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寶
裁判文書公開與審判權威維系的多維解讀
余秀寶
裁判文書作為闡釋法律精神、宣示裁判結果和彰顯司法正義的重要載體,是法官履行審判職權和司法程序運作的最終結果。隨著法治國家的日漸深入,裁判文書已不僅僅被視為向當事人和社會公眾宣布裁判結論的書面文件,其還被視為訴訟民主、程序正當、司法公正的一面“鏡子”。當前,公開裁判文書的要求正逐步落實,一些“帶病出門”的裁判文書被置于公眾視野之下,其公信力面臨新的挑戰(zhàn)。裁判文書公信力的高低,是考量審判權威的重要價值尺度。因而,提高裁判文書公信力,讓裁判文書公開成為審判權威的助推因素和維系力量成為當前審判領域的新課題。
裁判文書歷經了從不公開為原則、公開為例外到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發(fā)展態(tài)勢和嬗變過程,其所昭示的制度價值在于監(jiān)督司法權力、維系社會正義、累積審判權威。此種價值目標的構建需緊密圍繞裁判者、訴訟者和旁觀者即社會大眾者多方主體進行。具言之,裁判者在規(guī)則體系的指引下,對訴訟者所追求的價值體系進行權衡,作出旁觀者所贊成的信念體系?;趦r值目標與構建主體的多元化,我們可以從不同方面來認識裁判文書公開與審判權威維系的關系。
規(guī)則體系是一個寬泛的稱謂,主要包括自然規(guī)則、社會規(guī)則和行為規(guī)則,是自然運行規(guī)律、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和人類行為規(guī)律的反映和概括。裁判者裁判案件作為一種行為方式,其亦受制于前述這些規(guī)則。因為“法律從業(yè)者是規(guī)則的尋索者和整合者,是法律‘意義’的生產者和闡釋者。”①許章潤:《法律的實質理性》,《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在司法活動中,對裁判者最具直接影響力的是法律規(guī)則,因為裁判者裁判案件是將法律適用于具體個案的過程,這個過程必須在法律規(guī)則體系的指引下進行。除此,裁判者對習慣規(guī)則的遵守亦不容忽視,因為在社會規(guī)則系統(tǒng)中,其基本構成元素是習慣規(guī)則系統(tǒng)和法律規(guī)則系統(tǒng)。習慣規(guī)則系統(tǒng)和法律規(guī)則系統(tǒng)“在任何一個社會秩序中都存在,因而它們之間總是形成交往關系。這種交往關系會呈現(xiàn)不同的方式,其中一種方式就是在交往中法律規(guī)則系統(tǒng)試圖逐步替代習慣規(guī)則系統(tǒng),從而在社會中實現(xiàn)以法律規(guī)則系統(tǒng)為主導的或者以法律規(guī)則系統(tǒng)為排他性優(yōu)勢的社會秩序的規(guī)則治理模式?!雹趶堣D:《習慣與法律:兩種規(guī)則體系及其關系》,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版,第152~153頁。
在我國,法律規(guī)則體系的組成部分有三: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即狹義上的法律;行政機關制定的行政法規(guī),即中義上的法律;司法機關制定的司法規(guī)則,包括司法解釋和指導性案例中的裁判規(guī)則,即廣義上的法律。裁判者的司法活動,即在法律規(guī)則體系中追逐個案適用的具體規(guī)定?!胺ㄔ旱闹饕蝿帐窃谔囟ǚ砂讣?,將這些普遍規(guī)則具體適用于特定的案件事實。因此法院的任務分為兩部分:法院認定案件事實,法院決定什么法律規(guī)則適用于這些事實?!雹踇美]杰羅姆·弗蘭克:《初審法院》,趙承壽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4頁。盡管在當下,成文的法律規(guī)則已經成為裁判者裁判案件的主要指引,但是“法起源于或者說應該起源于民德,民德漸漸演化為法律”,④[美]羅杰·科特威爾:《法律社會學導論》,潘大松等譯,華夏出版社1984年版,第22頁。即成文法經由習慣法演進而來,并且習慣在我國不同地域范圍內仍發(fā)揮著重要規(guī)范作用,這就決定了裁判者在考慮占排他性優(yōu)勢的法律規(guī)則時,對地域習慣應當給予適當關注。例如,我國《立法法》關于民族自治地區(qū)立法變通權的規(guī)定,《合同法》對交易習慣的認可,臺灣地區(qū)“民法”第1條關于“民事,法律所未規(guī)定者,依習慣”之明確,《瑞士民法典》關于“在缺乏可適用的法條時,法官應依據(jù)習慣法,并且在缺乏習慣時依據(jù)若法官是立法者將會制定的規(guī)則來宣告判決”的規(guī)范,皆是對習慣規(guī)則所含價值的重視和肯定。訴訟者和旁觀者在確認案件是否得到公平處理時,習慣規(guī)則也是作為一項重要價值予以考量。所以,裁判文書對習慣的屈從就顯得天經地義和不可或缺。
