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 博
(中國政法大學 研究生院 人文學院 北京100088)
我國古代法文化的兩個核心是人情和“禮”。以儒家的人情和“禮”作為核心和最高原則的古代法制模式,是由我國傳統(tǒng)宗法社會深厚的道德理想主義文化土壤所決定的。人情、禮、法在傳統(tǒng)儒家思想中有著共同的目的和社會基礎,三者協(xié)調一致,互補互用,構成了中國古代文化特色之一。自漢董仲舒大一統(tǒng)后的儒學,不僅溝通了天理與國法,而且 將人情、禮、天理與國法密切聯(lián)結,天理與人情交融,道德與法律結合,親情義務與法律義務相統(tǒng)一,以確保社會有序,國家穩(wěn)定。禮法都是行為規(guī)范,同為社會約束;同一規(guī)范,利用人情規(guī)制則為禮,附之法律制裁便是法。“禮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禮則入刑,相為表里者也?!保ā逗鬂h書·陳寵傳》)故禮所容許的,被認為是合法的;禮所禁止的,也是法所不容的。中國秦漢以后傳統(tǒng)社會禮法并舉的治國方針,與孔孟先儒倡導的仁、義、禮、智、格、致、城、正等禮的基本精神是一脈相承的。禮重在教化,以德化民,使人修身正心,永不為惡;法側重于以嚴厲的刑罰,以遏制人的惡性的發(fā)展,以去惡揚善。禮是由里及表的統(tǒng)一方式,法是由表及里的治理手段,禮法合流,揚善去惡,使人能“情動而處其中”,最終達到國家社會治理長治久安的目的。
太史公曰:“觀三代損益,乃知緣人情而制禮,依人性而作儀,其所由來尚矣?!保ā妒酚洝ざY書》)是說長久以來,人情是禮的自然基礎?!昂沃^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禮記·禮運》)是說人情有著七種情感基礎。中國宗法社會中,人情不僅是人之常情,同時又是人間親情,有著深厚的血緣親情倫理基礎,反映著國情、世情,表現(xiàn)為親族之間根據(jù)倫理原則而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君君、臣臣,尊尊、親親等尊卑有序的人情關系便是一種社會關系,既是社會成員之間的相互權利義務關系,是一種法律關系。因此,儒家的人情,既具有自然性,調整著人之間的倫理關系,又具有法律性,調整著人們間的社會關系;人情已不是個人的愛惡,而是公認的取向和社會多數(shù)成員的共同價值。孔子提倡“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孟子告誡:“事孰為大?事親為大?!保ā睹献印るx婁》)儒家圣人眼中,人間親情是人生的根本,以親情為實質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遠遠高于一切法律規(guī)范。父慈子孝、君仁臣忠的道德世界建立之日,才是一切時弊得根除之時。倫理是穩(wěn)定的、永恒的:“立權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異器械,別衣服,此其所得與民變革者也;其不可變者則有矣:親親也,尊尊也,長長也,男女有別?!保ā抖Y記·坊記》)就是說,制度可以變,風俗可以變,工具可以變,但倫理不會變;政治、法律、制度可因時而變通,但人情是萬古不易的。以此,法與情諧,情法同在,在儒家文化為主導的中國古代社會里,法中有情,情中有法,互補互存;國法的制定以倫理綱常為指導原則,同時又是倫理綱常的具體化。如《禮記·王制》規(guī)定:“父母八十者,一子不從政;九十者,其家不從政;廢疾非人不養(yǎng)者,一人不從政?!钡教瞥臅r候,根據(jù)禮的精神,唐律《唐六典·吏門》規(guī)定:“諸喪,斬衰三年。齊衰三年者并解官。”若隱瞞官府,“詐音余喪,不解者,徒二年半?!弊娓改?、父母年八十以上,或老疾無待,而子孫出任官職,即為“委親之官,徒一年?!边@是親情法律化的典型。又如“準五服治罪”的服制入律制度。服制載于《儀禮》,原屬禮制,是中國古代社會以喪服確定親屬范圍、指示親等的尊卑等階規(guī)定。而自西晉開始以五服入律以來,直到清末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歷朝歷代均采服制入律,明清時期更以五服圖列于律首,使服制成為刑事犯罪定罪量刑的標準之一。凡此等等,以情入律者,不勝其數(shù),不限于刑事法律,也包括民事法律。人情以及人情所反映的民情、世情,成為法律的基礎;脫離了人情,法的生命也將終結。
