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海艷(溫州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浙江溫州 325035)
?
后殖民主義理論視閾下的《香港的情與愛》
余海艷
(溫州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浙江溫州325035)
摘要:從后殖民主義角度看來,王安憶小說《香港的情與愛》主要體現(xiàn)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思想:“香蕉人”老魏的東方主義下的“尋根”,“他者”的“他者”逢佳在殖民主義下的“出走”以及“尋根”與“出走”的較量,即二元對立的中和與對話。
關(guān)鍵詞:香港;東方主義;尋根;他者
正如《路特里奇國際婦女百科全書》(精選本)對后殖民主義所界定的那樣,“很明顯,后殖民理論在被命名之前早已存在。一旦被殖民的民族有理由來反思和表達(dá)因最初疑問重重且眾說紛紜但最終富有活力且富有威力的帝國主義語言與當(dāng)?shù)亟?jīng)驗的混合而產(chǎn)生的緊張關(guān)系時,后殖民理論和批判就產(chǎn)生了?!盵1]后殖民主義文化理論的中堅力量賽義德也指出,“對文化之間不平衡的、無可救藥的世俗關(guān)系令人不安的認(rèn)識構(gòu)成對東方主義討論的基礎(chǔ)?!盵2]14自后殖民主義理論興起以來,“文化霸權(quán)”、“東方主義”、“他者”、“對話”、“混雜性”等概念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后殖民話語。“這些術(shù)語一般指關(guān)于各種經(jīng)驗的討論:移民、奴隸制、鎮(zhèn)壓、抵抗、再現(xiàn)、差異、種族、社會性別和地位,對歐洲帝國主義有影響力的話語如歷史、哲學(xué)和語言學(xué)的反應(yīng),以及所有這些東西借以形成的講話和寫作的基本經(jīng)驗。”[1]后殖民主義所“討論”的遠(yuǎn)不止如此,其理論架構(gòu)也遠(yuǎn)不止“討論”,對后殖民主義理論的解讀不僅要立足于全球化語境,也要從不同維度的文學(xué)文本中挖掘或?qū)嵺`。
香港作為曾經(jīng)的英國殖民地,在“被殖民”和回歸后呈現(xiàn)出了與內(nèi)陸迥異的社會文化面貌,英國與民族關(guān)于香港的歷史敘事的差異,使得這一“想象共同體”產(chǎn)生了諸多對立,例如,西與中的二元對立,“現(xiàn)代性”和“殖民性”的二元對立,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二元對立。本土作家王安憶寫于1993年的中篇小說《香港的情與愛》以香港為背景,向人們展示了一部充滿爭奪“文化歸屬”和“話語權(quán)利”的男女情愛故事。本文試圖以此文本為依據(jù),探究出與后殖民主義理論相呼應(yīng)的深層意義,以證“全球化”語境下后殖民主義理論和批評在文本實踐中的無限可能性。
作為小說的男主角,人物老魏操縱著整個故事發(fā)展的方向,相對于被動聽從命運和老魏安排的女主角逢佳而言,這一男性形象具有毋庸置疑的強勢力量。老魏是一個生活在美國的中國移民,浸泡在唐人街市井里五十余年,勤勤懇懇地開著中國餐館獲取財富。出于對香港的喜愛和移民中介生意上的需要,他經(jīng)常往來于此,住在九龍的麗晶大酒店“喝酒隔岸看香港島”①參見: 王安憶. 香港的情與愛[M]. 杭州: 浙江文藝出版社, 2011. 以下所引相關(guān)內(nèi)容皆出于此, 不再一一作注.,像這島上的一種候鳥一樣,他對香港充滿了“臨時的家”一樣的感情。為何這一人物對香港持有如此特殊的情感?我們正需要從這里著手研究。