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小靜 衣服德 馮永勝(青島市畜牧獸醫(yī)研究所 266100)
一起散養(yǎng)雞群球蟲病與組織滴蟲病混合感染的中西醫(yī)治療
郝小靜 衣服德 馮永勝(青島市畜牧獸醫(yī)研究所 266100)
2015年5月,青島嶗山區(qū)王哥莊街道一散養(yǎng)雞場45日齡的雛雞陸續(xù)出現(xiàn)精神不振、食欲減少甚至廢絕、羽毛蓬亂、翅膀下垂、身體蜷縮、排黃色或紅色糞便。場主自行給雞群投服了3d腸道消炎藥,未見效果,日死亡5只左右。隨向筆者求助,經病理解剖和實驗室診斷為球蟲
病合并組織滴蟲病感染。
場主訴,患雞開始表現(xiàn)為精神萎糜、羽毛蓬松、翅膀下垂、食欲不振、消瘦;后發(fā)展為啄肛、腹瀉,肛門下羽毛多有污染,沾有黃綠色惡臭稀糞或暗紅色血便;病雞體溫下降,閉目呆立,怕冷,常擁擠在一起;冠部及趾部皮膚脫水干燥、雞冠呈紫黑色。急性經過的患雞常突然死亡;病程長的雞持續(xù)排出泡沫狀黃綠色稀便,漸成暗紅色血便。
場主帶來當日死亡的8只病雞,發(fā)現(xiàn)病死雞均外觀消瘦、羽毛凌亂、雞冠發(fā)黑、雞爪發(fā)干。經剖檢發(fā)現(xiàn),十二指腸和小腸腸壁腫脹,外觀呈暗紅色并有大量淤血斑,黏膜充血、出血,腸內有血色內容物(7/8),腸粘膜覆蓋一層混有血液的粘性物質(6/8)。兩側盲腸變粗,剪開腸腔,可見盲腸黏膜上有彌漫性潰瘍,表面附著淡黃色干酪樣物質(5/8)。整個肝臟炎性水腫(7/8),表面有許多大小不等、略微凹陷的黃色壞死灶,周邊淤血隆起(5/8)。病灶之間的肝組織呈紫紅色,有的病灶互相融合(3/8)。
在小腸部分病變部位刮取適量腸粘膜及其內容物,生理鹽水稀釋后400倍顯微鏡下進行觀察,觀察到大量卵圓形球蟲卵囊,卵囊中央有一個深色圓形內容物,周圍則呈現(xiàn)澄清透明,卵囊外包被有雙層的殼膜。取未破裂的盲腸內容物,適量生理鹽水稀釋后400倍顯微鏡下鏡檢,可見圓形或橢圓形、空泡狀、運動活躍、有時可見泡外帶有一根鞭毛,即為組織滴蟲蟲體。
按每升水加三字球蟲粉0.33g、每千克體重加腎腫解毒靈2g、倍量的電解多維和維生素K3混勻后,全群雞飲水,同時加0.1%的青蒿、0.05%苦參、0.1%常山、0.05%柴胡、0.1%的白術、0.08%的甲硝唑、適量的白陶土和葡萄糖粉拌料,自由采食。個別病情嚴重、不采食的雞采用人工喂藥或直接淘汰。治療同時飲水加抗生素,預防繼發(fā)感染。治療3d后雞群好轉,死亡減輕。5d后停喂甲硝唑,其余藥物繼續(xù)投喂5d。7d后群雞基本恢復正常,病死率大大降低。為控制繼發(fā)感染,在每千克清水中加入5%水溶性氟哌酸2g,攪勻后供發(fā)病雞群自由飲用,繼續(xù)連用5d。同時,雞舍要保持干燥、通風,并且用2%火堿徹底消毒。糞便或墊料要經常打掃,料槽、水槽及時刷洗。
本病例為球蟲病與組織滴蟲病混合感染,為避免單純使用化學合成藥物造成耐藥性,配方中加入了青蒿、苦參和常山等中藥殺蟲藥,結合使用白陶土等收斂藥物,治療后發(fā)現(xiàn)效果可靠、預后良好,值得在生產中推廣。另外,青島地區(qū)春夏氣候潮濕,容易造成寄生蟲病多發(fā),建議平時應搞好雞舍內外及雞只活動場地的清潔衛(wèi)生,雞舍注意通風,嚴格執(zhí)行消毒制度,以改善飼養(yǎng)環(huán)境。每年春夏季定期用左旋咪唑混入飼料喂服,以驅除雞體內寄生蟲。及時清除糞便和潮濕的墊料,并將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如腐熟堆肥、產生沼氣等,以殺死寄生蟲蟲卵,從而杜絕或減少卵囊傳播的機會。
S858.31
B
1007-1733(2015)09-0087-02
201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