行三昧是理一行三昧的基礎(chǔ)。
事一行三昧,以“系心一佛,專稱名字”為內(nèi)容?!段氖庹f般若經(jīng)》說:“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yīng)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續(xù),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xiàn)在諸佛。”[4]731中修行者念佛之前先找一處空閑的地方,面向佛的方向端坐正身,念念相續(xù)不間斷。道信說:“又依《文殊說般若經(jīng)》‘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念佛時,不能起妄念,方能達到效果。
理一行三昧,說明法界平等無差別的道理,而這又成為佛與眾生平等的依據(jù)?!段氖庹f般若經(jīng)》說:“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保?]1286下-1287上
其他佛教經(jīng)典對“理一行三昧”亦有相同的解釋?!洞笾嵌日摗氛J(rèn)為“一”就是“一相智慧”,“行”就是“觀”,修行者用定心觀諸法,無論有相、無相還是空都是一樣的,并沒有差別,法界平等無礙?!度胤〝?shù)》把“一行三昧”界定為“真如三昧”,用觀想真如之理的方法,來禪定。“一行三昧者,惟專一行,修習(xí)正定也。謂修行之人,應(yīng)處空閑,舍諸亂意,系心實理,想念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續(xù)而不懈怠,于一念中,即能得見十方諸佛,獲大辯才也?!保?]556下
唐代宗密把“理一行三昧”稱為如來禪。他認(rèn)為只要修行者能夠頓悟自心本來清凈,也就是頓見真如之理,就是“此心即佛”,這種禪法即為“如來清凈禪”、“一行三昧”或“真如三昧”。“若頓悟自心本來清凈,原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凈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習(xí),自然漸得百千三昧。達摩門下展轉(zhuǎn)相傳者,是此禪也?!保?]399中
理一行三昧與事一行三昧的區(qū)別在哪兒呢?理一行三昧是見道后的境界,即“法界一相,系緣法界”,“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比绻麤]有見道,怎么能夠知道法界一相無差別的境界呢!這是見道以后所用的詞語。事一行三昧指一心念佛,念念相續(xù),這樣就能從事一行三昧入理一行三昧,而證得真如之理。“菩薩摩訶薩當(dāng)念一行三昧,常勤精進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漸漸修學(xué),則能得入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雖然是念佛的法門,但是以見道為旨歸,并非追求往生西方凈土。道信認(rèn)為念佛見凈土、念佛見道的法門,是對利根之人所說,因此不一定非要用西方來指稱。
“用向西方不?信曰:若知心本來不生不滅,究竟清凈,即是凈佛國土,更不須向西方?!度A嚴(yán)經(jīng)》云:無量劫,一念無量劫,須知一方無量方,無量方一方。佛為鈍根眾生,今向西方,不為利根人說也?!保?]1287下
這句話的含義是問修持者在念佛的時候是否要觀想西方阿彌陀佛凈土?道信說只要明見自己的本心本來清凈,不生不滅,這就是佛國凈土,不需要再另外找一個西方凈土,這是對利根之人而言的。道信的凈土思想實質(zhì)就是“心土不二”,凈土就在自己的清凈本心當(dāng)中。
“即看此等心,即是如來真實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諸法實性實際,亦名凈土,亦名菩提金剛?cè)帘居X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名雖無量,皆同一體,亦無能觀所觀之意,如是等心要令清凈,?,F(xiàn)在前,一切諸緣,不能干亂。何以故?一切諸事,皆是如來一法身故”[5]1287上
道信將禪與念佛相結(jié)合,形成了“禪凈合一”的修持特色,其著眼點是在“事一行三昧”與“理一行三昧”的結(jié)合上。道信所說的“事一行三昧”代表了凈土宗,而“理一行三昧”代表了禪宗,這兩者的結(jié)合便是“禪凈合一”,也可稱為“心土合一”。這時的境界就是見道的境界,即“性相不二”、“心土不二”。修行者如果還執(zhí)迷于在心外追求凈土,那就是事與理還有區(qū)分,尚未見道。如果從“理一行三昧”的角度來看,道信的凈土思想就是“自性彌陀,唯心凈土?!?/p>
