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
中辦、國辦近日發(fā)布《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fā)展農業(yè)適度規(guī)模經營的意見》,明確要求土地流轉須以農民意愿為出發(fā)點,而意見中“農民(農戶)”一詞共出現將近60次。
《意見》在多處反復強調農民在土地流轉中的重要地位,不僅重申“土地承包經營權屬于農民家庭”,要求土地流轉要“以農民為主體”,還特別強調了在工商資本租地過程中須“防止損害農民土地權益,防范承包農戶因流入方違約或經營不善遭受損失”。
土地承包經營權屬于農民,這本是一個常識。但在基層實踐中,一些干部和村集體為一己私利越俎代庖,無視農民在流轉中的主體地位,強迫農民流轉土地,各類因土地流轉導致的矛盾沖突層出不窮。
對此,《意見》明確要求土地流轉須以農民意愿為出發(fā)點?!笆欠窳鬓D、價格如何確定、形式如何選擇,應由承包農戶自主決定,流轉收益應歸承包農戶所有”,“沒有農戶的書面委托,農村基層組織無權以任何方式決定流轉農戶的承包地,更不能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名義,將整村整組農戶承包地集中對外招商經營”。
另外,在確權登記、互換并地、統一連片整理耕地等政策要求的細節(jié)之處,也特別強調須以“尊重農民意愿”為前提。
近年來,我國農村土地流轉呈加快之勢。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家庭承包經營耕地流轉面積3.8億畝,占家庭承包耕地總面積的28.8%,比2008年底提高20個百分點,這其中農戶間的流轉仍占絕大多數。
對于視土地為生命的農民而言,“交易有風險、流轉需謹慎”,安全與便捷成為農民積極參與流轉的關鍵因素。為此,《意見》也明確提出要“健全土地流轉服務平臺”、“加強對工商企業(yè)租賃農戶承包地的監(jiān)管和風險防范”,使土地流轉得以健康成長。
除了保護農民在土地流轉中的合法權益,《意見》在如何通過土地流轉促進農民增收方面也提出了具體要求,諸如“培育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開展新型職業(yè)農民教育培訓”等等,引導農民積極參與土地流轉,使農民成為真正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