當然,習慣規(guī)則之于裁判案件的地位和優(yōu)勢并非法律規(guī)則那樣突出。人們一般認為,通過法律規(guī)則就可以對社會秩序進行有效治理。我們常說,依法治國、法治國家即使如此。較之習慣規(guī)則而言,法律規(guī)則具有確定性、強制性和可預測性的特點。確定性使得主體可以明確地預測其行為后果,亦可預測他人行為對自身的影響;強制性構成主體對法律規(guī)則的接受;可預測性使得主體的行為具有自我的目的性,總是通過預測向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行動。法律規(guī)則的這些特點使得其在裁判文書中可以直接援引,并成為裁判文書主文的依據(jù)。而習慣規(guī)則的不確定性、非強制性和不可預測性使得其在裁判文書中的優(yōu)勢與法律規(guī)則不可并比,這決定了裁判者需對經驗理性產生依賴。
經驗理性認為,人的認知能力有理性、有感官,理性負責思考,感官負責經驗;理性和感官相輔相成、互助合作,惟其如此,才可真正地尋求到知識。①鄔昆如:《哲學概論》,中國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118頁。經驗理性可謂理性化的經驗。裁判者在尋求習慣規(guī)則與個案的契合度時,其本身就是理性思考的結果,只不過此種思考需借由經驗予以完成。所以,筆者認為,裁判文書經驗理性的鋪展集中體現(xiàn)在經驗法則的運用上。關于經驗法則之具體內涵,理論界和實務界有不同表述。德國學者認為,經驗法則是指這樣的一些規(guī)則,即在觀察典型的實施經過的情況下,總是可以一再地確定某些結果。法官在進行證據(jù)評價時,也要考慮生活中的經驗法則——即在典型的事實經過的情況下,總是指向特定的原因。②張亞東:《經驗法則——自由心證的尺度》,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2、10、19頁。臺灣地區(qū)的司法判例認為,“蓋經驗法則,系本吾人生活之經驗,而為判斷證據(jù)證明力之基礎,且非事理所無,并在客觀上應認為確實之定則?!雹坳悩闵骸缎淌略V訟法實務(修訂版)》,海天印刷廠有限公司1981年版,第564頁。概言之,經驗法則的運用即為:某件事情應該如此,而現(xiàn)有證據(jù)無法證明如此,裁判者根據(jù)一般經驗認定為如此。
一般情形下,經驗法則認定案件事實以當事人的外在行為的依托,以一般生活經驗為判斷根據(jù)來完成。因為“常識和經驗表明基礎事實通常會與應證事實并存,法官根據(jù)日常生活經驗法則作出事實上的推定”。比如,在離婚糾紛中,原告主張其有一張存有父母12萬元房屋拆遷補償款的銀行卡被被告盜走,并試探出密碼后將該1 2萬元取走。被告辯稱,銀行卡系原告自愿拿出并告知其密碼,所取款項用于支付小孩的學雜費、生活費和醫(yī)療費等費用。法院審理查明,被告在與原告共同居住的甲市分多次從該卡上取款;后二人分居,被告離開甲市回到乙市父母家,因將銀行卡忘在甲市家中,遂在乙市補辦銀行卡后,在乙市分多次取走卡上余款。其間,被告支付小孩醫(yī)療費約7萬元。在此案例中,關于該12萬元存款的去向問題雙方各執(zhí)一詞,裁判者從被告的行為中推定其所言屬實。因為若被告以占有該1 2萬元為主觀目的,那么其不大可能分多次取款,更不會在離開甲市時將該卡忘記在家中。被告的行為讓裁判者確信其所稱屬實。
運用經驗法則來認定事實的方法是推定,包括事實推定和法律推定?!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9條第1款第(3)項確立了推定規(guī)則,即“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或者已知事實和日常生活經驗法則,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實”,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或者已知事實作出的推定是法律推定,根據(jù)日常生活經驗法則作出的推定為事實推定。法律推定的結果真實自不待言,而事實推定是對證據(jù)裁判原則的突破?!白C據(jù)裁判原則意味著能夠成為判決根據(jù)的事實,除了公知的所謂‘不證自明’的自然法則或歷史知識等之外,都必須是運用證據(jù)加以證實的事實?!雹芡鮼喰拢骸睹袷略V訟中的證據(jù)與證明》,《證據(jù)科學》2013年第6期。對事實推定所依據(jù)的經驗判斷,康德曾指出:“經驗是用直觀做成的,而直觀屬于感性;經驗同時也是用判斷做成的,而判斷完全是理智的事。然而理智單獨由感性直觀做出來的那些斷判還決不是經驗判斷。因為,在前一種情況下,判斷只是把幾個知覺按照它們在感性直觀里所提供的樣子連結起來;在后一種情況下,判斷必須說出一般經驗所包含的東西,而不是光說出只有主觀有效性的知覺所包含的東西。因此經驗判斷必須是在一個判斷里,即在感性直觀以及其邏輯連結(在這種連結由于比較而成為普遍的以后)上,加上什么東西才行,這個東西把綜合判斷規(guī)定成為必然的,也就是普遍有效的判斷;這個東西不能是別的,而只能是這樣的一種概念,這種概念以這樣一個而不是以那樣一個判斷形式把直觀表現(xiàn)成為本身規(guī)定了的,也就是說,它是諸直觀的那種綜合統(tǒng)一性概念,這種綜合統(tǒng)一性只有通過判斷的一個既定的邏輯功能才能表現(xiàn)出來。”①[德]康德:《未來形而上學導論》,龐景仁譯,商務印書館1978年版,第70~71頁。所以,裁判者在案件事實認定過程中,對經驗法則的適用應當保持高度警惕。只有在案件事實已有相當證據(jù)證明后,適用經驗法則才能發(fā)揮其應有作用;如果證明案件的事實不足,或者根本不存在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jù)時,不得貿然適用,否則有可能會出現(xiàn)對案件事實的片面認定,造成對案件事實的錯認,影響裁判的實體真實。亦即“欲合理推斷事物時,必須有一定之經臉法則存在始有可能?!雹陉悩s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三民書局1996年版,第487頁。