對于凡夫而言,“入一行三昧”也并非是一件易事,道信強調(diào)“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由此而漸入,通過“念佛”的方式而“見道”。修持者的念佛心從現(xiàn)實層面開始,擺脫妄念,逐級深入,從而返回清凈本心?!吧颇凶印⑸婆擞胍恍腥?,應(yīng)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專稱名字。”[5]1286下-1287上對于一般修持者而言,是從現(xiàn)實心念佛、觀想佛,進而觀法界實相,悟空寂之理。而對于利根之人,則從現(xiàn)實心直接觀法界實相,頓見佛道,即能達到“亦不念佛,亦不捉心”[5]1287中的境界。事、理一行三昧之分,充分地解釋了“系心一佛,專稱名字”與“亦不念佛,亦不捉心”兩種看似矛盾的說法,其實是所指不同而已。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凈?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計心,亦不思惟,亦不觀行,亦不散亂,直任運,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獨一清凈。究竟處心自明凈,或可諦看,心即得明凈,心如明鏡?;蚩梢荒辏母鲀?。或可三五年,心更明凈?;蚩梢蛉藶檎f,即悟解?;蚩捎啦豁氄f得解。經(jīng)道:眾生心性,譬如寶珠沒水,水濁珠隱,水清珠顯?!保?]1287中
“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是已經(jīng)見道,這是就“頓悟”或者是先通過漸修之后“見道”而說的。對于未見性的人,是根本做不到“亦不捉心”的這種境界,但后文又說,“或可一年,心更明凈,或可三五年,心更明凈”這種說法又明顯是漸修的方法,不過修持實際上分為“見道”與“修道”兩個過程。此處漸修說的是修道,講的是保持“心性明凈”的過程,“心即得明凈,心如明鏡,或可一年”這就要看修持者長時間的功夫了。非利根者,從現(xiàn)實心到念佛,到觀想佛,最后悟空寂之理,從而心得明凈。利根之人,從現(xiàn)實心直接悟空寂之理,少去了中間的觀想過程。對于道信所說的“心”如何更深一步的理解呢?下面來看兩段文獻:
“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計心,亦不思惟,亦不觀行,亦不散亂,直任運。”[8]1287中
“即看此等心是如來真實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諸法實性實際,亦名凈土,亦名菩提金剛?cè)帘居X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名雖無量,皆同一體,亦無能觀所觀之意?!保?]1287上
“亦不捉心”的心指的是妄念,“此等心”是如來真實法性之身、正法、佛性、諸法實性、凈土、菩提金剛?cè)帘居X等,所以這兩個心的含義是不同的。道信說:“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毙蕹终叩哪罘鹦氖菑默F(xiàn)實層面開始的,從擺脫妄念逐級深入,通過“系心一佛,專稱名字”,從而返回到自己的清凈本心,本有的佛性,故能達到“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的境界。
道信所提倡的“一行三昧”是一種“念佛法門”,既有觀想念佛也有實相念佛,通過“事一行三昧”而進入“理一行三昧”。在此過程中,修持者的清凈本心并非完全顯現(xiàn),而是逐步顯現(xiàn),無論“一年”或“五年”后,讓心“更明凈”,“更”的區(qū)別就在于“清凈本心”顯現(xiàn)的程度?!胺鹧?菩薩摩訶薩當(dāng)念一行三昧,常勤精進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漸漸修學(xué),則能得入一行三昧?!钡佬诺摹耙恍腥痢睂⒍U與念佛相結(jié)合,是早期禪宗“唯心凈土”思想的表現(xiàn)。
