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慶
(太原理工大學(xué) 政法學(xué)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歸趣難求歌哭詩 曠世孤獨詠懷人
——阮籍《詠懷詩》獨特藝術(shù)風(fēng)格探源
王麗慶
(太原理工大學(xué) 政法學(xué)院,山西 太原 030024)
生活在魏晉易代之際的阮籍,面對血雨腥風(fēng)的時勢,他選擇了委曲求全的生存方式。但他又以常人難以理解的沉湎酒中、狂悖言行、窮途慟哭等方式對抗社會,把自己從世界中孤立出來,把自己的靈魂隔阻在歡愉之外。他的孤獨與痛苦一方面來自于當時的險惡時局,一方面還來自于“暫聚者終散,暫靈者歸虛”的哲學(xué)體認。孤苦與痛苦凝聚成阮籍八十二首《詠懷詩》旨趣遙深、長歌當哭的獨特藝術(shù)風(fēng)格。
阮籍;詠懷詩;藝術(shù)風(fēng)格;旨趣遙深
正始文學(xué)代表作家之一,“竹林七賢”著名詩人阮籍以五言《詠懷詩》八十二首著稱。在阮籍的作品中,《詠懷詩》最為讀者所重,但其內(nèi)容豐富而晦澀。鐘嶸評阮籍詩:“言在耳目之內(nèi),情寄八荒之表……頗多感慨之詞。厥旨淵放,歸趣難求?!盵1]46唐代李善《文選》注引:“文多隱避,百代之下,難以情測?!盵2]《詠懷詩》意旨隱微,寄托遙深,開了中國文學(xué)史上政治抒情詩的先河。阮籍的《詠懷詩》或借古喻今,或托意神仙,或以史出意,用典興感,給人一種情不定發(fā)、興寄無端又意態(tài)朦朧的藝術(shù)感受,形成了旨趣遙深,高古清奇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筆者以為這種獨特藝術(shù)風(fēng)格是由阮籍所處的獨特時代與其孤獨人格交互作用形成的,也與他孤立的政治境遇、孤傲的性格特征、孤獨的內(nèi)心世界、孤寂的生命體驗以及崇尚老莊、傾心玄學(xué)都有密切的關(guān)系。筆者試為探討,以拓寬對《詠懷詩》學(xué)習(xí)研究的視角。
在魏晉易代之際,由于殘酷的曹馬政治斗爭,導(dǎo)致“名士少有全者” “一日之內(nèi),名士減半” 。阮籍親眼目睹了政權(quán)更迭之中的險惡和血腥,深刻感受到個體生命的危險和災(zāi)難。正是由于他對殘酷的現(xiàn)實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才茫然無措,舉步維艱,內(nèi)心感到無比恐懼、孤獨、痛苦、焦灼和屈辱。 “欲求解脫而不可能,逆來順受又不適應(yīng)?!F(xiàn)實逼得他仍得低下頭來,應(yīng)付環(huán)境,以保全性命?!盵3]阮籍像個危機四伏的暗夜中的獨行者,孤獨地徘徊于世上。
阮籍曾經(jīng)抱有欲回天地振世濟困的遠大志向。他曾登廣武, 觀楚漢相爭舊址,感嘆:“時無英雄, 使豎子成名!”他亦曾寫下聲沉調(diào)遠、音哀氣壯的詩篇:
壯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驅(qū)車遠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挾烏號,明甲有精光。
臨難不顧生,身死魂飛揚。
豈為全軀士,效命爭戰(zhàn)場。
忠為百世榮,義使令名彰。
垂聲謝后世,氣節(jié)故有常。
——《詠懷詩》(三十九)
“籍本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遂酣飲為常?!盵4]在那樣的政治恐怖年代,阮籍有志難伸,又找不到精神的出路;既想堅守人格,又不得不與司馬氏虛與委蛇。無奈之下,他選擇了韜光養(yǎng)晦、委曲求全、謹小慎微的處世準則。在本來可以盡情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阮籍都是謹小慎微的,象征比興,欲言又止。在生活中,他的立身處世就更是如履薄冰、如懷湯火了?;蛘呔}口無語,或者發(fā)言玄遠。晉書記載:“籍嘗隨叔父至東都,袞州刺史王昶請與相見,終日不開一言,自以不能測。”[5]晉文王亦稱,“阮嗣宗至慎,每與之言,言皆玄遠,未嘗臧否人物?!盵6]對于阮籍的這種發(fā)言玄遠、不論時事的行為,以至于伏義在《與阮嗣宗書》中提出質(zhì)疑:“今吾子擢才達德,則無毛遂穎脫之勢;剪跡滅光,則無四皓岳立之高;豐家富室,則無陶朱之利;延年益壽,則無松喬蟬蛻之變??傉撐嶙铀鶜w,義無所歸?!