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馬斯·麥吉的加拿大國家主義思想研究
徐丹1,2
(1.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天津300071;2.遼寧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遼寧大連116029)
摘要:加拿大建國期間面臨的阻力之一是國家主義精神的匱乏。愛爾蘭裔詩人托馬斯·麥吉以殖民地聯合運動為衣缽,將其國家主義理念歸總為“新國家理論”。該理論圍繞加拿大各殖民地的政治體制、經濟建設、族群關系、本土文學等內容展開論述,在政治上主張沿襲不列顛體系,組建統(tǒng)一的加拿大聯邦國家;經濟上主張以國家認同觀為前提,實施貿易保護主義;民族關系上主張尊重少數群體的應得利益;文學上主張弘揚加拿大本土特色,宣傳愛國主義精神。
關鍵詞:托馬斯·麥吉; 加拿大國家主義; 新國家理論; 聯邦運動
收稿日期:2015-01-23
基金項目:遼寧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資助項目(L14DWW018)。
作者簡介:徐丹(1971-),女,遼寧本溪人,南開大學博士研究生,遼寧師范大學副教授,主要從事英美文學、加拿大史研究。
中圖分類號:I0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758(2015)04-0436-05
Abstract:The lack of national spirit is one of the resistances encountered by Canada while building a nation. Based on the colonial union movement, Thomas McGee, an Irish poet, boiled down his nationalism to New Nation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olitical system, economic development, ethnic relationship and native literature. As for politics, it proposes establishing Canadian confederation following the British system; as for economy, it stands for implementing trade protectionism based on national identity; as for ethnic relationship, it hopes to respect the interests of minority groups; as for literature, it urges to express Canadian na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ocate patriotism.
OnThomasMcGee’sThoughtsofCanadianNationalism
XU Dan1,2
(1.CollegeofHistory,NankaiUniversity,Tianjin300071,China; 2.ForeignLanguageSchool,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116029,China)
Keywords:ThomasMcGee;Canadiannationalism;NewNationality;confederationmovement
