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寶祥
摘 要:翻轉課堂在我國一些中小學校被廣泛運用,它顛覆了原有的課堂教學模式。本文結合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的特點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特有的優(yōu)勢,闡述了應該如何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翻轉課堂 高中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教學模式
所謂“翻轉課堂”,就是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由教師提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學習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在上課前完成對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的觀看和學習,師生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yè)答疑、協(xié)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其核心是“讓每個學生按照自己的步驟學習”。2013年5月,福建省電化教育館教育信息技術研究課題——《高中信息技術翻轉課堂的設計與應用效果研究》成為建陽一中信息教研組的立項課題,信息組隨之行動起來,利用建陽一中網站、QQ群、博客等平臺在全校開展信息技術翻轉課堂的設計與應用效果研究的公開課,通過幾次的公開課教學實踐,作者親身體會到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深受學生的歡迎。在此,僅就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來談談作者的探索實踐與體會。
一、教材內容、學情分析
“多媒體信息的加工與表達”是廣東教育出版社《信息技術基礎》必修模塊第三章“信息的加工與表達(上)”第三節(jié)的內容,該節(jié)內容要求學生了解制作多媒體作品的基本過程,認識需求分析的重要性,掌握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拓展需求分析的意義。教學重點是使學生對需求分析的重要性達成共識,教學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將分析重心放在對對象的分析上,而不是對內容的分析上。高一的學生對多媒體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運用FrontPage、Dreamweaver等軟件及一些素材加工制作多媒體作品,并具有一定的小組協(xié)作能力。
二、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推動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方式的變革
建陽一中迄今已有七十余年的辦學歷史,在“一切為了明天”的校訓下,著力建設“真誠、關愛、精進、恢宏”的校風;堅持“活力·愉快·成功”的辦學理念,致力于“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讓校園成為師生樂園、讓每一個學生成功”的實踐。作者充分利用一中美麗的校園作為文化實踐基地,指導學生經歷信息獲取的過程,體驗多媒體信息的加工與表達,下面就以“美麗的一中”為主題,把QQ群作為平臺,開展翻轉課堂模式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1.課前指導
一是方法指導。遵循制作多媒體作品的基本過程:需求分析—規(guī)劃與設計—素材采集與加工—作品集成—發(fā)布與評價。學生自己采集信息,然后進行分類上傳,小組匯報、教師點評,師生共同討論“美麗的一中”多媒體作品的需求分析如下表:
“美麗的一中”作品的需求分析
二是知識指導。向學生介紹圖片信息的處理與合成、聲音信息的處理與加工、視頻信息的處理與加工、動畫的構思與制作、文本信息的選取與加工等知識點,全面展示PowerPoint軟件的功能和魅力。
2.活動過程
一是課前準備。教師建立了一中信息課程教學QQ群(如圖1),以部分班級學生作為QQ群的管理員,所教班級的學生均加入該QQ群。課前,教師將多媒體信息的加工與表達課堂教學的PPT課件、學生采集到的有關美麗的一中的素材、多媒體信息的加工與表達的章節(jié)習題及教材中的示例“革命先驅——孫中山”封面PPT的制作過程的視頻等信息傳到QQ群的共享文件中(如圖2)。
二是活動要求。每一位學生都要以“美麗的一中”為主題,制作PPT課件,素材在一中信息課程教學QQ群的共享文件中(其他素材可以到建陽一中網站中查找),同時給出課件具體要求:①作品的幻燈片頁數不得少于5頁。②幻燈片不能只是簡單的圖片疊加,必須加上必要的文字說明和自定義動畫。③作品的文件名為09xx.ppt(以教學班9班為例,xx表示該同學的座號),完成后將作品上傳到一中信息課程教學QQ群里。
三、學生作品展示
展示與評價階段主要討論一中校園美麗的教學環(huán)境,從環(huán)境育人的角度出發(fā),突出校園文化品位,激發(fā)學生樹立遠大志向勤奮學習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讓學生在制作多媒體作品的同時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
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1.充分體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觀看視頻或課件進行學習,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能力掌控自己的學習進度。薄弱之處可以反復學習,已知部分可以快速跳過,并且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是輕松的,不必像在常規(guī)課堂中一樣,擔心教師的表情,也不必擔心一不留心遺漏某些知識。
2.充分體現生生、師生的互動性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提前學習了教師本應在課堂之中傳授的知識內容,課堂教學過程變成了學生內化知識的過程。學生對教師應傳授的知識已基本掌握,課堂上才能保證生生、師生互動的知識基礎與時間,因為學生只需將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與同學或教師進行交流切磋即可,由于省去了教師傳授知識這一過程,時間上是非常充裕的。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將更強。由此可見,在翻轉課堂上,教師不再是知識的主導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執(zhí)行者,而是學習的主體。
五、教學反思
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目的不僅僅是掌握某項技能,而是要將所學的信息技術技能應用到生活實際中來,這種應用與實踐勢必要求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協(xié)作探究能力,這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達到的效果是一致的,所以,作者在近一年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也在嘗試著運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汪文華.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師培訓[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