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qū)土城子滿族朝鮮族鄉(xiāng)衛(wèi)生院,吉林吉林 132228
心力衰竭是中老年患者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其中心臟舒張功能異常在該疾病發(fā)生及發(fā)展中有重要參與作用?,F(xiàn)階段,隨著我國中老年人口數(shù)量不斷增加,冠心病這一中老年慢性疾病發(fā)生率不斷增加,心力衰竭及心肌梗死發(fā)生率也不斷提高[1]。因此加大對該類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該研究主要選取145例冠心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其血糖情況將其分為兩組,分析血糖異常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張功能與動脈僵硬度相關性,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該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45例,根據(jù)其血糖情況將其分為觀察組(共65例)與對照組(共80例),觀察組為冠心病合并血糖異常患者,對照組為單純冠心病患者。觀察組男35例,女30例,最大年齡為68歲,最小年齡為41歲,平均(52.11±2.32)歲,平均體質(zhì)量指數(shù)為(26.41±3.51)kg/m2,合并高血壓15例;對照組男44例,女36例,最大年齡為69歲,最小年齡為43歲,平均體質(zhì)量指數(shù)為(26.12±3.31)kg/m2,平均(52.54±2.42)歲,并高血壓13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平均體質(zhì)量指數(shù)及合并癥等方面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比較價值。
1.2.1 納入標準 ①所有研究對象均經(jīng)相關診斷確診為冠心病患者[2]。血糖異?;颊呖崭寡浅^7.0 mmol/L。②均無意識障礙及精神障礙患者。③所有患者均在知情狀態(tài)下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1.2.2排除標準 ①排除經(jīng)超聲心動圖監(jiān)測,LVEF(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低于50%的患者;②排除瓣膜病、心肌病以及進行換瓣術(shù)后患者;③排除心房顫動、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肺心病、外周動脈疾病以及腎功能不全患者;④排除有急性感染性疾病及發(fā)熱患者;⑤排除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1)血脂及血糖監(jiān)測。所有入選對象均實施常規(guī)體檢、病史采集以及相關實驗室檢查等。在晨起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靜脈血,進行血生化指標測定,檢測患者TG(總膽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FBG(空腹血糖)、HbAlc(糖化血紅蛋白)。(2)LVEDP測定。采用GE INNOVA 2100平板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儀進行DSA(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同時選擇BL-420S生物機能實驗系統(tǒng)測定患者的左室血流動力學,測定3次,取平均值為最終值,記錄其LVEDP(左心室終末舒張壓)。(3)左心室舒張功能檢測。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Alokaα10型)對患者心臟舒張功能進行測定,探頭頻率為2.5 MHz,患者取仰臥位,測定其LVEF(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AD(左心房內(nèi)徑)、E(左心室舒張早期流速峰值)、A(左心室舒張晚期流速峰值)、E/A比值及EDT(E峰減速時間)等。(4)CAVI檢測。將CAVI(心踝血管指數(shù))作為患者動脈僵硬程度的檢測指標。選擇北京福田電子醫(yī)療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VS-1000動脈硬化檢測儀測量心踝血管指數(shù)。CAVI≤8.0,表示正常;8.0
觀察組 TC 為(4.98±0.98)mmol/L,TG 為(2.41±0.93)mmol/L,HDL-C 為(1.40±0.29)mmol/L,LDL-C 為(3.09±0.60)mmol/L,F(xiàn)BG 為(7.98±0.75)mmol/L,HbAlc 為(7.78±0.61)%,LVEF 為(66.41±5.98)%,LAD(39.51±4.98)mm,E為 (56.14±15.82)cm/s,A(76.87±12.45)cm/s,E/A 比值為(0.71±0.22),EDT 為(207.85±55.41)ms,LVEDP 為(18.98±5.53)mmHg,CAVI為 (9.75±1.01); 對照組 TC 為 (4.91±0.95)mmol/L,TG 為(1.71±0.92)mmol/L,HDL-C 為(1.41±0.29)mmol/L,LDL-C 為(3.01±0.59)mmol/L,F(xiàn)BG 為(5.51±0.72)mmol/L,HbAlc為 (5.21±0.56)%,LVEF 為 (66.39±5.87)%,LAD(33.41±4.76)mm,E 為(68.61±15.92)cm/s,A(70.98 ±12.82)cm/s,E/A 比 值 為 (0.97 ±0.24),EDT 為(184.76±49.38)ms,LVEDP 為 (19.11±5.51)mmHg,CAVI為(8.41±0.89)。觀察組 TC、TG、FBG、HbAlc、LAD、E、A、E/A比值、EDT、CAVI等方面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 HDL-C、LDL-C、LVEF、LVEDP等方面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單支病變支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 (P<0.05),雙支病變及3支或左主干病變明顯高于對照組 (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左室舒張功能和血管病變支數(shù)對比[n(%)]
