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瑜梅 王彩云
摘要:目的 觀察益氣活血養(yǎng)陰類中藥配伍組方治療慢性萎縮胃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慢性萎縮胃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對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西醫(yī)治療,觀察組采用益氣活血養(yǎng)陰類中藥配伍組方治療,觀察兩組治療效果,分析其差異。結果 觀察組顯效和有效的例數明顯高于對照組,無效人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益氣活血養(yǎng)陰類中藥配伍組方治療慢性萎縮胃炎的療效較好,且治療方法簡便易行,能夠迅速消除患者的疼痛等反應,具有臨床推廣的價值。
關鍵詞:益氣活血養(yǎng)陰;中藥;配伍;組方;慢性萎縮胃炎;臨床療效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現在臨床上常見的多發(fā)消化系統(tǒng)疾病[1],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主要發(fā)病原因是患者胃粘膜上皮長期遭受損傷,最終導致胃腺體不可逆轉的萎縮,一般老年患者居多[3]。就我國目前的醫(yī)療技術水平,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檢查通常有兩種方法,內鏡檢查與病理診斷。本文選取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萎縮性胃炎病患共有50例。分析兩種方法的治療差異性,現將有關數據整理,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萎縮性胃炎病患共有5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在21~68歲,平均年齡是48.2歲;病程在8~45個月,平均病程是26.7個月。經過詳細的檢查發(fā)現,所有患者均排除消化道腫瘤、胃潰瘍、胃部切除手術、以及其他慢性心腎衰竭的疾病。將所有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25例,對照組使用傳統(tǒng)西醫(yī)治療方式,觀察組使用益氣活血養(yǎng)陰類中藥配伍組方治療,兩組之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該院的對照組采用的是聯合甲硝唑與阿莫西林的口服治療,其中甲硝唑的用藥劑量是20 mg/kg/d,阿莫西林的用藥劑量是30 mg/kg/d;觀察組采用益氣活血養(yǎng)陰法進行治療,用藥是白芍10 g,沙參10 g,麥冬10 g,丹參10 g,當歸10 g,姜半夏9 g,龍葵9 g,枳殼9 g,甘草9 g,黨參15 g,白花蛇草15 g,炒扁豆15 g,并且根據病患的病情對藥量進行適當的加減[2];如果病患具有胃黏膜垂的病狀,適當加入柴胡9 g,桔梗9 g,炮山甲9 g。如果病患具有不典型增生的病狀,適當加入炮山甲10 g,生牡蠣15 g和浙貝10 g。如果病患具有腸腺化生的病狀,適當加入水蛭8 g,浙貝8 g,白花蛇草30 g。如果病患具有噯氣的病狀,適當加入旋復花12 g和赭石20 g。如果病患具有泛酸,嘈雜等病狀,適當加入烏賊骨15 g和瓦愣子15 g。如果病患具有胃酸癥狀,適當加入木瓜12 g和烏梅12 g。所有的藥方由專業(yè)人員進行煎煮,2次/d,飯前30 min服用,療程中禁忌食用辛辣刺激等食物,1個療程為3個月,治療完成后,對兩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
1.3觀察指標 痊愈:進行治療之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癥狀消失,通過胃鏡的檢測明顯發(fā)現胃黏膜上的病灶消失。有效:進行治療之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癥狀出現不同程度的改善,通過胃鏡的檢測發(fā)現胃黏膜上的病灶減少。無效:進行治療之后,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癥狀沒有變化或者加重了,通過胃鏡的檢測發(fā)現胃黏膜上的病灶沒有變化或加重。
1.4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次觀察分析的50例患者得到的數據均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數據資料經過T檢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該院的相關調查結果,見表1、表2。
根據表1與表2的相關數據可以發(fā)現,觀察組中有1例無效,3例顯效,21例治愈,總有效例數為24且總有效率為96%;對照組中有3例無效,10例顯效,12例治愈,總有效例數為22且總有效率為88%。該院對照組與觀察組的病患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療,其中觀察組的整體情況要優(yōu)于對照組的整體情況。
3討論
慢性萎縮性胃炎指的是胃黏膜表面受到了反復的損害,原來黏膜具有的腺體出現了消失或者是萎縮的現象,黏膜的肌層增厚的病理改變。因為腺體的消失和萎縮,使胃黏膜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變薄,而且常常伴有腸上皮化生的現象,炎性反應不典型增生。
我國的醫(yī)學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屬于胃脘痛的范疇之內[3]。脾胃的虛弱是該病的基本病理。飲食痰積,氣機不暢,情志失調,脾胃功能受損,胃脘部位出現納差,乏力,漲滿,隱痛等現象。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寒熱錯雜之病,應該以正虛為本,益氣溫中,活血化瘀。而之前我們提到的中藥藥方,其藥方中的黨參用來補脾益氣,黃芪用來補中益氣,兩味都是好藥。此外,吳茱萸、黃連則起到散寒止痛的作用;同時,當歸、三七起到活血止痛的作用;沙參滋陰生津;而茯苓、白術、山藥起到除濕止瀉和健脾和胃的作用。甘草補益中氣調和各種藥類。在這些中藥方劑的基礎上還要根據病患的事情情況給予治療。①寒凝停滯性,②肝胃郁熱性,③肝胃不和性,④胃絡淤血性,⑤脾胃虛寒性。
綜上資料與數據可見,使用益氣活血養(yǎng)陰類中藥配伍組方治療慢性萎縮胃炎,其治療效果在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方面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擁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程紅杰,牛少強,張乃衛(wèi)等.中醫(yī)藥辨證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40例療效觀察[J].北京中醫(yī)藥,2010,29(11):851-853.
[2]范淑珍.中醫(yī)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50例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2(12):21-22.
[3]馬建生.益氣活血方聯合西藥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及時炎性細胞因子的影響[J].陜西中醫(yī),2013,33(10):1319-1320
編輯/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