我國法官裁判案件時運用經驗法則受制于現(xiàn)實社會條件,即中國社會的高度同質化。一方面是“觀念同質化”,對一些司法問題,裁判者、訴訟者或旁觀者有了較為穩(wěn)定的看法。于此情形下,裁判者就不大愿意甚至沒有必要借由經驗理性討論一些在他們看來不成問題的問題。比如,第三人侵權造成工傷的情形下,工傷職工的誤工費可否基于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和工傷保險待遇給付請求權分別向侵權人和用人單位同時主張賠償。現(xiàn)實生活中,若允許工傷職工獲得雙重賠償,一般理性公眾都不大會接受,因為雙重賠償不僅與民法上的損益相抵原則相悖,而且也容易引發(fā)倫理風險。某地方政府規(guī)章規(guī)定:“在遭遇交通事故或其他事故傷害的情形下,職工因勞動關系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人身損害,同時構成工傷的,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如職工獲得侵權賠償,用人單位承擔的工傷保險責任相對應項目中應扣除第三人支付的下列5項費用:醫(yī)療費,殘疾輔助器具費,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間發(fā)生的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狈ㄔ涸谔幚泶祟惣m紛時,除這5項費用外,只要基于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和工傷保險待遇給付請求權可以請求的賠償項目,均予以支持。因為在法官看來,關于該類問題的處理已經有“明確”的規(guī)定,在判決書中再論證被侵權人是否應該獲得雙重賠償已經沒有了意義,更不會去關注判決的正當性和可接受性等深層次問題。另一方面是“身份同質化”,在一些敏感案件中,法官成為政治的“傳聲筒”,放棄個案甄別能力。例如,某市吳某因債臺高筑無力償付,提議變賣父母房屋用以還債,遭拒后親手殺死雙親,并制造煤氣中毒的假象。案發(fā)后,該市政法委領導認為吳某罪惡滔天,要求判處吳某死刑并立即執(zhí)行。此時,裁判者不再考慮吳某的社會危害性,更不會去評判吳某的品格證據(jù)以考量刑罰個別化原則。因為“組織”的意志讓這些問題已有了“定論”??梢姡门姓叩摹吧矸萃|化”導致國家司法與“局部政治”形成共識或達致妥協(xié),裁判者的獨立性喪失,淪為“集團政治”的附庸品,經驗理性于此情形下也就成為空談。樂于看見的是,當前司法改革中法院去行政化和去地方化或許對此有所改善并為經驗理性的適用拓展一定空間。
盡管規(guī)則主義司法裁判觀念作為一種重要的法律適用模式在審判實踐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在能動司法、和諧司法等政策性司法口號吶喊下,法官不僅是既成規(guī)則(包括法律規(guī)則和習慣規(guī)則)的挑選者、搬運者和適用者,亦是待成規(guī)則(即經驗規(guī)則)的發(fā)現(xiàn)者、整合者和開拓者。在司法公開尤其是裁判文書公開“倒逼”法官裁判質量提高的當下,在奉行法律守成主義的同時,裁判經驗主義亦是法官妥善化解糾紛、消解涉法信訪、提高審判權威的一劑良方。
法律不僅是統(tǒng)治階級的工具,而且還是人民自由的圣經。自由的真正落實,需以人文主義構建價值理念,以人文關懷予以保障。價值體系的權衡與裁判文書的人文關懷討論的是,對當事人的自由、權利和尊嚴予以充分尊重以及對弱勢群體給予特殊關愛。從訴訟者角度而言,不同當事人就案件所持的價值取向并非完全一致甚至完全相反,這就要求裁判者對不同價值體系進行權衡,這種權衡要通過裁判文書予以體現(xiàn)并為訴訟者接受,就離不開裁判文書的人文關懷功能。人文關懷強調對人的保護,人的保護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實現(xiàn)人文關懷的手段,其最終目的是使人的自由及尊嚴得以實現(xiàn)。此處的“人”,一方面是個體人,有其自由追求,應被具體地歷史地對待;另一方面,也是倫理人,其尊嚴應得到尊重,基本的人格利益應得到保護。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文關懷就是將“使人享有良好的生存狀態(tài)”作為法律的目標,實現(xiàn)馬克思所說的“人的全面解放”。①王利明:《民法的人文關懷》,《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第4期,第151頁。裁判文書的人文關懷要解決的是,通過權衡價值體系,讓訴訟者就其所涉案件較少有或不再有精神上或物質上的負擔,以享有良好的生存狀態(tài),實現(xiàn)個案中訴訟者自身的解放,進而提高審判權威。