笨梢?,伏義對阮籍這種仕不求聞達、隱不曾身退的言辭隱晦、明哲保身、于國于家均無益處的行為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阮籍的這種自我掩飾、自我封閉,在弒殺頻仍、性命堪憂的亂世, 無疑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但同時也因為心靈上的與世隔絕而令自己倍感孤獨。他“或閉戶讀書, 累月不出, 或登山臨水, 經(jīng)日忘歸”;或“時率意獨駕, 不由徑路, 車跡所窮, 輒慟哭而返” 。《詠懷詩》第一首就為他的組詩奠定了悲哀的基調(diào):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薄帷鑒明月,清風(fēng)吹我襟。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詩中的孤鴻形象仿佛是自己的人生寫照,他就好似一只離群的鴻雁哀號曠野。他的心弦與孤鴻的飛翔共振, 孤鴻的哀鳴又引發(fā)他“憂思獨傷心”的慨嘆。阮籍是“竹林七賢”中最復(fù)雜、最矛盾的一個人。他既不敢與司馬氏公然決裂,又不甘心與司馬氏同流合污,因而他是極其孤獨痛苦的。他只能在詩歌中一次次地遙思微吟,舔噬著他難以排遣的孤獨與痛苦:“獨坐空堂上, 誰可與歡者……孤鳥西北飛, 離獸東南下”(《詠懷詩·十七》);“焉見孤翔鳥,翩翩無匹群”(《詠懷詩·四十八》);“獨坐山巖中, 惻愴懷所思” (《詠懷詩·五十五》) ……更可悲的是他的孤獨痛苦無處傾訴,只能獨自體味:“徘徊空堂上, 忉怛莫我知” (《詠懷詩·其九》)、“多言焉所告, 繁辭將訴誰” (《詠懷詩·十四》)。阮籍從心里是多么期望可以被人理解,多么期望可以自由訴說?。〉窃谡蔚难晷蕊L(fēng)中,他既不愿泯滅是非之心,像山濤那樣“識時務(wù)為俊杰”,一心一意為司馬氏服務(wù);更做不到像嵇康那樣剛直不阿、堅持理想甘愿為道殉身。如果那樣的話,他也就沒有痛苦了。他徘徊于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選擇了茍全于亂世,而這又無疑加深了他缺少些許崇高意味的孤獨與寂寞。
阮籍在至慎的同時又至狂。阮籍深受老莊思想影響,不拘禮法,循性而動,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經(jīng)常做出驚世駭俗的狂悖行為。他沉湎于酒中,放浪形骸,不拘形跡。他高呼:禮法豈為我輩所設(shè)也?他曾醉臥美婦側(cè);他曾在光天化日之下與回娘家的嫂子話別;他也曾為一位不曾相識的少女之死而徑直跑到人家家里大哭一場。在母親葬禮時,他大酒大肉照吃不誤;對于司馬昭的求婚, 他連醉六十日予以拒絕。對于他看得上的,完全是“青眼”視之,看不上的,則完全“白眼”視之。裝瘋賣傻、機智巧辯,巧妙地批判了司馬氏。
阮籍外狂蕩而內(nèi)至淳、外長醉而內(nèi)清醒的種種怪誕行為和雙面性的表現(xiàn),不僅是他對司馬氏統(tǒng)治的一種反抗方式,更是他對內(nèi)心痛苦矛盾的一種宣泄方式。阮籍的至慎與至狂并不矛盾。身處兇險之世欲保全性命,因而至慎;遭遇虛偽之時欲保持人格因而又至狂。阮籍無論是至慎抑或至狂,最終都無法擺脫孤獨與痛苦?!八麄兊闹量?張于外而落落寡合,是人群中的孤獨,是外向的孤獨,是高處不勝寒的孤獨;他們的至慎,退于內(nèi)而封閉自我,是沙洲上的孤獨,是內(nèi)向的孤獨,是深處亦不勝寒的孤獨?!盵7]時代悲哀和個人痛苦交織在一起,慟哭之后,阮籍的孤獨早已超越塵世,深深地融在其血液里,回蕩在歷史的時空中。
阮籍雖然有很多不容于世俗的行為表現(xiàn),但個性謹慎的他,深諳明哲保身的道理。他雖然在司馬氏父子手下作官,但那并非出于他本意。正因為這樣,阮籍的內(nèi)心比任何人都矛盾,對政治現(xiàn)實的不滿和隱忍,也讓他比任何人都痛苦,表現(xiàn)在詩歌上,也就形成了強烈的神秘性,隱晦是他的詩歌最大特色。劉勰《文心雕龍》評曰:“嵇志清峻,阮旨遙深?!比罴梢哉f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位寫晦澀詩的詩人。
王船山評選《詠懷詩》曰:“步兵詠懷,自是曠代絕作,遠紹國風(fēng),近出入于十九首。”[8]阮籍在《詠懷詩》中對生命意義的體認思考,對生死無常的無可奈何,這種對個體生命的觀照精神遠源詩經(jīng)《國風(fēng)》,近承《古詩十九首》。
東漢末年,由于社會黑暗動蕩,百姓流離失所,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儒家傳統(tǒng)的道德倫理規(guī)范,開始關(guān)注個體生命,人的自我意識加快了覺醒。這時期的《古詩十九首》抒發(fā)了人生苦短、生命無常的濃厚感傷。
