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尚豪 瞿葉娟
〔摘要〕 立案登記制能夠最大限度地保障當事人訴權,有利于發(fā)揮司法的應有功能。任何一個案件的形成,均須符合法律所規(guī)定的程序要件及實體要件,因而,立案必須審查。立案登記制并非摒棄法院的審查,而是將審查置于程序之中,變先前的“先審查、后立案”為“先立案、后審查”,給予當事人以足夠的程序保障。建構立案登記制,尚需在立案機構、訴狀格式、案后審查等方面作出進一步規(guī)定。
〔關鍵詞〕 立案登記制,立案審查,案前審查,案后審查
〔中圖分類號〕D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175(2015)02-0114-05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稱《決定》)中提出“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對人民法院依法應該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保障當事人訴權”。與立案審查制相比,立案登記制降低了立案標準,但這并不意味當事人的任何起訴均可以被法院登記為案件,即使經(jīng)過登記亦并非均能符合可審案件的條件。因為任何案件只有符合案件資格才有審理的價值,這就要求法院必須通過審查甄選出適合審理的案件,才可啟動審理程序。否則,如果罔顧案件是否符合審理條件,而放任進入到審理程序之中,法院亦無法審理,嚴重損害程序運行及司法權威。由此可見,立案登記制并非從根本上否定法院對于立案的審查,而是要求法院將先前的案前審查即“先審查、后立案”轉變?yōu)椤跋攘?、后審查”,將立案納入到正當程序中,在立案階段給予當事人以充分的程序保障。
一、立案登記制的價值凸顯
立案登記制降低了起訴條件,這使更多的社會糾紛能夠順暢地進入訴訟程序,便于當事人尋求司法救濟。實行立案登記制是我國加強訴權保障和法治建設,充分發(fā)揮司法在法治保障體系的重要作用的必要舉措。
(一)能夠最大限度地保障當事人訴權。當事人的訴權是當事人請求司法救濟的基本人權,是民事糾紛與國家職權之間的紐帶,是“社會成員利用或者分享國家公共權力和公共司法資源的權利,訴權保障程序反映一個國家人權保障狀況和法治發(fā)展水平” 〔1 〕。而“確認和保障權利是法治的真諦,尊重和保障人權是國家治理的精髓所在,也是國家現(xiàn)代性的根本體現(xiàn),將法治精神融入國家治理,就是要確立和強化人權和公民權利神圣的觀念和信念,確保在各種考量中,人權和公民權利具有優(yōu)先性,這是使人活得自由且有尊嚴的內(nèi)在要求” 〔2 〕。當事人訴權的行使就是要求案件能夠及時系屬于特定的法院,并且法院能夠在充分保障當事人程序權利和實體權利的基礎上作出公正合理的裁判。立案登記制消除了起訴條件的“高階化”限制,打開了立案的“閘門”,將當事人“請進門”,以保障公民訴權為立足點,是貫徹人權、公民權利優(yōu)先的具體實踐,是推動法治建設的必然舉措。
有學者質疑立案登記制是“先將當事人請進來,再請出去”,即先立案登記再裁定駁回起訴,加大了程序耗費,反而不利于原告訴權的保護。但也應該認識到法院立案登記受理案件,實質上已經(jīng)滿足了當事人的部分訴權,即使法院在后續(xù)審查過程中發(fā)現(xiàn)起訴欠缺必要的起訴條件或者訴訟條件而駁回起訴或者訴訟請求,這也是對當事人訴權實施的一種保障。
(二)有利于發(fā)揮司法的應有功能。“司法是維護人民群眾權益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民群眾尋求公正的最后的制度化的途徑?!?〔3 〕司法的首要任務是解決糾紛,“一方面平息和化解各種利益糾紛和沖突,另一方面通過法律手段調節(jié)和平衡各種社會經(jīng)濟利益關系,從而穩(wěn)定社會、經(jīng)濟秩序,并防止由于社會經(jīng)濟利益沖突引發(fā)的社會政治矛盾” 〔4 〕。實行立案登記制,能夠使社會糾紛比較順利地轉化為訴訟糾紛,使利益沖突的社會主體能夠獲得及時、有效的司法救濟,維護穩(wěn)定和諧的社會秩序,這不僅是司法的主要任務,也是法治建設對司法的要求。
