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釗
(武漢大學(xué),湖北 武漢 430072)
今存《論語·微子》和《史記·孔子世家》,均記載了“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這件史實。那么,這件事究竟發(fā)生在什么地方呢?長期以來,學(xué)界見仁見智,看法殊異。連明代撰寫《問津書院記》的著名學(xué)者呂德芝也感棘手。他在該《記》中,依據(jù)《史記正義》所注“黃城山下即問津處”,又考陸應(yīng)陽《廣輿纂》,認(rèn)定“黃城山”在葉縣,于是判斷說:“則問津之在葉也,明矣”;接著,他又自己提出問題:“乃《楚志》則曰:‘問津歌鳳俱在黃岡’,又何以稱焉?”這位老先生面對這兩個問題,自己也被弄糊涂了。他最后只好采取折中主義辦法作出判斷,曰:“況問津之設(shè),尤助學(xué)宮之所不及者乎?有心世道者,接踵而振興之……至其地之在黃在葉,兩存焉可也?!雹賲⒁娭貏X光緒版《問津院志》,武漢同興印務(wù)有限公司2011年8月版第505頁。這是典型的模棱兩可之論,似有損于“求是”之說。今天,正當(dāng)我國儒學(xué)復(fù)興思潮日益高漲之時,我們著手恢復(fù)“問津書院”人文勝跡,清理書院歷史遺產(chǎn),發(fā)掘書院文化價值,顯得更加緊迫。在這樣的新形勢下,我們沒有理由讓模棱兩可之說再繼續(xù)存在下去了。正是有鑒于此,本文擬就這一問題,談一點膚淺之見,以就教于海內(nèi)方家。
筆者認(rèn)為,孔子問津之地,只能在“黃”,而不能在“葉”。這里說的“黃”,指黃岡或黃州,具體說來,即為當(dāng)今武漢市新洲區(qū)之域內(nèi)。因新洲舊屬黃州府內(nèi)的一個縣,故有“問津歌鳳俱在黃岡”之說?!叭~”,即今河南省葉縣,但它并非孔子“使子路問津”之處。
我們說孔子問津之地應(yīng)在“黃岡”域內(nèi)之新洲,并非捕風(fēng)捉影,自我標(biāo)榜,而是有大量歷史遺存可供考證。
其一,有“古碑”可證。“據(jù)明《一統(tǒng)志》、淸《湖廣通志》記載,當(dāng)?shù)剞r(nóng)民在孔子山旁耕地時,掘出了一塊‘孔子使子路問津處石碑’”。②參見《問津院志·重刋編輯說明》。可以說,這是關(guān)于孔子問津之地最早的物證。據(jù)推測,這塊碑可能樹立于秦代之前。它之所以曾被埋入泥土之中,可能是因秦代“焚書坑儒”之劫,當(dāng)局不得不將之推倒掩埋,以適當(dāng)時“反孔”之需。此“碑”之現(xiàn),并非人為捏造,而是民間相傳,且已寫入歷代相關(guān)《志》書,如:明《一統(tǒng)志》、明弘治《黃州府志》、清《湖廣通志》、清康熙《問津院志》等書,均有記載。當(dāng)為可信史實,說明孔子曾在該地問津,并非虛言。
其二,有歷代在該地立廟建學(xué)之證。書院原稱“廟學(xué)”,即在孔廟中設(shè)立學(xué)堂。這件事,從漢代至明清,相承不絕,且史書多有記載。特別是清代《康熙院志》之《書院本末原序》,對此言之尤詳。先是指出:淮南王劉安“博稽好古,崇奉孔子,征召學(xué)士,著書立說,則茲廟緣起,應(yīng)在其時。”這里似已推定新洲孔廟建立于西漢之初。該書繼而又言:“武帝表彰《六經(jīng)》,元、成好儒,明章重道,伏生、申公……馬、鄭之徒紛然競出,人師其說,家尚其學(xué)?!边@是說,到漢武帝及元帝、成帝之時,由于“獨(dú)尊儒術(shù)”的緣故,一大批學(xué)者紛紛投入研究儒學(xué),以致出現(xiàn)了“人師其說,家尚其學(xué)”的儒學(xué)復(fù)興思潮。這就從時代背景的角度,講明了“孔子廟學(xué)”在漢代大為興盛的緣由。到了唐代,又有在黃州做太守的“杜樊川”(即杜牧)在此“立廟祀先圣,興學(xué)士”;邁入南宋,又有“宗室士裊,封國齊安”,經(jīng)常與一大批儒學(xué)名家如朱熹、張栻、呂祖謙、蔡元定等人相約游學(xué),“一時諸儒往復(fù)其地”。彼時,“孟珙守黃州,立廟設(shè)學(xué),作屋千間,以居游士?!币蚨剐轮迯R學(xué)興盛一時;到了宋末元初,又有“永新龍公,博究經(jīng)史,以道自任……筑室孔子山下,立院講學(xué)”;進(jìn)入明代,更有“明太祖興賢致治,一衷圣道”,因而“隆萬間,大儒輩出”。