“國家主義”一詞源于英語單詞“nationalism”。根據多卷本《牛津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的解釋,“nationalism”是一個多義名詞,主要有三種含義:其一,愛國主義情感、信念或成就;其二,一種以本國優(yōu)越性為榮的極端愛國主義形式;其三,對某個特定國家謀求政治獨立的擁護[1]。通常來說,國家主義的產生同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美國獨立戰(zhàn)爭、法國大革命,以及德國和意大利的統(tǒng)一運動息息相關。1789年,流亡英國的法國人奧古斯丁·巴洛首次使用國家主義來指稱推翻封建君主政體的一種社會力量。此后,該詞便在很大程度上同國家構建等政治活動聯系在一起。美國學者漢斯·科恩認為:“國家主義首先是一種思想狀態(tài),它離不開民族這個載體,所謂國家主義的內涵,就是民眾對自己的民族國家懷有至高無上的忠誠。”[2]
就加拿大國家主義的本質與內涵而言,史學家A.布雷迪認為,在整個19世紀,包括加拿大在內的不列顛海外殖民地生活的主打色調就是國家主義運動,“這種國家主義在所有自治領都具備一些共性,即它成長于各移民共同體(immigrantcommunity)當中,同母國在政治上沒有完全脫離聯系,而且保持著對母國血統(tǒng)的忠誠;它的文化根基來自一個更古老的土地,在歷史上找不到專屬自己的靈感,因而對自治領的情感比較膚淺和脆弱”[3]。具體而言,19世紀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期,英屬北美殖民地相繼成立了責任政府,為創(chuàng)建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儲備了必要的條件。然而,當時的加拿大仍以地區(qū)為單位接受英國殖民當局的統(tǒng)治,彼此之間缺乏溝通和聯系。及至50年代末期,各殖民地在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遭遇重重困難,甚至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為了解決殖民地的生存危機,一批英裔加拿大知識分子以各種方式發(fā)起了殖民地聯合運動,其中,愛爾蘭裔詩人托馬斯·麥吉提出的“新國家理論”為這場運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同時,麥吉作為一名新移民,不僅對新興的加拿大自治領傾注滿腔熱忱,還為此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他所遵循的國家主義理念深深打上了那個時代的烙印,極具歷史研究價值。據此,本文在剖析加拿大聯邦初期國家主義的本質時,將以麥吉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梳理其國家主義理念發(fā)生與發(fā)展的歷史進程,探索該理論對推動加拿大由分裂的殖民地到一個具有凝聚力的自治領所起的積極作用。
一、 麥吉開啟了加拿大國家主義運動的新紀元
1991年,愛爾蘭共和國總理查爾斯·豪伊和加拿大前總理布萊恩·馬爾羅尼共同為麥吉位于愛爾蘭勞斯郡的塑像落成儀式剪彩。2010年1月23日,加拿大政府以非常隆重的儀式將麥吉的銅質雕像安放在渥太華的議會山上。顯然,作為一名在愛爾蘭出生、在加拿大辭世的著名詩人及政治家,麥吉不僅受到愛爾蘭人民的懷念與熱愛,同時還贏得了加拿大人民的尊重與認可,這在兩國歷史上還是比較鮮見的一種現象。究其根源,這主要源于麥吉對兩個國家所擁有的至真至純的愛國情結,尤其是加拿大的國家主義運動,更是讓他傾注了無盡的心血,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而這一切都同其獨特的成長經歷息息相關。
1825年4月13日,麥吉出生于愛爾蘭的卡琳福德鎮(zhèn)。由于受到家境貧窮和社會動蕩等因素的影響,他幾乎沒有受過正規(guī)的學習教育。不過,在斷斷續(xù)續(xù)的求學過程中,他同一些激進人士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對愛爾蘭脫離不列顛的殖民統(tǒng)治充滿了期待。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加深,麥吉逐漸認識到個人力量的渺小,對愛爾蘭黑暗的前途失去了信心,最終于1842年春天離開家鄉(xiāng),踏上前往美國的尋夢之旅。兩年之后,年僅19歲的麥吉成為美國最著名的愛爾蘭天主教報紙《波士頓領航員》的編輯。他經常利用職務之便,大量撰寫呼吁愛爾蘭獨立的文章,很快成為一個備受矚目的公眾人物。及至19世紀50年代,麥吉逐漸意識到以暴易暴的“政治革命”的時代已經過時,同時對美國“本土主義”及“物質主義”盛行的政治和社交生活感到厭惡和憎恨,開始將關注的目光投向與美國近在咫尺的加拿大。結果,他在接受不列顛王室統(tǒng)治的各殖民地里,“聽到了在美國聞所未聞的事情,因為誠實的意見在這里被公開闡述;發(fā)現了在美國看不到的東西,因為充分的自由權受到法律的保護”[4]12。他立刻喜歡上了加拿大這塊自由的土地,公開號召愛爾蘭人離開骯臟墮落、唯利是圖、腐敗貪婪的美國城市,前往加拿大追求天主教信仰。
