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要】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人的一生影響深遠,而小學教育又是培養(yǎng)一個人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小學語文作為小學基礎學科之一,在教學中更應該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重任。當前中小學教育說到底,其實就是關于養(yǎng)成的教育,在教學中,教師只有教會學生形成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真正實現“授之以漁”的教育目標。本文將以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為研究對象,重點闡述,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學習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伴隨著新課標改革的實施,一線教師都在不斷探索著關于如何使得課堂實現高效的新方法、新理念。在教學中,筆者認為成效的高低與學生的自主學習有著密切聯系,而自主學習一般都是由習慣形成的。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圣陶曾說:“凡是好的態(tài)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為習慣。只有熟練得成了習慣,好的態(tài)度才能隨時隨地表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運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對于一個人來講,在學習中也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比如自主學習的習慣、認真寫字的習慣、廣泛閱讀的習慣、勤于思考的習慣、全神貫注的習慣等等。小學教育作為一個人的啟蒙教育階段,自然應該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重任,而小學語文作為小學的基礎學科,在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過程中,更應該當仁不讓,勇挑重擔。本文將以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為載體,分析闡述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將重點從四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言傳身教,在模仿學習中培養(yǎng)習慣
俗話說“為人師表”,教師從事著教書育人的光輝職業(yè),自然應該在教學中做好言傳身教,為學生做出表率,做出榜樣。尤其是小學低年級教師而言,在學生心目中地位超然,更應該嚴于律己。然而在教學中,筆者發(fā)現我們一些教師往往言行不一,一方面要求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按時完成作業(yè)的習慣,認真書寫的習慣等等,但是另一方面自己卻做不到,有的教師批改作業(yè)總是拖延時間,而且字跡潦草,試問,這樣又如何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示范呢?筆者在教學中,一直非常注重自身的言行,向學生展現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在板書和批改作業(yè)的時候,我都是一筆一畫,認真書寫;在朗讀的時候,我能夠做到吐字清晰,節(jié)奏恰當。此外,我還經常把自己的閱讀計劃告訴學生,并定期接受學生的監(jiān)督,確保自己能夠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相關書籍的閱讀。我告訴學生:“同學們,希望你們與老師一起,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我們一起加油!”通過言傳身教,筆者發(fā)現,在我的影響下,學生在學習中開始有意識的模仿我的學習習慣,逐步樹立起良好的習慣意識。
二、表揚激勵,在互相比拼中培養(yǎng)習慣
小學生榮譽感都非常強,他們希望得到榮譽,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們的羨慕。作為老師要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巧妙加以利用。我們許多教師在教學中一個勁的向學生宣貫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但是往往收效甚微,關鍵就在于方法不對。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他們還無法完全理解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教師宣講再多,效果不大。此時作為教師,應該嘗試改變方法,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和熱情,引導他們自覺去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中,筆者一般會采取表揚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激勵,比如有的孩子雖然字寫得不好,但是比以前有進步,筆者就會加以肯定,有的孩子雖然吐字不清,但是他在努力糾正,筆者同樣會給予鼓勵。此外,筆者還會在班級內部設立多個“好習慣之星”,比如“字跡工整之星”、“認真聽講之星”、“善于思考之星”等等,每個月讓學生投票評選,引導學生之間互相比拼,爭相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
三、由簡到難,在循序漸進中培養(yǎng)習慣
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個由簡到難,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老師,要認識到這一點,慢慢地引導學生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在現實中,我們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卻忽視了循序漸進的習慣養(yǎng)成規(guī)律。一開始就對學生提出高標準、嚴要求,比如有的教師要求學生一節(jié)課45分鐘,要保持端正的坐姿,有的教師要求學生一學期要閱讀100本的課外書,還有的教師要求學生作業(yè)不準涂改。這些嚴格的要求,往往令學生苦不堪言。對于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自制能力不強,很難一下子就完全按照教師的要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教師,必須采取由簡到難,循序漸進的方法。在教學中,筆者就嘗試將好的學習習慣分解為若干個培養(yǎng)階段。比如在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講學習習慣時,一開始,筆者要求學生十分鐘之內保持良好的坐姿,慢慢的增至二十分鐘、半個小時,直至整堂課,學生非但不覺得苦,反而在由簡到難的過程中,體驗到一種成就感。再比如在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時,筆者一開始要求學生每個月閱讀一本,逐漸增加至半個月一本,每個星期一本,慢慢的學生就養(yǎng)成了勤于閱讀的好習慣。
四、家校合作,在齊抓共管中培養(yǎng)習慣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時間基本可以分成兩大段,一段是在學校里的時間,一段是在家里的時間。學生不僅要在學校中學習,回到家后同樣要學習。因此,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不僅是學校和教師的事情,同樣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只有真正實現家校合作,才能共同抓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我們一些教師在工作中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不注重與家長的溝通,結果導致某些學生在課堂上是一個樣子,回到家后又是一個樣子,這樣是不可能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的。在教學中,筆者非常注重與家長的溝通,專門建立了家長QQ群,定期與家長溝通,向家長宣貫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同時了解學生在家里的表現,積極爭取家長的支持,從而有效實現了家校合作,促進了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正所謂“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好的學習習慣對于一個人的一生至關重要。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講,在教學中,一定要想方設法,多措并舉,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好的學習習慣成為學生的一種自然的、自發(fā)的行為,為學生的學習成長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肖慧琴.小學語文改革[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09).
[2]彭淑艷.芻議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06).
[3]于翠華,崔春增.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培養(yǎng)[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19).
[4]董亞芳.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民營科技,2012(07).
(編輯:董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