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延清,趙 騰(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天津 050071)
?
論張?zhí)蠡庹沃换饰焕^承危機
林延清,趙騰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天津050071)
摘要: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病亡,由于他既無子嗣,又無兄弟,皇位繼承成為空白,同時,各種社會矛盾十分尖銳,社會動亂一觸即發(fā),明王朝面臨傾覆之虞。在此危急關頭,張?zhí)笸ι矶?,及時確定皇位繼承人,并派遣使臣迎接新君朱厚熜來京即位。她還在皇位空缺期間,主持朝政,全力委用內閣首輔楊廷和,采取種種措施穩(wěn)定政局;并在君臣“門禮之爭”中做好協(xié)調工作,使朱厚熜順利即位,開啟明朝嘉靖時期。
關鍵詞:張?zhí)螅徽?;武宗;嘉靖;朱厚熜;正嘉之交危機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突然病亡,他既無子嗣,又無兄弟,造成前所未有的皇位繼承空白,加之當時各種社會矛盾異常激化,明朝確實處于開國以來的最危險關頭。在這危急時刻,武宗張?zhí)蠊麛噙\用權力,實現(xiàn)皇位平穩(wěn)交接,力挽狂瀾,為重振明朝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正德十六年三月,明武宗逝世后,作為武宗母親的張?zhí)?,與內閣首輔楊廷和一起,確定了皇位繼承人,穩(wěn)定了明朝政局。
武宗張?zhí)?,興濟(今河北省青縣境內)人。父親張巒,“以鄉(xiāng)貢入太學”[1]3528。母親金氏,“夢月入懷而生后”[1]3528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張氏被選為太子妃。同年,太子朱祐樘即皇帝位,是為明孝宗,張氏隨之被立為皇后。弘治十八年(1505年),武宗朱厚照即位,被尊為皇太后。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病死于豹房,年僅三十一歲。臨死前,武宗對身邊太監(jiān)陳敬、蘇進說:“朕疾殆不可為矣。爾等與張銳可召司禮監(jiān)官來,以朕意達太后,天下事重,其與內閣輔臣議處之?!雹賲⒁? 費宏. 明武宗實錄卷197. 正德十六年三月丙寅[M]. 臺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這里所說的“天下事重”指的是皇位繼承人選。武宗一生縱情聲色,既無子又未立儲,死到臨頭,只好將此事交與張?zhí)?,讓她與閣臣“議處之”。
武宗死后,張?zhí)竺鼘⑵溥z體從豹房移至大內,隨后又遣司禮監(jiān)宦官張永、谷大用等至內閣,與大學士楊廷和等商議皇位繼承人選。而楊廷和則不慌不忙地從袖中摸出《皇明祖訓》說:“兄終弟及,誰能瀆焉。興獻王長子,憲宗之孫,大行皇帝之從弟,序當立?!盵1]5034楊廷和所提的人選正是剛繼立為興王的朱厚熜。此議得到其他大學士梁儲、蔣冕和毛紀等人的贊同。
張?zhí)舐牭交鹿賯兊膮R報也當即予以批準。當日(十四日)就由宦官向百官宣讀由閣臣起草的武宗遺旨:“朕疾彌留,儲嗣未建。朕皇考親弟興獻王長子朱厚熜年已長成,賢明仁孝,倫序當立,已遵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告于宗廟,請于慈壽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來京嗣皇帝位,奉祀宗廟,君臨天下”①參見: 費宏. 明武宗實錄卷197: 正德十六年三月丙寅[M]. 臺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又傳張?zhí)筌仓贾I群臣曰:“皇帝寢疾彌留,已迎取興獻王長子厚熜來京嗣皇帝位,一應事務俱待嗣君至日處分”①這樣,朱厚熜作為皇位繼承人的身份就正式確定下來。