以黃州府而論,有黃安縣之三耿(即耿定向、耿定理、耿定力兄弟)、黃陂縣之二黃(即黃云闔、黃彥士父子)、麻城縣之二彭(即彭好古、彭遵古兄弟),“諸公孜孜聚講”于此,足見其學(xué)風(fēng)之隆。當(dāng)時該廟學(xué)因“歲久頹壞”,“不足安先圣,供講習(xí)”,耿定向先生本打算將之“遷新”重建,但未能辦到。后來他的學(xué)生蕭康侯領(lǐng)頭,與相關(guān)同仁共商義舉,于明萬歷年間,重修問津書院,并由湖廣總督熊尚文將新廟學(xué)正式題名為“問津書院”。蓋從此時起,“問津書院”之名始立,“(問津)書院之制始備”,且由蕭康侯先生任書院山長。他自明神宗萬歷四十四年(即公元1616年)至明毅宗崇貞十五年(即公元1641年),“歷三朝三十年如一日。一時鄂城、漢上、衡山、耒陽以及京都之首善、江右之澹祠、無錫之東林,互相彰明,而問津之盛遂擅天下?!雹僖陨弦木鶇⒁娭貏X光緒版《問津院志》第481至483頁。此后,書院雖遭多次戰(zhàn)禍破壞,但后人總是堅持壞后復(fù)修,使書院之學(xué)風(fēng)常存不絕。這些記載,均從特定層面表明:新洲之“問津書院”,確實淵源有自,歷史悠久,完全經(jīng)得起歷史驗證。
其三,有許多紀(jì)念性遺跡可證。人所共知,在“問津書院”近郊,留下了大量與孔子問津相關(guān)的紀(jì)念性歷史遺跡,如:孔子山、孔子河、孔嘆橋、回車埠、曝書場、墨池、講經(jīng)臺、顏子港、長沮沖、桀溺畈、涼亭,等等。這些重要遺跡,并非孔子使子路問津時即已存在,而是后人為紀(jì)念孔子及廟學(xué)在該地建立之后逐漸形成的。它們均同孔子問津之史實,緊密相關(guān)。如果離開孔子問津這一史實,上述遺跡是誰也造不出來的。即使有人捏造出來,也很難傳播開來。因為群眾知根知底,若是假的傳說,那是不會去信奉的,因而必被歷史淘汰。而今的實際情況是,當(dāng)?shù)厝罕姶鄠?,堅信不疑。不僅如此,歷代學(xué)者對上述遺存,也留下了大量墨跡,可資參考。例如,明代詩人王士龍寫有《深秋感憶問津書院十絕》,其中對“問津柏”、“涼亭”、“問津碑”、“孔嘆橋”、“曝書場”、“顏子港”、“墨池”、“桀溺畈”、“回車埠”等一系列歷史遺跡,都做了“七絕”之詩以贊之。表明這位詩人對當(dāng)?shù)貑柦蚴ホE,有著特別景仰之情。又,孫錫蕃在《修問津書院碑記》中,也對上述遺跡,詳加介紹,指出:“孔子自楚返蔡,魯論所記問津即此也。地距黃郡九十五里,山曰孔子山……上有講經(jīng)臺、曬書場、洗墨池;有坐石,草木不侵;有硯石,雨下墨水浸出;如鏤花架下,有孔嘆橋……孔子河北十里許,曰回車埠;東隔三里許,曰顏子港;其左右二水清且漣漪,禾畦黍畝,若刻畫然:一曰長沮沖,一曰桀溺畈。滔滔之聲,猶聞在耳?!雹趨⒁娭貏X光緒版《問津院志》第454至455頁。孫錫蕃先生的這些記載,不僅對孔子問津之地所存遺跡,作了詳盡描述,而且對于這些遺跡分布的狀況,也交待得一清二楚,宛如一幅實用地圖。這一切遺跡的傳承與歷史資料記載,都雄辯證明,新洲域內(nèi)之孔子山、孔子河一帶,乃是當(dāng)年孔子問津之地??芍^鐵證如山,是誰也否定不了的。
孔子問津之地既然在“黃”(即黃岡或黃州),那么為什么有人將之誤判為“在葉”呢?問題出在史料混亂方面。關(guān)于“孔子使子路問津”的事,《論語·微子和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兩書都有記載。我們不妨將兩書有關(guān)記載問津的史實作一比較:
其一,關(guān)于《論語·微子》(以下簡稱《微子》)的文字記載: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zhí)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于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痹唬骸笆囚斂浊鹬脚c?”對曰:“然?!痹唬骸疤咸险咛煜陆允且?,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子路從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直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笔棺勇贩匆娭?,至則行矣。①請參見朱熹《四書集注》之《論語·微子篇》,岳麓書社,1985年版。
其二,關(guān)于今本《史記·孔子世家》(以下簡稱《世家》)之文字記載:
