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晨子
一
好多年前,錄音帶里沒頭沒尾地聽到李立群講防空洞躲空襲的一段“相聲”,恨錄音不夠清晰、不夠完整,卻瞬間被擊中,好奇海峽對岸如何講共同經(jīng)歷過的一段歷史,好奇“相聲”如何成為“劇”,好奇“表演工作坊”是個怎樣的所在,“集體即興創(chuàng)作”又是怎樣的神秘、神奇、神氣。當看到“用相聲寫相聲的祭文”這樣的創(chuàng)作宣言與定位,更是心有戚戚。
2000年,《千禧年,我們說相聲》來了,正宗的表坊、正宗的相聲劇、正宗的集體即興創(chuàng)作,懷著印證的期待坐進劇場,“食”不知味,它是期待中的“樣子”,卻沒有想要印證的內(nèi)容。
這不是誰的錯,只是錯位發(fā)生了!《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成功在1985年,成功在臺灣解嚴之前,發(fā)生在臺灣民眾的“尋根”思潮中,它既釋放了戲劇作為公共論壇的功能,也撿回了丟失已久的民間藝術形式。當言說本身和言說的內(nèi)容都不再是禁忌,“相聲劇”也就結(jié)束使命“下臺一鞠躬”了,作為延續(xù)的《這一夜,WOMEN說相聲》已經(jīng)是天才女演員的脫口秀,以性別乃至性犯忌終歸沒有游走在政治上的不被允許的影響力大?!扒ъ辍钡倪@一次相逢中,“錄音帶”式的不可見已經(jīng)打破,犯禁的快感已經(jīng)消失,兩岸的社會狀況不同,尋求共鳴自然是刻舟求劍。十多年后,當《寶島一村》把笑聲帶回了大陸的劇場,輕松調(diào)侃已然取代了最初的試探、緊張和莫名的興奮。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相聲只是載體,觸犯戒嚴期間敏感的政治才是它走紅的原因。而從“這一夜”、“那一夜”到《寶島一村》,看“隔壁家的戲”還不是想了解“隔壁家”?“相聲劇”終于成了祭文,好在,并不是相聲的祭文。
二
十年前,青春版《牡丹亭》問世,同年,臺灣某基金會聯(lián)手蘇州昆劇院推出全本《長生殿》。2008年,白先勇先生再度攜手蘇州昆劇團打造《玉簪記》,2012年,仍然是該基金會,與江蘇省昆劇院合作的上、下本《南柯記》在臺灣首演,該劇今年展開在上海、廣州等多地的演出。
臺灣大學教授王安祈曾著文《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昆曲與臺灣的遇合》,“臺灣除了有最好的觀眾之外,更掌握了論述詮釋主導權(quán),原本沒有任何昆劇資源的臺灣,竟在十年之間化被動為主動,‘臺灣制作、大陸主演漸成模式,幾度‘全本復原更展現(xiàn)了臺灣不可忽視的創(chuàng)作力。”她堅信,“臺灣的文化品位,永遠能與昆曲相映成趣?!?/p>
一次次前往大學校園的低票價演出,200場的演出場次,是青春版《牡丹亭》的驕傲,亦是白先勇先生的辛苦。然而,就演出本身而言,昆曲自身的表演特質(zhì)和大舞臺大劇場的矛盾并沒有解決,在其效應下,各昆曲院團紛紛熱演《牡丹亭》,紛紛追求“全本”,原本就脆弱的折子戲傳承更加脆弱;“青春”成了招牌,忽視表演而停留于靚麗外形,也誤導了部分青年演員;“白牡丹”之后,以白色為主體的舞美設計越來越多,“白舞臺”背離了昆曲審美。
至2012年史依弘的“驚世版”《牡丹亭》和上下本《南柯記》,昆曲的“臺灣制作”開始遭遇壓力。無論是跨界的史依弘,還是年輕的單雯、施夏明,表演上的缺陷益發(fā)明顯,前者的亞克力材質(zhì)桌椅、懸掛舞臺上方的圓環(huán)和過于明艷的服裝配色遭到昆曲戲迷詬??;后者舞美設計的木樁雖組合變化頻繁,但語匯意圖含糊,取自青花瓷、青綠山水的服裝色彩和圖案,一派簇新,像新仿的贗品。也許,兩劇在策劃階段都缺少詳實的論證?調(diào)門高的史依弘適合昆曲嗎?僅存兩折可表演的《南柯記》適合排演全本嗎?
