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聰正
(遼寧大學(xué) 文學(xué)院,沈陽 110036)
語言與神圣:“上帝缺席”時代的詩性救渡
畢聰正
(遼寧大學(xué) 文學(xué)院,沈陽110036)
工業(yè)革命之后,隨著技術(shù)的發(fā)展、科學(xué)觀念的普及以及市民社會的形成,宗教和上帝對人的影響在逐漸減弱?,F(xiàn)代人在精神和信仰上所表現(xiàn)出的貧困,成為海德格爾后期關(guān)注的一大問題。海德格爾對這一時代問題的認(rèn)識和思考,展現(xiàn)了海德格爾“詩人何為”命題與其后期思想轉(zhuǎn)向之間的內(nèi)在關(guān)系。
上帝;詩人;語言;解蔽
從17世紀(jì)的啟蒙運動開始,一種以理性為基礎(chǔ),強調(diào)客觀性、確定性、普遍性和科學(xué)性的現(xiàn)代理性思潮逐漸形成其影響。在這種理性主義思潮的影響之下,人類的信仰受到巨大的沖擊,人的精神狀況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1.“上帝”與“神性”。
在《詩人何為》一文中,海德格爾如此解釋“上帝的缺席”——“上帝之缺席意味著:不再有上帝可見地和明確地把人和物聚集到他那里,并且由于這種聚集把世界歷史和人在其中的逗留嵌合起來。但在上帝缺席這回事上還預(yù)示著更為惡劣的東西。不光諸神和上帝逃遁了,而且神性的光輝在世界歷史中也已黯然熄滅?!?/p>
所謂“上帝之缺席”,意指上帝對人的某種曾經(jīng)明顯而有力的吸引和影響已經(jīng)消失,歷史連同人在歷史中的棲留隨之也不再是一個整體。更進一步說,上帝之缺席不僅意味著諸神本身的遠(yuǎn)離,也意味著“神性的光輝在世界歷史中也已黯然熄滅”,即神性的事物(神圣的、奇跡般的、令人嘆為觀止的事物)從大地上消失。而隨著上帝的缺席,隨著神性光輝的黯淡,世界失去了基礎(chǔ)而入于深淵,世界黑夜的時代也隨之到來。
可以說,海德格爾所理解的上帝之缺席,并不是指“上帝”作為一種宗教偶像而從世俗世界中被剔除,而是指上帝作為奇跡與神跡的創(chuàng)造者,對人的影響已然消逝。與此同時,人對上帝和神性的信念亦發(fā)生了危機,人與神之間曾經(jīng)的那種共鳴不復(fù)存在。因此,人與上帝的疏遠(yuǎn)似乎是雙向的,一方面上帝對生活的影響開始讓位于諸如技術(shù)等全新的現(xiàn)代因素;另一方面,人對上帝的信念發(fā)生了斷裂,人的精神在上帝的遠(yuǎn)逝中出現(xiàn)了空白?,F(xiàn)代社會替人類解決了許多問題,卻并沒有解決全部問題。相反,那些曾經(jīng)依靠上帝和神性得到解決的問題,現(xiàn)在卻又突然變得無解了。人們開始發(fā)現(xiàn),“上帝死了”這句話的背后,不再是掙脫宗教束縛后的精神自由,而是難以承受的空虛與失重之苦。
在海德格爾看來,這種精神之空虛即是一種“精神的貧困”,見之于整個時代則是“時代的貧困”。人的精神之貧困導(dǎo)致人無從洞察上帝遠(yuǎn)逝這一事實,它已經(jīng)變得極其貧困,以至于“它不再能察覺到上帝之缺席本身了”。
當(dāng)人精神變得貧困,時代變得貧困,世界呈現(xiàn)出一種非精神化的狀態(tài)時,時代中的人連上帝之缺席本身也難以覺察,反而會為理性或技術(shù)戰(zhàn)勝了上帝而倍感鼓舞。這從許多古典社會學(xué)理論對宗教的態(tài)度中便可以得到印證。在早期社會學(xué)家那里,理性、工業(yè)、技術(shù)和科學(xué)獲得了廣泛的贊譽,而上帝與宗教則被設(shè)想為必然消亡或被置于改造和融合的前景之中,許多在海德格爾看來具有神性的東西通通被隨之拋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人對上帝之缺席的視而不見,其實也即是一種遮蔽。人在以技術(shù)和理性揭示萬事萬物的過程中,其實也遮蔽了存在與神性之維的溝通,遮蔽了人與諸神的關(guān)系。人的精神與信仰之貧困,實際也就使人陷入了被遮蔽的狀態(tài)之中。
2.從“神性”到“神圣”。
其實,海德格爾對現(xiàn)代性中“上帝之缺席”的思索,也并非僅僅停留在社會學(xué)或神學(xué)的層面上。海德格爾所關(guān)心的并不是作為宗教的基督教的勢微,也不是作為基督教之神祗的“上帝”的遠(yuǎn)離。他真正關(guān)心的,是超乎宗教和其他世俗信仰的“神圣”。