冠心病是一種由于其冠狀動脈結(jié)構(gòu)及冠狀動脈功能異常引起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引發(fā)心肌梗塞而導致的一系列綜合性臨床癥狀,患者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癥狀,部分嚴重患者可產(chǎn)生嚴重的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最終導致患者死亡。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日益顯著,糖尿病、冠心病等中老年性慢性疾病發(fā)生率也不斷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也進一步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安全[3]。冠心病患者屬于糖代謝異常的一組高危人群。根據(jù)最新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約有73%冠心病患者合并有血糖異?,F(xiàn)象[4]。在美國膽固醇教育方案中,將糖尿病看作是冠心病的等危癥。并且在早期糖尿病患者中出現(xiàn)冠心病的可能性更高,因此糖代謝異??勺鳛槭枪谛牟“l(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因血糖異常造成的冠心病,病因及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特別是進入糖尿病后期,單純采取血糖控制,難以有效預防急性冠狀動脈事件的出現(xiàn);并且血糖異常患者出現(xiàn)心肌梗死、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的可能性更高,其合并癥發(fā)生率、住院率以及死亡率等也明顯增加,因此臨床常將糖代謝狀態(tài)作為評估冠心病患者預后的重要指標之一。
根據(jù)該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左心室舒張功能明顯降低,二尖瓣口左心室舒張早期流速峰值明顯減慢,左心室舒張晚期流速峰值明顯加快,造成E/A比值降低,且E峰減速時間,觀察組患者動脈血管僵硬度明顯增加。但主要反映左心室收縮功能的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及左心室終末舒張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并且,動脈僵硬程度的檢測指標CAVI和E/A比值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和EDT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根據(jù)以往臨床研究表明,人體心臟舒張功能障礙和異常出現(xiàn)率明顯高于收縮功能障礙患者,其中冠心病、糖尿病、肥胖以及高血壓等均可引發(fā)心臟舒張功能障礙[5]?,F(xiàn)階段,因糖尿病因素導致的心臟舒張功能下降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但和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以及高血糖等因素引起的冠狀動脈、心肌微血管內(nèi)膜增生、糖類物質(zhì)沉積以及血管周圍纖維化,從而對心肌微循環(huán)造成影響,造成彌漫性纖維化、心肌肥大以及心肌間質(zhì)膠原增生等多種因素有密切關系[6]。另外,在該研究中,觀察組血脂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知,血脂代謝異常和血清高甘油三酯血癥在血糖異常性動脈硬化發(fā)生及發(fā)展中有重要參與作用。并且患者血糖升高,糖化血紅蛋白增加,促進其自由基產(chǎn)生,造成血管壁糖基化終產(chǎn)物出現(xiàn)積聚,導致管壁纖維化;并且可導致血管內(nèi)皮細胞損傷,促進血小板凝聚,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從而引起血管病變。在該研究中,觀察組雙支血管病變發(fā)生率為27.69%,三支或主干血管病變發(fā)生率為41.54%;對照組雙支血管病變發(fā)生率為12.50%,三支或主干血管病變發(fā)生率為27.50%,觀察組血管病變程度明顯較為嚴重。
綜上所述,血糖異常冠心病患者的動脈僵硬度較為明顯,且多支病變及中重度病變發(fā)生率也明顯高于單純冠心病患者,表明血糖異??梢饎用}僵硬,并增加患者動脈僵硬度,從而加重其冠狀動脈病變程度。
[1]寧艷.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檢測糖尿病患者左房收縮功能的臨床價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4(8):27.
[2]章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冠脈病變中醫(yī)治療臨床療效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5(3):128.
[3]苗冬梅,葉平.高血壓病患者左心室舒張功能與動脈僵硬度關系研究進展[J].人民軍醫(yī),2011,54(5):429-431.
[4]李蕾,葛輝玉,左佳薇,等.外周動脈僵硬度與左心室舒張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13,29(7):601-605.
[5]連艷凱,李虹偉,吳永全,等.血糖異常的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張功能與動脈僵硬度的關系[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11,50(8):676-679.
[6]田國祥,張薇,武云濤,等.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張功能與動脈僵硬度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綜合臨床,2014,30(7):678-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