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衛(wèi)軍
(湖南城市學院 文學院,湖南 益陽413000)
在漢字發(fā)展演變的漫長歷史進程中,簡化與繁化始終是一對孿生姐妹。表意的精確性需要通過增添筆畫和偏旁造出新字,使?jié)h字不斷繁化,記憶和書寫的便利性又要求漢字形體結構趨于簡化。但總的來說,簡化是漢字發(fā)展的總趨勢。
漢字的簡化主要體現在字形和字體兩個方面。從簡化的內容來看,簡化最主要的有兩個方面:一是省改字體,一是簡化筆畫。所謂省改字體,就是漢字字體隨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簡單,容易書寫。所謂簡化筆畫,就是減省筆畫的簡體字。這種簡體字,遠在甲骨文、金文時代就已經存在了,以后各個時代又都有所發(fā)展。
凡是使用漢字的國家和地區(qū),在進行漢字簡化時,必須確立一定的原則和方法。中國上世紀50年代的漢字簡化,總原則是“約定俗成,穩(wěn)步前進”。這是在過去漢字基礎上進行簡化,首先整理、研究和肯定長期在群眾中流行的、已經社會化了的簡體字,只作必要的修改和補充;簡體字的選定以最常用的字為限,不是每一個繁難的字都簡化;需要簡化的字分期分批進行,不一次解決,也不一次推行。
漢字的理據性是個復雜的問題,大體說來古文字的象形意味濃厚,如“日”,像太陽,“月”像月亮。但演變到隸書,已經成為不象形的象形字了?,F代簡化漢字的理據性雖已無古文字那么明顯,但也并非是一種隨意性的行為,毫無根據。在現代簡化字中,除了少量的符號替代簡化字以及新造字(這些新造字也是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傳的約定俗成的),大部分漢字的簡化是有其合理性的,其中借用古字的方法就可以說是最具有說服力也是最具有理據性的一種方法。下面本文以國務院1986年發(fā)表的《簡化字總表》為考察對象,對其中借用古字簡化出來的漢字進行考證。
《簡化字總表》中漢字的簡化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對繁體筆畫的“省簡”,大多是從俗字、古字、草書中演變而來;第二種是用同音字或近音字取代,比如“後面”的“後”和“皇后”的“后”,本來是兩個字,為了省略筆畫,就統(tǒng)一用筆畫少的“后”替代了?!逗喕挚偙怼分袕墓抛盅莼鴣淼暮喕旨s有二十多個,限于篇幅,下面對其中的10個簡化字的來源進行考證:這個“復”字。
“復”是“復、複”二字的本字,它們之間是古今字的關系?,F行規(guī)范字用“復”兼代這兩字,正是回復了本字。
形體演變:“號”為會意字。篆文從口,從丂(拐棍兒),含被打得大聲哭叫之意。隸變后楷書寫作“號”。
字義演變:《說文·號部》:“號,痛聲也。從口,在丂上?!北玖x為大聲痛哭。照《說文》:“號,從口,在丂上”分析,“號”則是“從號從虎”。那么,必然是先有“號”字,然后才能以它為偏旁或構件,造出“號”字來。它們字義相同或近似,如《說文》說:“號,痛聲也”;“號,呼也”。有的直接把“號”作為“古字”?!队衿泛汀稄V韻》還以“號”為正字。段注:“凡啼號字古作號?!褡謩t號行而號廢矣?!?/p>
也就是說,這兩個字原是一對古今字,先有“號”后有“號”。由于“號”作偏旁,其義后來便用當“虎吼”講的“號”來表示。用“號”代“號”是采用了古字。
形體演變:“胡”為形聲字。篆文從肉,古聲。義為牛頷下的垂肉。隸變后楷書寫作“胡”。
字義演變:《說文·肉部》:“胡,牛頷垂也。從肉古聲?!北玖x為牛頷下的垂肉。最早例《詩經·豳風·狼跋》:“狼跋其胡,戴疐其尾。”(意為:老狼下巴的懸肉很長,狼往前走時踏上了它;狼往后退,又被自己的長尾巴絆倒。)朱熹《詩集傳》注:“胡,頷下懸肉也?!币驗槿祟惡鸵恍┇F類的須毛常常長在下巴部位,所以稱為“胡髯”、“胡須”?!稘h書·郊祀志》:“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焙毩x另加義符“髟”寫作“鬍”。從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隸書,都未見有這個繁體字,可見它是很晚才產生的。
現行規(guī)范字用“胡”代“鬍”是采用了古字。
形體演變:“夸”為會意兼形聲字。甲骨文從大,從于(表示樂聲婉轉),會樂聲張大高揚之意。于也兼表聲。金文加出樂聲的標志。篆文省去樂聲的標志,下邊“于”變彎曲。隸變后楷書寫作“夸”。
字義演變:《說文·大部》;“夸,奢也。從大,于聲?!彼屔炅x。本義當為樂聲張大?!翱洹焙汀罢F”都見于《說文》;但是從較早的古籍和出土文物都用“夸”字來看,“夸”應該是本字,而“誇”是后起的派生字。
“夸”、“誇”的主要義項也是相同或相近的?!盾髯印ぶ倌帷罚骸百F而不為夸”;《廣雅》:“夸,大也”;《漢書·嚴安傳》顏師古注:“夸,大也”;《逸周書》:“華而無實曰夸”;《一切經音義》:“自矜曰夸。”由本義引申出的“自大、矜夸”和“贊美”兩義后另加義符“言”,寫作“誇”,表示用言辭張大。如今簡化作“夸”。
用“夸”代“誇”是回復了本字。
形體演變:“禮”本為“豊”,象形字。豊與豐在甲骨文中是一個字,皆像禮器“豆”中盛滿了祭品之形,表示致祭之意。金文大致相同。篆文分為二體:以豊表示致祭,以豐表示豐滿。隸變后楷書寫作豊與豐(豐)。