明年,孔子自蔡如葉。葉公問政,孔子曰:“政在來遠(yuǎn)附邇”;他日,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鬃勇勚?,曰:“由,爾何不對曰:‘其為人也,學(xué)道不倦,誨人不厭,發(fā)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去葉,反于蔡。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為隱者,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彼執(zhí)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痹唬骸笆囚斂浊鹋c?”曰:“然?!痹唬骸笆侵蛞?!”桀溺謂子路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子,孔丘之徒與?”曰:“然?!辫钅缭唬骸坝朴普咛煜陆允且?,而誰以易之?且與其從辟人之士,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弊勇芬愿婵鬃樱鬃討撊辉唬骸傍B獸不可與同群,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彼眨勇沸?,遇荷蓧丈人,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直其丈而耘。子路以告,孔子曰:“隱者也?!睆?fù)往,則亡(上述楷體有下劃線之文字,乃為因錯簡被提前的部分文字)??鬃舆w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鬃訉⑼荻Y,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shè)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鬃佑糜诔瑒t陳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與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谑鞘棺迂曋脸淹跖d師迎孔子,然后得免?!窠虞浉瓒^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兮,來者猶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去,弗得與之言。于是孔子自楚反乎衛(wèi)。是歲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魯哀公六(作者按:“六”應(yīng)為“九”字之誤)年也。②請參見司馬遷《史記》之第六冊《孔子世家》,第1928至1933頁,中華書局1982年版。
比較以上兩書關(guān)于孔子使子路問津的史實記載,不難發(fā)現(xiàn)兩者既有聯(lián)系,亦有區(qū)別:從聯(lián)系方面說,兩者都記載了孔子使子路問津之事,且問津所遇隱者及雙方之對話情況大體一致,據(jù)此可知,《世家》記載子路問津時,對《微子》之文有所因襲,后者吸納了前者的內(nèi)容。從區(qū)別來看,《世家》的內(nèi)容比《微子》有所擴(kuò)寬,它除了記載子路問津之事外,還記載了孔子當(dāng)時帶領(lǐng)學(xué)生訪問陳、蔡、葉、楚等國一些情況。不僅如此,它在記載問津史實上,也同《微子》有殊異:文中所涉及的隱者,共有四位,從會見次序上看,《微子》是:先楚狂接輿、繼而是長沮、桀溺,最后是荷蓧丈人;而《世家》則為先長沮、桀溺,繼而荷蓧丈人,最后才在“于是使子貢至楚”之后,插入“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之文。這一先后次序上的差異,從表面看,似乎無關(guān)緊要,但深入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后者的文字錯亂。具體地說,就是今本《世家》的文字排列,有錯簡之失。這里所說的“錯簡”,即指該文竹簡排列之誤?!板e簡”,在古籍文獻(xiàn)中不可避免,我們不必為此吃驚,但必須予以糾正。何以能肯定《世家》之文字排列存在“錯簡”的情況呢?
