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歡
媽媽:
離高考還剩最后50天。
每個人小時候都被問過理想的大學是什么,大多數人都回答想考清華、北大,想做科學家。而那時遲遲沒有回答的我,終于在十二年后的現在給出了同樣的答案。“清華北大”固然讓你驕傲無比—從小學到高中我一直保持著年級第一的成績,成為你人前的談資;而“科學家”以及學習生命科學,做大學教授,這樣的理想在你看來,卻仿佛是小孩子才會想到的回答。
你參加過志愿填報講座,知道所謂的熱門專業(yè)。你清楚經管類最能輕松掙錢,而做科研最是辛苦清貧。你看見過“志愿專家”和一群父母在QQ群里,嘲笑一個支持孩子學生物的家長,說:“歡迎用自己孩子的前途給祖國做貢獻?!贝汗?jié)回家,在銀行做經理的“富二代”表姐正談著自己的幾處房產,突然轉過來說,她學生物的同學還在讀博士,畢不了業(yè),找不到工作,給導師打著每個月五百元的“黑工”—“當時我們高中那些‘清北班的學生,現在還不如我混得好?!彼f。你在一旁聽得若有所思。
前些日子與北大招生組溝通,我表達了我想學生命科學的意愿。招生組老師說:“出乎我的意料!還以為又是一個想上光華管理學院的?!蹦銋s急忙問怎樣轉系和輔修,又說:“她還是想學經管,只是怕狀元都去,競爭壓力大?!蔽覐街贝驍嗄悖骸拔沂钦娌贿m合。”之后你責備我,說最好的學生都想學經濟管理,我卻偏偏愛一個幾乎是被調劑才會有人去學的專業(yè)。
是啊,最好的大學里最好的專業(yè),聽起來多么體面。12年來我的成績替你攢足了臉面,你自然希望以后仍然如此,人們提起我仍然首先想到“第一”。
但是,媽媽,你真的錯了。高考結束,也就意味著我與我的同齡人們走到了岔路口。我們不會再交上相同的答卷,不必把名字擠上同一張光榮榜,我也不會永遠是凌駕于幾百上千人之上的那個年級第一。甚至也許像表姐所說,我不會比只考上??茀s嫁到富家的女生過得更好。社會的殘酷,你比我懂得更多。
當然,我知道,除了“體面”之外,你還有更現實的想法。我3歲時失去爸爸,你一個人撫養(yǎng)我長大。你深知一個女人獨立打拼的不容易,于是希望我學一門輕松的專業(yè),像大多數職工子女一樣,進你工作的單位,由你照顧,然后嫁一個健康優(yōu)裕的男人,為人妻母,過得比你輕松幸福。至于學生物,做科研,離你的想法實在差得太遠。但每當想到你的這種打算,我都有一種沖動—丟掉所有的書和筆,坐等六月高考,上一個本地過得去的學校,選一個熱門的專業(yè),然后過完被安排好的一生。如果僅僅是為了一己的溫飽,一屋的安定,我無顏去未名湖畔求取虛名。
每天晚上,我都會在校園仰望北斗。盡管城市燈火通明,喧囂無比,但仍然可見萬里高空有七顆星星亙古不變地若隱若現著。我沒有想過改變世界,只是想做一顆在五光十色的燈火塵世里,仍能微弱閃爍的星。
你的女兒:歡歡2015年4月18日(英文摘自《看天下》2015年第12期,阿砂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