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順,王相宏,張坤朋
(1.北京林業(yè)大學森林培育與保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83;2.林州市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林州456550;3.安陽工學院,安陽455000)
櫟空腔癭蜂,屬膜翅目,癭蜂科,空腔癭蜂屬,2012年定名為新種[1],分布于河南林州、輝縣、濟源等地,危害殼斗科栓皮櫟(Quercus variabilis Blume)的雄花及葉片,是南太行山區(qū)栓皮櫟林內的一種常見害蟲。近年來,在林州、輝縣等地栓皮櫟林內暴發(fā)成災[2,3],受害嚴重時,葉片蟲癭密密麻麻,嚴重影響南太行山區(qū)生態(tài)防護林安全及自然生態(tài)景觀。櫟空腔癭蜂以無性世代幼蟲危害栓皮櫟葉片,幼蟲危害時使受害部位葉脈增生腫大,在葉脈上形成一球狀蟲癭,幼蟲居于癭內生活,并通過癭內組織吸取葉片養(yǎng)分。蟲癭較多時,葉片枯黃、灰褐、畸形或提前脫落,對樹勢及生長影響頗大。鑒于此,2007 年開始對其生物學特性及成災規(guī)律進行探索,并開展了一系列防治試驗,旨在了解最佳農藥種類以及防治最佳時期。
試驗點設在河南省林州市姚村鎮(zhèn)水河村的栓皮櫟林內,試驗點面積2ha,栓皮櫟樹齡10~15a,樹高4~7m,林分郁閉度0.1左右,櫟空腔癭蜂發(fā)生較為嚴重。
供試藥劑4 種:40%的乙酰甲胺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背負式噴霧機1臺。
試驗在2012年4-6月進行。每次防治盡量選擇大小較一致栓皮櫟樹,每處理防治6 棵樹,用水量為2.5kg/樹。
2.2.1 成蟲產卵期葉面噴霧防治試驗
成蟲產卵期試驗安排在4月中旬,當栓皮櫟雄花序蟲癭成蟲出癭率達30%或嫩梢及嫩葉上有大量成蟲活動時,開始進行噴藥。噴藥時間為上午9時。每種藥劑根據相關說明設2個處理,每種藥劑設1對照,對照不做任何處理。
防效檢查:6 月上旬進行防效檢查,每處理從樹冠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隨機抽取100 個葉片,調查樣株百葉蟲癭數。
防治效果(%)=(對照百葉蟲癭數-施藥株百葉蟲癭數)/對照百葉蟲癭數×100%。
2.2.2 蟲癭初始期噴霧防治試驗
蟲癭初始期試驗安排在5月上旬,當有50%產卵痕形成小米粒大小蟲癭時開始進行防治。所用藥劑、濃度以及試驗方法與成蟲產卵期防治試驗相同。
防效檢查:6 月上旬進行防效檢查,每處理從樹冠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隨機抽取100 個葉片,調查樣株百葉蟲癭數。
防治效果(%)=(對照百葉蟲癭數-施藥株百葉蟲癭數)/對照百葉蟲癭數×100%。
2.2.3 蟲癭成熟期噴霧防治試驗
蟲癭成熟期試驗安排在5月下旬,當有50%蟲癭形成5~8mm大小時開始進行防治。所用藥劑、濃度以及試驗方法與成蟲產卵期以及蟲癭初始期防治試驗相同。
防效檢查:6 月中旬進行防效檢查,每處理從樹冠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隨機抽取100 個葉片,對蟲癭逐粒進行解剖,記錄蟲癭內幼蟲的存活情況,根據蟲癭解剖情況,計算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對照區(qū)蟲癭內幼蟲活蟲數-施藥區(qū)蟲癭內幼蟲活蟲數)/對照區(qū)蟲癭內幼蟲活蟲數×100%。
成蟲產卵期葉面噴霧效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在成蟲產卵期噴藥防治試驗中,以葉面噴施40%乙酰甲胺磷乳油500倍液最好,防治效果達到了95.8%,50%辛硫磷乳油1000 倍液、4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1%苦參堿可溶性液劑800倍液效果次之,防治效果分別為86.4%、86.2%、81.6%。以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防治效果最差,其防治效果不到45%。分析認為,由于癭蜂成蟲飛翔能力較弱,當成蟲羽化后都有在嫩葉棲息習性,此時用藥可以大量殺死成蟲,從而阻止成蟲產卵來達到防治目的。
表1 成蟲產卵期葉面噴藥防治效果統(tǒng)計表(河南林州)
表2 蟲癭初始期葉面噴霧防治效果統(tǒng)計表(河南林州)
幼蟲危害期葉面噴藥防治試驗結果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三種藥劑不同濃度的葉面噴霧防治效果明顯下降,防效都在70%以下。分析原因,雖然此時屬于癭蜂幼蟲低齡階段,但由于幼蟲受蟲癭保護,藥劑很難觸及幼蟲體表,部分具有內吸作用的殺蟲劑如乙酰甲胺磷能夠通過植物吸收起到一定的殺蟲效果。
蟲癭成熟期葉面噴霧效果很差,如表3 所示,防效都在16%~45%之間,部分藥劑濃度防治后與對照幼蟲死亡率無顯著差異,也就是說,此時防治根本不起作用。分析認為,蟲癭對其內癭蜂幼蟲有很強的保護作用,此時由于櫟空腔癭蜂幼蟲發(fā)育較快,此時多為中齡大小,抗藥性較強,中毒死亡率低,防治效果較差。
表3 蟲癭成熟期葉面噴霧防治效果統(tǒng)計表(河南林州)
防治櫟空腔癭蜂,以成蟲產卵期葉面噴霧防治效果較為明顯,蟲癭初始期噴霧效果次之,蟲癭成熟期噴霧防治效果最差。
本文從成蟲產卵期、蟲癭初始期、蟲癭成熟期3個明顯不同階段進行防治,確定了防治最適宜時期,由于其成蟲發(fā)生時間可以持續(xù)10 天左右,因此,在其成蟲發(fā)生期連續(xù)進行2次噴霧防治效果可能會更好。
苦參堿是天然植物性農藥,對人畜低毒,是廣譜殺蟲劑,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在成蟲發(fā)生期使用對櫟空腔癭蜂防治效果較好,且屬于環(huán)境友好型農藥,對林業(yè)生態(tài)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其使用時間和使用濃度。
櫟空腔癭蜂天敵資源豐富,在櫟空腔癭蜂種群數量調節(jié)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噴藥時要盡量避開天敵發(fā)生高峰,發(fā)揮生態(tài)系統(tǒng)自然控制力作用。
[1]Pujade-Villar J,Wang J.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Trichagalma Mayr from China(Hym.:Cynipidae)[J].Orsis:organismes i sistemes.2012(26):91-101.
[2]王景順,王相宏,Juli Pujade-Villar,等.櫟空腔癭蜂形態(tài)及生物學特性[J].中國森林病蟲,2013,32(1):8-11.
[3]王景順,王相宏,武三安.櫟空腔癭蜂自然種群生命表的組建與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4(28):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