從武宗駕崩,到頒布遺旨宣布繼承人,只有幾個時辰的時間。張?zhí)蠛蜅钔⒑偷却髮W士在這么短的時間就確立了皇位繼承人,是不可想象的事。對于封建王朝來說,皇位繼承是頭等重要的大事,絕不能草率決定,一定要經(jīng)過慎重考慮和長期醞釀才行。其實儲君問題始終是困擾武宗朝的難題。武宗是孝宗的長子,他還有個弟弟朱厚煒,但他三歲時就夭折了。因而武宗實際上是以孝宗的獨子的身份入繼大統(tǒng)的。在位十六年,后妃不少,但卻未生一子。這就使武宗正德朝始終無法立太子,成為威脅國家穩(wěn)定的大事。這使張?zhí)鬄槭椎幕首鍎萘俺紓儜n慮萬分。
開始時張?zhí)蟮裙膭雍椭С忠恍┏汲雒?,建議武宗仿照漢宋時的辦法,在藩王中選擇年長及賢良者預養(yǎng)于宮中,作為武宗的嗣子,準備在武宗身后繼位。正德九年(1514年)二月,南京監(jiān)察御史汪正:“請擇宮室親賢,入京置左右,俟皇子生遣歸國。不報?!盵2]3058正德十二年(1517年)八月,大學士梁儲等再疏請武宗:“豫擇近屬教養(yǎng),待他日元子生,出就藩服。不報。”[2]3132然而武宗一概不予理會。究其原因,一是他認為自己正值盛年,皇儲之事尚不急切;二是他一心于巡游享樂,并未把所謂“國本”之事放在心上。正德十四年六月發(fā)生的寧王朱宸濠叛亂和武宗乘機南巡之事,使得張?zhí)鬄槭椎幕首寮瘓F對于皇儲問題予以更大的關注。寧王朱宸濠就是利用“時上久無繼嗣,又不時巡幸,人情危懼”之機,“日夕覬覦大物”②參見: 費宏. 明武宗實錄卷197: 正德十四年六月丙子[M]. 臺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尤其是朱宸濠舉兵叛亂,其勾結宦官錢寧、兵部尚書陸完等謀求以寧王世子立為皇儲的陰謀被揭發(fā)之后,張?zhí)蟮染陀l(fā)感到在皇儲問題上要有所行動,有所準備了。恰巧此時武宗又南巡,離開北京一年多。這給了張?zhí)蟮阮A設皇儲以充分的時間。張?zhí)筢槍ξ渥诩葻o子嗣,又無親兄弟,無法在孝宗一系中找到繼承人的特殊情況,上推到孝宗之父憲宗。憲宗生十四子,第一子和第二子皆早死無后。孝宗為第三子。第四子就是朱厚熜生父——興王。此外在武宗去世后尚在的,還有第六子朱祐檳、第七子朱祐楎、第十一子朱祐槨、第十二子經(jīng)王朱祐橓和第十三子榮王朱祐樞。按繼承法,如興王朱祐杬健在,那他自然就以孝宗長弟的身份即位。不過朱祐杬雖死,但其長子朱厚熜在,嗣未絕。這樣依嫡長孫繼承法,朱厚熜就可以孝宗親弟之長子,倫序可立為孝宗后,以武宗親弟而嗣位。這一設想和安排,具體什么時間確定的,因無史料記載,難以指明。但我們可以確定最遲在正德十五年(1520年)十二月。時武宗已病重,張?zhí)笙铝俗詈鬀Q心。
應該說明的是,張?zhí)鬄槭椎幕适屹F族是在與內閣首輔楊廷和等大學士秘密商討后,做出上述安排的。正德十六年正月的一天,司禮監(jiān)官魏彬、張銳等到內閣傳達武宗旨意:“太醫(yī)用藥無功,今擬旨博求天下工醫(yī)士?!盵3]這段話表面是說武宗對太醫(yī)治好自己的病已失去信心,要內閣擬旨廣求天下名醫(yī)為自己看病,其實暗含著武宗已不久于人世之意。楊廷和十分聰敏地對魏彬等人說:“若不幸有變(指武宗病亡),則君等禍福自擇之,間不容發(fā)?!盵3]魏彬聽罷一驚,忙問楊廷和怎么辦?楊廷和從容地說:“使我輩預聞,處之如倫序,則天下安,中外同福。反是,則君等先受禍,次及我輩矣。”