在立案審查制下,法院主管沒有明確、具體的法律規(guī)定,并且缺少必要的內(nèi)部監(jiān)督和社會監(jiān)督機制,這就使法院主管難免帶有隨意性,眾多社會成員得不到司法救濟,利益沖突得不到有效化解,從而產(chǎn)生連鎖式效應,威脅法治秩序,影響社會穩(wěn)定 。立案登記制的實施實際上是去掉了法院的“保險閥”,法院被置于社會矛盾解決最前線,同時法院又是維護社會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不得拒絕裁判 〔5 〕。這就要求法院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tài)參與社會管理,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司法保障私權,維護法治的多重功能。但當前法院功能發(fā)揮受制于多種因素,如權力配置、業(yè)務能力、人員構成等多個方面,所以,要深化司法改革,建立與立案登記制相適應的司法制度。
二、滿足可審理案件的資格條件:立案登記制的內(nèi)在要求
社會糾紛必須經(jīng)過法定的程序處理才能轉化為訴訟案件,一些不符合案件資格的社會糾紛在轉化過程中會被剔除,所以說并不是所有訴求司法途徑解決的社會糾紛都能轉化為案件,只有滿足案件資格中程序要件要求和實體要件要求的社會糾紛才能順利轉化為案件。
(一)程序要件。沒有當事人的起訴行為就不存在社會糾紛向訴訟糾紛轉化問題,更不會有案件,所以當事人提起訴訟是取得案件資格的前提條件。起訴狀是當事人利益訴求的文本載體,而且就訴訟程序而言,起訴狀是法院最早接觸的訴訟資料,是啟動訴訟程序的端點。因此,當事人提交起訴狀是訴求司法救濟的第一步。當事人的起訴首先要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程序要求,即當事人向法院提交起訴狀。起訴狀的記載事項、表述方式和文本格式也要符合相應規(guī)定,以向法院傳達有效信息。
(二)實體要件。訴訟案件需要具有兩方或者多方利益對立的主體。糾紛是矛盾外化的產(chǎn)物,由此糾紛內(nèi)在地要求不同主體之間存在利益對立關系。而社會糾紛是訴訟案件的原始形態(tài),所以訴訟案件必須存在兩方或者多方的對立主體。如果只有一方主體或者一方當事人虛構與之對立的主體提起訴訟,就根本不能形成社會糾紛,更無所謂訴訟案件。
訴訟案件需要具有可訴性。當事人提起訴訟是法院對案件進行實體裁判的前提,也是當事人行使訴權的具體表現(xiàn)。雖然訴權是當事人請求司法救濟的基本人權,但任何權利都有行使的范圍和限度,并不是所有的利益訴求都能接近司法。法院需要判斷糾紛是否具有可訴性,如果案件沒有可訴性,即使進入實體審理程序,對原告的糾紛解決和權利救濟也不會產(chǎn)生實際效果,但這不僅浪費有限的司法資源,還徒增當事人訴累。
可訴性的標準關系當事人的訴權和國家審判權的范圍,所以應該從多個方面考量。就當事人來說,一方面,“司法是維護人民群眾權益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民群眾尋求公正的最后的制度化的途徑” 〔2 〕,所以法院應該以保障當事人訴權作為出發(fā)點,便于當事人接近司法。另一方面,適格當事人是系爭利益的管理者或者所有者,只有以適格當事人為主體開展訴訟程序,才能解決糾紛,充分發(fā)揮司法的作用。所以,案件具有可訴性的首要前提是當事人適格。就可訴案件的范圍來說,一方面,現(xiàn)代社會中社會成員的利益日益多樣化,社會糾紛呈現(xiàn)復雜化,越來越多的利益沖突超出當事人內(nèi)部化解的能力范圍,需要國家司法救濟,所以應該拓寬訴權保障范圍,使具有可訴性的案件能夠獲得實體裁判。