從文本定位人物身份的角度來看,老魏作為五十年散居西方的族裔,早已遠(yuǎn)離了種族孕育的土壤,這是一個具有西方思維的“中國人”,是一個已經(jīng)西化了的移民代表。正如尼迪克特?安德森所言,“散居的族裔在海外,生活在所居處的社會文化結(jié)構(gòu)中,但是他們對其它時空依然殘存著集體的記憶,在想像中創(chuàng)造出自己隸屬的地方和精神的歸宿,創(chuàng)造出‘想像的社群’?!雹谵D(zhuǎn)引自: 張京媛. 前言[C] // 張京媛. 后殖民理論與文化批評. 北京: 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1999: 6-7.由此,我們便不難解釋身居美國的老魏為何對香港懷揣一種還鄉(xiāng)情結(jié),并為香港設(shè)置了諸多夢幻意象——人物正想以此滿足“想象社群”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然而,老魏對于香港的“想象的社群”卻沒有那么簡單,正如后殖民主義理論所判斷,老魏在隔岸“看”香港島和以主觀態(tài)度投射諸多理想意象之時,已然與香港、與種族拉開很大的距離,陷入了“東方主義”群體立場?!皷|方主義”在賽義德的定義里是這樣的,“最后是指有關(guān)世界上被稱作東方的這個目前重要而具政治緊迫性地區(qū)的意識形態(tài)上的假定、形象和幻想”[2]4,是“一次科學(xué)運動……是東方殖民地的累積和歐洲對殖民地的獲取。因此,東方不再是歐洲的對話者,而是其沉默的他者。”[2]8將香港島作為一個神秘而美妙的“他者”進(jìn)行“看”的審視姿態(tài),無疑暴露了老魏作為“香蕉人”(在后殖民主義理論話語中,對那些生活在西方國家的黃種人稱為“香蕉人”)施行西方國家的“東方主義”,以第一世界文化主流價值觀的優(yōu)越感和權(quán)威意識居高臨下地欣賞評判存在于第三世界的、與之相對立的另類景致和文化意蘊的本質(zhì)。
周蕾在《看現(xiàn)代中國:如何建立一個種族觀眾的理論》中認(rèn)為,對“他者”所抱有的積極、尊重和崇敬的感情來源于自我本身早就根深蒂固的文化編碼的觀念之中,這種觀念并非通過自我反思所得,而是憑借既定的文化直覺判斷而生。因此,香港在老魏的眼里,便是一個“傳奇”,是一個提供“邂逅”的場所,不僅具有中式的古典意味,還要有“咖啡座前燈光”、“XO的那種最好的酒”,是物欲橫流而又情義綿綿的好地方。西方文化編碼的觀念使人物對于香港認(rèn)識的導(dǎo)向在中西兩種元素中相反相成,非中非西卻又中西雜糅,我們可以以此斷定人物對于香港的態(tài)度正是西方對于香港的態(tài)度的投射,但是,卻不能全盤否定其最初的與本土血脈息息相關(guān)的“中國性”——“以為男歡女愛的事情里女的總受著損失”、對于“情”和“義”的理解、只相信勤勉致富等諸多中國傳統(tǒng)觀念影響著他的為人處世,文化編碼的束縛尚未禁錮他對于種族文化的遵守和對民族家園的尋覓。正如以西方立場看待香港一樣,這一人物在另一維度投射著作為“中國人”的赤子情懷。由此看出,諸多盛景不僅是人物對香港進(jìn)行的一場善意的“東方主義”式的自我想象和建構(gòu),也體現(xiàn)了人物懷揣著“尋根”夢想而期求種族“身份認(rèn)同”的訴求。這一訴求正與王安憶在20世紀(jì)90年代不懈追求的“尋根”文學(xué)主題相契合,老魏是承載作者“文化尋根”任務(wù)的重要支點。在王安憶看來,這樣一個在中西方國家生存的夾縫中人對民族文化的認(rèn)同會更加強烈真摯——他們在國外的辛酸生活使其心理認(rèn)知天然地偏向于那與生俱來的文化歸屬感,這表現(xiàn)在他對唐人街生活的悲慘描述,也表現(xiàn)在他對于香港的“可以推心置腹”的真情和依賴。在此,我們依然可以引用阿里夫?德里克的觀點:“東方”作為自我批評幾乎就是以一種內(nèi)部話語來證明人物老魏這一“文化尋根”背后的“東方主義”色彩,“他們用‘東方’作為自我批評以及批判歐美現(xiàn)代性的一面鏡子?!盵3]79“民族意識”和“東方主義”在對香港的認(rèn)識方式上似乎是并行不悖的。然而重要的是,老魏一直在尋找將香港由虛化實,由傳奇化真切的“一點東西”,也就是由“東方主義”的想象化為民族意識關(guān)照的“一點東西”。它將香港美不勝收背后的丑陋平實填補,為老魏的“尋根”找到切實口徑——這一找尋行為,正是老魏作為東方人自覺去除“東方主義”而回歸純正民族文化心態(tài)的努力。
