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郵市城北實驗小學(225600) 從 蓓
順學而導,導出實效
江蘇高郵市城北實驗小學(225600) 從 蓓
“順學而導”是在新課標理念指引下提出的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它把教學的重點從關注教師的教轉為了關注學生的學,也只有關注學生的學,順學而導,才能導出實效。從“因學設導,學導結合,導在關鍵”三個方面進行思考,對順學而導的課堂進行探討。
課堂教學 順學而導 導出實效
“順學而導”就是教師在教學中緊密結合學情,根據(jù)學情靈活調整教學思路,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課堂中的生成性教學資源。倡導“順學而導”需要教師在科學、適度的前提下,把整個數(shù)學活動的重心轉到學生的“學”上,教師只需“因學設教,順學而導”。這樣教學,可以有效避免傳統(tǒng)教學束縛較強的弊端,從而使課堂教學多幾分灑脫與從容。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的安排讓學生先行自學,然后再針對學生原有的思維水平因學設導,并且以此為基點,在學生學習困難處加以引導,以指明探究或者思考方向,進而使學生所學知識能夠融會貫通,起到內化提升的作用。
如教學“小數(shù)加法和小數(shù)減法”時,以“4.75+3.4”為例,我讓學生運用學過的方法先行自學,自己試著解決問題,然后再匯報交流。學生出現(xiàn)了以下兩種情況:1.小數(shù)點與小數(shù)點對齊,結果是8.15。2.把數(shù)字從右到左對齊,各個數(shù)位上數(shù)字相加。到底哪個是正確的?我這樣引導學生:“如果從小數(shù)點對齊這個角度來考慮,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如果把算式從右到左對齊,這樣相加,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嗎?為什么?”學生以問題為基點,積極展開思考探究,進而得出:只有相同的計數(shù)單位才能相加減,因此,要把小數(shù)點對齊再相加。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還給了學生,讓學生自己嘗試,自己總結學習的方法,然后再進行交流匯報,最后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情況,進行恰當?shù)囊龑АⅫc撥,使學生在深入思考中理解了知識的本質。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導是有目的的。在學生思維受阻時,在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時,教師如能通過自己的巧妙引導,如蜜蜂引路一般幫助學生找到努力的方向,讓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那么將會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如教學“梯形的面積計算”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預學掌握學生學習情況的第一手資料,然后,讓學生說說求梯形的面積都有哪些方法。有學生認為可以把梯形轉化為一個平行四邊形與一個三角形來計算,有學生認為可以把梯形轉化為兩個三角形的面積來計算(學生已經學過如何求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在學生匯報的時候,教師根據(jù)匯報情況及時指出:“能說說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對于你想求出梯形的面積最大的障礙是什么?”在學生回答后,教師繼續(xù)引導:“怎樣才能化未知為已知,把解決問題中的攔路虎一一搬走呢?”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處于一種引導者、參與者的地位,讓學生自主去發(fā)現(xiàn)、探究,教師只需要在學生受阻的時候適時指點一下,這樣輕輕松松就能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導學行為是貫穿于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之中的,要想讓教師的導學行為凸顯實效,教師的順學而導就要導在關鍵點。在具體的語言運用上,教師的教學語言要精要,要起到點撥引導作用,要注重講清重難點、新舊知識聯(lián)系點,進而通過教師的引導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提高教學效果。
如教學“觀察物體”時,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明白“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所觀察到的物體的樣子是不一樣的”,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操作和推理能力。教學的難點是讓學生能夠正確辨認出從上面、正面、側面所觀察到的物體的情況。在教學這一課時,為了突破教學難點,順利達到教學目標,我先把從學校不同角度拍攝到的照片讓學生觀察、辨認。在學生分辨不出來的時候,我引導學生:“請大家結合自己對學校的印象,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我們學校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左右兩邊各是什么?如果從高空往下看,我們的學校又會是什么樣的?”在學生的想象中,學校的一草一木都變得清晰起來,這時再讓學生回答,學生都能回答得很準確。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教師主要通過恰當?shù)恼Z言引導學生想象。這樣的引導,既導在了教學的關鍵點,又導在了學生學習的疑難點,提高了教學效果。
總之,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要想讓學生真正學得輕松,學得自然,教師就要注重順學而導教學策略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只有這樣,才是真正尊重學情,從學生學習需要出發(fā),進而使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責編 童 夏)
G623.5
A
1007-9068(2015)29-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