裁判文書的人文關懷源于法律的人文主義精神。事實上,立法者在立法過程中已經將人文主義精神融入到法律之中。比如,我國《繼承法》第2 5條規(guī)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边@是基于儒家文化表面上崇尚倫理、恥于言利,以顯示崇高的處世心理的考慮。在“熟人社會”中,與自己的父母兄弟爭奪遺產一般會被認為沒良心、不孝道。其實,其內心并非不需要利益。孔子就曾說過:“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币虼耍勺髁巳绱艘?guī)定??梢?,“法律決不是可以由立法者任意地、故意地制定的東西。它深深地植根于一個民族的歷史之中,而且其真正的源泉乃是普遍的信念、習慣及風俗一樣,法律首先是由民族特性、民族精神決定的。”②[美]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鄧正來、姬敬武譯,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82頁。裁判者的職責之一就是將蘊含人文主義精神的法條,通過妥當?shù)慕忉專\用到個案中,這本身就是一種展示法的人文情懷的一種方法,也展示了司法人文情懷的一面。③王旭光:《如何當好一名法官》,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61019,中國民商法律網,2015年3月20日訪問。
筆者認為,經由裁判文書的人文關懷功能完成訴訟者價值體系權衡的使命,集中體現(xiàn)在加強裁判文書的說理性上。因為文書說理是方法,人文關懷是路徑,價值權衡是目的,審判權威是效應。誠如學者所言,法律的權威是通過立法過程中的民主辯論和投票表決程序獲得的,而司法判決的權威則通過判決說理獲得。④王衛(wèi)明:《判決說理與司法權威》,《讀書》2009年第12期。當前,我國審判行政化現(xiàn)象較為普遍,其結果是容易導致裁判者裁量權的普遍運用,甚至是濫用,出現(xiàn)“無理判決”現(xiàn)象。通過增強裁判文書的邏輯理性,以限制裁判者裁量權的普遍運用,抵御地方行政性司法、防止純粹政策性司法和消除領導意志性司法,樹立審判的權威性。
我國法官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沿襲著機械式的裁判技術,即“成文法規(guī)是大前提,案件事實是小前提,案件的判決則是推論出的必然結果?!雹輀美]約翰·亨利·梅利曼:《大陸法系》(第2版),顧培東等譯,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頁。三段論格式的判決書分別羅列案件事由、所適用的法律條文和判決結果;判決書的長短往往取決于案件各方所陳述的案件事由的長短,判決書對所適用法條的理論闡釋則往往寥寥數(shù)語,最后作出一個判決結果。因此,“判決不說理”作為當前法院判決的主要弊端之一為人詬病頗多。
我國作為成文法國家,裁判文書的地位和功能并不像英美法系裁判文書那么凸顯。由于崇尚判例法的英美法系國家的法官在遵循先例制度的激勵下,在撰寫判決書時,特別是在那些有新意的案件中,始終有某種創(chuàng)造規(guī)則的考慮,某種政策的考慮。他們所必須面對的不僅是糾紛解決的問題,而且有規(guī)則之治的問題。他們必須納入其司法判決的不僅是手邊案件是否得到了良好、恰當處置,而更多是這個判決對于未來司法的意義。①蘇力:《判決書的背后》,《法學研究》2001年第3期。有了遵循先例的制度考量和激勵,法官就不得不努力去撰寫優(yōu)秀的裁判文書。而在我國,即便是法官絞盡腦汁撰寫出非常出色的裁判文書,其命運往往會被束之高閣,成為法院檔案室里的“睡眠判決”,其不可能成為判例被援引,甚至不會為其他法官裁判類似案件時參考,對中級法院和基層法院的裁判文書更是如此。同時,法官撰寫出的優(yōu)秀裁判文書也基本不會為其帶來物質或是精神上的利益。這些因素導致法官沒有動力也沒有必要去撰寫一份邏輯推理周全、嚴密,或是過多考慮既定規(guī)則之外因素的裁判文書。相反,過多的推理和論證還可能為法官帶來“政治風險”。例如,被媒體稱為“2003年末最熱點法治事件”的洛陽中院“種子糾紛案”即是如此。法官在判決書中指出:《種子法》實施后,玉米種子的價格已由市場調節(jié),《河南省農作物種子管理條例》作為法律位階較低的地方性法規(guī),其與《種子法》相沖突的條款自然無效。因法官在判決書中宣稱地方性法規(guī)無效,被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定性為“法官違法審查地方性法規(guī)”,并分別向河南省高院和洛陽市人大常委會發(fā)出“通報”,要求河南高院對洛陽中院的“嚴重違法行為作出認真、嚴肅的處理”,敦促洛陽市人大常委會“糾正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違法行為,對直接責任人員和主管領導依法作出處理,通報洛陽市有關單位”。②王克安:《洛陽中院的判決書違法了嗎》,http://news.sina.com.cn/o/2004-02-16/02151807678s.shtml,新浪網,2015年4月6日訪問。雖然該事件后來因為輿論的壓力而以“冷處理”方式結束,但該事件給廣大法官如何撰寫裁判文書帶來深刻教訓,很多法官為了減少裁判文書可能帶來的不確定風險,在裁判文書中用大量篇幅講述案件事實,說理部分一筆帶過,使得裁判文書的質量不高。
