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聰輝
【摘 要】職校語文教學十分強調實用性、實踐性特點,強調為專業(yè)服務的意識。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正是順應了職校語文教學的新趨勢,但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應采取價值、情境、合作、成功、肯定的教學策略,改變教學現(xiàn)狀,不斷提升教學實效。
【關鍵詞】職教語文;教學策略;寓教于樂
一、職校學生特點
職校學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他們普遍基礎差,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學習積極性,甚至學習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負擔。但職校生大都從小學到初中都很少聽到老師對他們的贊賞,對于他們批評聲大于表揚聲,所以心理承受能力較強;因為成績差,父母叫他們干這干那,所以動手能力較強。另外,上職校的學生都認為我們到這是學習一門技術,文化課的學習就是一種負擔。因此,職校語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因勢利導,因材施教,一改傳統(tǒng)語文教學方式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讓更多的學生被語文課所吸引,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我們職校學校的每一個語文老師深思的問題。所有職教文化課教師都深有體會,在職校教學中,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生來校主要目的很明確就是練就一門技術,因此他們認為文化課的學習就是“無用功”,還有部分學生是迫于家長的壓力來學習,缺乏對自己未來的遠景規(guī)劃,在職校學習生活中完全是混日子。這種思想嚴重影響學生對文化課也包括語文的學習。針對以上問題,我們語文教師應當首先轉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選取一些在生產生活中因為語言文字運用等方面出現(xiàn)差錯鬧出笑話或是造成嚴重后果的事例,使學生在哄堂大笑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深入的思想教育,教育學生掌握自己國家的母語是一位合格公民的體現(xiàn)。
二、結合學生實際,寓教于樂,變苦學為樂學
職業(yè)學校大多數(shù)職校生文化基礎差,注意力易分散,又不太注重文化課的學習,這就要求教師除注重基礎知識教學外,還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力求寓莊于諧,寓教于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有興趣學,樂于學。但有些教師卻無視學生的存在,不結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現(xiàn)有水平,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認識不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把本應是師生共同活動、學生積極參與的語文課堂,變?yōu)榻處煪毎殧埖难葜v會場,把本應講得活生生的課文講死了,把本應是生動有趣的語文課講得枯燥乏味。一節(jié)課下來,往往是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課堂氣氛死,教學效率低,教師出力不討好。有經驗的教師很注重“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他們注意營造民主、和諧、活潑的課堂氛圍,并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讓學生共同參與、積極參與,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更應如此。唯其如此,才能改善沉悶而壓抑的課堂氛圍,才能讓學生都活動起來,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既學到知識,真正喜歡上這一科,同時又避免了學生課堂上睡覺或做小動作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
三、重視實踐,培養(yǎng)語文能力
語文的實踐性很強,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途徑是語文實踐,應該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诖?,應該努力尋求實踐機會,增強其對語文的興趣,如:從學校的圖書室和學生手頭的圖書精選出一部分適合職校生閱讀且篇幅不長的古今中外文學名著、科普科幻讀物、政治歷史等書籍。再如,讓學生每月出一期小報。語文學科綜合性很強,語文知識囊括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能力體現(xiàn)在寫作、聽讀、編輯等方面,嘗試著為同學提供一個施展個人才華的“舞臺”,這樣同學們就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辦好小報積極主動去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可收到了意象不到的效果;另外還可以開展一封家書,做一項調查,搞一次辯論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趣味活動,像課前五分中演講、語文常識快速搶答、猜謎語、錯別字糾正等競賽活動,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他們主動、活潑地參與合作,這樣做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也使得語文教學生動有趣,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針對職校生基礎差、底子薄的特點,我重點訓練了學生的書法、寫作與普通話等技能和基本功。字是一個人的“門面”啊!學生應聘填個招工表,連字都寫得站不穩(wěn),不是第一關就過不了嗎?寫作方面除教材安排的作文序列訓練之外,每周引導學生寫周記,按寫作訓練規(guī)律由片斷到篇章,文體由記敘說明到議論,多側面多角度地訓練。除此之外職校的語文課面對的學生,是接受完學校教育后要走上工作崗位的群體,所以教師在上語文課時要注重實用性,要與學生的專業(yè)課結合起來,催化學生學習的興奮點,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我認為還應對應用文的寫作進行嚴格訓練,因為日常生活中應用文運用非常廣泛。在上語文課時,教師也可教授學生學習寫商業(yè)信函、公文以及學生找工作時的工作簡歷和求職信等,這些都是職校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前必須準備的一些技能。同時,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外,還應對學生的普通話加以訓練。能否說好普通話關系到學生畢業(yè)后的前途,所以學生們學得也很起勁。
參考文獻:
[1]母漢瓊.關于職教語文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出處:《中國西部科技》,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