《文殊說般若經(jīng)》詳細介紹了如何來修一行三昧,以及念佛的種種益處?!坝胍恍腥痢钡那疤?“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dāng)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xué),然后能入一行三昧?!保?]731上“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yīng)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便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續(xù),即是念中?!保?]1286下-1287上“得入一行三昧”的過程:“佛言:菩薩摩訶薩當(dāng)念一行三昧,常勤精進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漸漸修學(xué),則能得入一行三昧,”[4]731上、中“若得一行三昧”的結(jié)果:“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p>
結(jié)合《文殊說般若經(jīng)》對“一行三昧”的敘述,總結(jié)以下三點:其一,理一行三昧是見道的境界。在理一行三昧中,能夠體知法界一相,無有差別。其二,入一行三昧前有一定的條件。首先要知道般若波羅蜜,依智慧得入。修定的環(huán)境要空曠,修行的方法是專稱佛號。其三,一行三昧是漸修的法門。修行者應(yīng)該努力精進,不能懈怠,這樣才能入一行三昧。但是,對于凡夫來說,“入一行三昧”也并非是一件易事,道信強調(diào)“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由此而漸入,通過“念佛”的方式而“見道”。
自達摩傳法以來,禪法在修持的形態(tài)上呈現(xiàn)出一種變化的趨勢,形式上變的簡便易行,使禪法的受眾范圍擴大,禪法逐漸成為普利三根的法門。道信依《文殊說般若經(jīng)》,所提倡的念佛法門,就是把理一行三昧與事一行三昧結(jié)合了起來,在念佛中達到“性相不二”的境界,而慧能把這個范圍更有所擴大,將“一行三昧”擴大到人們的正常生活當(dāng)中?!吧浦R!一行三昧者,于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毒S摩詰所說經(jīng)》又名《凈名經(jīng)》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凈土。莫行心諂曲,口說法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非佛弟子。但行直心,于一切法上無執(zhí)著,名一行三昧?!保?]352下
佛教將人類所居住的地方稱為“五濁世間”,而將圣人所居住的國土稱為凈土。“問曰:何名凈土?答曰:世界皎潔,目之為凈,即凈所居,名之為土。故《攝論》云:所居之土無于五濁,如頗梨柯等,名清凈土?!斗ㄈA論》云:無煩惱眾生住處,名為凈土?!保?0]3下凈土的其他名字還有,佛地、佛國、佛界、佛土、凈剎、凈首、凈國等。凈土分為四類:“一、法性土,以真如為體故……二、實報土,依《攝論》云:‘以二空為門,三慧為出入路。奢摩他毗缽舍那為乘,以根本無分別智為用,此皆約報功德辯其出體’……三、事凈土,謂上妙七寶,是五塵色性,聲香味觸為其土相故……四、化凈土,謂佛所變七寶、五塵為化土體故。”[10]3下從果報的位階,修證的深淺,凈土又分五層,“一、純凈土,唯在佛果;二、凈穢土,謂凈多穢少,即八地已上;三、凈穢亭等土,謂從初地乃至七地;四、穢凈土,謂穢多凈少。即地前性地;五、雜穢土,謂未入性地?!保?0]4下
凈土宗所認(rèn)為的凈土是西方極樂世界,為實報莊嚴(yán)土,到了此世界享有十樂。東晉慧遠信仰的就是彌陀凈土。不過還有信仰彌勒凈土的,西晉道安、唐代玄奘與窺基崇奉彌勒凈土,期生兜率彌勒凈土,西晉竺法護所譯《彌勒下生經(jīng)》對彌勒凈土有所介紹。彌陀凈土思想的理路是,通過念佛的內(nèi)因,依靠彌陀愿力的外緣,往生西方極樂凈土。凈土的念佛有四種方法:稱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觀佛妙相)和實相念佛(觀佛法身)。實相念佛是理一心的正觀,以自力為主的修行法門。
這里探討的凈土是彌陀凈土,道信的一行三昧并未脫離凈土修持的基本理路,仍有念佛的思想,但依靠的是自力,通過“念佛”而見“凈土”。這正是“唯心凈土”的思想,以“見道”為究竟,即理一行三昧。其修持過程是:執(zhí)著之心的有相,通過念佛法門達到無相,顯現(xiàn)清凈本心。事為俗諦、有相,針對中下根之人;理則為真諦、無相,針對利根之人?!岸U凈合一”所代表的禪法思想是“唯心凈土,本性彌陀?!保?1]207上
