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圣索菲亞大教堂的歷史變遷看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主要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
安冬
(西北大學,西安 710127)
摘要:文化歷來都是哲學和社會科學所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本文主要討論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方面的有關問題,并且選擇以圣索菲亞大教堂為例,引出對相關問題的思考。
關鍵詞:圣索菲亞大教堂;文化;民族性;世界性
對于“文化”一詞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諸多問題的探討,歷來是哲學和社會科學所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本文結合了圣索菲亞大教堂的歷史變遷過程,以此為典型來闡述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問題。之所以選擇以圣索菲亞大教堂為例,是因為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被改建為清真寺的教堂,體現(xiàn)了基督教文化和伊斯蘭教文化的融合,對于研究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問題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例證。
一
圣索菲亞大教堂,位于昔日的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即今日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是“拜占庭帝國建筑最光輝的代表,被人們譽為‘拜占庭帝國極盛時代的紀念碑’”[1]。該教堂的建成經歷了很長一個時期: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下令修建大教堂,后來因戰(zhàn)亂和天災而慘遭破壞。100多年以后,查士丁尼大帝邀請米利都的建筑師伊西陀爾和特拉列斯的安提繆斯來君士坦丁堡重建大教堂。5年后,新建的大教堂“成為一個美妙絕倫的景觀,看到她的人無不為之傾倒……她高高地聳立于云霄之中,仿佛巍然屹立在其他建筑物之上,俯瞰著整座城市,所有的建筑都仰慕她,她以自己的壯美傲視整個城市……她以難以置信的典雅之美令人流連忘返,且以驚人的巨大容量和結構勻稱讓世人傾倒”[2]。教堂內的馬賽克鑲嵌畫富麗堂皇、惟妙惟肖,有描會圣母瑪利亞、耶穌的,也有描會帝王、皇后的,面對這樣精美粉飾的大教堂,難怪查士丁尼大帝也會情不自禁發(fā)出感嘆:“所羅門!我已經超越了你!”[1]這樣精美的大教堂,即使土耳其人攻占后,也沒能忍心破壞。1453年6月,奧斯曼土耳其人占領了君士坦丁堡,信奉真主安拉的蘇丹默罕默德下令將圣索菲亞大教堂內的所有壁畫全部用石灰遮住并重新在上面繪出了伊斯蘭的圖案,并把所有基督教的雕像和器皿都搬離了教堂,教堂的四周還加蓋了高大的尖塔。由此,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就轉變成了阿亞索菲亞清真寺。后來,清真寺又修建了一個米哈拉布、一個以大理石裝潢的敏拜爾、一個四座宣禮塔,加之教堂外的凈洗池,這些都彰顯了伊斯蘭教的色彩。如今,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在圣索菲亞大教堂內,畫有圣母瑪利亞和耶穌像的東凹室下方被改建成了“米哈拉布”,標志著穆斯林禮拜的正向,朝向伊斯蘭教的圣地麥加。1935年,圣索菲亞大教堂變?yōu)椴┪镳^,改名為阿亞索菲拉博物館,這使它成為了一個基督徒和穆斯林共有的宗教博物館,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在此共融。
歷史的變遷不僅使圣索菲亞大教堂保留了古羅馬的建筑風格,而且還打上了伊斯蘭教的烙印。隨著帝國的興衰和歷史的變遷,圣索菲亞大教堂不但保留了自身作為教堂特點,還使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這兩種不同文明在此融合。因而,這種從教堂到清真寺的轉變,引發(fā)了我對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問題的思考。
二
文化的民族性是指,一個民族群體在其生活的地理范圍內創(chuàng)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例如圣索菲亞大教堂,它不僅具有羅馬式的建筑格局而且還融合了拜占庭馬賽克鑲嵌畫的藝術風格??梢姡幕拿褡逍耘c地域空間有著極大的關聯(lián)性,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同的特點,每個民族的文化都與該民族有著血緣的、地理的等關系,更重要的是在文化形成過程中所具有的歷史傳統(tǒng),諸如語言文字、思維方式、價值取向、民族個性等。