從我國法制發(fā)展史看,法合人情則興,法逆人情則竭。人情入法,使法與倫理相結合,易于為人所接受;法順乎人情,沖淡了法的僵硬與凜酷,更易于施行。法與情兩全,使親情義務與法律義務向統(tǒng)一,是萬民守法的路徑,也是明君清官執(zhí)法者追求的目標。當情與法沖突時,寧可舍法取情,以調整法與情的某種矛盾,避免以法傷情,從而增強宗法社會成員間的親和力,家族和睦,國家鞏固。《孟子·盡心上》記載,有人問孟子,舜為天子統(tǒng)治天下,以皋陶為斷獄官,若舜的父親犯了法,舜將如何處罪?孟子答:舜拋棄天子之位,背著父親逃之夭夭,過隱居的生活,愉快的過一生,樂而忘天下。在孔孟思想中,人情是制度、規(guī)范、法律的核心實質,當法律與人情產(chǎn)生沖突時,法應當讓步于人情。人情重于法律,甚至重于江山社稷。
同樣,立法、司法是否體現(xiàn)人間親情,是人們評價法公正與否以及官吏良惡的尺度??鬃诱f:“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保ā墩撜Z·顏淵》)只有合乎人之常情的行為才是正直,因為公正體現(xiàn)于人情之中。法只有合乎并體現(xiàn)人情,才是公正。
儒家認為,人生在世,就是要根據(jù)自己所處的社會角度恰如其分的盡為人父或子、君或臣、長或幼、夫或妻的責任與情分。法律不能有違親親尊尊之根本要求;人若違背做人之根本,于國是為忤逆,一律當斬;于家是為不孝,同樣是犯罪?!靶?,禮之始也。”(《左傳·文公二年》)“五刑之屬三千,而最莫大于不孝?!保ā缎⒔?jīng)·五刑章》)不孝是最大的罪。儒家法典最高成就《唐律疏議》詳細解釋了“不孝”行為:“告言、詛詈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別籍異財,供養(yǎng)有闕;居父母喪,身自嫁娶,若作樂,釋服從吉;聞父母喪,匿不舉哀及詐稱祖父母、父母死”等等可見一切不敬及有違家長意志的行為均為不孝。對不孝罪,輕則徒刑,重則處死,棄市梟首。如唐《戶婚律》規(guī)定:父母喪期中嫁娶者,處三年徒刑。《斗訟律》規(guī)定:罵祖父母、父母者,處以絞刑;毆打祖父母、父母者,處斬刑。法律或著制度符合人情,在儒家看來才是最大的公正。正因為孔子確信親情壓倒法律,人情重于規(guī)范,所以才敢蔑視法律的裁決??鬃拥膶W生公冶長身陷囹圄,孔子斷言其無罪并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而且,孔子進一步認為,呆板的遵循法律條文,將會使執(zhí)法的官吏變得刻薄,使守法的百姓變得詭詐。法律須順乎人情,體現(xiàn)人情,官吏決獄須動之以情,才能助長民風淳樸,上下無欺,社會才能長治久安??鬃淤潛P子路“片言可以折獄”,同樣意在引導官吏用誠摯的人情去感化百姓,使百姓由衷的遵守和接受法律的制裁。各級執(zhí)政者乃至君主以身作則的良好品行和表率是上行下效、格律暢通的必然邏輯。自然,這一切首先是在禮的名義下,依循禮的原則進行的。于是,法律的適用變成了教化加儆戒,法律也就成了為實現(xiàn)理想化的“無訟”而努力的工具?!吧虾枚Y,則民易使也。”(《論語·憲問》)以禮治民,以情化民,可以使民安分守己,自愛、無怨,逆來順受,如此,使用法律才達到了社會治理的目的。