需要指出的是,促使麥吉改變立場的主要原因在于加拿大境內盛行的聯邦運動。當時,許多殖民者都對這場運動持猶疑態(tài)度,一些政府要員甚至公開阻撓殖民地的聯合。鑒于此,以英裔為首的知識分子就聯邦的可行性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麥吉也滿懷熱忱地參與到這場辯論當中,并且有意識地在思想領域為殖民地的聯合提供一種理論支撐。1857年春天,麥吉正式定居加拿大,同時創(chuàng)辦了以討論加拿大政治前途為核心內容的《新紀元報》(New Era),“開啟了一段嶄新的國家主義戰(zhàn)斗征程”[5]。同年5月25日,麥吉首次提出“新國家理論”一詞,明確表示該理論的構建基礎是加拿大國家主義精神,其主旨是號召加拿大人樹立“殖民地國家化”的觀點。他自稱此舉是把“當初給愛爾蘭設計的國家主義披上加拿大的保守主義外套,即建立一個將所有北美殖民地統(tǒng)一起來的聯邦國家”[6]。
歸納而言,從早期支持愛爾蘭的自治運動到后來倡導加拿大的聯合運動,麥吉在構想一種以殖民地建國為宗旨的國家主義理念的征程中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其一,號召愛爾蘭擺脫不列顛殖民統(tǒng)治的“憲政國家主義”階段;其二,抵制美國本土主義中奉行的“革命共和主義”階段;其三,信奉“教皇無過錯”及宗教超越政治的“教皇集權主義”階段;其四,倡導北美殖民地團結統(tǒng)一的“自由—保守主義”階段。盡管麥吉經常因為改變自己的政治立場而飽受詬病,他卻始終以一個清晰、連貫的視角構想加拿大的未來。事實上,他筆下的“新國家理論”是一個將加拿大的特殊局勢同殖民地聯邦分子的理想,以及他在愛爾蘭和美國的經歷糅合而成的“綜合體”。用加拿大學者大衛(wèi)·威爾森的話說:“這是一種誕生于加拿大的全新的愛國主義觀念,已經超越了他作為一個愛爾蘭人的個體認同(self-identity)?!盵4]14
二、 麥吉加拿大國家主義理念的本質與內涵
從1857年5月在《新紀元報》首次提出“新國家理論”到1858年5月該報???麥吉用了一整年的時間在這份報紙上開辟專欄,嘗試從多種角度闡述加拿大國家主義理念的本質與內涵。概言之,該理論圍繞著加拿大各殖民地的政治體制、經濟建設、族群關系、本土文學等內容展開了系統(tǒng)論述。
自從英國于1767年打敗法國接手英屬北美殖民地后,便在各殖民地施行統(tǒng)一的君主憲政體制。這雖然為殖民地的聯合運動奠定了統(tǒng)一的政治基礎,但是,由于各殖民地之間疏于溝通和交流,對彼此聯合的利弊難達共識。麥吉建議英國政府選派一位受憲法約束、關心殖民地利益的王室成員前往加拿大,以母國的名義支持殖民地的聯合運動,并協助聯合后的殖民地制定一個由加拿大國家主義精神掌舵的自治政府。換句話說,他希望北美殖民地最終成為一個和母國享有平等權利的“公國”(principality),一方面,這意味著加拿大將在駐防戍邊方面減少對不列顛軍隊的依賴程度,自主承擔更多的防衛(wèi)義務;另一方面,加拿大將獲得一定的外交控制權,例如增設歐洲的移民機構、向華盛頓派駐代表、自行處理同美國的雙邊事務等。麥吉毫不懷疑地指出:“一個強大的自治國家是阻擋美國吞并我們的安全閥,更是實現新國家理論的一種保證、核心和標準所在?!盵7]
