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毅梅
(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河南開封 475001)
從上世紀80年代左右出現(xiàn)娛樂片,到今天大力提倡電影產(chǎn)業(yè)化,三十多年間中國大陸電影幾經(jīng)波折,終于確定了前行的方向。從制片廠難以維系、票房一片低迷,到票房一路高歌向上,敢于與好萊塢影片抗衡,三十多年來的成績有目共睹。尤其是1990年代以來,改革開放的號角響遍全國,計劃經(jīng)濟下形成的以國家意識形態(tài)為主導的影視創(chuàng)作原則逐漸改變,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市場化、商品化成為影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社會思潮,政府提倡消費,民眾大膽地追求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整個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文化、藝術各行各業(yè)無不被裹挾其中。
1920年左右,經(jīng)過十幾年發(fā)展的中國電影業(yè)在生產(chǎn)、發(fā)行、放映三大環(huán)節(jié)上發(fā)生了變革,相繼出現(xiàn)了民新影業(yè)、明星影片、大中華百合影片、天一影片、聯(lián)華影業(yè)等公司。據(jù)統(tǒng)計,“至1925年,國內(nèi)已有電影公司175家,140余家在上海”①朱劍、汪潮光.民國影壇紀實.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3月版,23.。各制片公司開始擁有自己的編劇、導演、明星等班底,輔以廣告造勢,確保產(chǎn)品的獨特性和競爭力。制片、總務、營業(yè)、編輯等部門細致分工,進行標準化的運作。它們積極拓寬發(fā)行渠道,控制片商或自建影院保障影片的發(fā)行放映暢通無阻,并通過首輪放映等方法及時獲取觀眾的信息反饋,以便調(diào)整隨后的拍攝方向。這種工業(yè)化的流程使類型電影的生產(chǎn)為可能,但由于缺乏政策與資本的強力支持,加上產(chǎn)銷失衡、競爭激烈及時局混亂不定等原因,中國電影業(yè)及類型電影的發(fā)展雖有成果卻后繼乏力。
倘若加以分類,以下這些題材在當時影響較大,可視為類型電影的雛形:兇殺片《閻瑞生》等,偵探片《紅粉骷髏》等;喜劇片《滑稽大王游滬記》、《勞工之愛情》等;愛情片《海誓》、《殖邊外史》等;社會問題/家庭倫理片(這類作品可以稱之為劇情片)《孤兒救祖記》、《玉梨魂》等;古裝歷史/傳記片《梁祝痛史》、《西廂記》等;武俠片《王氏四俠》、《方世玉打擂臺》等;神怪片《火燒紅蓮寺》等。
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影片商業(yè)色彩較濃,符合大眾口味的《火燒紅蓮寺》,一經(jīng)推出,便立生風起云涌之勢,仿效者雖陋作頻頻,仍有較好市場,僅1928~1930年間就有約241部神怪片上映,成為最受歡迎的類型片種。對此,當時有名的編劇鄭正秋談到:“觀眾的要求決定了影片的藝術水平和質(zhì)量,電影制作者和藝術家會迎合觀眾的要求進行創(chuàng)作,造成模式化?!雹谵D引自胡克.中國電影理論史評.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年12月版,54.20年代末期中國也有了關于類型電影的討論,但出于“文以載道”的傳統(tǒng)觀念和社會動蕩的時代背景,知識分子們多贊譽《孤兒救祖記》這類具有社會教化功能的影片,對商業(yè)意味強的作品不太看重。不過此時由中國電影界自主發(fā)展孕育而成的古裝歷史片和武俠片帶著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將成為最具世界競爭力的中國電影類型。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fā),時局陡轉。前期商業(yè)電影的興旺局面被打破,在民族危難的關頭,左翼電影運動迅即興起,反映社會問題,宣傳進步觀念,但依然可以見到類型電影的影子,如劇情片《姊妹花》、《漁光曲》、《神女》等;音樂喜劇片《都市風光》等;歌舞愛情片《馬路天使》等;驚悚恐怖片《夜半歌聲》等。
1937年11月12日至1941年12月8日,“孤島”期的上海在英、美、法租界內(nèi)恢復了商業(yè)電影的生產(chǎn),較為突出的類型電影有:古裝歷史/傳記片《貂蟬》、《木蘭從軍》、《三笑》、《孔夫子》等;恐怖片《古屋行尸記》、《冷月詩魂》等;武俠片《黃海大盜》、《兒女英雄傳》等;喜劇片“王先生系列”(1934年邵醉翁拍攝了第一部,“孤島”時期湯杰身兼導演與主演,拍攝了《王先生吃飯難》、《王先生與二房東》等多部電影)、“李阿毛系列”等;愛情片《夜深沉》等;偵探片《中國羅賓漢》等。
1945年到1949年間,也有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類型電影作品,如劇情片《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尤其是后者,以一家人在戰(zhàn)亂中的悲劇命運反映社會變遷,情感糾葛牽動人心;喜劇片《假鳳虛凰》、《太太萬歲》、《三毛流浪記》、《烏鴉與麻雀》;偵探間諜片《天字第一號》、《粉紅色的炸彈》等。