“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保ā墩f文解字》)“夫禮之初,始于飲食?!保ā抖Y記·禮運》)“禮事起于燧皇,禮名起于黃帝”(《禮記·標題疏》),表明禮最初是祭神祈福的一種宗教儀式和事神致福的踐履行為準則。古人認為禮與天地鬼神是相通的,所以禮具有迫使人們尊奉的普遍強制性,這為階級社會中禮被改造成為人們普遍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提供了思想的基礎條件。夏商時期,由于禮具有精神威懾的力量和因俗制宜的功能,便逐漸被改造成為代表統(tǒng)治階級意志,符合國家統(tǒng)治需要的行為規(guī)范。祭祀天地鬼神的“祀”,對外戰(zhàn)爭的“戎”,是最重要的禮,是國家最重要的活動,所謂“國之大事,唯祀與戎”。殷人還制造了上帝與祖宗鬼神合而為一的宗教政治觀,從而將天上與地上,現(xiàn)在和未來,君主與上帝溝通起來,使禮與神權政治緊密結合,為王權專制與貴族政治服務,“起諸飲食”、“祀神祈?!钡亩Y逐漸發(fā)生了質變,禮的內容也由最初單純的習俗儀式發(fā)展成為規(guī)范和調整君臣、血統(tǒng)、親情、婚姻乃至一切社會關系和人的行為規(guī)則,并逐步規(guī)范化、法律化。
周公制禮是禮的制度化、系統(tǒng)化的開端。周公制禮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是“尊尊”、“親親”,尊尊為忠,親親為孝,前者旨在維護君權,后者旨在維系父權,“國無二君,家無二尊”的政治與倫理相統(tǒng)一的理論,就是禮的思想基石。周公制禮,內容廣泛,包括邦、國、家、族等方方面面,而其實質是確立整個國家社會的貴賤尊卑的等級秩序和制度。周公以禮典的形式全面確立了中國宗法社會等級制度,使國家、社會的各種活動都受到禮的規(guī)范和調整,并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與各種行為納入禮所調整的軌道,所謂“君子無物而不在禮也”,任何人不得有越禮、悖禮的行為發(fā)生。
隨著社會發(fā)展和禮的演變,禮的功能進一步擴大和強化,“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制同異,明是非也”,“禮者……以為民坊者也”(《禮記·曲禮》)。正因為如此,禮得到了國家強力的支持和法律的保障,禮法結合在一起。禮調整著人與人、人與天地宇宙的關系,調整著個人與家庭,臣子與君主的關系;正是禮溝通和區(qū)分了家與國,親與貴,尊與卑關系,是天之經(jīng)、地之義的社會化、人倫化。所以孔子認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要堅持嚴格的名分,“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闭稚鐣庞锌赡苓\行有序,國家制度才得以確立?!盀閲远Y……禮之所興,眾之所治也;禮之所廢,眾之所亂也?!保ā抖Y記·仲尼燕居》)在孔子看來,禮是安上治民、體國立政的根本指導原則,是調整社會關系和國家生活的思想基礎;禮是國家施政的標準,有禮則國家政治有軌可循,無禮則施政無準,家國昏亂。
禮與法分別構成是荀子政治思想體系的核心部分;荀子重視法的強制性,主張禮法并用、隆禮重法:“國之命在禮,人君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保ā盾髯印妵罚耙陨浦琳叽远Y,以不善者待之以刑?!保ā盾髯印ね踔啤罚┦钦f刑罰在社會秩序的維護上有重要的功能,不是禮儀教化能夠代替的,禮刑皆不可偏廢,所謂“隆禮重法”。荀子言禮同時亦言法,把禮的內涵擴大幾乎變成“法”的同義語,有時禮法連稱,如《荀子·王霸》篇說:“是百王之所同也,而禮法之樞要也?!薄笆前偻踔?,而禮法之大分也?!避髯訉ⅰ岸Y義”與“法度”并舉,如《荀子·性惡》篇說:“圣人積思慮,習偽故,以生禮義而起法度”。荀子積極評價法的價值,如《荀子·君道》篇說:“法者、治之端也”,指出法是國家社會治理的重要構成。荀子的“重法”思想是建立在人性向惡論的基礎上,“圣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制法度”(《荀子·性惡》)。