針對裁判文書說理存在的上述問題,筆者認為可從人的進路和制度的進路兩方面予以解決。第一,人的進路。裁判文書說理關涉法官的業(yè)務素質和司法能力。因此,要提高法官對裁判文書說理重要性的認識,讓法官通過培訓學習等方式提高理性思維能力、法律推理能力和法律解釋能力,提升裁判文書寫作技巧,進而加強裁判文書的說理性,提高裁判文書撰寫質量,維系審判權威。為了使人的進路得以順利推進,理論界和實務界都作了各種努力和嘗試。一是論證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釋在司法中的重要性并撰寫相關學術著作;二是重視對法官進行裁判文書寫作尤其是說理方面的訓練,如浙江法官進修學院每年為全省預備法官培訓班開設的裁判文書制作課程。第二,制度的進路。這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主要有裁判文書的制作激勵機制(從裁判者角度言)、裁判文書的司法制度功能(從訴訟者角度言)和裁判文書的社會治理價值(從旁觀者角度言)。對于提高裁判文書說理水平起著關鍵作用的在于裁判文書的制作激勵機制,通過考評機制的激勵,鼓勵法官在裁判文書中加強說理性。如一些法院在轄區(qū)內通過評選優(yōu)秀裁判文書活動予以嘉獎、表彰。又如最高法院指導性案例制度的建立并常態(tài)化,激發(fā)了廣大法官在撰寫裁判文書時增強說理性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前瞻性;因為在最高院發(fā)布的指導性案例中,均指明了審理案件的法院、案號,其中的裁判規(guī)則可供其他法官在審理類似案件時參照,裁判者成為法律規(guī)則的生成者,又成為法律規(guī)則的消費者,在未予參照的情形下,甚至會成為改判和再審的事由。
裁判文書的說理要求法官平等、理性地對待當事人的不同意見,亦即訴訟者的意見均應在裁判文書中精煉、準確地反映。這并非是要求法官具有寬容的胸懷以容納不同意見,而是因為裁判文書說理具有自身的話語特性。裁判文書說理是法理、事理和情理的推導論證過程,當事人的訴訟請求要么為法院支持,要么被法院駁回。對當事人而言,任何裁判都會對當事人可能的生活產生影響。在此意義上,裁判文書說理討論的是不確定的事情。不確定的事情對當事人生活產生可能的影響,這就需要以法理服人、以事理動人和以情理感人。例如,甲駕駛三輪車將木匠乙撞傷(乙的年齡為6 3周歲),乙傷愈后拿著醫(yī)院出具的病休6個月的證明等證據(jù)材料向法院起訴,要求甲賠償其誤工費, 賠償標準為木匠在當?shù)氐娜帐杖霕藴始?50元至300元每天。甲辯稱,乙的誤工時間過長,認可4個月,日收入認可150元。法官內心確信,醫(yī)院的病休證明隨意性較大。為平衡雙方利益,法官認定,甲沒有提供充分證據(jù)證明乙的病休時間過長,故對其抗辯意見不予采信。因乙未提供其收入證明,故按當?shù)厣鐣骄杖胨酱_定其收入標準,又因乙認可的日收入標準高于當?shù)厣鐣骄杖胨?,最終認定乙的誤工費為150元×30天×6個月。此案中,雖然甲、乙的意見都得到了部分支持,但認定乙的收入明顯超出了一般人的預期,因為木匠的收入水平在當?shù)貋碚f可謂是眾人皆知,以乙未提供收入證明為由降低其收入實為不當。事實上,該案可按如下思路處理:乙提供的病休證明雖然能證明其病休時間為6個月,但根據(jù)乙的年齡及其所從事工作的性質、勞動強度和當時的用工需求等因素,其工作時間應低于6個月,可酌情認定為4個月,日收入標準可按250元每天計算。如此一來,當事人的不同意見均得到了充分尊重,且較易為一般人所接受,當事人息訴罷訪的可能性也因此增大,所謂“辨法析理、勝敗皆服”。
“現(xiàn)代法律、政府和權威都是理性的。”①[美]弗里德曼:《選擇的共和國》,高鴻鈞等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45頁。裁判文書也應當“講理”。如一些論者所言,說理是司法裁判文書的生命,讓當事人和社會公眾能夠理解、認同、接受法院的裁決,提高法律的權威和司法的公信力。②庚向榮:《說理是司法裁判文書的生命》,《法制日報》2013年2月19日。我國法院系從近代衙門中分離出來,加之現(xiàn)實司法機制的設置根源于“政法系統(tǒng)”,法院威權主義色彩比較濃厚。盡管法官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官員,但是用“我說你聽”的方式、行政的方式、決斷的方式處理糾紛還是為許多法官所接受。他們不僅不大會說理,更不大習慣說理。但是,審判權威的維系需要說法理以明事理,通事理以曉情理。說理不僅是糾問式審理后的司法決斷,更是控辯審多方的相互理解。所以說,裁判文書說理不是捏緊的拳頭,而是攤開的手掌,也就是需要民主的環(huán)境。應該明白,裁判文書說理是討論,是一個為取得共識或相互理解而不斷進行的過程。因為裁判文書是對立的說理,它的“決”是由有公正權威的裁決機制作出的,即法庭作出的決斷。③徐賁:《好的社會需要好的說理》,《長江日報》2014年2月20日。在裁判結果決策過程中,“法律權威乃是建構判決權威的最終基礎,而法律理由乃是建構判決權威的理性基礎?!雹偻鯂垼骸妒胤ㄖ髁x與審判權威》,《法律方法》:第13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25頁。對于裁判文書而言,裁判者在推崇裁判結果的同時亦應重視建構裁判理由,審判中的法律理性權威和程序公正權威都完整展現(xiàn),繼而審判權威也就漸次樹立。