[3]這一方面是告訴魏彬等宦官,必須按照封建倫序來選擇皇位繼承人,只有這樣天下才能安定,否則首先遭殃的是你們宦官自身。魏彬等也確實為楊廷和威嚴所震懾,“彬等唯唯”[3]。另一方面,這也表明楊廷和對皇位繼承人選已成竹在胸了。同年三月九日,也就是武宗病逝前五天,張?zhí)缶鸵曰噬鲜种I的形式批準朱厚熜之母蔣氏的陳請,準許興王世子朱厚熜未等守喪期滿就襲封為興王。其實早在興王朱祐杬去世后,張?zhí)缶鸵曰噬厦x,加恩于興王一家。不但為興王之死輟朝三日,派使臣赴安陸(今湖北省鐘祥市)主持喪禮,還命世子朱厚熜暫管府事,給養(yǎng)贍米3 000石。按明制,“親王薨,子未封者只給養(yǎng)贍米二百石,襲封必俟釋服。”①參見: 費宏. 明武宗實錄卷197: 正德十六年三月辛酉[M]. 臺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而興王世子朱厚熜卻得到破格待遇,養(yǎng)贍米由200石提高到3 000石,未等守喪期滿,就立即承襲王位。這些都表明張?zhí)蠛蛢乳w大學士楊廷和選定朱厚熜為皇位繼承人已成事實。
當然,張?zhí)笠曰首彘L輩的身份選擇朱厚熜為皇位繼承人,除了遵循繼嗣制度,保持王朝穩(wěn)定外,還有借此取得政治上的主動權,以維護張氏貴族和整個皇室貴族利益的意圖。不過,及時地選定皇位繼承人,確實在武宗猝亡前后這一非常的時期,起到了穩(wěn)定大局的作用。史載,宦官奉命在左順門宣讀確定朱厚熜為皇位繼承人的武宗遺旨和張?zhí)筌仓紩r,朝臣“眾皆躍然大呼曰:‘天下事大定矣’”②參見: 楊廷和. 楊文忠三錄: 卷4: 視草余錄[M]. 《四庫全書》本.。
皇位繼承人確定下來,但朱厚熜此時遠在湖廣安陸(今湖北省鐘祥市),以當時的交通條件至少要幾十天才能到京即位。這樣,明朝皇位出現(xiàn)長達37天(三月十四日 – 四月二十二日)的空缺,經(jīng)歷了空前的無皇帝主政的時期。以張?zhí)鬄槭椎幕首鍎萘εc以楊廷和為首的閣臣為了各自的政治利益,最大限度地進行合作,使明朝平穩(wěn)地度過了這次危機。這段時期,張?zhí)蟮淖饔檬菦Q定性的。因新君未到,張?zhí)笠蕴厥馍矸荽谢实蹤嗔?。三月十六日頒布的武宗遺詔這樣說:“嗣君未到京之日,凡有重大緊急事情,該衙門具本暫且奏知皇太后而行?!雹蹍⒁? 費宏. 明武宗實錄卷197: 正德十六年三月戊辰[M]. 臺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這就賦予張?zhí)笾鞒诌@段特殊時期朝廷政務的全權。
首先,派遣官員迎接朱厚熜進京,盡快讓朱厚熜入繼大統(tǒng)。三月十四日,以懿旨的形式,決定“司禮等監(jiān)太監(jiān)谷大用、韋霦、張錦,內閣大學士梁儲,定國公徐光祚,駙馬都尉崔元,禮部尚書毛澄奉金符以行?!雹軈⒁? 費宏. 明武宗實錄卷197: 正德十六年三月丙寅[M]. 臺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這一行官員出發(fā)以后,張?zhí)筮€不放心,為了嗣君的安全,又于三月二十二日再遣太監(jiān)溫祥、孫和,惠安伯張偉,兵部右侍郎楊廷儀領官軍三千人迎護嗣君朱厚熜⑤參見: 費宏. 明武宗實錄卷197: 正德十六年三月甲戌[M]. 臺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張?zhí)蟮呐e措十分必要。因為在當時人心惶惶的形勢下,各種可能的事變隨時都可能發(fā)生,只有皇位繼承人朱厚熜盡快且平安入京即位,才能穩(wěn)定局勢。相傳武宗駕崩后,沒有皇位繼承人,武宗母親張?zhí)笈c楊廷和商量后就秘密發(fā)詔給三位親王,一位是德安的壽定王,一位是距京四五百里的汝安王,一位是安陸的興王朱厚熜,并約定先到者為君,后到為臣。而朱厚熜離京最遠,為趕時間只好扮成朝廷欽犯,坐上囚車,日夜兼程趕往北京,終于搶在其他兩位親王之前到達北京,繼承了皇位。此傳說雖不符合歷史事實,但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情勢之緊張和臣民盼望嗣君早日入京之迫切心情[4]。在張?zhí)蟮闹苊馨才畔?,朱厚熜于四月二十一日到達北京城外良鄉(xiāng),二十二日即皇帝位?;饰晃C得以化解。