麥吉非常清楚堅實的物質基礎對構建加拿大國家主義精神的重要作用。他強調指出:“如果我們這代人有資格創(chuàng)造一個國家,唾手可得的大量物質資源無疑是一種保證?!盵8]不過,盡管加拿大各殖民地資源優(yōu)厚、物產豐富,但是由于它們彼此戒備、各自為戰(zhàn),所以經濟水平呈現出不均衡的發(fā)展態(tài)勢。尤為甚者,來自美國強鄰的經濟入侵更是直接威脅到殖民地經濟的獨立性。為此,麥吉建議各殖民地政府接受一種統(tǒng)一的國家認同觀念,有選擇性地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刺激各省工業(yè)朝著一個共同目標發(fā)展。例如,上加拿大省(即今天的安大略省)的小麥可以運往紐芬蘭,沿海省的漁業(yè)將在西部地區(qū)找到市場,漁業(yè)的發(fā)展壯大又會增加上加拿大省的造船需求,而新斯科舍的煤炭將為殖民地整體的工業(yè)擴張?zhí)峁┠茉吹鹊取S葹橹匾氖?上述環(huán)環(huán)緊扣的經濟發(fā)展模式都將通過一個統(tǒng)一的銀行、貨幣和法律體系來支撐。
由于英裔和新教在北美殖民地的社會生活中占據著統(tǒng)治地位,19世紀中期各殖民地的族群關系普遍存在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現象。當時,各族群面臨的中心任務是“削掉所有尖角,清除一切因為血統(tǒng)和宗教導致的人們之間的分歧”[4]18。就加拿大的族群關系而言,麥吉建議采取一種自由保守主義的中庸之道,即每個族群都有權通過折中與協商的手段追求自己的利益,而這正是“新國家理論”的核心理念所在。他樂觀地指出:“我相信,昔日所有的民族主義甚至種族主義碎片都將熔化在我們的加拿大國家主義情結中,因為這個新的愛國主義理念本身具有溶解劑的成分,它將在一種和諧慷慨的氛圍中對已有的材料進行再加工?!盵9]
需要指出的是,麥吉雖然尊崇加拿大國家主義中所蘊含的大一統(tǒng)思想,但是,他并不強求各族群必須為此摒棄自己的民族特質。換言之,加拿大的主流社會不能憑借抽象的推論或僅僅出于變革的目的就剔除少數族裔的文化內質,聯合不是吞并,它具有相對性的特點,個體族裔堅持的民族主義理念在向集體展示自己的優(yōu)秀品質時,要做到互通有無、彼此包容,并逐漸接受一個既包含又超越本民族特質的加拿大國家主義。
麥吉一貫強調文學作品對塑造國家主義理念的積極影響。在他看來,“文學是國家精神得以生存的大氣,如果沒有文學這種不受地域限制、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的東西,國家生活,或者說公眾生活,必定枯萎腐爛。因此,失去了文學,國家生活也就不復存在,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法則”[10]。為了促進加拿大本土文學的發(fā)展,他主張加拿大的詩人和小說家就地取材,反對他們照搬歐洲人的創(chuàng)作模式。他充滿激情地鼓勵加拿大學者:“來吧,讓我們?yōu)榧幽么髣?chuàng)造一種國家文學,既不是英國,也不是法國或美國的,它為這塊土地的后代子孫所擁有,雖然汲取一切國家的營養(yǎng),卻從頭至尾都使用自己的名稱?!盵10]同時,他還不忘提醒公眾警惕加拿大文學生活的美國化趨勢,尤其要警惕美國出版商在加拿大市場所占據的主導地位。在他看來,任何一個民族如果缺少講述自己歷史的文學手段,即使不會很快地在地球上消失,也終將被人多勢眾的鄰居所吞滅,保護加拿大自己的出版業(yè)就是在思想上為殖民地建國打造一個堅強的后盾。有趣的是,作為一位享譽愛爾蘭文壇的高產詩人,麥吉卻經常被冠以“加拿大文學之父”和“英語加拿大文化國家主義的鼻祖”等尊稱。有學者甚至不無惋惜地說:“若非英年早逝,麥吉定會終生從事詩歌創(chuàng)作,并將成為一名由麥克唐納爵士親手冊封的桂冠詩人?!盵11]
三、 麥吉的國家主義理念對加拿大創(chuàng)建自治領的貢獻
雖然加拿大各省在19世紀40年代就開始醞釀成立聯邦的事情,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分散和彼此各具特色的發(fā)展模式,殖民地之間普遍缺乏了解與信任,甚至在50年代末期,即聯邦運動盛行之際,依然懷疑其意義與價值所在。麥吉將這種現象的出現歸咎于加拿大國家主義精神的缺失。1860年,他在加拿大立法議會上鄭重宣布,“我們已經在構建加拿大國家主義這條大道上選擇了正確的方向,雖然立法權有可能延緩我們的腳步,但是它不能阻止我們前行。我渴望那一天的到來,我們將不再是上、下加拿大人、新斯科舍人或者新不倫瑞克人,而是一個六省聯合的國家成員”[12]。為了早日完成殖民地的統(tǒng)一大業(yè),麥吉不顧身體疾患,數次前往敵視聯邦運動的沿海省宣傳國家主義理念。