信念是一種主觀判斷,其表現(xiàn)為“事情應該是怎樣的”或者“事情就是這樣的”。信念是人們認為維持世界運作的法則,是解釋和支持行動或沒有行動、變化或沒有變化的理由,也是對世界各種關系的主觀邏輯定律。②《信念系統(tǒng)》,http://www.51lieke.com/article/17826.html,中國獵課網,2015年3月20日訪問。在司法活動中,作為案件的旁觀者,其亦有自身的信念判斷。在裁判文書完全公開的背景下,案件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近乎“赤裸”地展現(xiàn)在公眾面前。當旁觀者認為“事情應該是怎樣的”或者“事情就是這樣的”,而裁判文書表現(xiàn)的事實與其判斷并不契合時,旁觀者的主觀邏輯定律受到冒犯或者挑戰(zhàn),并開始個體反省。司法是否公正?是否是“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諸多質疑隨之而來,司法的不信任度也就增加。因為“主體的信念系統(tǒng)一般是統(tǒng)一的觀念體系,是不允許自相沖突的?!雹坂嵪楦#骸缎拍钕到y(tǒng)是影響反映過程的“中間變量”》,《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88年第2期。比如,在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中,被侵權人與保險公司在訴前共同委托司法鑒定機構對前者的傷殘等級進行了鑒定,評定為十級傷殘。后保險公司對鑒定結論有異議,要求重新鑒定,法院準許重新鑒定后被侵權人拒不配合,導致案件無法正常審理,法院遂判決駁回其有關傷殘賠償?shù)闹鲝?。在此案中,旁觀者對先前的鑒定結果已有了“事情就是這樣的”的判斷,法院允許重新鑒定致使其先前的信念受到冒犯和挑戰(zhàn),指責法院之聲也就不可避免,審判權威也就面臨質疑。
信念體系作為人們對人和事物的反應、做與不做某些事、內心的推動力等的原動力,其形成途徑有4:本人的親身經歷、觀察他人的經驗、接受信任的人之灌輸和自我思考作出的總結。裁判文書公開背景下除裁判者和訴訟者之外的旁觀者,其審判權威信念的形成源于觀察他人的訴訟經歷、接受信任的人關于訴訟經驗之灌輸和閱讀裁判文書后自我思考作出的總結。這三種審判權威信念的形成路徑都需以接近正義為提前,如果他人關于訴訟的經驗或者閱讀者思考總結的結果是遠離正義甚至是背離正義,那么其審判權威信念的形成便是無水之源。所以說,旁觀者審判權威信念的形成離不開裁判文書對正義的接近。
所謂“接近正義”,按照卡佩萊蒂的說法,其實質是“將權利轉化為實際利益的手段”。④[意]莫諾·卡佩萊蒂:《福利國家與接近正義》,劉俊徉等譯,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頁。在此意義上,裁判文書公開只是作為一種手段,其目的在于“正義”并“轉化為實際利益”。比如,旁觀者通過公開的接近正義的裁判文書,可以知曉某行為合法或是非法,當自身權益受損時,比照類似裁判維護自己利益。因為司法作為解決、裁判社會沖突或爭議的活動,其實質是在當事人之間分配正義。英語中,“司法”亦被譯為“對正義的管理”(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從裁判文書接近正義的外在價值目標來看,實現(xiàn)“平等對待”是其存在的合理性的主要表現(xiàn),因為平等與形式正義緊密相關。德國法哲學家考夫曼曾指出,正義的核心是平等。⑤[德]考夫曼:《法律哲學》,劉幸義等譯,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頁。
筆者認為,從裁判文書實現(xiàn)平等對待以接近正義的角度來看,集中體現(xiàn)為注重判決論證的不同社會需求上,這種不同社會需求可借由“司法化民”的路徑以滿足。“普通法系國家,在接近形式正義的道路上,走的是一條司法理性道路?!雹俜课拇洌骸督咏x尋求和諧:案例指導制度的法哲學之維》,《法制與社會發(fā)展》2007年第3期,第48頁。在普通法的律師和法官看來,他們尋找的是一種法律理性(legal reason),這是一種弱意義上的理性,一種類似“常識”的推理能力,能夠給出可接受的理由,“合情合理”的理性。②李猛、韋伯:《法律與價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頁。同樣,我國公開的裁判文書實現(xiàn)平等對待也需要能夠給出可接受的理由以及合乎情理的理性。由于不同旁觀者的社會閱歷和知識構成不同,司法見解各異,其社會需求也就不一致。而當前,我國法律知識的大眾化遠未達到“眾民曉知法禁”的程度。所以,經由“司法化民”的路徑,讓裁判文書成為旁觀者與社會的司法約定,促進公眾對裁判文書整合的司法正義予以守成,滿足前者的司法預期,以構筑審判權威維系的社會基礎。