作為老魏的交易對象、移居香港的上海人逢佳就被當(dāng)作是這找尋中的“一點東西”。在老魏看來,逢佳代表著香港,更代表著可以將香港由虛化實的那一部分,她具有來自于內(nèi)地上海的“樸素,真實,可信”,以及打破“異鄉(xiāng)人”的圈囿的勇氣,集合著中國本土和傳統(tǒng)的品質(zhì),正好滿足老魏去除“東方主義”偏執(zhí)以及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吸納融合。這般狀態(tài)的逢佳卻是老魏以“東方主義”態(tài)度編撰出來的理想人物,“東方主義是一種與宗主國社會中的男性統(tǒng)治或父權(quán)制相同的實踐:東方在實踐上被描述為女性的,東方的財富則是豐富的,而它的主要象征是性感的女性、妻妾和專橫的——又極為動人的——統(tǒng)治者?!盵2]17與其說是逢佳被看作是“東方”的一部分,被老魏貼上“傳奇女性”或者“偉大母體”的標(biāo)簽,具備美麗、獨特、野蠻、豐富、丑陋等品質(zhì),不如說老魏“東方主義”想象之“東方”被縮化和模仿成一個女性逢佳,“東方”與逢佳之間劃等號,“東方”的具體形態(tài)必在逢佳身上一一對應(yīng)。然而,真實的逢佳在現(xiàn)實中的目的都是要移民到美國,她所追求與模仿的皆是西方物質(zhì)與風(fēng)情,接近老魏的目的正是因為老魏有“族裔”的身份以及可以完成移民的交易。斯皮瓦克的論述可以揭示這一矛盾的形成:“在絕對律令的實例中,這樣的一種滑稽模仿可以通過下面的公式來證明帝國主義事業(yè)的正當(dāng)性:將野蠻人變成文明人,以便他可以被當(dāng)作自身的目的來對待?!盵4]老魏以“認(rèn)識論暴力”為逢佳作出“同情的認(rèn)同”,將其抽離成符合自身目的的完滿形象,也不過是再次重蹈了“東方主義”“看”香港之覆轍。
正如周蕾在批判克里斯多娃時所表述的那樣,“‘克里斯多娃-西方-中國’的三角實際上是按照‘人-上帝-女性’這個三角進(jìn)行運作的。在這兩個三角關(guān)系中,最后的一位總是處于‘被排斥’的地位?!盵5]在“殖民主義”話語尚存的香港,逢佳以“被殖民”的身份主動將自身處于“被排斥”的地位,在西方代表老魏面前,她是屈尊和迎合的,盡力在衣食住行上滿足老魏“西方主義”的審美——盡管我們已經(jīng)知道,老魏所欣賞的逢佳正是以“東方主義”標(biāo)準(zhǔn)而裁制的;而在其人生規(guī)劃中,她力圖去美國而擺脫“被排斥”的命運。只有在美國才能獲得富足生活,“誰不要去美國”,美國象征著地位、財產(chǎn)、光明,這種“被殖民者”們對美國的定義是多個世紀(jì)以來“文化霸權(quán)”產(chǎn)生的效應(yīng),在香港居民意識里已經(jīng)根植為一種理所當(dāng)然的價值取向。這種現(xiàn)象正如杰姆遜所說,“第一世界作為世界性價值,通過文化傳媒把自身的價值觀和意識編碼在整個文化機器中,強制性地灌輸給第三世界,而處于邊緣地位的第三世界文化則只能被動接受,他們的文化傳統(tǒng)面臨威脅,母語在流失,文化在貶值,意識形態(tài)受到不斷滲透和改型。”①轉(zhuǎn)引自: 朱立元. 當(dāng)代西方文藝?yán)碚?后殖民主義[M].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2005: 415.逢佳們當(dāng)然不能達(dá)到一定的認(rèn)識高度來審視“殖民主義”的隱性運作,只有逃離自身所處的混亂境地投靠權(quán)威的“普世性”價值,才會讓他們覺得抓住了生存的根莖,得到精神的避難和喘息。