把凈土法門同禪法思想相結(jié)合是禪宗的一大創(chuàng)舉。道信說:“若知心本來不生不滅,究竟清靜,即是凈佛國土,更不須向西方?!保?]1287下“若菩薩欲得凈土,當(dāng)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2]538下《傳法寶紀(jì)》記載道信一系的弘忍、法如、大通神秀通過念佛而令自心清凈。“忍、如、大通之世,則法門大啟,根機不擇,齊速念佛名,令凈心?!薄镀鹦耪摿x記》說:“眾生真心即諸佛體,更無差別?!保?2]275上明代祩宏說:“生入無生,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心佛眾生一體,中流兩岸不居,故謂自性彌陀,唯心凈土?!保?3]606中
生活在五代末宋初的法眼宗門人永明延壽(904~975),既承認(rèn)唯心凈土,也承認(rèn)佛報莊嚴(yán)實土,歸根結(jié)底還是和人根器的差異相關(guān),和所斷的無明相關(guān)。唯心凈土的心是自性清凈心?!拔ㄐ乃F(xiàn)”的凈土也是有層次的,最高的層次就是“唯心凈土”,也就是“唯心所現(xiàn)土”的最高層次,達到唯心凈土的方法是“了心方生”。“故知,識心方生唯心凈土,著境只墮所緣境中。既明因果無差,乃知心外無法?!保?4]966下
“問:唯心凈土周遍十方,何得托質(zhì)蓮臺,寄形贍養(yǎng),而興取舍之念,豈達無生之門,忻厭情生,何成平等?答:唯心佛土者,了心方生?!度鐏聿凰甲h境界經(jīng)》云:三世一切諸佛皆無所有,唯依自心,菩薩若能了知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隨順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極樂凈佛土中。故知識心方生唯心凈土,著境只墮所緣境中,既明因果無差,乃知心外無法。又平等之門、無生之旨,雖即仰教生信,其奈力量未充,觀淺心浮、境強習(xí)重,須生佛國,以仗勝緣,忍力易成,速行菩薩道。”[11]198下 -198上
延壽的觀點為:利根之人是從理入手,了悟真諦無相;中下根之人是從事入手,了悟俗諦有相?!皻w命三寶者,要指方立相,住心取境”。[14]961中“道場有二:一、理道場;二、事道場”。[14]961上理,即唯心凈土、性凈之境、自性清凈心、諸法實相、法性常寂光土。對應(yīng)理的是識心,天臺宗智顗大師說:“觀心性本凈,猶如虛空,即是性凈之境。境即國也,觀智覺悟此心,名之為佛?!保?5]560中達到理的境界,即為無生法忍菩薩。事,指方立相凈土,對應(yīng)的是著境,“實報莊嚴(yán)土有相”,此為隨順忍菩薩。永明延壽把禪宗與凈土宗緊密地結(jié)合起來,將凈土分為理與事,而這種對凈土的劃分依據(jù)的是修行者根器上的差異。
“佛說極樂凈土,普勸娑婆群生,應(yīng)當(dāng)發(fā)愿生彼國土。然學(xué)頓者,拂之為權(quán)說,不通理性者,泥之于事相。吳嘗學(xué)唯識,唯遮外境”[11]207下
“識表自心,心外無境,境全是心,心法遍周,凈土豈離乎當(dāng)念,生佛同體,彌陀全是于自心,總攝有情,誠無凡圣之異,融通法界,寧有遠近之區(qū)?!妒桌銍?yán)經(jīng)》言:心存佛國,圣境冥現(xiàn)。”[11]207下
境就是心,自性即為彌陀,佛國就是自性的境界。按照禪宗的觀點如果能夠見性,則會“性相不二”,對于有相、無相凈土也就沒有什么區(qū)別了。
宋代天臺宗學(xué)者知禮說:“問:佛無上報是即理之事,可論金等,究竟寂光是即事之理,豈有金等。若其同有事理既混,如何分于二土義耶?答:佛無上報是究竟始覺,上品寂光是究竟本覺,始本既極,豈分二體,應(yīng)知二土縱分事理,實非有無,豈真善妙有而非理邪,秘藏之理豈同小空,故此事理二名一體,以復(fù)本故,名無上報事也,以復(fù)本故,名上寂光理也。”[16]169上
凈土宗對凈土層級的區(qū)分,往生的程度是以所破的煩惱和所具有的覺悟高低為標(biāo)準(zhǔn)的。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智旭說:“若執(zhí)持名號,未斷見、思者,隨其或散、或定,自于同居土中分三輩九品;若執(zhí)持名號,至于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者,則生方便有余凈土;若執(zhí)持名號,至于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則生實報莊嚴(yán)凈土,亦名分證常寂光土;若無明斷盡,則是上上實報,亦是究竟寂光也?!保?7]365上
從事的角度來說,凈土的終極目標(biāo)還是唯心凈土,無明斷盡后顯現(xiàn)自己的真如自性,清凈本心,這在邏輯上和道信從“事一行三昧”到“理一行三昧”的理路是一致的。