考察文化的民族性,要從民族的主體和客體這兩個維度來把握。文化民族性的主體,主要指民族個性,即一個民族所具有的較為穩(wěn)定的氣質、精神面貌等總體特征和傾向。馬克思曾說,文化“不應當只是從它是個人肉體存在的再生產這方面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這些個人的一定的活動方式,是他們表現(xiàn)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們一定的生活方式”[3]。而民族性的客體則主要指“文化模式”,它與該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客觀方面的特殊性直接關聯(lián),往往涉及到該民族文化的具體樣式、具體道路等理念。若把這兩個維度結合來看,可以發(fā)現(xiàn),民族性文化具有如下幾方面的特點,并且,這幾個方面是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
第一,文化自身的固化性和時代性。文化的固化性是每一種民族文化所固有的特性之一,而固化的程度和方式,各個民族則大有不同。一個民族的文化之所以能夠傳承和發(fā)揚下去,與文化的固化性是極其相關的。每個民族特有的文化都是經過一個較長的發(fā)展時期積淀而成的,其文化的核心內容(如語言文字、倫理道德、價值觀、民族風俗等)是相對穩(wěn)定、相對完整的,圣索菲亞大教堂就充分體現(xiàn)了東羅馬帝國時期基督教文化對當時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極大影響。但是,隨著歷史的變遷,圣索菲亞大教堂被改造成為了供奉真主安拉的清真寺,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也會隨著時代以及社會實踐的發(fā)展變化而變化,并且其內容和形式都會具有時代的特征。
第二,文化融合的排異性和吸納性。文化的排異性是指由于某種內外壓力而被迫接受異質的外來文化,這一過程往往是較為緩慢的。具有較強固化型的民族性文化對于其他文化往往較為抵制,這種文化必然具有較強的排異性,但這主要是對于異質文化而言的。正如默罕默德在政府君士坦丁堡之后,雖然將圣索菲亞大教堂改為清真寺為穆斯林禮拜所用,但是把教堂內描繪基督教文化的壁畫都用石灰遮住了,把基督教的雕像和器皿都搬了出去,可見他對異質文化的排斥。而相對于同質文化而言,則會相互吸納,并且在深度和廣度上都能夠較快地融合,被該民族所接受、認同和采用。
第三,文化發(fā)展的漸變性和加速性。在近代以前的長達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由于地理區(qū)域的隔絕,民族性文化變化較為緩慢,呈現(xiàn)出漸變性特征,但是,近代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文化的全球化傳播和發(fā)展也呈現(xiàn)出的加速度發(fā)展的趨勢,區(qū)域的民族性文化不斷的被同化而失去自身民族性的特點。這種變化或是由于民族自身內在因素的變化,或是由于外族的征服或占領。
三
文化的民族性中也蘊涵著超民族性,即某個民族的文化中存在著普遍的、世界性的因素,超越了本民族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因而可被其他民族所認可和接受。文化的世界性根源于三個方面:
第一,人類的本性。人是有限性和無限性的統(tǒng)一,即有限的感性的自然存在和無限的理性的文化的存在的統(tǒng)一。作為有限的存在是指,每個人只能作為某一個民族的一員生存在具體的某個時代,具體地體現(xiàn)其生存時代和民族的特殊性;作為無限的存在是指,人類生活的時間和空間是無限的,。人類是文化的造物主,因此,文化中凝結著人類共同的勞動和智慧,文化的世界性根源于人的“類”本質,文化所具有的世界性可以反映出人類活動的深度和廣度,也可以反映出被創(chuàng)造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
第二,人類活動及其對象的本性。人類之所以有別于動物,是因為人類能夠創(chuàng)造動物所沒有的文化世界,人類的一切創(chuàng)造文化的活動包括實踐、認識、宗教活動等具有的共同特性都可以凸顯出文化的世界性,并且人類活動作用的客觀世界具有不以人的一致為轉移的客觀普遍性。雖然,具體的文化只能在具體的時空中由具體的人創(chuàng)造出來,但是文化中依然帶有世界性的特征。圣索菲亞大教堂就證明了一點,其中建有拜樓,其外建有凈洗池,它所體現(xiàn)的文化元素超越了本國的界限,融入了伊斯蘭文化的內容。
第三,文化的世界性根源于世界歷史的形成。如果把“世界性”理解為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間具有的共性,那顯然是非常陳舊的,直到近代以后才真正成為現(xiàn)實的經驗問題。因此,通常所說的“世界性”包括時間性和空間性兩個方面,這一觀念是伴隨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和世界歷史的形成而產生的。嚴格的說,與民族性相比,文化的世界性則更強調超越地理、地域界限的空間視野。