第一,若按今本《世家》文字記載,則孔子使子路問津是在“去葉,反于蔡”之途中,這樣問津之地要么在“葉”,要么在“蔡”,而不可能在“楚”;相反,若按《微子》文字記載,子路問津是在會見楚狂接輿之后的事,這時孔子已入楚,其在楚問津,順理成章。那么,上述兩個版本的記載,究竟誰更可信呢?毫無疑問,應(yīng)是《微子》的記載更為可信。道理很簡單,因為《世家》是依據(jù)先秦文獻(xiàn)《微子》等寫成的,既然它的排序與《微子》相悖,我們只能以《微子》為據(jù),而判定《世家》有錯簡之失,此其一證也;
第二,若按今本《世家》文字記載,孔子在問津途中遇到的四位隱者有三位(即長沮、桀溺、荷蓧丈人)是在“去葉,反于蔡”之途中所見,則這三位隱者,或是葉國人,或是蔡國人,而非楚國人;若按《微子》所載,則孔子在問津途中遇到的四位隱者,均在楚地。比較這兩種記載,毫無疑問,應(yīng)是《微子》所載可靠。眾所周知,隱者奉行的是道家價值觀,楚國是道家的故鄉(xiāng),其隱者較多,是很自然的事?!段⒆印钒芽鬃釉诔龅剿奈浑[者的有關(guān)記載,放在一塊。這種排列,既說明這些隱者都是楚人,也說明孔子是在楚地遇到他們,因而較為合理。此為《世家》錯簡之第二證也;
第三,若按今本《世家》之文字記載,則孔子問津是在“自蔡如葉”之后,而又在“去葉,反于蔡”之途中進(jìn)行的。而“去葉,反于蔡”,是走回頭路。按照常理,走回頭路是不必再問路的。因此,把“使子路問津焉”一段文字,放在“去葉,反于蔡”之后,在邏輯上亦是說不通的,此其錯簡之三證也。
第四,據(jù)資料所言,孔子入楚“問津”,是在“遷于蔡三歲”之后的魯哀公九年(按:今本《世家》誤為“魯哀公六年”),即公元前486年的事,此年孔子六十三歲;而“去葉,反于蔡”,為魯哀公六年(即公元前489年),此年孔子六十歲,尚未入楚“問津”。不到“問津”之年,而插入“問津”之事,亦于理不當(dāng)。此乃《孔子世家》錯簡之又一鐵證。
總之,《世家》之文字記載,確有錯簡之失。可以說這是一個不小的失誤,它混淆了是非,確實誤人不淺。這種情況到了今天,不應(yīng)當(dāng)再任其下去了,而必須認(rèn)真對待,以恢復(fù)原本《世家》的面目。具體地說,就是參考《微子》之文,將“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為隱者,使子路問津焉”至“孔子曰:‘隱者也?!瘡?fù)往,則亡”等一大段文字(即上文今本《世家》中那一段用楷書粗體紅字標(biāo)示的文字),移到會見接輿時所記載的“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去,弗得與之言”之后,則比較合乎情理。故原本《世家》之文序,應(yīng)為:
明年,孔子自蔡如葉。葉公問政,孔子曰:“政在來遠(yuǎn)附邇”;他日,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鬃勇勚?,曰:“由,爾何不對曰:‘其為人也,學(xué)道不倦,誨人不厭,發(fā)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去葉,反于蔡。孔子遷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鬃訉⑼荻Y,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shè)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鬃佑糜诔瑒t陳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與發(fā)徒役圍孔子于野……于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后得免……其秋,楚昭王卒于城父。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兮,來者猶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去,弗得與之言。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為隱者,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彼執(zhí)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痹唬骸笆囚斂浊鹋c?”曰:“然?!痹唬骸笆侵蛞樱 辫钅缰^子路曰:“子為誰?”曰:“為仲由?!痹唬骸白樱浊鹬脚c?”曰:“然?!辫钅缭唬骸坝朴普咛煜陆允且?,而誰以易之?且與其從辟人之士,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以告孔子,孔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他日,子路行,遇荷蓧丈人,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直其丈而耘。子路以告,孔子曰:“隱者也?!睆?fù)往,則亡。(上段楷書有下劃線之文字是將今本《世家》被錯誤提前的文字復(fù)歸其本原之位置)于是孔子自楚反乎衛(wèi)。是歲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魯哀公六(按:“六”應(yīng)為“九”字之誤)年也。
過去,由于《世家》文字錯簡,帶來種種失誤,有的甚至判斷孔子問津之地在“許州葉縣”?!妒酚浾x》作者唐人張守節(jié)就犯過這一錯誤。他的錯誤至少有兩點:一是不該將錯就錯地在文中對問津之地做出注釋,因為未在“葉”問津,而作問津于“葉”的注釋,顯然不當(dāng);二是其文所作結(jié)論,只是從概念到概念的推測,而缺乏必要的歷史考證。他依據(jù)《括地志》之記載,肯定“黃城山”在葉縣;又依《圣賢冢墓記》之說,將“黃城山”看作孔子問津之地。至于“黃城山”為何是問津之地?他并未做出具體考察。本來,“問津”之故址,早在西漢時就已成定論,并有“孔子使子路問津處”的秦隸石碑為證。這件事,到張守節(jié)時,已過去了近九百年(《正義》完成于唐開元二十四年,即公元736年)。雖然,由于年深月久,對“問津”之真跡,知道的人愈來愈少。但只要作深入考究,問題是可以得到解決的。遺憾的是,張氏未能作認(rèn)真考究,只是依據(jù)推測就下斷語,終于鑄成大錯。文獻(xiàn)錯簡,在古文獻(xiàn)傳承中是常事,不足為怪,但必須實事求是地予以糾正。若碰到問題不予糾正,甚至對之將錯就錯地予以詮釋,就難免出現(xiàn)錯上加錯之失。這確實值得我們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