另一方面,司法具有有限性,期望所有的訴求都能獲得司法救濟是不現(xiàn)實的。非法律調整的利益糾紛,如純道德性爭議、情感問題、習慣差異、學術論爭、政治分歧等問題,就不能通過訴訟途徑解決,即使法院對此作出裁判,也不具有公信力和執(zhí)行性。民事訴訟法第3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這不能理解為所有因財產(chǎn)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訴訟都具有可訴性。隨著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新類型案件和多元化的利益訴求層出不窮,但法律的更新滯后于社會關系和利益訴求的發(fā)展,所以當事人的部分權益尚未納入法律保護范疇。如果法院脫離法律而裁判,會嚴重破壞法治秩序,甚至損害社會利益,因此在法律尚未更新并且進行必要的法律解釋不具有可行性的前提下,應該認為這類型的案件暫時不具有可訴性。
三、立案審查:立案登記制的必經(jīng)程序
審查是不同立案制度的共同要素。無論是立案審查制還是立案登記制都是圍繞案件資格的審查建立的,都強調立案審查程序,以發(fā)揮過濾作用,將不具有案件資格的社會糾紛排除在訴訟程序外。
(一)立案登記制下仍需進行立案審查。不論是立案登記制,還是立案審查制,立案審查都是必需的環(huán)節(jié),這是由司法解決糾紛能力的有限性和司法資源的有限性決定的。社會糾紛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司法不是解決糾紛的唯一途徑,司法也不能壟斷糾紛的解決。司法只有審理具有可訴性的社會糾紛才能充分發(fā)揮糾紛解決的功能,才可能實現(xiàn)預期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如果將不具有可訴性的社會糾紛強行納入司法程序,不僅不能解決糾紛,還會損害司法權威,浪費司法資源。因此,有必要對欲進入訴訟程序的社會糾紛進行審查,以判斷是否具有可訴性,避免勞而無功。
另外,“司法是一種公共資源,是國家依靠納稅人的財力支持設立的” 〔6 〕,在公共資源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對司法投入過多,則會影響對其他社會福利的財政支持。公共資源的配置總是力求平衡,不可能無限度地傾向任一領域。所以司法機關能夠利用的公共資源是有限的,投入過多的司法資源,無限制地保護個別私權,不僅損害納稅人的整體利益,對其他社會成員也是不公平的,因此啟動司法程序時需要考慮司法資源利用的實效性。這就需要對案件進行審查,判斷以司法途徑解決該糾紛是否是最佳選擇,以充分發(fā)揮司法的功效。
在立案審查制下,法院在收到當事人訴狀之后,并不立案,而是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進行形式要件和實體要件的審查。審查后如果符合立案條件,才為案件設定案號,完成立案程序。
立案審查制中,整個立案審查均處于立案之前,屬于典型的案外程序,缺乏公開性、規(guī)范性及當事人的參與性。一方面,“程序利益屬于補救原實體利益的利益” 〔7 〕,程序利益是實體利益補救性延伸的產(chǎn)物,立案審查涉及當事人的實體利益,當事人卻不能參與立案審查程序,這與程序保障的理念相悖;另一方面,案外的立案審查使審查程序處于是否為訴訟程序的邏輯難題之中,嚴重影響了程序的發(fā)展與完善。
(二)立案登記制下的立案審查具有科學合理性。在立案登記制下,立案審查以立案作為界點分為案前審查和案后審查兩個階段。案前審查主要審查形式要件,只查看起訴狀的記載形式和格式要求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只要符合形式要求即可立案,社會糾紛就進入訴訟程序,取得案號,并用訴訟語言稱之為“案件”。但該“案件”是否具有可訴性尚未明確,還要對實質要件進行審查,這就是案后審查需要解決的問題。如果案后審查發(fā)現(xiàn)該案件不具有可訴性,則停止對案件的實體審查,并以判決的形式駁回起訴。
