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玲++盛定建
導讀:永嘉縣蔬菜種植面積大,是溫州市的后備蔬菜基地,隨著大棚蔬菜的發(fā)展和外來人口的進入,該縣蔬菜種植模式和品種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菜稻輪作模式由露地蔬菜—晚稻,變?yōu)榇笈锴炎印淼尽⒋螅ㄐ。┡锢苯贰淼?、小拱棚四季豆—晚稻等?/p>
永嘉縣位于溫州市區(qū)之北,與之隔江相望,交通方便,是溫州市的后備蔬菜基地縣。目前,全縣蔬菜年種植面積在5 067 hm2,大棚蔬菜面積454 hm2。隨著時代的變遷,菜稻輪作模式也隨之變化。1992年以前,我縣的菜稻輪作模式主要是露地蔬菜—晚稻,主要有四季豆—晚稻、結(jié)球甘藍—晚稻、白菜類—晚稻等。20世紀90年代后期,隨著大棚蔬菜的發(fā)展、外來人口的進入,蔬菜的種植模式和品種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F(xiàn)將永嘉縣菜—稻輪作新模式和其關(guān)鍵技術(shù)介紹如下。
1 永嘉縣菜—稻種植情況
1.1 主要菜—稻輪作模式
永嘉縣主要菜—稻輪作模式如下:大棚茄子—晚稻,面積
287 hm2;大(?。┡锢苯贰淼?,面積80 hm2;小拱棚四季豆—晚稻,面積67 hm2等。主要種植品種及各模式的茬口安排見表1。
1.2 主要菜—稻輪作模式效益及分布
①大棚茄子—晚稻栽培模式 茄子平均667 m2產(chǎn)量3 200 kg,最高產(chǎn)量5 500 kg;667 m2產(chǎn)值19 200元,最高產(chǎn)值30 000元。晚稻667 m2產(chǎn)量500 kg,產(chǎn)值1 580元。此栽培模式主要分布在楓林鎮(zhèn)、巖頭鎮(zhèn)、南城街道、巖坦鎮(zhèn)、大若巖鎮(zhèn)等。
②大(?。┡锢苯贰淼驹耘嗄J?辣椒平均667 m2產(chǎn)量
2 500 kg,最高產(chǎn)量5 000 kg;667 m2產(chǎn)值5 700元,最高產(chǎn)值
10 000元。晚稻667 m2產(chǎn)量550 kg,產(chǎn)值1 740元。此栽培模式主要分布在巖頭鎮(zhèn)、巖坦鎮(zhèn)、大若巖鎮(zhèn)、楓林鎮(zhèn)、沙頭鎮(zhèn)等。
③小拱棚四季豆—晚稻栽培模式 四季豆平均667 m2產(chǎn)量
1 800 kg,產(chǎn)值3 500元;晚稻667 m2產(chǎn)量550 kg,產(chǎn)值1 740元。此栽培模式主要分布在沙頭鎮(zhèn)、大若巖鎮(zhèn)、巖坦鎮(zhèn)、鶴盛鎮(zhèn)、巖頭鎮(zhèn)等。
1.3 技術(shù)原理
經(jīng)過多年實踐,通過水旱輪作,這種“菜—稻”種植模式可有效地抑制病蟲在土壤中的積累,顯著減輕病蟲和田間雜草的為害,還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氣狀況和結(jié)構(gòu),提高土壤肥力,獲得菜、稻雙豐收。
2 栽培要點
2.1 茄子關(guān)鍵技術(shù)要點(主要介紹大棚茄子—晚稻模式)
①確定適宜的播種期 根據(jù)晚稻的收割期確定茄子的播種時間。此模式的晚稻品種一般選用甬優(yōu)15號或甬優(yōu)9號,收割期在10月上中旬,茄子品種選用引茄1號或浙茄1號,播種期在8月中下旬。
②茄子秧齡及定植密度 一般播種后1個月移植至營養(yǎng)缽,20天左右定植至大田。株行距0.7 m×0.75 m,每667 m2栽1 200株左右。
③大棚管理(田間管理) a.保溫防寒。定植后15~20天以保溫為主,保持棚內(nèi)溫度在25~28℃。在寒冷天氣一般采用大棚、中棚加地膜的方式進行保溫,并在大棚兩頭圍上稻草,有條件的在棚內(nèi)安裝取暖燈。通過開閉大棚頭膜、裙膜和揭蓋中棚膜以達到調(diào)節(jié)光溫、濕度和空氣的目的。