“司法化民”需要展示正義背后的較量。較之傳統(tǒng)社會,現(xiàn)代法治社會有兩個鮮明特征:法條數(shù)量的激增和個體權利意識的興起?!暗谝粋€特征是我們的現(xiàn)代生活被卷人了法律的包圍中,實際上受到了法律的困擾;第二個特征是出現(xiàn)了一種激進的個人主義,而它又得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發(fā)展,至少在理想層面是這樣?!边@反映出,社會個體行為的法律主張和私人權利維護的合法訴求。然而,這二者之間并不是完全契合的,往往存在一定的裂痕需要裁判者彌補。在裁判文書中,一般以“本院認為”開始論述訴訟者主張或抗辯事由的合法律性,最后“據(jù)此”給定一個判決主文。訴訟者一般認為,判決主文即是司法正義產品。而這一正義產品背后的較量無從體現(xiàn)。實踐中,司法正義很多時候是在論爭中獲得的。例如,買受人和開發(fā)商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并支付了首付款,預售合同約定:若買受人以銀行按揭方式支付余款,需開發(fā)商提供擔保時,如果買受人未按約支付銀行按揭房款致使開發(fā)商承擔擔保責任,開發(fā)商有權解除合同并收回房屋,開發(fā)商扣除其因承擔擔保責任所支付的款項以及實現(xiàn)權利的相關費用后,多余部分退還買受人。后買受人和銀行簽訂借款協(xié)議,開發(fā)商為買受人提供保證,銀行將購房余款轉入買受人賬戶。買受人支付五年貸款后,連續(xù)多期未償還按揭貸款。銀行根據(jù)其與開發(fā)商簽訂的擔保合同從開發(fā)商賬戶上劃扣了買受人拖延支付的按揭款及利息。開發(fā)商以其與買受人簽訂的預售合同約定為由,訴請解除二者之間的預售合同,收回房屋。法官甲認為,開發(fā)商的訴請符合合同約定,應支持其訴訟請求。法官乙認為,開發(fā)商的訴請符合合同約定,但房屋經過五年已大幅增值,開發(fā)商直接收回房屋有失公平,經評估后增值的部分開發(fā)商應折價補償買受人。法官丙認為,開發(fā)商與買受人之間為買賣合同關系,開發(fā)商和買受人與銀行系擔保合同關系,開發(fā)商不能以買受人未承擔還款責任而致使其承擔擔保責任為由主張解除買賣合同,應駁回開發(fā)商的訴訟請求。此案即是在論爭中漸次接近正義的典型,較量多一尺離正義就近一寸。
司法正義背后的論爭,在裁判文書中的最佳表現(xiàn)方式是公布裁判者不同意見?!按箨懛▏以趥鹘y(tǒng)上,司法判決一般都只展示一種法院意見,如今情況已然變化,除了法國和意大利,多數(shù)大陸法國家的司法判決都出現(xiàn)了不同意見。”③張志銘:《如何看待“公開合議庭不同意見”》,《人民法院報》2002年12月20日。在美國法官看來,發(fā)表不同意見是“對被掩蓋的法律精神的呼喚,是對未來理解力的呼喚,其后的判決可能改正持不同意見的法官所相信的法庭因受蒙蔽所犯的錯誤”,“表達不同意見或并存意見可以為明天救助那些今天被犧牲或被忘卻的原則”。④[美]埃爾曼:《比較法律文化》,賀衛(wèi)方、高鴻鈞譯,三聯(lián)書店1990年版,第224頁。當前我國裁判文書并不公布不同意見。對此,有學者認為,我國裁判文書以無名無姓的集體(本院)名義出現(xiàn),并絕對不允許公布有分歧的少數(shù)意見,是文官傳統(tǒng)對于司法品質的劇烈影響,也是司法行政化的一種表現(xiàn)。①王怡:《判決書里的少數(shù)人意見》,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61524,中國民商法律網,2015年3月21日訪問。在當下我國社會轉型時期,追求“案結事了”是司法審判的實用主義目標,也是裁判者的終極目標。筆者認為,在此背景下,雖然法律權威是審判權威的直接來源,但審判應最大限度追求司法的社會效果及輿論效果,積極回應社會反響。因為我國的司法資源畢竟有限,相對于黨委政府調動強大的政治資源處理問題的能力,法院在很多時候顯得無能為力。比如,某村位于城郊地帶,1995年前后由于城市的快速發(fā)展,該村村民大多進城務工,導致農田荒蕪。村民閑置農田需向相關部門繳納罰款,并且還需按時繳納農業(yè)稅。后來外地村民陸續(xù)來到該村,與當?shù)卮逦痛迕駞f(xié)商后種植被閑置的土地,在承擔了相關賦稅后還向村委和村民給付一定的“租金”。幾年后,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外地遷來的150多名村民落戶該村,并按當?shù)卮迕駱藴恃a繳了村民應向村委繳納的各項費用,享受當?shù)卮迕翊?。隨著城市的擴張,該村被全部征收。本地800多村民與外地遷來的150多名村民就征收補償款的分配問題產生分歧。本地村民認為,外地村民不應與本地村民同標準補償,只同意將補償款的2 5%支付給外地村民。外地村民因此到法院起訴。本地村民威脅法院,如果法院立案,他們將召集全體本地村民到法院、政府去上訪。法院最終裁定不予受理,理由是不屬于法院的受案范圍。外地村民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了解緣由后予以維持。兩級法院之所以如此裁定,是裁判者認識到,此種群體性糾紛并不適合法院處理,交由黨委、政府去處理更為妥當。