1.案前審查。案件審查的重點是訴訟文書的形式要件,即只對起訴狀進行表面、直觀的審查。只要爭訟的社會糾紛具備訴訟的形式要求,即可以登記立案。由于案前審查完全不涉及實體審查、價值判斷和案件甄別,所以立案登記工作可以由法院的書記員或者法官助理完成。在日本,當事人向裁判所的事務窗口提交起訴狀,值日的書記官收到訴狀后,即轉給按事先規(guī)定的案件分配方式應該負責該案件的裁判官。裁判官只對訴狀進行形式上的審查,即審查是否寫明必要記載事項、是否貼上收入印紙,并繳納規(guī)定的手續(xù)費。如果訴狀欠缺必要要件,裁判官會要求原告在一定的時間予以補充或者修正。通過修正,訴狀達到要求時,訴狀的時間溯及到最初提交訴狀時;如果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原告沒能進行補正,審判長可以依命令駁回訴狀 〔8 〕 (P152 )。在德國,法官接到書記處送交的起訴狀及相關書狀后,僅需要對起訴狀等文書進行形式審查,確認原告是否按程序交納了費用,是否實施了州規(guī)定的調解程序并且該程序失敗,訴狀是否包含強制性規(guī)定的內(nèi)容等。經(jīng)審查各項內(nèi)容都符合法律規(guī)定,最后將訴狀送達被告 〔9 〕 (P71 )。
2.案后審查。案后審查主要審查實體要件,判斷進入訴訟程序的糾紛是否具有可訴訟性。根據(jù)大陸法系基本理論,案件的實體要件又被稱為訴訟要件,即“法院對本案實體權利義務爭議問題繼續(xù)進行審理并作出實體判決的要件” 〔10 〕 (P69 )。訴訟要件是審查訴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的標準,如果“訴”欠缺訴訟要件,法院應該作出駁回起訴的判決,停止對本案的審理。通說認為,訴訟要件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法院的訴訟要件,表現(xiàn)為法院的審判權和審理資格;二是當事人的訴訟要件,即當事人能力、訴訟能力和訴訟實施權限;三是被主張的權利的可訴性、起訴符合法律規(guī)定、未被訴訟系屬、未發(fā)生既判力以及權利保護需求構成了涉及訴訟標的的訴訟要件 〔9 〕 (P46 )。
大部分實體要件法院都可以進行職權調查,即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和主張,法院也需要依職權進行必要的審查,以判斷訴訟糾紛是否具備案件資格。此外,由于案后審查涉及當事人的實體性權利,所以法院應該保障雙方當事人參與訴訟程序,就案件資格問題進行必要的陳述和辯論。例如,德國在立案審查階段即采取職權探知和當事人辯論相結合的方式,法院可依職權調查案件事實并且“法院的判斷不受自認的拘束,也不妨礙法院可以通過證據(jù)調查認定與自認不同的事實” 〔11 〕 (P11 );同時,當事人在立案審查階段可以進行必要的陳述和辯論。采取職權探知主義和當事人辯論主義相結合的方式獲取訴訟資料,不僅有利于保障當事人的訴權,還能夠對法院立案審查的自由裁量權形成必要的監(jiān)督和約束,確保法院作出是否立案的決定的正確性。
四、立案登記制的具體建構
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實和執(zhí)行,而落實和執(zhí)行的前提是明確實施細則和實施方案?!稕Q定》對立案登記制度的規(guī)定是宏觀性和指導性的,為了貫徹落實立案登記制,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完善立案登記制在司法實踐中的具體實施方案,以負責任的態(tài)度推進立案制度改革,保障立案登記制的落實和執(zhí)行。