這當(dāng)然是謬論,從老魏的身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投靠”的彷徨,“這種地方性的語言使他們成為一種沒有國家而只有籍貫的人……他們沒有材料開辟一個精神的避難所和休憩地,精神對于他們而言是個虛無的東西。這就是唐人街的人生?!钡谝皇澜绾偷谌澜绲母窬衷诮?jīng)過了帝國主義和現(xiàn)代主義之后,成為了一個有人想進(jìn)、有人想出的“圍城”,逢佳與老魏這兩種人物所代表的互悖行為取向與后殖民主義理論的后階段研究討論是相吻合的。
誠如上述,在人物老魏眼里,美國是虛無的,不能融入西方文化體系中的這一人物是第一世界里的“他者”,這也是其作為“香蕉人”而對“東方”做出“情感靠攏”反應(yīng)的重要原因?!八摺弊鳛椤氨豢础钡目腕w,在后殖民主義語境下始終與“看”之主體保持不平等而自覺遵守的遙遠(yuǎn)距離,“東方主義”正是在“我”與“他者”約定俗成的上下等級中成為根深蒂固的“想象地理學(xué)”。如果說老魏還有竭力逃離第一世界擺脫不平等的“他者”身份的意識,那么在故事之初,作為第三世界的逢佳就是甘愿淪為第一世界里老魏的“他者”,成為“他者”的“他者”,她本著殖民地居民的自卑微弱,也本著女性個體的自卑微弱,對她眼里的西方代表老魏一直俯首就范、迎合歸順。因此,從一開始這男女二人就陷入了一種巧合似的悖論當(dāng)中,力求去除“他者”焦慮的老魏尋求著逢佳的淳樸與自信、丑陋與真實、傳統(tǒng)與本土,而逢佳卻浮夸張揚而又力不從心地滿足著老魏那“看者”的欲望。不管在哪一個方面——盡管老魏在交易與情愛方面都未曾施加“我”的權(quán)威和壓力,但是他那所有不自覺的自作主張和最終決定逢佳去向的安排,以及逢佳自身的被動聽從和情欲方面的甘愿讓位,都決定了她免不了成為“他者”的“他者”。而這個女人正是以這樣一種身份去尋求美國夢的實現(xiàn)——盡管作為居民她想要擺脫的只是環(huán)境——這著實是后殖民主義語境下東西方文化話語權(quán)力角逐的一個顯著的象征符號。
如果說在逢佳眼里老魏還是一個“西方權(quán)威”的化身,那么在老魏眼里逢佳實在是一個“東方母體”的代表,盡管二者都在認(rèn)識上產(chǎn)生了根本性的誤會:老魏本就是尋歸故里解鄉(xiāng)愁的“東方人”,逢佳本就是逃離殖民地甘做美國夢的俘虜。不管是何種象征,在這男女二人的情與愛中都自然而然地架構(gòu)起了二元對立的關(guān)系?!岸獙αⅰ彼枷胍恢币詠矶际俏鞣轿幕詸?quán)的銳利武器,對二元對立思想的破除應(yīng)該說是后殖民主義批評理論家們的主要任務(wù)之一。而在這對男女愛情故事發(fā)展的最后,我們逐漸看到了雙方之間的二元對立關(guān)系得到了破除,這為中和與對話提供了可能。在故事的開端,兩人相見之初,逢佳還是香港的一種“看”的和滿足老魏填補香港“空”、“虛”之欲望的一點東西,逢佳在妝扮和行為目的上也都是為了順應(yīng)老魏的“看”,任由老魏何時把她當(dāng)做情人來供養(yǎng),何時還她一個去美國的承諾。到熟識之余,老魏并未希望簡單地完成這筆情愛與移民的交易——在“看”的背后,他更希望脫去這權(quán)威的外衣與逢佳相親相愛,做一個與之平等對話的“同鄉(xiāng)人”。而年齡差距在老魏思想里產(chǎn)生的障礙,加上逢佳對于并做“同鄉(xiāng)人”的夢想尚未知情,使得二人之間的拉鋸戰(zhàn)必然展開。在故事發(fā)展的中途,逆來順受的逢佳開始有了反抗的意識,雖然只是一味地強調(diào)兩人之間的交易要“憑良心”辦事,正所謂“逢佳把自己交出去,老魏便得還她一個美國”,但是在逢佳眼里,他們已然可以在人格和思想層面進(jìn)行交鋒對峙,老魏不能輕視她的決心和想法。“‘東方人’是否像賽義德的研究所說的真的緘默無言?不能表現(xiàn)自身呢?