1863年7月下旬,他在新斯科舍省的禁酒大廳慷慨陳詞,從分析加拿大各省的地理位置、人口構成和政治體制的特點入手,解釋了聯邦成立的可行性。他在結束語中懇切地說:“如果眼下我們同新斯科舍居民沒有直接的溝通途徑,既沒有貿易往來也沒有旅游互訪,那就讓我憑借演講和談話擔當一個信使吧!我以未來居住在我們這片廣袤家園的后代的名義,祈求幸運的天才們創(chuàng)建一個英屬美洲聯合國。”同年8月初,他又馬不停蹄地趕往新不倫瑞克省,告誡該省那些猶豫不決的居民:“眼下殖民地只有兩條路可走,要么投身美國民主共和政治的洪流,要么抓住機遇鞏固英國的君主政體!我邀請所有人和我一起集中力量,利用海內外的影響力創(chuàng)建一個國家——給予殖民地一個帝國身份!”[13]
1864年夏天,組建加拿大聯邦的籌備會議召開在即。為了加深加拿大精英們對各殖民的了解和熟識,在麥吉的提議下,“圣約翰商會”(BoardofTrade)會長同哈利法克斯市長合作,共同邀請加拿大議會成員、商人、編輯等幾百位社會名流前往新不倫瑞克省和新斯科舍省,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旅游觀光活動。麥吉在歡迎宴會上發(fā)表演講,敦促大家齊心協力加快殖民地聯合運動的速度。幾乎在同一時期,他還成立了一個名為“加拿大訪問”(CanadianVisit)的旅游團,誠邀來自沿海省的政治家和新聞記者參觀加拿大內陸省。有學者把麥吉比作“一位引領沿海省進入聯邦的教父(godfather)”,并感嘆說:“如果沒有麥吉,聯邦能否成行值得懷疑”[4]15。
1867年加拿大自治領的成立標志著麥吉為之奮斗十年的聯邦夢終于得以實現。不過,加拿大聯邦雖然以統(tǒng)一殖民地的名義組建,來自四個聯合省的政界名流卻為了占據議會的席位你爭我吵、互不相讓,甚至威脅到了新自治領的生死存亡。就在麥克唐納總理對此一籌莫展之際,麥吉主動辭去了內閣部長的職位。他的無私行為震撼了各黨派成員,并最終促使他們在和諧的氛圍中解決了議席分配問題。1868年,麥克唐納率領內閣部長在渥太華召開首屆議會,而麥吉這位“加拿大國家主義的高級教士”“一個比任何人都有資格擔任加拿大領導者的聯邦之父”,卻屈尊成為一名議會下院議員。
1868年4月7日晚,麥吉參加加拿大眾議院的晚間會議,以“國家團結”為主題做了最后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講。次日凌晨,他被反聯邦分子槍殺在回家的路上。4月8日凌晨3點鐘,剛剛散會的眾議院成員又被重新召集到渥太華議會大廳。麥克唐納爵士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站起身,黯然宣布了麥吉被害的消息。他數度哽咽地說:“如果一個在戰(zhàn)斗前沿倒下的士兵有功于他的祖國,那么麥吉也有功于加拿大及其人民。我失去的不僅是一個熱情的政治伙伴,還是一個用睿智思想同我交流的朋友?!盵14]在當天出版的早報中,《里士滿守護者報》(RichmondGuardian)在醒目的位置評價說:“如果你能想象夜晚沒有星星或月亮,白晝沒有太陽,你就能想象出眾議院失去托馬斯·麥吉的情景”[10]。4月13日,麥吉的遺骸從渥太華被運往蒙特利爾,當天共有8000多人參加了麥克唐納總理親自為他舉辦的國葬。大家在悼詞中紛紛尊稱麥吉為“國家的烈士”“同胞中的巨人”“加拿大的恩人或父親”,贊美他崇高的國家主義思想給加拿大自治領帶來了“和平、幸福、繁榮以及兄弟情誼”[15]。
四、結語
自20世紀初期伊始,加拿大一些專門研究麥吉的學者普遍以贊譽的口吻肯定了他的國家主義理念。1923年,丹尼爾·哈維認為:“麥吉的貢獻在于給加拿大聯邦運動輸入了一種理想主義和鼓舞人心的特征,其國家主義理念給予了這個新國家一個靈魂”[16]。1925年,O.斯凱爾頓指出,就19世紀60年代末期北美各省的動蕩局勢而言,麥吉的主要貢獻在于其國家主義理念將加拿大聯邦上升至融政治思想與道德觀念為一體的高度[17]。2008年,詹姆斯·伯恩等人也在著作中指出,1867年加拿大自治領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麥吉加拿大國家主義理念這一“原動力(initiative)”[18]。2011年,大衛(wèi)·威爾森以時間為脈絡,深刻剖析了麥吉的國家主義征程。他說:“對于那些編造神話的人來說,加拿大國家主義的出臺歸功于凱爾特人,而凱爾特人的代表人物就是托馬斯·麥吉——一位加拿大愛爾蘭天主教徒、一位最年輕的加拿大聯邦之父、一位有目共睹的充滿靈感富于幻想的加拿大國家主義者!他一百年前提出的求同存異的信條,今天依然被加拿大人所奉行?!盵4]18概言之,麥吉的貢獻不僅僅在于為19世紀的加拿大自治領注入了一種令人驕傲的自力更生精神,還在某種程度上幫助今天的加拿大打開了多元文化主義的大門。
