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國內(nèi)的美術還沒有和國外的美術進行對比前,美術已經(jīng)早已存在,同時也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自從和國內(nèi)的美術進行了對比之后,跨學科研究也就悄然興起。但是,不管是國內(nèi)還是國外,在進行跨學科研究時還是依然堅持以美術為中心。實行跨學科研究可以有效的拓展國內(nèi)和國外美術的研究空間,同時也可以有效的區(qū)分國內(nèi)的美術地位和國外的美術地位。
關鍵詞:匯通性;跨學科;比較視域
在研究跨國別的美術研究之后,還進行了跨學科研究。也就是說,只是單純的對中西方的美術進行比較,是不能滿足中西方對美術的研究的。所以,跨學科研究逐漸就成為了中西方美術學視域中的重要要求之一。當然,在這里所說的跨學科,并不是說非要和國外的進行對比或者和不同的民族進行對比。而事實上,跨學科可以是一個國家內(nèi)或者一個民族內(nèi)的研究,因為跨學科研究是屬于比較美術學的范疇的。所以,在這里所說的跨學科研究,可以是國內(nèi)的研究,也可以說是和國外的研究。不同的民族或者國別之間對美術的研究是相通的,具有很強的相同性。
1 美術和宗教的跨學科比較方法研究
眾所周知,宗教和美術之間的聯(lián)系是十分密切的。在整個學界,有美術來自原宗教的說法,盡管這種說法缺乏一定的科學性,不同的學者也有不同的認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美術和宗教之間的聯(lián)系是可以肯定的。不管是國內(nèi)還是國外,人類美術和宗教之間的關系的有著說不清的關系,在這種背景下,部分學者就提出了原始思維的互滲律。
在中國山水詩出現(xiàn)的時候,也出現(xiàn)了山水畫,同西域傳統(tǒng)的宗教有著一種必然聯(lián)系。在中國的第一幅山水畫中,雖然沒有明確的說是因為受到宗教的影響而創(chuàng)作的,但是,作者對宗教十分的尊敬,也參與過一些宗教活動。不管怎么說,宗教對國內(nèi)山水畫的影響還是可以完全肯定的,這一點是完全慕容置疑的。在國內(nèi)的山水畫中,受到道、儒等影響的非常的多,同時也體現(xiàn)出了宗教的邊緣補充和整合。在中國,最為典型的石窟藝術,則可以說完全是一種宗教美術。在石窟藝術中,部分石刻以及壁畫,和西方的美術一樣,都是在為宗教服務的,充分的體現(xiàn)了美術和宗教之間的相互滲透以及密切聯(lián)系。
2 美術和哲學與美學跨學科比較方法研究
哲學的本質(zhì)是將事物理性化或者抽象化,采取一種抽象方式,將事物的本質(zhì)表現(xiàn)出來。而美術則完全不一樣,是一種形象思維方式,用一些表現(xiàn)手段或者表現(xiàn)手法,通過作者本身對美的認識和追求,采取客觀或者模糊的方式對客觀事物進行表現(xiàn),美術屬于一種審美意識形態(tài)。美術和哲學之間的區(qū)別還是非常明顯的,主要是集中在形象性和抽象性之間。應該說,哲學在描述時,注重的是抽象的和絕對的,而美術則是生動的、具體的。但是,作為形式上的哲學,對美術還是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的。在哲學思想性方面,幫助美術創(chuàng)作人員的思想更加的豐富,為創(chuàng)作者提供了思想潛能。在美術界,常說美術是一種形象思維,但是,這其實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而已,美術創(chuàng)作者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理性的進行思考是創(chuàng)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確定什么樣的創(chuàng)作主體、揭示什么樣的社會事務等,都需要創(chuàng)作者通過哲學進行理性的思考,只是說,在具有的創(chuàng)作表現(xiàn)階段,可以由創(chuàng)作者自由的根據(jù)自身的愛好和習慣來進行確定。所以,一個美術家的思維方式是理性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共同作用。所以,美術作品中是包含哲學問題的。
3 美術與考古學、民俗學跨學科比較方法研究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文科學的研究逐漸深入,各個學科之間的分工也更加明細。民俗學、考古學等學科之間建立起了密切的聯(lián)系,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發(fā)展,讓整個美術的研究走向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環(huán)境在紅,研究的領域越來越多。部分學者開始從考古學入手,通過考古學對美術學進行必要的研究,同時提出了新型的美術考古學的新理念,美術的民俗學之間的關系構(gòu)成了今天民間的美術研究方法。而這些方法的出現(xiàn),切好表明了美術和考過學、民俗學這三者之間是由密切聯(lián)系的。
大量的研究實踐表明,考古學和美術學之間是相互補充的,是一種相互印證的特殊關系。也就是說,美術學要想深入的研究,那么必須要考古學的有力支持,如果沒有考古學的有力支持,那么,美術學通常會難以深入研究。同時,考古學要想深入研究,在發(fā)現(xiàn)新問題時,又必須借助美術學來進行解答,進而推動考古的持續(xù)進行,拓寬整個考古的視野。在一定程度上來說,美術學有效的豐富了考古學的理論基礎,也補充了一種科學有效的考古方法,讓考古活動在進行的過程中更加的可信和生動。在一些特殊情況下,考古學家要想判斷一種事物,必須要借助該事物的美術特點,才能確定是時期以及制作方法等。同時,由于考古和美術的關系,在研究美術學時,又必須要借助考古學的理論方法和新發(fā)現(xiàn),補充美術研究,一些新的考古發(fā)現(xiàn),會徹底改變當前的美術史。所以,要想對美術史進行研究,必須結(jié)合考古學來進行。但是,二者之間的關系是相互印證的,存在著極大的區(qū)別。
4 總結(jié)
綜上所述,跨學科研究是中西比較美術學的必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中西比較美術的跨學科研究是以美術為中心來展開工作的。也就是以美術為中心,將其聯(lián)系到相關的學科的關系,進而做比較研究。其比較形式為相互揭示和相互印證,進而構(gòu)成了美術和別的學科時間的多維度意義??鐚W科研究拓展了中西比較美術學的研究空間和研究領域。為未來美術研究開創(chuàng)了新的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李倍雷. 比較視域中跨學科的美術學方法研究[J]. 設計藝術(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08,05:65-68.
[2]楊乃喬. 比較視域與比較文學本體論的承諾[J].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05:65-75.
[3]劉燕. 比較文學的教學與比較視域的培養(yǎng)——評楊乃喬主編的教材《比較文學概論》[J]. 中國比較文學,2004,03:43-55.
[4]楊乃喬. 比較詩學的翻譯與譯者詩學的操控——兼論21世紀后孔子時代的中國知識分子[J]. 漢語言文學研究,2013,02:43-56.
[5]劉建樹. 比較文化視域與戲劇交流研究的豐碩成果——兼評李強教授新著《絲綢之路戲劇文化研究》[J].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6:82-86.
作者簡介
歐家祺(1993-),男,漢族,廣西省玉林市,本科,學校:周口師范學院,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專業(yè):美術學,年級:2012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