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qū)南城中心校 張鳳霞
觀察是人們利用眼、耳、鼻、舌、皮膚等感覺器官認識自然事物的一種活動。人們通過觀察獲得事物的顏色、大小、形狀、長短、厚薄、聲音、氣味、軟硬、冷熱、輕重、表面光滑程度,以及發(fā)生的變化等信息。將觀察作為一種認識方法應用于科學研究的過程,就是科學觀察??茖W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感知活動,包含著積極的思維和對觀察的結果進行記憶或記錄。在小學科學教學中,以觀察為主組織教學過程的課就屬于觀察課。小學科學觀察課是以指導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利用感官對自然想象、物體特征及屬性、動植物生長及其他習性進行系統(tǒng)的觀察,以獲得知識與經驗,并培養(yǎng)觀察、分析、比較和概括能力為主的教學活動。
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是學習新知識的基點,教學前要充分了解學生對要研究事物的認識程度,在激活原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同化和索引出本課學習的新知識。要適時適度出現問題,讓學生在動腦思考的基礎上,做出一定的預測,形成假設。
創(chuàng)設情境是激發(fā)學生對知識領域不斷探索,喚起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猜想”,繼而緊張的沉思,然后尋找理由證據和證明的過程。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方式可以是用語言描述,可以是實物演示,可以用圖畫、音樂、表演等藝術直觀形式來表現,也可以用現代化工具進行模擬。
為兒童準備充足的、典型的、有層次性和結構性的觀察材料,是保證兒童有意觀察、主動探究自然事物的基礎條件。典型的觀察材料有利于學生順利進行觀察,找出其特征;有層次性的材料可以激發(fā)學生樂于觀察、主動探究的情緒,全面認識自然事物的特征;有結構性的材料可以支持學生的思維活動。這就要求材料既要能明顯、真實地顯示出學生所研究的現象,又不能出現過多的干擾學生的思維方向的現象,達到利用觀察實驗材料來控制學生思維活動的目的。
在觀察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針對要研究的問題,制定觀察計劃或方案,正確使用觀察工具,將感知和思維結合起來,向著觀察的目的前進。
小學生年齡小,隨意性很大,有意觀察不穩(wěn)定,情緒性明顯,注意力常集中到次要的或與觀察不相關的方面去,往往只對觀察對象的顯眼部分感興趣,有些同學甚至以為觀察是玩耍。因此,在引導小學生進行觀察時,應首先讓其明確觀察的目的,指出從觀察中尋找什么,使學生明確觀察范圍和觀察重點,從而作出符合客觀實際的判斷。
兒童觀察過程中普遍存在籠統(tǒng)而不精確的現象,這是因為他們不善于區(qū)分事物的細微差別,找不出事物表象背后的本質特征。在教學中,我們要積極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分析比較,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對事物進行深入的觀察。教師應適時地提出問題,抓住幾個觀察點,把觀察活動引向縱深。
在觀察活動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明確觀察的內容和觀察的范圍,明確通過觀察要獲得哪些資料,解決哪些問題。擬定好觀察計劃,制定觀察程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反映事物的全貌以及各組成部分之間的聯系,并能找出事物在某種條件下所反映的各種可能情況。
著名科學家貝費里奇認為:“培養(yǎng)那種以積極的探索態(tài)度注視事物的習慣,有助于觀察力的發(fā)展。在研究工作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比擁有大量學術知識更為重要。”觀察者若能排除干擾,耐心持久地觀察,觀察力就會提高。另外,由于觀察時出現的次要現象更加吸引人,容易忽視對主要現象的觀察,還必須培養(yǎng)學生長期觀察的習慣。觀察時要有觀察記錄,記錄要做到準確、具體。
觀察是手段,旨在發(fā)現和探索。學生的觀察結果往往需要與別人進行交流、碰撞,才能發(fā)現事物所蘊含的規(guī)律。但每個人的觀察能力是不同的,觀察后獲得信息可能不全面、不完整,這就需要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把自己在觀察中獲得的信息進行描述??茖W的描述不僅僅是孩子交流觀察現象的過程,也是探尋事物規(guī)律、總結結論的基礎。觀察是描述的基礎,描述是觀察的呈現,觀察與描述之間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注意教給描述的方法,讓學生會描述。要讓學生圍繞“你是怎樣觀察的,觀察了什么”進行描述。在交流時要抓住物體的特征進行描述,如描述一片樹葉可以從葉子的顏色、形狀、大小、葉尖、葉柄等方面去描述。其次,要利用學生現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發(fā)展學生的描述水平。再就是,要尊重所有學生的描述,對學生的描述做出合理的評價。
教師要注重在探究活動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拓展創(chuàng)新,使科學觀察活動進一步深化。要注重觀察活動時間和空間上的開放性,引導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擴展思維的廣度、深度,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允許學生海闊天空、奇思妙想,允許學生想法不合邏輯。不管學生出現怎樣的想法,教師都要進行鼓勵,以保護學生與生俱來的探究欲。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運用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判斷物質屬性,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要讓學生懂得科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科學無處不在,增強學、愛、用科學的興趣。讓學生懂得大自然、生活實踐才是學習科學最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