其次,全力支持內閣首輔楊廷和,采取一系列措施,穩(wěn)定政局,以保證朱厚熜順利即位。
實行京師戒嚴?!傲钐O(jiān)張永、武定侯郭勛、定邊伯朱泰、尚書王憲各選馬步官軍防守皇城四門、京城九門及草橋、蘆溝橋等處。東廠、錦衣衛(wèi)緝事衙門及五城巡視御史各督所屬巡邏,毋得怠玩”①參見: 費宏. 明武宗實錄卷197: 正德十六年三月丙寅[M]. 臺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防止出現(xiàn)突然的事變。
清除前朝弊端,安定社會?!傲T威武團練營,官軍還營,各邊及保定官軍還鎮(zhèn);革各處皇店、管店官校并軍門辦事官旗、校尉等各還衛(wèi),其各邊鎮(zhèn)守太監(jiān)留京者亦遣之;哈密及土魯番、佛郎機等處進貢夷人俱給賞,令還國;豹房番僧及少林寺和尚,各處隨帶匠役、水手及教坊司人,南京馬快船非常例者俱放遣。”①還下令釋放武宗在南京時抓捕的各種囚犯,遣放四方進獻的女子,停止京師不急的工程營建,收宣府行宮的金寶歸入內庫等②參見: 費宏. 明武宗實錄卷197: 正德十六年三月戊辰[M]. 臺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
上述措施都是以武宗遺旨、遺詔的方式,經(jīng)過張?zhí)蟮呐鷾识┬械?。這些措施的實施順應了民眾的要求,緩解了社會矛盾,穩(wěn)定了政局,為朱厚熜繼位準備了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
再次,授權楊廷和等朝臣,逮捕佞臣江彬,清除政變隱患。時江彬擁兵京城,隨時可能發(fā)生叛亂,是最大的隱患。江彬依靠武宗寵信,為非作歹,武宗死后,頓失奧援。他見楊廷和罷威武團練營,遣歸邊兵,心中惶恐不安,遂稱疾不出。其黨羽都督僉事李琮勸其謀反,不成就北走塞外。江彬猶豫不決,派親信許泰到內閣探聽風聲。楊廷和“以溫語慰之”[1]7889,穩(wěn)住江彬。但江彬仍不安,出入身穿鎧甲,帶著眾多隨從,以備萬一。楊廷和在張?zhí)蟮闹С窒拢瑳Q心除掉這個心頭大患。他暗中和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魏彬商定,藉著為坤寧宮安獸吻的機會,使張?zhí)髠髅虻热巳爰佬卸Y,準備在那里拿下江彬。江彬不知是計,穿戴禮服入宮,隨從家人皆隔在宮外。張?zhí)蟀l(fā)出逮捕江彬的懿旨,江企圖逃逸,但未得逞,與其黨羽李琮、神周等都被擒拿歸案。李琮指著江彬的鼻子罵道:“如早聽我,豈為人擒!”[1]7889聞知此事,京師“城中歡聲雷動,為之謠曰:拿了江彬,朝廷安穩(wěn)?!雹蹍⒁? 朱國楨. 明史概. 皇明大事記: 卷26: 江彬亂政[M]. 明崇禎間刊本.在明朝緊急關頭,張?zhí)笈c楊廷和等朝臣同心協(xié)力清除奸佞,穩(wěn)定大局,為朱厚熜繼位鋪平了道路。
張?zhí)髤f(xié)調君臣“門禮之爭”,使朱厚熜順利地即位,明朝開啟持續(xù)四十五年的嘉靖時期。