在審判實用主義的司法意識形態(tài)指導下,服判息訴罷防成為裁判者的價值追求。在一個確定性逐步喪失的時代,裁判者也試圖尋求裁判意見與社會之間的共識。在裁判文書中公布不同意見,讓正義背后的“運算法則”為訴訟者和社會公眾知曉,讓部分敗訴者明白其訴請并非不正義,亦非“毫無理由”,只不過因為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票決原則讓其失去了正義的“寵愛”。如此一來,服判息訴罷防的價值目標更容易實現(xiàn)。有人擔心,公布不同意見不利于開展工作,尤其是下級針對上級存有不同意見的時候。其實,在內部去行政化、外部去地方化的司法改革背景下,此種擔心或顯多余,畢竟司法改革的頂層設計已明確要求讓審理者裁判、讓裁判者負責,不同裁判者“運算正義”的過程顯露于裁判文書也就顯得正義凜然。
“司法化民”需要適當?shù)叵拗普x。這種限制不是對正義的違背,而是對不同正義進行權衡后,讓整體司法價值更趨于接近正義。美國著名法理學家卡多佐曾言:“法律的最終目的是社會福利?!雹赱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過程的性質》,蘇力譯,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第39頁。在我國的現(xiàn)有政治語境中,被表述為社會和諧。司法活動可視為對正義進行分配的過程,旁觀者作為正義這一司法產品的受眾,要促成其對司法信念的形成,就必須保證“正義”這一產品是容易為民眾所獲得并接受。通過裁判文書展示司法正義的配置,讓受眾知曉司法福利的獲取經過,達到社會和諧的社會治理目的。比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民事判決書中增加向當事人告知民事訴訟法第232條42規(guī)定內容的通知》規(guī)定:“一審判決中具有金錢給付義務的,應當在所有判項之后另起一行寫明: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32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惫P者認為,在被告基本沒有履行能力的情形下,此項告知內容可不在判決書中寫明。該《通知》的制定依據(jù)是《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有關“落實當事人權利義務告知制度”的規(guī)定,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政治要求。相反,在此類判決書中寫明前述告知內容,對一些連訴訟費都需要申請司法救助的被告,裁判文書再“催促”原告向其主張權利,可謂是要將本無財產可供執(zhí)行的被告“逼上梁山”。此種做法可謂是限制了局部正義,而促進了整體正義的接近。
“司法化民”是多方位、全視角積累審判權威的過程,以上列其要者,以“運算正義”和“限制正義”為主軸,考量裁判文書的不同社會需求,不斷地接近正義。這一點,也契合我國傳統(tǒng)司法實踐。“中國傳統(tǒng)的司法雖然也要求遵照法律的文本世界進行審判,但在許多情況下則往往根據(jù)具體的情理做出折中式的判決,這也許正是實踐理性的要求和體現(xiàn)。因為在古代法官看來,盡快結束訴訟當事人的非正常狀態(tài),使他們恢復合理的正常生活,比寫出一篇漂亮的判決書更重要。法官們希望以此來指導人們去選擇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碑斍八痉ㄒ参┢淙绱?,方能促成社會公眾對審判權威信任。
裁判文書公開與審判權威維系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其受制于制度體制機制、法律法規(guī)政策以及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等諸多因素。司法改革的頂層設計以公開促公信為宗旨,對裁判文書公開進行了制度規(guī)制與安排。這一范疇的解讀,描述了裁判方法,裁判者基于規(guī)則意識探尋經驗理性,使裁判結論更趨合法;這一范疇的解讀,探討了價值抉擇,訴訟者的不同價值追求需給予各自關懷,使裁判結論更趨合理;這一范疇的解讀,分析了信念構建,旁觀者對審判信仰的期待落實于正義的接近,使裁判結論更趨合情。這三個范疇不是彼此運作而是互為聯(lián)動。本文所探討的幾個維度,并非裁判文書公開與審判權威維系的全部品性,但可能是我們對二者關系認識的一個基本觀點、基本立場和基本取向。在法官職業(yè)共同體意識勃興的社會背景下,通過本文所探討的幾個維度,希冀為我國司法信任機制轉型和審判權威價值重塑提供一個側面考量因素,以看得見的公正累積被認同的權威。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人民法院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