b.通風透光。在保溫的前提下,注意晴天應(yīng)揭膜通風;低溫陰雨天也要在中午揭開兩頭適當通風換氣。一般每天9:00~10:00揭開中棚薄膜,以增強透光,提高光合作用。晴天10:00左右將大棚裙膜揭開通風。15:00~16:00閉棚保溫。
c.整枝打杈。整枝一般留2~3枝,促進結(jié)果,提高產(chǎn)量和品質(zhì)。待門茄采摘后,根據(jù)植株生長情況,摘掉門茄以下的葉片,適當疏去過密的葉片,并抹去門茄以下的嫩芽,以利于通風透光,促進上部枝葉和果實的正常生長,減輕病蟲為害。
d.防落花落果。早熟栽培因溫度較低易出現(xiàn)落花落果現(xiàn)象,一般用2,4-D 1mL+萬霉靈(或速克靈)1 g+500 mL水,或用1 mL 2,4-D+2 mL防落素+500 mL水點花柄。前期氣溫低,水量減至400 mL,后期氣溫上升,水量增至600 mL。
e.肥水管理?;?67 m2施腐熟欄肥1 000 kg+餅肥150 kg+復合肥(挪威產(chǎn))150 kg,或667 m2施腐熟欄肥2 500 kg+復合肥(挪威產(chǎn))200 kg。追肥根據(jù)茄子的長勢決定,長勢好的667 m2在4月上旬追施一次復合肥(挪威產(chǎn))25 kg即可;長勢弱的在采摘盛期,每隔15天左右追肥一次,每次667 m2施復合肥(挪威產(chǎn))20 kg。采果盛期可用綠芬威、愛多收、磷酸二氫鉀液等葉面噴施,延長采果期。
定植時溝灌一次,使水分充分滲透至壟背,利于活棵;10天后再淺灌一次;第三次在門茄長17 cm左右時溝灌。以后至4月上中旬,可保持相對干燥,有利于保溫,減少病害的發(fā)生。4月中下旬后,溫度明顯回升,遇連續(xù)晴天,1周左右澆水或溝灌一次。
④病蟲害防治 大棚茄子病害主要有灰霉病、根結(jié)線蟲病、綿疫病、菌核病、黃萎病、青枯病等,蟲害主要有紅蜘蛛、薊馬、白粉虱等。近幾年對我縣大棚茄子產(chǎn)量影響最大的是灰霉病,其次是根結(jié)線蟲病。一般用撲海因(異菌脲)、腐霉利、凱澤(啶酰菌胺)等防治灰霉病和菌核??;用百菌清、甲霜靈、乙鋁·錳鋅等防治綿疫??;用農(nóng)用鏈霉素、新植霉素、可殺得(氫氧化銅)等灌根防治青枯??;用噁霉靈等灌根防治黃萎??;用氟蟲脲防治紅蜘蛛;用阿維菌素或吡蟲啉等防治薊馬;用阿維菌素灌根防治根結(jié)線蟲;用阿立卡(噻蟲·高效氯)+阿維菌素或畝旺特(螺蟲乙酯)等防治白粉虱。
⑤適時采收 采收要掌握寧早勿遲、寧嫩勿老的原則。氣溫低時(12月至翌年1月)一般從點花至采摘需40天左右,氣溫升高后(4~5月)一般從點花至采摘需20天左右。當茄子的色環(huán)帶不明顯、果實呈本品種應(yīng)有光澤、手握柔軟有黏著感時采收。采后24 h內(nèi)上市銷售。
2.2 晚稻關(guān)鍵技術(shù)要點
①品種選擇 甬優(yōu)15號、甬優(yōu)9號。
②稀播壯秧、適時移栽 播種期掌握在5月中旬,6月中下旬移栽,秧田667 m2播種量7 kg。培育帶蘗壯秧。
③合理密植 由于前作為大棚茄子,施肥水平高,土壤肥力足,以每667 m2插0.8萬叢左右為宜。
④科學施肥 基肥、分蘗肥原則上不施,看苗追施穗肥,如后期葉色轉(zhuǎn)淡,施一次穗肥。
⑤水漿管理 前期以露為主,淺水插秧,寸水護苗,深水返青、淺水促蘗,達到預定穗數(shù)八成時及時擱田,孕穗期淺水長穗,灌水防旱,后期干干濕濕,干濕交替。黃熟以后,排水落干。
⑥病蟲害防治 晚稻生育期長,病蟲易并發(fā)。要特別注意紋枯病、穗頸瘟、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病蟲害的防治,確保晚稻獲得高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