早期禪宗“念佛”思想的研究多集中于六祖慧能的《壇經(jīng)》,如《壇經(jīng)·疑問品》的“隨其心凈,即佛土凈。使君東方人,但心凈即無罪。雖西方人,心不凈亦有愆。”《壇經(jīng)·定慧品》的“《凈名經(jīng)》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凈土”等,所依佛經(jīng)主要為《金剛經(jīng)》和《維摩詰經(jīng)》。實際上四祖道信已經(jīng)將凈土的念佛法門融入禪修當(dāng)中,這一修法稱為“一行三昧”,所依佛經(jīng)為《文殊說般若經(jīng)》,強調(diào)通過念佛而見凈土,這正是“唯心凈土”思想的體現(xiàn)。“唯心凈土”的思想是凈土宗與禪宗融合的修持基礎(chǔ),其重要之處在于代表了佛教根植于中國所體現(xiàn)的“入世”、“自力”、“內(nèi)在”的解脫特點。南北朝時期大乘如來藏經(jīng)典傳入中國,其心性思想與禪法思想、念佛思想相融合后而產(chǎn)生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道信“一行三昧”中所蘊含的禪凈合流思想正是在這一思潮背景下形成的。
[1]洪修平,許穎.佛學(xué)問答[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09.
[2](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jīng)[A].大正藏:第14冊[C].臺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3]蔣海怒譯.早期禪的“一行三昧”觀念[J].中國哲學(xué)史,2010,(2):7-22.
[4](梁)釋曼陀羅仙譯.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jīng)[A].大正藏:第 8冊[C].臺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5](唐)凈覺.楞伽師資記[A].大正藏:第85冊[C].臺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6](明)一如等集注.三藏法數(shù)[A].大藏經(jīng)補編:第22冊[C].臺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7](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A].大正藏:第 48冊[C].臺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8](唐)道信.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A].大正藏:第85冊[C].臺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9](宋)契嵩本.壇經(jīng)[A].大正藏:第48冊[M].臺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10](唐)道世.諸經(jīng)要集:卷1[A].大正藏:第54冊[C].臺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11](宋)宗曉.樂邦文類:卷4[A].大正藏:第47冊[C].臺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12](唐)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A].大正藏:第44冊[C].臺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13](明)袾宏.佛說阿彌陀經(jīng)疏鈔:卷1[A].卍續(xù)藏經(jīng):第22冊[C].臺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14](宋)延壽.萬善同歸集:卷上[A].大正藏:第48冊[C].臺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15](隋)智顗.維摩經(jīng)玄疏:卷 6[A].大正藏:第 38冊[C].臺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16](宋)知禮.觀無量壽佛經(jīng)疏妙宗鈔:卷 1[A].大正藏:第37冊[C].臺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17](明)智旭.阿彌陀經(jīng)要解[A].大正藏:第37冊[C].臺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