(一)重構起訴狀。起訴狀可以啟動訴訟程序,擔負向法院及對方當事人提供訴訟信息的重任。法院根據(jù)起訴狀了解原告的訴訟請求,對方當事人根據(jù)起訴狀作出答辯,可以說起訴狀是原告能否成功立案的關鍵。實行立案登記制,法院僅就形式要件進行審查,這更強化了起訴狀記載質量的重要性。但我國起訴狀的記載內(nèi)容和形式不能適應立案登記制的需要,所以需要重構起訴狀。
1.區(qū)分必要記載內(nèi)容和任意記載內(nèi)容。當前我國起訴狀內(nèi)容主要包括三部分,即當事人基本信息,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民事訴訟法對起訴狀采用嚴格規(guī)定,沒有區(qū)分必要記載事項和任意記載事項,只要當事人任一項內(nèi)容沒有記載清楚都可能被要求反復進行補正,甚至可能被法院駁回起訴。并且,起訴狀中一些要求記載的內(nèi)容對當事人過于苛嚴。例如,法律規(guī)定原告必須提供被告的住址信息,這有利于法院向被告送達訴訟文書,但實踐中,很多原告并不知曉被告的住址,由此法院可能會拒絕受理,這使當事人因非過錯性瑕疵而被剝奪獲得國家司法救濟的權利;再如當事人需要在訴狀中載明提出訴訟請求的理由,而這項理由主要體現(xiàn)為法律規(guī)定,但是當事人提出的法律依據(jù)對法院僅具有參考價值并沒有實際約束力,而且在當前國民法律素養(yǎng)不高和非強制律師代理制度下,這無疑增加了當事人的訴訟負擔。所以,有必要在起訴狀中區(qū)分必要記載事項和任意記載事項。必要記載事項包括當事人和代理人的姓名、名稱、商號,訴訟請求和所依據(jù)的事實;任意記載事項包括被告的地址或者郵編,與案件事實相關的事實和證據(jù)、法律依據(jù)等。即使沒有寫明任意記載事項,也不影響當事人的起訴。如果必要記載事項有欠缺,法官應在充分釋明的基礎上一次性要求當事人在一定期限內(nèi)予以補正。
2.起訴狀要格式化。立案登記制主要表現(xiàn)為訴狀登記制,所以進行有效登記的前提是起訴狀的內(nèi)容和形式符合法定要求。為此,法院必須向全社會公開合法有效并且能夠為法院登記的起訴狀的形式標準和內(nèi)容標準,否則就會在登記環(huán)節(jié)上糾纏不清,從而影響立案登記制的實施。具體來講,就是要將起訴狀格式化,由法院詳盡地向社會公示起訴狀的程式、內(nèi)容,制定合法起訴狀的樣板并且規(guī)定必要變通的限度,為當事人填寫起訴狀提供明確的指導。同時需要加強起訴狀記載要求的宣傳,使起訴狀格式成為社會成員的認知常識。
一是明確起訴狀的格式要求。首先,應當通過立法或者司法解釋規(guī)定起訴狀詳細的格式要求,使社會成員對起訴狀的形式具有清晰、明確的認知。只有將起訴狀格式化,立案登記制的案前形式審查才有現(xiàn)實操作性。法院可以統(tǒng)一印制起訴狀的文本文件,也可以將起訴狀的標準模板電子文件放置在法院網(wǎng)站的頁面上,供當事人下載。其次,為加強起訴狀格式要求的宣傳效果,可以在法院服務中心的布告欄中張貼起訴狀的格式要求或者起訴狀范文以供參考。同時在各級法院主辦的刊物中刊登起訴狀格式要求,并定期挑選優(yōu)秀的起訴狀,經(jīng)雙方當事人同意后予以刊登(必要時可對當事人的個人信息進行模糊處理,保護當事人的隱私)。
法院通過表面審查,對符合程式標準的訴狀,應當即時登記,給予案號,完成立案手續(xù)。如果訴狀不符合形式要求,則不予登記,但同時應當告知當事人在一定的期限內(nèi)完成補正,如果當事人在指定期限內(nèi)完成補正,法院就應當進行立案登記,但立案日期可以溯及最初提交起訴狀之日。如果當事人未在法院指定的期限內(nèi)完成補正,可以駁回訴狀。