海德格爾對上帝缺席的思索,其本質(zhì)上是一種神圣之思。在海德格爾看來,無論是“神性的光輝”還是“諸神的蹤跡”,它們從根本上是相等同的,都是一種顯現(xiàn),即“神圣”的顯現(xiàn)。海德格爾說:“諸神唯在天穹中才是諸神,天穹乃諸神的神性。這一天穹的要素是神圣,在其中才有神性。天穹的要素對于遠(yuǎn)逝之諸神的到達而言,乃遠(yuǎn)逝之諸神的蹤跡?!必毨r代的諸神之遠(yuǎn)逝,神性光輝之黯淡,這些都還只是神圣遮蔽、隱匿的表現(xiàn)。真正使世界黑夜的時代降臨的,事實上是神圣的隱而不顯。海德格爾認(rèn)為,神圣高于諸神與神性,是最為本質(zhì)的東西。而如基督教等世俗中的宗教,則地位更低于諸神與神性。
故而,海德格爾認(rèn)為,解決精神信仰之貧困的方法,不在于復(fù)興基督教,也不在于直接回歸上帝與諸神的時代。要解決貧困時代人的精神危機,必須要向更高更本源的方向去追尋。那就是向神圣去追尋,向存在的澄明境界去追尋。
貧困時代中,諸神遠(yuǎn)逝,神性之光芒黯淡,世界失去基礎(chǔ)而達乎深淵、入于黑夜。那么,生存于貧困時代的人們應(yīng)該如何行動,以使世界黑夜于夜半之際轉(zhuǎn)向呢?
在海德格爾看來,改變世界黑夜的狀態(tài)并不意味著要去等待諸神的回歸,更不是囿于宗教的觀念而期待上帝的重新降臨。時至今日,重振基督教的影響已經(jīng)無法挽回神性的失去,要恢復(fù)神性,則必須關(guān)注神圣。因為神圣乃是諸神與神性的本質(zhì),只有向著本源意義上的神圣去追尋,人們才有可能重新找回神性,重新窺見遠(yuǎn)逝諸神的蹤跡。也唯有如此,世界黑夜的時代,才會有一個“轉(zhuǎn)向”。
1.“道說神圣”與詩人天職。
那么,神圣如何觸及?作為神圣之顯現(xiàn)的諸神與神性,早已在世界黑夜的時代里隱匿到深淵之中去了。因此,要達乎神圣,必須要先入于深淵之中去尋找神性,而后再經(jīng)由神性達乎神圣。只有在深淵之中重新尋獲神性之光輝和諸神之蹤跡,才能夠借以觸碰神圣。也唯有在深淵之中,在世界黑夜的時代里摸索諸神的蹤跡、尋找神性的光輝,世界的黑夜才可能轉(zhuǎn)向。海德格爾曾明確指出,貧困時代中所需要去觸及的神圣,正是存在的澄明。貧困時代中諸神的遠(yuǎn)逝、神性的黯淡,這些也是存在之遮蔽的一種表現(xiàn),是“存在的最極端的遺忘”。因此,達乎深淵,追尋諸神的蹤跡,就等于進入了存在之澄明,使被遺忘的存在回于世界之中。這也就是海德格爾所說的“道說”。道說有“讓……顯現(xiàn)”之意。道說神圣,就是讓神圣顯現(xiàn),就是讓存在之澄明顯現(xiàn)。道說是讓人進入存在的澄明之中,唯有如此,澄明才對人顯現(xiàn)。因此可以說,道說是通向存在之澄明的方式。
然而在蕓蕓眾生中,什么人能夠擔(dān)當(dāng)起在深淵中追尋諸神、道說神圣的重任呢?海德格爾給出的答案是:詩人。海德格爾把道說神圣視為詩人的天職,“在貧困時代里作為詩人意味著:吟詠著去摸索遠(yuǎn)逝諸神的蹤跡。因此詩人能在世界黑夜的時代里道說神圣”。詩人天職使然地去道說神圣,而其他人則必須傾聽詩人之道說。唯有如此,人才能在世界黑夜之中迎來澄澈的白晝。
詩人為何能夠道說神圣,并以之為天職呢?這首先是因為,在“終有一死”的人之中,詩人是最早進入深淵摸索神性的人?!霸诮K有一死的人中間,誰必得比其他人更早地并且完全不同地入乎深淵,誰就能經(jīng)驗到那深淵所注明的標(biāo)志。對詩人而言,這就是遠(yuǎn)逝的諸神的蹤跡?!痹娙巳胗谏顪Y的方式就是“作詩”。詩意是人存在的基本特征,而“作詩”則將這基本特征以創(chuàng)造的方式在詩中揭示出來。詩人“作詩”,本身便是在創(chuàng)造和揭示存在的本真的無蔽狀態(tài)。詩人通過作詩將存在 “捐贈”出來,使存在達乎澄明。正是在這澄明之境中,人才有其生存的根基,才“建基”于大地上,才能“在大地上詩意的棲居”。
2.“語言是存在之家”。
詩人之所以能夠道說神圣,其原因還在于詩的本質(zhì)。在海德格爾看來,只有詩才能使存在之澄明得以顯現(xiàn),只有詩才能將存在的澄明解蔽。詩是“所有澄明的籌劃”,是“對存在者之無蔽的道說”。詩本身就是道說,也就是解蔽。這里所講的“詩”,已經(jīng)不僅僅是指詩歌,而是指廣義上的詩,泛指一切的藝術(shù)。不僅作為語言作品的詩歌是詩,音樂、繪畫、雕塑等等,這些都?xì)w屬于海德格爾所說的“詩”之中。然而在這廣義上的詩之整體中,作為語言作品的詩歌卻是最古老的,在通往存在之澄明的過程中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作為構(gòu)成詩的重要質(zhì)料,語言本身在詩意的道說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正是語言,使人得以成為詩人;也正是語言,使人的存在得以“建基”。