字義演變:《說文·豊部》:“豊,行禮之器也。從豆,象形。”本義為古代祭祀用的禮器?!岸Y”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未發(fā)現?!墩f文》中說“禮”是“禮”的“古文”。王力認為“禮”是“禮”的古異體字?!队衿氛f:“禮,古文?!碧啤ゎ佋獙O《干祿字書》注“禮、禮”二字并正。宋·丁度《集韻》說:“禮,古作禮?!惫宜 逗购啞肥珍浟艘粋€近似《說文》“古文”字例。歷代碑刻常可見“禮”字,歷代書法家、唐變文以及宋、元、明、清通俗文學讀物均有采用“禮”字,由本義盛器引申為泛指祭祀時的各種禮儀。由于“豊”作了偏旁,其義便另加義符“礻”寫作“禮”來表示。如今簡化作“禮”,用以表示敬事神靈以求福。
用“禮”代“禮”是采用了古文。
形體演變:“網”為象形字。甲骨文像一張網。金文簡化;篆文整齊化。隸變后楷書寫作網。
字義演變;《說文·網部》:“網,庖犧氏所結繩以田以漁也。從冂,下象網交文。罔,網或從亡;網,網或從糸?!北玖x為用繩線結成的用于漁獵的器具?!墩f文》以“網”為正體,“罔”、“網”為或體。由于“網”作了偏旁,后便另加“亡”聲旁寫作“罔”,如《易傳·系辭下》:“作結繩而為罔罟”;《春秋·繁露》:“四面張罔,焚林而獵?!痹俸髞?,“罔”字被假借為否定詞“不、不要”的意思,因而又加義符“糸”另造“網”字表本義。
現行簡化字回復了古代的正體字,好認好寫。
形體演變:“從”為會意字。甲骨文從前后二人,會相跟隨之意。金文大同。篆文整齊化。隸變后楷書寫作從。由于字形含義不夠明顯,金文遂另加義符“辵”(走路),寫作“從”,以突出跟隨之義。篆文承之。如今簡化仍用“從”。
字義演變:《說文·從部》:“從,相聽也。從二人?!彼尀橐炅x。本義當為二人相隨而行,一個人在前面走,另一個人跟著在后面走。字的本義就是“跟隨”。如《論語》:“子路從而后。”這個字始見于甲骨文。從古到今,“從”字一直存在,金文有“從”字,《說文》有“從”字。東漢《無極字碑》有“從”字的隸體。南北朝《玉篇》收錄了“從”字。
“從”字其實不是“簡化字”而是“古本字”。
形體演變:“云”為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皆像天空中舒卷的云層形。金文稍訛。篆文線條化,并另加義符“雨”,表示云與雨相關。隸變后,楷書承接甲骨文和篆文分別寫作云和雲。如今規(guī)范化用“云”。
字義演變:《說文·雲部》:“雲,山川氣也。從雨、云,象云回轉之形。云,古文省雨?!北玖x為云氣。如三千多年前的卜辭:“庚寅卜,占:茲云其雨?”因“云”被借用于表“說”義,就另造“雲”字。
簡化字“云”其實是恢復了古字。
形體演變:“回”為象形字?;嘏c亙(漩的初文)同源。甲骨文像漩渦形。金文和古文大同。篆文整齊化。隸變后楷書寫作回,是“洄”的初文。
字義演變:《說文·口部》:“回,轉也。從口,中象回轉形?!彼尀橐炅x。本義當為漩渦。后引申指迂回、曲折。如:“廊腰縵回,檐牙高啄。”此義后寫作“迴”,異體作 、逥。又引申為回避、返回等義?!盎亍睘橐炅x專用,漩渦之義便另加義符“氵”寫作“洄”來表示,如“溯回從之,道阻且長”?!稗挕弊?,小篆和隸書都未見,是一個后起字。它的義項與“回”基本相同?,F行簡化字是恢復本字。
其作用體現在兩個大的方面:一是在理論研究方面。了解現行簡化字的來源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漢字的形成與演變情況。二是在實際應用方面。對它的研究既可以促進漢字的規(guī)范化,進一步推廣簡化字,又可以幫助中學語文教學和對外漢語教學。尤其是后者,研究簡化字中的古本字能使中外學生對我國現行漢字有更深入地理解,在幫助他們掌握和運用漢字方面可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1]李樂毅.簡化字源[M].華語教學出版社,1996.
[2]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M].華夏出版社,2003
[3]蘇培成.二十世紀的現代漢字研究[M].書海出版社,2001
[4]王力.古代漢語(第一冊)第二版[M].中華書局,1983.
[5]陳章太.論漢字簡化(選自《現代漢字規(guī)范化問題》),蘇培成、尹斌庸編選[M].語文出版社,1998.
[6]王寧.論漢字簡化的必然趨勢及優(yōu)化的原則(選自《現代漢字規(guī)范化問題》).蘇培成、尹斌庸編選[M].語文出版社,1998.
[7]康殷.對簡化字的一些感想,選自《漢字問題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編[M].語文出版社,1988.
[8]管燮初.漢字簡化問題(選自《漢字問題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編[M].語文出版社,1988.
[9]李行健.漢字優(yōu)缺點的再認識(選自《漢字問題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編[M].語文出版社,1988.
[10]蘇培成.關于簡化漢字的幾個有爭論的問題[J].語文建設,1991(1).
[11]許長安.實事求是地評價簡化字[J].語文研究,1991(1).
[12]陳一,詹人鳳.評對“識繁寫簡”的新解釋[J].語文建設,1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