二是明確起訴狀的內(nèi)容要求。起訴狀的內(nèi)容應該分為必要記載事項和任意記載事項。對不同記載內(nèi)容的要求不同,必要記載事項需要通過形式觀察就可以判斷是否合理、清晰的程度,比如原告聯(lián)系電話本應該是11位,但起訴狀記載的是10位,這就屬于明顯不合理;起訴狀的部分字跡經(jīng)過反復改正已不能辨識或者表達方式不符合常規(guī)并且表達的意思不能為人所理解,這就屬于不清晰,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要求當事人進行補正或者必要說明。任意記載事項屬于當事人可以記載的內(nèi)容,即使欠缺也不會對起訴效果產(chǎn)生實質影響,所以,對任意記載事項的要求要相對寬松,如果任意記載事項的內(nèi)容不合理或者不清晰,法院首先要詢問當事人是否愿意補正,如果當事人不愿意補正,則視為相關內(nèi)容提交無效,例如當時人提出的法律依據(jù)是民事訴訟法第290條,這明顯與事實不符,法院應先征求當事人的意見,即使當事人不愿意改正,也不影響登記立案。
3.口頭起訴的要求。對于口頭起訴,首先,法院應該在訴訟服務中心布告立案的辦理流程,為當事人提供明確的向導。其次,當事人在陳述時應該簡潔、清晰,突出重點,法院工作人員根據(jù)當事人的陳述記錄。由于口頭起訴可能會遺漏信息、復雜案情表述不清或者理解有誤差,所以記錄結束后,法院工作人員應該立即向當事人復述記錄的內(nèi)容,以確認是否與當事人意思相符。如果法官認為有需要進一步明確的地方,可以在充分釋明的基礎上,盡可能一次性要求當事人補充完整。
(二)保障當事人參與案后審查程序。案后審查的主要內(nèi)容是案件資格的實質要件,案后審查直接影響法院是否應該向當事人開啟司法救濟渠道,以使當事人獲得通過民事裁判保護實體權益。當事人資格、糾紛的可訴性等實質要件都涉及不同價值甄別和利益衡量,這就決定了實質要件審查的復雜性。而且實質要件的客觀存在具有一定的內(nèi)隱性,僅根據(jù)訴訟文書進行封閉性審查難以保證判斷的客觀性和準確性。根據(jù)“程序參與原則,那些利益或權利可能會受到民事裁判直接影響的人,應當有充分的機會富有意義地參與民事訴訟的過程,并對裁判結果的形成發(fā)揮其有效的影響和作用” 〔12 〕,因此,在案后審查階段應該建立立案聽證制度,公開聽取當事人的意見,由當事人圍繞權利的發(fā)生、妨礙、阻卻及消滅等要件提出各種事實和證據(jù),對不利于自己的主張進行反駁或者抗辯,使雙方當事人能夠充分、有效地參與立案程序。實行立案聽證制度,由當事人就不同意見進行辯論,能夠使相關事實更加明朗,法官根據(jù)訴訟文書及當事人之間的辯論判斷實體要件,確保裁決的正確性。此外,立案聽證制度使立案程序公開化,與案件有關的事實、證據(jù)以及當事人的意見都向公眾公開,有利于防止暗箱操作和司法專斷,維護司法公正。
實行立案聽證制度,首先應該明確聽證事項的范圍和聽證方式。當事人可以就案件基本事實、仲裁協(xié)議、當事人資格、管轄等問題進行聽證,并由當事人提供事實依據(jù)和法律依據(jù),進行陳述和辯論(法院可以根據(jù)當事人的意見選擇一次還是分次進行聽證)。具體聽證方式,除了涉及個人隱私、商業(yè)秘密或者國家秘密外,聽證一律公開進行,允許他人旁聽。在聽證會上當事人可以提交訴訟文書,但應該主要以口頭辯論的方式進行。此外,“民事訴訟中以當事人私權為本位” 〔12 〕,而立案聽證是民事訴訟程序的組成部分,所以立案聽證應該貫徹私權意思自治的原則,保障當事人的處分權,即由當事人申請是否舉行聽證,當事人沒有申請法院不能自主啟動聽證程序。具體流程是當事人的起訴已經(jīng)被登記立案后,法院在實體審查階段要征詢當事人是否舉行聽證,雙方當事人同意進行聽證的,再就關于聽證主題、時間、地點、聽證方式、聽證程序與當事人進行商榷,保障當事人有效行使辯論權。
由于案后審查涉及當事人基本的訴訟資格等基礎事實的判斷,所以在立案審查階段的辯論原則對法院裁判的效力應該與審判程序中的辯論主義有所區(qū)別。審判程序中法院裁判范圍局限于雙方辯論的內(nèi)容,并且法院應該認可雙方當事人自認的效力。但在案后審查中雙方辯論的焦點是案件的基礎事實,即當事人適格、糾紛的可訴性等問題,如果承認自認效力,案后審查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所以在立案審查階段應該對當事人辯論權的效力進行必要的變通,即明確規(guī)定當事人行使辯論權的范圍,對基礎事實問題當事人可以進行辯論,法院的審查和判斷也受當事人辯論的約束,但排除雙方自認對法院裁判的約束。