新中國成立后,民營電影公司轉為國營,出現(xiàn)了否定商業(yè)化和類型化,向前蘇聯(lián)電影學習靠攏等現(xiàn)象,連左翼電影都因受美國電影影響而被批評。主題被確定,不提類型,只講題材、樣式;電影類型依舊存在,由于強調(diào)為政治服務,“公式化的情節(jié)、定型化的人物、圖解式的視覺形象”①邵牧君.西方電影史概論.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2年6月版,33.等特征異常鮮明。
“十七年”電影的主要類型有:戰(zhàn)爭片《南征北戰(zhàn)》、《上甘嶺》、《鐵道游擊隊》、《紅色娘子軍》、《英雄兒女》、《地道戰(zhàn)》等;歷史/傳記片《林則徐》、《甲午風云》等;反特片《羊城暗哨》、《冰山上的來客》、《霓虹燈下的哨兵》等;喜劇片《新局長到來之前》、《今天我休息》、《大李、小李和老李》等;歌舞片《天仙配》、《五朵金花》、《劉三姐》、《阿詩瑪》等。這一時期中國電影的繁榮或許得益于從20世紀上半葉走來的充滿激情、思維活躍、受過商業(yè)電影熏陶的一批電影工作者。
“文革”時期,大批文藝工作者被批斗后下放,要么根本無法創(chuàng)作,要么抱有“不求藝術有功,但求政治無過”的想法,自然出不了優(yōu)秀電影。這一階段最為流行的是《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等八大“樣板戲電影”;它們成為特殊歷史背景下以傳統(tǒng)京劇為表現(xiàn)元素的獨特類型片。
“文革”結束后,蒙冤受屈的文藝界人士逐步平反,但他們在創(chuàng)作上還是謹小慎微。1979年全國第四屆文代會上,鄧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和對文藝創(chuàng)作“不要橫加干涉”,激發(fā)了藝術家們的工作熱情。一批關注人的生活與命運的作品問世,如《歸心似箭》、《廬山戀》、《喜盈門》、《西安事變》、《牧馬人》、《城南舊事》、《紅衣少女》、《芙蓉鎮(zhèn)》等。中國第五代導演以浪漫主義、理想主義情懷,深入思考人生與歷史,在電影語言上實現(xiàn)突破創(chuàng)新,如《一個和八個》、《黃土地》、《獵場札撒》、《黑炮事件》、《紅高粱》等。他們的不少作品在國際影壇上引起不小的反響。雖說這些作品藝術價值較高,但在《中國電影年鑒》的統(tǒng)計中我們卻看到一個不容樂觀的現(xiàn)象:從1979年之后,中國電影觀眾每年遞減10億人次。
1980年代左右出現(xiàn)了娛樂片,如《神秘的大佛》、《紅牡丹》、《少林寺》、《武林志》、《武當》等。一時間武打片風行全國。雖然這些影片票房成績不錯,但這股風潮很快就因遭遇嚴厲批評而有所收斂。在商品經(jīng)濟悄然沖擊整個中國社會的大背景下,1987年電影界開始對娛樂片的大討論,又出現(xiàn)了《最后的瘋狂》、《搖滾青年》、《瘋狂歌女》、《頑主》、《神鞭》、《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等多種類型的作品。不少娛樂片受利益驅(qū)動倉促投拍難免泥沙俱下。為糾正這種現(xiàn)象,1989年國家廣電部電影局提出“突出主旋律,堅持多樣化”的口號,娛樂片的勢頭又一次受到扼制,電影觀眾繼續(xù)流失。
第五代導演最初的影片多是“票房毒藥”或“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1989年后才逐步成為類型電影創(chuàng)作中最有影響的力量。1990年代初期,他們奉獻了西部武打片《雙旗鎮(zhèn)刀客》,劇情片《找樂》,歷史/劇情片《霸王別姬》,喜劇片《三毛從軍記》、《站直啰,別趴下》等有一定票房成績的影片。喜劇片是1990年代頗有建樹的一種類型片。陳強、陳佩斯父子主演的二子系列電影,如《父子老爺車》、《爺倆開歌廳》等都有不俗的表現(xiàn)。合拍片也較為出彩,如武俠片《新龍門客?!返取?990年代后期,在全國電影業(yè)萎靡不振之際,遵循商業(yè)規(guī)律為觀眾拍好看電影的馮小剛的《甲方乙方》取得驚人成績,3600萬的票房對中國電影人來說既是激勵也是挑戰(zhàn)——中國電影還是有觀眾的,關鍵是能否吸引他們的視線。但整體來看,大陸電影每況愈下,舉步維艱:1979年全國電影觀眾293億人次,1994年下降到3億;1994年國產(chǎn)故事片148部,2001年僅為88部;1991年全年票房23.6億元,1992年19.9億元,到了2001年僅為8.7億元,已跌至維持電影再生產(chǎn)需要的每年度10.5億元票房生死線之下②相關數(shù)據(jù)主要參閱蕭志偉、尹鴻.美國第一份中國市場的官方調(diào)查報告與好萊塢的全球化策略.電影藝術,2002年第1期,119-121。。如此可憐的票房收入,還被1994年后引進的分賬大片如《亡命天涯》、《真實的謊言》、《獅子王》、《紅番區(qū)》等奪去幾乎半壁江山。1998年《泰坦尼克號》一部影片就獲得3.59億元的票房,而當年整個大陸電影票房才14.4億元。
2002年,中國大陸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商業(yè)類型電影大片《英雄》在萬眾矚目中拿下2.5億人民幣的國內(nèi)票房,給中國電影打了一劑強心針,也給商業(yè)化、市場化、類型電影再次成為被創(chuàng)作和理論界關注熱議的對象。因此,2002年可以被視作中國大陸電影的分水嶺,從那之后,中國電影產(chǎn)量逐年回升,電影票房不斷攀上新高,電影創(chuàng)作者們有了與國外大片分庭抗衡的底氣。從20世紀80年代截止2015年8月26日,中國內(nèi)地電影票房過10億、排名前10位的影片中有5部是中國電影,而且都是2012年以來上映的、具有鮮明類型風格的作品:《捉妖記》、《人再囧途之泰囧》、《西游·降魔篇》、《心花路放》、《煎餅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