根據(jù)以上三點,可以給文化的世界性重新定義:所謂文化的世界性是指寓于民族性中的,在不同的時代都能被不同的民族所運用和認同的人類文化所具有的普遍性。如果引入辯證法的基本思想來考察,可以發(fā)現(xiàn):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間是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的關系。
站在“任何個別,無論怎樣都是一般”的角度講,“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一論斷明顯成立。一國的文化首先具有民族性,沒有文化的民族性也就沒有所謂的世界性。其次,世界性的文化存在于民族性的文化中,文化世界性的實質就是民族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之后被同化的結果。世界文化不能被看成是民族文化的機械相加或簡單匯合,它是不同的民族文化中被普遍認可和接受的部分,而絕不是民族文化的抽象相加。所以,文化并不是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也不是任何具有民族性的文化都具有世界性。若一個民族處于封閉的環(huán)境中、信息閉塞,缺少與外部世界的交流和溝通,那么,不管其文化發(fā)展到何種程度,都不可能具有世界性的品質。所以,當一個民族的文化被局限于一定的區(qū)域內,或僅僅只在該民族內部傳播,既沒有對其他地區(qū)的文化產生影響,也沒有滲入到其他文化之中,那么它只能是特定地域內的文化,不能被看做是世界性的文化。
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是雙向的關系,若要把它們統(tǒng)一起來,一方面是將民族性的文化轉變?yōu)槭澜缧缘奈幕?,這不但有賴于區(qū)域歷史或民族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而且還有賴于民族文化本身的發(fā)展是否先進和健全。只有具有先進性品格的民族性文
化才有機會發(fā)展成世界性的文化。落后的、過時的文化對其他文化的影響力是很微弱的,很難被世界所接收和認同,這種落后的民族文化轉變成世界文化的可能性較小,而且還有可能被淘汰。只有那些在歷史發(fā)展長河中處于領先地位的民族文化轉變成世界文化的可能性才相對較大。
要實現(xiàn)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統(tǒng)一,另一方面則在于世界性文化向民族性文化的轉變。這一過程的實質是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借鑒和吸收,本文開頭提到的圣索菲亞大教堂就論證了這一點,它就是兩種不同的民族文化(基督教文化和伊斯蘭教文化)相互吸收與融合的成果。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逆轉,經濟的全球化必然帶來文化傳播的全球化,文化的發(fā)展早已超越一國界限,有意或無意的吸納著與自身不同的異類文化。因此,世界文化的多元互補是歷史發(fā)展的大趨勢,任何固步自封都會導致民族文化的毀滅。這也又一次證明,文化的世界性是共性,而其民族性則是個性,二者具有共性與個性的辯證關系。
參考文獻
[1]闞天下.流光千年:拜占庭帝國[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3:33-35.
[2]陳志強.拜占庭帝國通史[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3:56.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7-68.
DOI:10.3969/j.issn.1009-8976.2015.02.010
收稿日期:2015-03-01
作者簡介:安冬(1990—),女(漢),河北保定,碩士
中圖分類號:G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976(2015)02-0036-03
On the nationality and the world of the culture from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Hagia Sophia Church
AN Dong
(NorthwestUniversity,Xi’an710127,China)
Abstract:Culture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focuses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ssues related to aspects of nationality and globality of culture,and taking Hagia Sophia Church as an example,leads the thinking of relevant problems.
Key words:Hagia Sophia Church;culture;nationality;glob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