(三)建立案前審查階段的攔截和過濾機制。在立案登記制中案前審查階段只審查程序要件,原則上只要符合起訴狀符合法定的程序要求都可以登記立案。若發(fā)現(xiàn)屬于刑事案件、行政案件或者明顯欠缺可訴性的糾紛,而程序要件完全符合法律規(guī)定,此時如果機械地堅持程序要件的審查原則,上述案件就會進入實體審理階段,法院和當事人所付出的時間和費用實際上是在做無用功。
實際上,立案登記制中程序審查和實體審查并不是完全分開的。案前的程序審查需要必要的實體審查進行支撐,案后的實體審查也需要程序予以配合。在案前審查階段,需要進行必要的過濾,為明顯欠缺可訴性的案件和非民事案件設置出口,將其排除出民事訴訟程序,使有限的司法資源用于裁判具有資格的民事糾紛,為訴訟當事人提供及時、有效的司法救濟。
(四)建立和完善立案監(jiān)督機制。民事訴權是一項基本人權,任何公民、組織都不能妨礙民事訴權的程序。而起訴狀是“公民行使訴權的端點,是開啟訴訟程序的鑰匙” 〔13 〕,法院不得拒收起訴狀。法院應該建立當事人監(jiān)督和法院內(nèi)部監(jiān)督機制,并將是否接受起訴狀列入法官考評內(nèi)容。當事人將起訴狀提交法院,法院在接到當事人的起訴狀時當場予以登記,并出具注明日期的書面憑證。不接收起訴狀的,當事人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起訴。上級人民法院受理后可以移交下級法院審理,也可以自行審理,并給予相關責任人員以紀律處分。
參考文獻:
〔1〕張文顯.法治與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J〕.中國法學,2014(4).
〔2〕孫 謙.發(fā)揮司法在社會管理中的職能作用〔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11(3).
〔3〕董 暤.司法功能與司法公正、司法權威〔J〕.政法論壇,2002(2).
〔4〕宋興旺.論民事訴訟立案審查制度〔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8(2).
〔5〕曹文海.民事檢查聽證制度初探〔J〕.人民檢察,2002(9).
〔6〕常 怡,黃 娟. 司法裁判供給中的利益衡量:一種訴的利益觀〔J〕.中國法學,2003(4).
〔7〕許尚豪.論民事訴訟程序中的個人主體性——以程序利益與程序主體的關系為視角〔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
〔8〕〔日〕中村英郎.新民事訴訟法講義〔M〕.陳剛,林劍鋒,郭美松,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9〕〔德〕漢斯-約阿希姆·穆澤拉克.德國民事訴訟法基礎教程〔M〕.周翠,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
〔10〕張衛(wèi)平.民事訴訟:關鍵詞展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11〕〔日〕高橋宏志.重點講義 民事訴訟法〔M〕.張衛(wèi)平,許可,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12〕胡曉霞.階段細分視角下的民事庭審前程序之重構〔J〕.政治與法律,2012(5).
〔13〕紀格非.論我國民事起訴狀的功能轉型與內(nèi)容再造〔J〕.現(xiàn)代法學,2013(6).
責任編輯 楊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