青春版《牡丹亭》引起的后果當然不該由其承擔,這份效仿本身沒眼光或主要出自商業(yè)目的;“驚世版”《牡丹亭》和上下本《南柯記》的失敗可另分析,值得玩味的,是為何臺灣“化被動為主動”,又為何遭到了大陸觀眾的抗拒。
“隔壁家的”用昆曲寫了昆曲的祭文?
三
從郭小莊的“雅音小集”,到吳興國的“當代傳奇”,再到現(xiàn)在由王安祈任藝術總監(jiān)、李小平任導演、魏海敏擔綱主演的國光劇團,“隔壁家的”京戲到底怎么演?
2014年4月,國光劇團的“伶人三部曲”《孟小冬》、《水袖與胭脂》和《百年戲樓》亮相上海大劇院,一時引發(fā)熱議。追捧者稱這樣的戲大可“演給不看戲的人看”,棒喝者言這戲只能“演給不看戲的人看”,且看了后也不會因此而看京戲,中立者稱必須佩服“國光”的文案和宣傳做得好,文宣好雖不等同于戲好,但文宣好又不是過錯,正該檢討自己沒做好?!稏|方早報》上同版刊登兩篇文章,一篇將“伶人三部曲”比作美國動畫片《功夫熊貓》,稱其是《一次成功的“勾引”》,另一篇則從立意到劇作結(jié)構(gòu)做了批評,題為《被“神話”的國光劇團》。
就戲論戲地分析三部戲的短長已然沒有意義,若說“勾引”,因何“上鉤”?若說“神話”,那么,主語是誰?被誰“神話”、又為何“被‘神話”了呢?
戲曲式微多年,人們盼望“國光”帶來神話般的奇跡。結(jié)果,不錯的票房成績是由緊鑼密鼓的文宣和幾乎“去京劇化”的演出帶來的?“去京劇化”是囿于臺灣京劇表演人才的匱乏,也是嘗試用京劇竭力表達現(xiàn)代意涵時的代價?
對話變得艱難,因為雙方處在不同的語境。希望看到京劇在內(nèi)的戲曲前途光明的人們“神話”了國光劇團,生活在別處,傳統(tǒng)戲曲在隔壁家,而對國光而言,京劇更是“隔壁家”的吧?京劇自清末始渡海臺灣演出,國民黨到臺后成立三軍京劇團以慰藉思鄉(xiāng)老兵,政局更迭使京劇在臺灣遭受了更大的困頓,2011年李小平導演獲得臺灣第十五屆“文藝獎”時,他甚至感慨,他從事的京劇是服務于外省人的嗎?京劇在臺灣還有沒有合法性?
當京劇在“伶人三部曲”中被打散成長短不一的片段,不過是“戲中戲”的組成部分,國光用京劇寫了京劇和京劇伶人的祭文。
四
“隔壁家的”孩子更優(yōu)秀、老婆更漂亮,飯也是“隔灶香”。之所以對“隔壁家的戲”抱有期許,一是恨自己家的不爭氣,丟失傳統(tǒng)踐踏文化的孽造太多,二來,誤讀了“隔壁家”。用繁體字、把孔子誕辰設定為教師節(jié)、延續(xù)民間信仰和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有品功夫茶,玩香道、蜜蠟,這自然是臺灣,但臺灣文化等同于傳統(tǒng)文化嗎?這是否一廂情愿?
當陳丹青心心念念于對岸“溫良恭儉讓”的教養(yǎng),望著臺灣同行們想起民國文藝家們時,出生成長在臺灣的梁文道稱,大陸對臺灣的最大誤解是——這真是傳統(tǒng)的中國,在他眼中,過去十多年的政治虛耗和經(jīng)濟停滯使得臺灣視野上少了國際觀,文化上開始“小清新”,當然,文化上的輕盈也是一種追求,而價值觀的多元化亦是臺灣人努力的結(jié)果。他的結(jié)論是,臺灣沒有臺灣人說的那么壞,也沒有大陸人說的那么好。
回到戲劇領域,臺灣的戲劇人多有留學西方的教育背景,“向外看”遠比“往回望”的資訊更發(fā)達。路徑和目的不盡相同,但現(xiàn)代性的焦慮同樣沒有放過“隔壁家”。倘若,將云門舞集看作是臺灣表演藝術的一個代表,是否中國元素嫁接了西方表達?
“隔壁家”是個參照,無需“神話”;被“神話”了,“隔壁家”也未必自在。
“隔壁家的”和自家的戲都會唱下去,一個傳統(tǒng),各自表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