阮籍雖是名士階層的代表,也受到了最高統(tǒng)治者的特別關(guān)照,可是他在其《詠懷詩》里亦反復(fù)感嘆人生無常,憂生嗟時,有一種強烈的朝不保夕的生命憂患意識?!叭松舫柯?,天道邈悠悠”(《詠懷詩·三十二》)、 “世務(wù)何繽紛,人道苦不遑”(《詠懷詩·三十五》)、 “生命辰安在,憂戚涕沾襟”(《詠懷詩·四十七》)、“自然有成理,生死道無?!?(《詠懷詩·五十三》)。
一日復(fù)一夕,一夕復(fù)一朝。
顏色改平常,精神自損消。
胸中懷湯火,變化故相招。
萬事無窮極,知謀苦不饒。
但恐須臾間,魂氣隨風(fēng)飄。
終身履薄冰,誰知我心焦!
——《詠懷詩》(三十三)
這首詩尤其表達了他對美好生命的萬分留戀與恐慌。時光像流水一樣匆匆流逝,日月卻依舊浮沉。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在變化, “生命無期度, 朝夕有不虞” “視彼桃李花, 誰能久熒熒” “朝為美少年, 夕暮成丑老”……生命旦夕禍福,一切都轉(zhuǎn)瞬即逝,充滿了變數(shù)。自然界中存在的這無法抗拒的規(guī)律令他心驚膽戰(zhàn),終日惶惶不已。
阮籍的這種人文精神自然傳承了東漢末年《古詩十九首》的精髓,而且,他所處的魏晉之際比起漢末建安來, 更充滿了血雨腥風(fēng)。但是,阮籍對于個體生命的自覺觀照僅僅用時代共性來解釋顯然是不足的。 阮籍對于生命不確定性的惶恐心理的形成還有個體的獨特感受。阮籍的主體生命危機意識在當時具有更普遍、更廣闊的色彩。他和其他魏晉名士對于人生苦短的哀傷與當時盛行的玄學(xué)思想有關(guān)。魏晉玄學(xué)有一個中心論題,即“有無之辯”。張湛注《列子·楊朱篇》題曰:“夫生者, 一氣之暫聚, 一物之暫靈。暫聚者終散,暫靈者歸虛?!盵8]魏晉玄學(xué)之“有無觀”反映到生命意識中, 則為有限與無限之關(guān)系的辯論,是對人生、對宇宙的終極思考。個體生命, 所謂 “暫聚” “暫靈”, 是有限的、短暫的;“終散”“歸虛”則是無限的、永恒的。個人生命的有限性與宇宙時空的無限性兩相對立,令阮籍產(chǎn)生濃厚的孤獨感和無助感,即便他想仿效仙人道家而尋求解脫,但是最終還是以失敗的宿命而告終,他最終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對生命有限的悲痛之中。從阮籍對生死的認識,我們可以看到他身上一種悲天憫人的精神,生命意識的覺醒不僅表現(xiàn)在生存層面上,更表現(xiàn)在靈魂層面上。他以死觀生,從他對萬物生死的認識到個體生命的最終悲劇性體驗,他懷疑一切生存狀態(tài)的價值,雖然找不到出路,但還是不得不走路。阮籍的這種孤獨與苦悶直接關(guān)涉終極生命,是由個體升華的一種普遍性的人類精神。
清初詩文選家陳祚明評選《詠懷詩》曰:“嗣宗詠懷詩,如白首狂夫,歌哭道中,輒向黃河亂流欲渡,彼自有所以傷心之故,不可為他人言?!盵1]48阮籍一生壯志滿懷,卻又無處施展,長期在入世與出世的痛苦與矛盾中掙扎徘徊,精神上飽受陰暗政治現(xiàn)實的扭曲與擠壓。因此,《詠懷詩》就成了魏晉易代之際險惡的社會現(xiàn)實政治的曲折寫照,成為以詩人血淚凝鑄成的一曲社會人生的悲歌,是詩人痛苦心靈的永久寫照。
“口不能言”的險惡現(xiàn)實政治環(huán)境,使阮籍陷入了窒息般深重痛苦的精神生活之中。一個是非鮮明、情感飽滿的人有滿肚子話要說,卻只能將暢所欲言化作滿胸塊壘。“《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論語·陽貨》);“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韓愈《送孟東野序》),于是乎歌哭無端的激動和哀傷,率意獨駕,信馬由韁,歧路而哭,放任怪誕,哭自己,哭現(xiàn)實,哭出了正直士人的千般痛苦和萬般無奈,哭盡了歷史的困惑和時代的悲涼! 凡此種種,發(fā)之于詩,就形成了他獨有的特點?!对亼言姟坊螂[晦寓意,或直抒心跡,表現(xiàn)了詩人深沉的人生悲哀,充滿濃郁的哀傷情調(diào)和生命意識,無不給人以“陶性靈,發(fā)幽思”的人生啟悟。
或者“白首狂夫,歌哭道中”,抑或嘯歌山林,佯狂抒意,阮籍借《詠懷詩》暗寓自己對現(xiàn)實的不滿,直抒苦悶矛盾的心情。為避免無端迫害,放任怪誕卻又小心謹慎、口不臧否人物的阮籍,將其代表作寫成了“厥旨淵放,歸趣難求”的美學(xué)名篇,清新自然,纏綿悱惻,慷慨激昂,詩歌充滿了象征性、神秘性,常以豐富的想象和動人的景物抒發(fā)自己隱晦的心情,反映自己有志難伸的境遇,使千載以來讀者難以悟透其主旨。