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初二,朱厚熜一行在迎護官兵的護衛(wèi)下離開安陸,踏上了奔赴京師的行程。經(jīng)過近二十天的奔波,到達京城近郊——良鄉(xiāng)。首輔楊廷和命人呈上禮部所擬入門即位禮儀,請朱厚熜過目。朱厚熜看到禮部所擬禮儀,是要他以皇太子的身份,“由東安門入居文華殿,上箋勸進,擇日登極?!雹軈⒁? 楊廷和. 明世宗實錄卷197: 正德十六年四月癸卯[M]. 臺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本.于是,朱厚熜心中十分不快,就對隨同他入京的興王府長史袁宗皋說:“遺詔以孤嗣皇帝位,非皇子也,此狀云何?”[2]3219袁宗皋也附和說:“殿下聰明仁孝,天實啟之?!盵2]3219朱厚熜命人將禮部呈表退回去,讓他們重新擬定即位禮儀。楊廷和起初并未在意此事,上疏請求朱厚熜如禮部所擬,以皇太子的禮儀,即位為帝。朱厚熜雖然年幼,僅為十五歲,但卻是早熟之人,有主見,性格也很倔強,不是甘受別人擺布的平庸之輩。他深知楊廷和等朝臣之所以堅持要他以皇太子的禮儀,即位為帝,是準備讓他先過繼給已故的伯父孝宗做兒子,然后再以皇太子的身份繼承皇位。這也意味著他要脫離自己的宗族支派,而納入孝宗-武宗支派。這是朱厚熜所絕對不能容忍的。朱厚熜認為他是按照武宗遺詔繼承皇位的,而非以皇太子身份承繼帝位,所以必須由大明門入城,而不是由東安門進入。按照明制,大明門只有皇帝出入才能開啟,而東安門則是皇城偏門,位于東單口,是皇太子出入之地。因而是由太子門(東安門)進,還是從天子門(大明門)進,是關乎封建禮儀的大問題,不容模棱兩可。于是朱厚熜毫不退讓,堅決拒絕按禮部所擬禮儀入城即位。這就發(fā)生震動一時的“門禮之爭”。朱厚熜和楊廷和等朝臣陷入爭執(zhí)僵局。
應該說,這場“門禮之爭”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不能及時解決,朱厚熜勢必要退回安陸,仍做藩王,而明朝的皇位勢必要又要空缺,剛剛有所緩解的社會危機又會再次襲來。這是包括張?zhí)蠛蜅钔⒑偷瘸荚趦鹊某韧馑辉敢姷降?。為了明朝皇位的平穩(wěn)過渡,張?zhí)笤俅巫龀鲎尣?,她頒發(fā)懿旨:“天位不可久虛,嗣君已至行殿,內外文武百官可即日上箋勸進?!雹賲⒁? 佚名. 明世宗實錄: 卷1: 正德十六年四月癸卯[M]. 校印本. 臺灣: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這就改變了楊廷和和朝臣們原先的朱厚熜以皇太子禮即位的儀注,而成為由群臣上箋勸進的形式。朱厚熜占了上風。他在接到朝臣的勸進箋后,自己擬定即位禮儀:日中時從大明門入宮,派官員往告宗廟社稷,他則先行拜謁大行皇帝(即武宗)的幾筵,隨后去朝見張?zhí)?,最后出御奉天殿,即皇帝位。這套儀式是一個已被確立為皇位繼承人的人,履行即位的程序,而略去先被立為皇太子,而再即位的儀節(jié)。楊廷和及諸臣在無奈的情況下只得點頭認可。
朱厚熜在張?zhí)蠹皸钔⒑偷瘸嫉闹С窒?,即皇帝位,這就穩(wěn)定了正德末年的混亂局勢,避免了一場可能發(fā)生的分裂和內戰(zhàn),為改革朝政,重振明朝邁出了關鍵一步。而在其中,張?zhí)蟮淖饔脛t是十分重要的,不容忽視。
在明王朝經(jīng)歷正德末嘉靖初政治危機的緊急時刻,張?zhí)笳驹谇懊妫瑤椭魍醭饬宋C,這體現(xiàn)了她的政治責任感。我們要看到這固然是歷史把她推上了這個位置,其實也是她主動地參與的結果。武宗去世后,要維護以她為首的皇室貴族的權益,就必須在皇位繼承人的人選問題上有決定權,有定策迎立之功,才能保證在新朝的地位和權力。張?zhí)笤趯⒔氖靽易罡邫嗔杖睍r期,果斷運用權力,促使政權平穩(wěn)交接,政局保持穩(wěn)定,力挽狂瀾,是應該得到充分肯定的。
參考文獻
[1] [清]張廷玉. 明史[M]. 北京: 中華書局, 1974.
[2] [清]談遷. 國榷[M]. 北京: 中華書局, 1958.
[3] 黃云眉. 明史考證: 第五冊[M]. 北京: 中華書局1982: 1538.