當(dāng)我們把‘東方人’置入這個畫面,不是作為歐洲話語的沉默客體、而是作為東方主義出現(xiàn)過程中的能動參與者而置入這個畫面時,‘東方主義’以及整個現(xiàn)代意識的問題又會怎樣呢?”[3]78后期的后殖民主義者阿里夫?德里克提出了“二元對立”雙方中作為“東方”一方的能動性和以此帶來的必然結(jié)果——在西方以“東方主義”觀念認(rèn)識東方的時候,必然要把自身融入其中,成為“東方”的一部分,那么,東西方便不只是用單純的一條直線進(jìn)行清楚的界限劃分,它必然存在中和與對話。賽義德注意到,“東方”這一觀念有著自身的歷史以及思維、意象和詞匯傳統(tǒng),正是這一歷史與傳統(tǒng)使其能夠與“西方”相對峙存在,并且為“西方”而存在。因此,這兩個地理實體實際上是相互支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反映對方的。人物逢佳行使了“東方人”的主動對話權(quán)力,“霸權(quán)話語對屬下話語的壓制和屬下無從發(fā)言的歷史處境”在這里開始動搖。在老魏回到美國的一段時間里,逢佳更是任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脾氣,這是逢佳對自己一直所幻想的生活的追求,也是對老魏遲遲不給結(jié)果的憤懣發(fā)泄,逢佳至此是敢于做到的。
在文本故事的最后,在老魏看來,逢佳越來越顯得真實和丑陋,讓“香港夜晚的美便不再是浮光掠影,而是實實在在的美了?!崩衔河甥惥Т缶频臧岬椒昙炎√幈苯枪ⅲ跋愀鄣臒艋鹩辛巳碎g的表情”。老魏最終決定安排逢佳去澳洲,得到結(jié)果的逢佳已經(jīng)在這兩年的交易等待中深愛老魏。故事以告別而終,兩個人除了交易的圓滿似乎什么都沒有留下,但是對于老魏,“當(dāng)他登上飛機,坐在舷窗邊,望著遠(yuǎn)處香港高樓里的燈光,就覺著其中有一盞燈是望著他的,也是被他所望的。這個互望是沉重的互望,就是這沉重,將香港的夢境托實了,牢牢地嵌進(jìn)他的人生,使他的人生有了一個空穴,供他逃避和休憩?!彼K于完成了對于香港和民族的“尋根”與回歸,實現(xiàn)了霍米?巴巴所提說的“混雜性”:“殖民與被殖民的情景彼此雜糅,并因而發(fā)展出存在于語言認(rèn)同和心理機制之間、既矛盾又模糊的新的過渡空間?!盵6]而對于逢佳,西方權(quán)威化的老魏,終究是給了她相濡以沫和刻骨銘心的情愛,這也正是東西方文化話語權(quán)可以互為糅合和對話的貼切映襯和深刻象征。
在王安憶的《“香港”是一個象征》一文里她提到,“香港的街上走著各個國籍、各色人種的游客,像一個大碼頭。香港的上空飛行著各種消息,來自四面八方,夾裹著謬誤和謠傳。香港是一個特殊,是一個戲劇性的舞臺,歷史在每一個階段都要選擇這樣的舞臺,好供它集中、典型地展開劇情?!盵7]在王安憶的眼里,香港無疑是一個西方文明侵蝕、異化過的集現(xiàn)代性和帝國殖民性于一體的地域象征。然而,香港終究沒有喪失中華文明的質(zhì)地,就像人物老魏描述逢佳,“這丑陋是石頭一樣堅硬的東西,是千年萬載的。”香港始終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底蘊,即使作為殖民地有一百余年,在今天依然能夠和西方文明平等對話,“破除第一世界本文的中心性,進(jìn)而在后現(xiàn)代、后殖民文化潮流中,展示第三世界文化的風(fēng)格?!盵8]誠如賽義德在《東方主義再思考》中所提到的那樣,“對知識分子在定義和改變一個語境中的作用要有更敏銳的觀念,因為如果沒有這種觀念,我相信,對東方主義的批判就只不過是過眼煙云。”[2]21后殖民主義理論與批評在整個世界文化話語大觀中已然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在理論之外實現(xiàn)批判的可能性,的確是值得我們主動去反思和踐行的。
參考文獻(xiàn)
[1] 謝麗期?克拉馬雷. 路特里奇國際婦女百科全書[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149.