阮籍的《詠懷詩》以其獨特的藝術(shù)風(fēng)格和美學(xué)情調(diào)出現(xiàn)在中國詩壇上,當時就引起了強烈反響,并為歷代文人所看重。阮籍的詩形象地展現(xiàn)了魏晉易代之際士人痛苦、抗爭、苦悶、絕望的心路歷程,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和認識價值。阮籍處于時代洪流的前鋒,他的一生是曲折戰(zhàn)斗的一生,更是悲劇的一生。他既想要堅守理想,保持操守,又受到現(xiàn)實無情的逼迫,他對于美好理想的追求漸漸被殘酷的現(xiàn)實消磨殆盡,兩者不可化解的尖銳矛盾注定他孤獨終生。他將一個彷徨苦難的靈魂演繹得如此悲壯,如此令人哀痛;他的孤獨痛苦是那樣義無反顧,又是那樣的透徹入骨!
[1]許文雨.鐘嶸詩品講疏·人間詞話講疏[M].成都:成都古籍書店影印,1983.
[2]蕭 統(tǒng).文選[M].李 善,注.北京:中華書局,1977:419.
[3]李澤厚.美的歷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1984:127.
[4]房玄齡.晉書·阮籍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1360-1361.
[5]房玄齡.晉書:卷四十九[M]. 北京: 中華書局, 1977:1359.
[6]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M]. 周祖謨,余淑宜,整理.北京: 中華書局, 1983:17.
[7]李建中.魏晉文學(xué)與魏晉人格[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247.
[8]楊伯峻.列子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1979:216.
A Poet in Solitude and Loneliness——OntheoriginoftheuniqueartisticstyleofRuanJi′slyricpoetry
Wang Liqing
(CollegeofPoliticalScienceandLaw,Tai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
Living in the turn from Wei Dynasty to Jin Dynasty,in the face of bloody times,Ruan Ji chose to survive by stooping to compromise.But his manner of confronting society is hard to understand because he isolated himself from the world.His loneliness stemmed from the dangerous situation on the one hand,but also from the uncertainty of life on the other hand,which made him deeply indulged in great loneliness.The reality and his spiritual world interwoven with loneliness,and together with the unique life experience,are all condensed into Ruan Ji′s 82 lyric poems profoundly,demonstrating his deep and unique artistic style of sorrow.
Ruan Ji;poems of one′s heart;artistic style;profound intension and interest
2015-03-18
王麗慶(1976-),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理工大學(xué)講師。
10.16396/j.cnki.sxgxskxb.2015.06.035
I206
A
1008-6285(2015)06-01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