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平和縣坂仔中心小學 363705)
充分抓好“十分鐘”,夯實小學生寫字基礎
謝桂珍(福建省平和縣坂仔中心小學 363705)
語文課程標準在一至六年級每天的語文課中,特意安排了十分鐘,要求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寫字練習,做到天天練。眾所周知,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神奇、有趣。引導每個學生寫一手漂亮、規(guī)范的漢字,培養(yǎng)小學生從小喜歡漢字,把中華民族這一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傳承下去,是每個語文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積極踐行語文新課標,充分抓好“十分鐘”,用好這“十分鐘”,夯實小學生的寫字功夫。
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不斷進步,多媒體、電腦、形形色色的手機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寫字”逐漸被人忽視,甚至陌生。慢慢地,筆就被遺忘在某個角落。很多教師也隨著時代的“步伐”,“忘記”寫字了,沒有意識到寫字的重要性。其實,言為心聲,字為心畫。“視其筆跡,可見其人?!币皇制?、規(guī)范的字是一個人的第二形象,集中反映了一個人的文化修養(yǎng)。就拿批改作業(yè)來說,當教師看到漂亮整齊的字,便會賞心悅目;反之,看到邋遢凌亂的字,就會難受壓抑。這就是好字帶來的優(yōu)勢。字,就是學生的第二張臉。俗話說得好,“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毕胍谑昼娎镎故竞米?,就必須在十分鐘外下工夫。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好好利用閑暇時間,堅持每天練習書法,練就一手好字,做學生的榜樣。平時上課時的板書,批改學生的作業(yè)時,教師都要注意正確的書寫、握筆姿勢,揣摩每個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注意每個字的書寫筆順,做好表率,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由于時間緊促,只有短短十分鐘,所以教師更應該妥善安排,不可浪費一分一秒,做到“隨堂”而不“隨便”。平日交流中,有教師告訴我:語文教學中“讀”“寫”完全可以做到“井水不犯河水”,獨立分開訓練。也有人認為,過于集中練字,會造成學生的手過度疲勞,影響寫字質(zhì)量和興趣。我想,是集中還是分散,應該視情況而定,不可過于死板。第一種看法我認為是錯誤的,相反,“讀”“寫”應該結(jié)合,相輔相成。至于第二種看法,我們語文教師結(jié)合教材,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靈活安排。
例如,教學一年級《比尾巴》,文中的生字“公、云、車”,仔細觀察,這三個字都有一個共同的新筆畫——撇折。同樣,《小小竹排畫中游》一課中的生字“口、日、中”,也都有一個“口”,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發(fā)現(xiàn)這三個字的異同點。仔細觀察、比對,這三個字雖然都有“口”,但形狀各異,“口”字方,“日”字長,“中”字扁。再如,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一課,文中的生字就可以分散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聯(lián)系語境,隨機進行教學。第二十課《古詩兩首》的生字教學時,可以用填寫詩句的辦法來指導學生把生字寫正確美觀,順勢強調(diào)“陵”的右下部是“夂”,不是“攵”。總之,字數(shù)少又有共同點的,宜集中;字數(shù)比較多,而且難度比較大的,適宜分散教學。
有些教師自己寫不好字,就用課件指導寫字,失去了范寫的現(xiàn)場感和真實感,學生也會對教師失去信心,更沒有興趣練字。有些教師過于隨便,沒在田字格上范寫,就在黑板上隨意示范,學生自然就寫得不規(guī)范。教師正如一面鏡子,教師是什么樣,學生就會變成什么樣。因此,教師在指導重點生字時,應該在田字格里規(guī)范地書寫,同時滲透相互謙讓的漢字之美。
如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課文《梅花魂》的生字“魂”,可在田字格里范寫,提示“云”把位置讓給“鬼”的“丿”,“云”就要寫得偏上偏小,顯得左右很緊湊。在講漢字的同時,可以讓學生學會做人。很多教師認為,“十分鐘隨堂練字”是學生自己的事,只要布置一下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由寫了。我想,這是對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所謂“隨堂”,不單單指在課堂上練字,更應該是有教師陪在身邊,有目的、有指導地指向“練”,才能算是名副其實的“隨堂練字”。練字就一門技術(shù)活,在技巧、方法和習慣上,學生都有待培養(yǎng)。小學生好勝心強,好表現(xiàn),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發(fā)現(xiàn)學生寫字有進步時,就應及時給予表揚。教師在學生身邊,看到誰寫得漂亮了,夸他一句“今天某某表現(xiàn)特別棒,因為他把豎寫得特別直”,其他人聽了也就跟著寫得特別直;看到有人把“四”的筆順寫錯了,教師開個玩笑:“你先把門關(guān)了,那‘兒’字就進不來了”,這樣,學生就能在瞬間心領神會,銘記于心;看到誰眼睛靠太近了,教師伸手幫他扶直,他會感覺特溫暖。
喜歡受到表揚是大多數(shù)學生的重要心理特點,特別是低年級學生,他們處于寫字的起步階段,更需要教師及時捕捉他們的“閃光點”,賞識他們,表揚他們,熱情鼓勵他們,讓他們體會到進步、成功的愉悅,建立學習信心,激發(fā)寫字的興趣。所以,教師要善于利用十分鐘,引導學生對寫字進行“說一說”“評一評”“贊一贊”“展一展”“賽一賽”等各種各樣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寫字興趣,引領他們樂于去學漢字,寫漢字,終身受益。
寫字,最怕“三天捕魚,兩天曬網(wǎng)”。寫字,貴在恒心,這是寫字、練字取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以上我所談到的十分鐘,并不是十分鐘!我們要特別注意“十分鐘”前面的定語——“每天”!它要貫穿整學期、整學年的語文教學,甚至是語文教師的整個教學生涯。堅持吧!學生的力量是我們賜予的,我們的力量是“語文教師”這個光榮稱號賜予的!學生的“臉”,從我們下定決心堅持每個十分鐘的那一刻起,變得格外燦爛!
小小十分鐘,其實它不小。它代表的不僅僅是時間,而且是教師、學生、社會對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意識、理想。同時,寫字更是一門學問,我們只要肯下一番工夫,就一定能把它用得精彩。
(責編 張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