[2] 賽義德. 東方主義再思考[C] // 羅鋼, 劉象愚. 后殖民主義文化理論.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 1999.
[3] 阿里夫?德里克. 中國歷史與東方主義問題[C] // 羅鋼, 劉象愚. 后殖民主義文化理論.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 1999.
[4] 斯皮瓦克. 三個女性的文本與帝國主義批判[C] // 張京媛. 后殖民理論與文化批評. 北京: 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1999: 115.
[5] 周蕾. 看現(xiàn)代中國: 如何建立一個種族觀眾的理論[C] // 張京媛. 后殖民理論與文化批評. 北京: 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1999: 324.
[6] 馬廣利. 霍米?巴巴的混雜性理論[C] // 馬廣利. 文化霸權(quán): 后殖民批評策略. 北京: 光明日報出版社, 2011: 72.
[7] 王安憶. “香港”是一個象征[J]. 科技文萃, 1994, (5): 200.
[8] 杰姆遜. 后現(xiàn)代主義與后殖民主義的匯合[C] // 王岳川. 當(dāng)代最新西方文論教程. 上海: 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 2008: 364.
(編輯:付昌玲)
Study on Emotions and Love in Hong Ko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ism
YU Haiyan
(School of Humanitie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China325035)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ism, Wang Anyi’s novel Emotions and Love in Hong Kong mainly reflects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thought: “banana man” or Old Wei’s “root seeking” under Orientalism, “other’s other” or Feng Jia’s “going abroad” under colonialism,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i.e. neutralization and dialogue of dualism.
Key words:Hong Kong; Orientalism; Root Seeking; Other
作者簡介:余海艷(1989- ),女,河南信陽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藝美學(xué)
收稿日期:2014-03-15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5.04.005本文的PDF文件可以從xuebao.wzu.edu.cn獲得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A
文章編號:1674-3555(2015)04-00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