[4] 周紅梅. 明顯陵探微[M]. 香港: 中國素質教育出版社, 2001: 183.
(編輯:朱青海)
On Empress Dowager Zhang’s Defusion Of the Inheritance Crisis between Zheng-de and Jia-jing Period
LIN Yanqing, Zhao Teng
(School of History,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g, China050071)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nheritaion crisis when Emperor Wuzhong died on March, 1521 without any remaining sons or brothers. With serious social contradictions at that time, all kinds of social upheavela wrer on the verge of breaking out. The Ming Dynasty was nearly on the brink of collapse. At such a critical juncture, Empress Dowager Zhang made a critical decision that the throne successor was determined and sent the envoy to greet Zhu Houzong to Nanjing as a new emperor. She even took charge of the state affairs during the transition between Zheng-de and Jia-jing Period and took various measures, such as the authorization to Yang Tinghe, Prime Minister, and the mediation to “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 between Yang and the New Emperor, to stabilize the political scene. Her efforts helped Zhu Houzong to get the throne smoothly and started the new period (Jia-jing Period) of the Ming Dynasty.
Key words:Empress Dowager Zhang; Zheng-de; Emperor Wuzong; Jia-Jing; Zhu Houzong; Inheritance Crisis between Zheng-de and Jia-jing Period.
作者簡介:林延清(1944- ),男,山東萊州人,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明清史
收稿日期:2014-02-22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5.04.012本文的PDF文件可以從xuebao.wzu.edu.cn獲得
中圖分類號:K248.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3555(2015)04-006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