正是因為人生而有“好利而惡害”之性,功賞刑罰才起作用:“勉之以慶賞,懲之以刑罰”;“無功不賞,無罪不罰”(《荀子·王制》)。但是,“國之命在禮”,禮是國家的根本,對于治理國家占據(jù)主導地位;禮是主,法是次,禮是基礎,刑是輔助。正如《荀子·富國》篇所說,政治好的國家“其百吏好法,其朝廷隆禮”;“由士以上則必以禮樂節(jié)之、眾庶百姓則必以法數(shù)制之”?!坝兄稳耍瑹o治法。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薄盾髯印ぶ率俊菲鞔_地說:“君子也者,道法之總要也,不可少頃曠也。得之則治,失之則亂;得之則安,失之則危;得之則存,失之則亡。故有良法而亂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亂者,自古及今,未嘗聞也?!避髯蝇F(xiàn)實主義精神的“隆禮重法”思想為后世禮法結合、經(jīng)國治民的儒家法律文化形成奠定了重要理論基礎。
禮不僅設定了父子有親,君臣有義,長幼有序,貴賤有等的最高道德和行為標準,也為社會各階級、各階層規(guī)制了一般的行為規(guī)范和是非觀念。面對三代社會之后的“禮崩樂壞”,孔子奔走呼號“克己復禮”,表示“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論語·陽貨》)。復禮,就是要恢復周禮,恢復三代那令人向往的尚禮明德的社會秩序?!胺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保ā墩撜Z·顏淵》)禮可謂是規(guī)范行為的指南,評判是非的準繩,完全起著法的作用。禮的功能的發(fā)揮,不限于禮的規(guī)范本身,還在于它不斷的法律化,禮法融合,成為封建社會重要的統(tǒng)治模式?!岸Y以道其志,樂以和其聲,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禮、樂、政、刑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倍Y是積極的規(guī)矩,刑是去惡的懲罰,都是為了同一個目的。“禮禁于將然之前,而法禁于已然之后?!薄洞蟠鞫Y記·禮察》)禮為事前的預防,刑為事后的救濟,將禮的教化功能與法的強制作用結合在一起,禮教為本,刑罰為用,互為表里,相輔相成,成為古代中國經(jīng)國家、定社稷的基本國策。
人情、禮法交融的文化傳統(tǒng)孕育了中國古代的文明。孔、孟先秦儒家治理社會的禮法融合、德主刑輔、注重教化的法律觀造就了我國二千多年傳統(tǒng)社會的以人情、禮為核心和最高原則的法制模式。儒家文化中這種國法人情的交融,道德法律的結合,親情義務法律義務的統(tǒng)一等特征,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基本特色之一,其影響不限于古代中國社會,也輻射著現(xiàn)代社會政治法律制度和人們的生活樣式。
[1]馮友蘭.中國哲學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李學勤.十三經(jīng)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3]楊鴻烈.中國法律思想史[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
[4]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M].北京:中華書局,2007.
[5]陳顧遠.中國文化與中國法系[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2006.
[6]張晉藩.張晉藩文選[M].北京:中華書局,2007.
[8]張晉藩.中國法律的傳統(tǒng)與近代轉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