海德格爾說:“時代處于貧困不光是因為上帝之死,而是因為終有一死的人甚至連他們本身的終有一死也不能認(rèn)識和承受。終有一死的人還沒有具有他們的本質(zhì)。死亡遁入謎團。痛苦的秘密被掩蔽了。人們還沒有學(xué)會愛情。但終有一死的人卻存在著。只要語言存在,他們就存在。歌聲依然逗留于其貧困的大地上。歌者的詞語依然持有神圣的蹤跡?!边@就意味著,在貧困時代中,人對自己的何去何從已經(jīng)失去了清醒的認(rèn)識,人的存在被遮蔽了,神圣也自行隱匿。但是被遮蔽的人之存在依然借著語言在人們中間流傳。因此只要詩人還在用語言作詩,歌者還在用語言歌唱,則存在就會被不斷地解蔽出來。被遺忘被遮蔽的存在就會不斷地入于澄明。在這里,語言正是連接著人與詩之間的紐帶,同時也是詩人以詩歌去道說神圣的具體途徑。只要語言在,人就存在,詩人就能夠憑此而在深淵中摸索諸神的蹤跡。也正是因為詩人與語言之間古老的淵源,詩人才被海德格爾認(rèn)作是最早達乎深淵摸索神性的人。聯(lián)結(jié)起詩、神圣與人之存在的關(guān)鍵之點,就是語言。
更進一步地說,語言本身也是解蔽,也是道說,它與詩其實是一體的。海德格爾曾這樣說道,“語言是存在之家”,“存在自行澄明而達乎語言,存在總是在走向語言的途中”,這些都表明語言本身就是道說,語言不僅是解蔽,同時也隱匿。語言為存在提供庇護,成為存在之家。語言不僅與詩是一體的,同詩一起去顯現(xiàn)、去揭示,同時也去保護、去隱匿。語言保護著存在,同時也保護著詩,在詩的無限敞開和無限顯現(xiàn)之中將詩蘊藏。因此,“只要語言在”,人也就存在,歌唱著的詩人也就存在,詩也就流傳。從這一意義上來說,語言包含著詩,語言將保護、棲居之所提供給詩,彌補著詩所未嘗道說部分。詩呼喚語言,語言也應(yīng)和詩。
至此,海德格爾對“上帝缺席”時代里“詩人何為”的闡釋便上升到了一個更為澄明的高度。詩人以 “語言”和“詩”在“世界黑夜的時代里道說神圣”,這一針對上帝缺席的詩性救渡,不僅應(yīng)和著海德格爾整個存在之思的“顯”與“隱”、“遮蔽”與“解蔽”的運作,也標(biāo)定了海德格爾后期思想向“詩”與“語言”的轉(zhuǎn)向。
[1]海德格爾.海德格爾選集[M].孫周興,編譯.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6.
[2]孫周興.說不可說之神秘:海德格爾后期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1.
[3]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M].陳嘉映,等,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7.
[4]海德格爾.林中路[M].孫周興,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
[5]宋一葦.詩性神圣性與人的無限敞開性——關(guān)于藝術(shù)與宗教的文化哲學(xué)研究[J].文學(xué)評論,2001,(6).
Language and Sacredness:Poetic Salvation for the Age of'God's Absence'
Bi Congzheng
(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110036)
After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the popularization of scientific ideas and the formation of civil society,the influences of religion and God have weakened gradually.The poverty in modern people's spirits and faith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that Heidegger concerns in his late period. Heidegger's cognition and thoughts about this age problem show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Heidegger's proposition of'What poets should do'and the diversion of his later thoughts.
God;poet;language;Entbergen
I106.2
A
1671-2862(2015)01-0061-03
2014-11-23
畢聰正,男,遼寧大學(xué)文學(xué)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學(xué)基本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