參考文獻:
[1]張芳杰. 牛津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M]. 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 1988:750.
[2]KohnH.TheIdeaofNationalism:AStudyinItsOriginsandBackground[M].NewBrunswick:TransactionPublishers, 2008:26.
[3]BradyA.DominionNationalismandtheCommonwealth[J].TheCanadianJournalofEconomicsandPoliticalScience, 1944(10):1-4.
[4]WilsonDA.ThomasD’ArcyMcGee:TheExtremeModerate1857-1868[M].Montreal:McGill-Queen’sUniversityPress, 2011.
[5]ClarkeHJ.AShortSketchoftheLifeoftheHon.ThomasD’ArcyMcGee[M].Montreal:JohnLovell, 1868:36.
[6]McGeeTA.NewNationality[N].MontrealNewEra, 1857-05-25.
[7]McGeeTA.APleaforaNewNation[N].MontrealNewEra, 1858-01-19.
[8]McGeeTA.OnConfederation[N].MontrealNewEra, 1858-04-01.
[9]McGeeTA.OnCanadianNationalism[N].MontrealNewEra, 1858-01-26.
[10]CarlB.ThomasD’ArcyMcGee:AsAFatherofCanadianLiterature[J].StudiesinCanadianLiterature, 1976(1):85.
[11]SeanV.SelectedVerseofThomasD’ArcyMcGee[M].Toronto:TorontoExileEditions, 1991:1.
[12]Canada.Thompson’sMirrorofParliament:BeingaReportoftheDebatesinBothHousesoftheCanadianLegislature[R].Quebec:ParliamentofCanada, 1860:3.
[13]McGeeTA.ThePolicyofConciliation[J].SpeechesandAddresses, 1865(1):6-7.
[14]Canada.CanadaYearBook[R].Ottawa:StatisticsCanada, 1933:77.
[15]ThomasCL.FuneralOrationontheLateHon.Thos.D’ArcyMcGee[M].NovaScotia:Compton&CO., 1868:4-18.
[16]DanielHC.ThomasD’ArcyMcGee:TheProphetofCanadianNationality[M].Winnipeg:UniversityofManitobaPress, 1923:5.
[17]SkeltonOD.LifeofThomasD’ArcyMcGee[M].Quebec:Gardenvale, 1925:498.
[18]JamesBP,ColemanP,KingJF.IrelandandtheAmericas:Culutre,PoliticsandHistory[M].California:ABC-CLIOInc., 2008:573.
(責任編輯:李新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