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魯·紐約往事
1954年出生于上海,1960 年隨父親移居北京,無名畫會主要成員之一。1988年到達紐約,次年進入紐約州立大學帝國學院藝術系,隨后定居于此,2006年遷回北京。
九 好動的永旭
永旭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從小在新疆長大,個頭大而威猛,充滿好奇心,明顯地多動,他的畫中對事物的特征把握得非常敏感,我們是在街上認識的,確切地說是在中城59街旅館廣場的那個“金三角”認識的。他的繪畫像孩童一樣率真,所畫靜物人物都市生活光怪陸離,充滿夏加爾般的童話,又有著德國表現主義基希那與貝克曼的動感夸張。他常常在畫像的空閑時間描繪曼哈頓高樓錯落的光影重疊的感動。即便為路人畫像的營生,他也常常畫得如同充滿激情與感動的創(chuàng)作,充滿感覺與靈性。
他一度頻頻出入西班牙裔窮人常常光顧的上空酒吧,他帶著速寫夾畫了許多裸體舞女和五光十色的看客們的放蕩夜生活。我喜歡他筆下那種頹廢的醉態(tài)。他還畫了許多紐約的地下鐵,車站里無數扭曲的鋼梁一顆顆碩大的鉚釘,一百多年,近三十條線路,胸膛裸露,硬朗無情,每日吐納百萬的人流,是紐約的五臟六腑,日日被穿腸破肚。
其實永旭是個非常嚴肅的畫家,他濃郁而猛烈的色彩與高產,使我滿懷尊敬,我們一起畫像,一起互相肯定,直到1996年離開紐約回到北京。 他有一個賢淑的日本妻子,育有三個孩子,我沒見過哪一個人像他那樣的好動。
十 女藝術家與紐約下東城
紐約州立大學藝術系的工作室項目在曼哈頓的下東城的底蘭西大道附近,一座巨大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內的五層。下面有一個社區(qū)劇場,劇院排練上演的戲劇多是西班牙語,這里是曼哈頓最貧窮的地區(qū)之一,一個世紀多來,是貧窮、破敗、犯罪、竊賊與賤娼的代名詞。居民多是西班牙裔、黑人或波多黎各人,夾雜著一些印度人和中國大陸福建來的新移民。再有便是貧窮的藝術家,這里臨近東村,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曾是紐約小子們的前衛(wèi)藝術中光怪陸離實驗藝術的發(fā)祥地。至今許多爵士音樂、朋克音樂、重金屬音樂、搖滾音樂的酒吧比比皆是。八十年代后期中國城的勢力不斷向東向北拓展,不少老樓房的房東變成了中國人。
我在紐約曾看過一部電影,黑白故事片,這部電影居然是美國繪畫代表性畫家愛德華·哈勃的作品,片名為《赤裸的城市》,影片描寫的是這個地區(qū)的市井生活與幫派之間錯綜復雜的仇殺;是關于早年下東城的貧窮、暴力、盜竊、兇殺的一部片子。影片結尾被通緝追捕的兇犯在與警方的追逐中死在了威廉姆斯堡大橋滿布鉚釘的鋼鐵懸梁之中。1989年,當我搬到這座哥特式建筑頂樓的工作室,透過塔式屋頂的小窗望出去,一邊是煙囪水塔,林林叢叢的布魯克林,南邊是藍灰色的曼哈頓大橋在逆光之中,往下俯瞰則是一幢幢百年的黑森森的樓房,這些樓房濃重的顏色與黑色的滿布銹斑的防火梯,構成了紐約特有的景色。我心中溢滿感動,我感覺看到一出出人間的悲喜劇,在這里永無止境地上演著。而幾年之后,我竟然也住在了那扇小窗的視線之內;東河那一邊的布魯克林威廉姆斯堡廢棄的工業(yè)區(qū),且一住便將近十二年。
下東城距中國城僅幾步之遙,街角是南美人開的雜貨鋪,以及眾多勞工階級的小酒吧,簡陋而迷人,而我們學校的二十三間工作室全部在這座建筑的頂層。
萊斯莉,英國女畫家,在我到緬因州的時候,她便與我同在斯古海根的學校,她來自格但斯克,之后我們都如愿以償地進入了紐約州大的帝國學院,在曼哈頓擁有了自己的畫室。她很瘦,身上的骨關節(jié)很硬朗而稍顯突兀,個子很高。生有很典型維多利亞時代的臉型,性格肅穆,向來形單影只;說話短而急促,濃濃的英國口音在日后十幾年紐約的生活變得日益柔軟起來。我們關系不錯,在以后的十幾年一直保持著不定期的見面吃個飯喝杯咖啡,一起倘佯在蘇荷或徹爾西的畫廊,平靜的討論藝術。離開學校后,她的工作室靠近晨邊區(qū),屬于黑人聚集的哈陵區(qū),那里有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因為房租便宜。萊斯利告訴我,她每天早晚都喜歡在周圍的街區(qū)散步,她喜歡這里的鄰居,以至于這里巡邏的警察都很好奇她的膽量。萊斯利卻不在乎。
街邊的黑人對她很熟悉,也對她很友好。她的生活是極其安靜的,一如她的繪畫,那些年的作品極其簡潔,通常畫布上見不到刻意涂的底色,無論用油彩、水彩,都畫在柔和的畫布本色上。我沒見過她畫面上有過堆積的顏料;線條,形狀,文字都很節(jié)省。許多次,她攤開紙上的作品,我會看到為數不多的線,淡淡的,非必要不畫的彩色,自信、沉著、典雅。她也常常用細細的棉布,用差不多同樣顏色的棉線在上面用針腳實現她的作品,不用筆,沒有色彩,非常節(jié)制的敏感,凝聚的內斂,溫和而理性的形式,最重要的是毫不做作的自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