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林
【摘要】在市場經(jīng)濟高度發(fā)展的今天,歷史這種高雅的文化被束之高閣,其地位也從古代的顯學地位淪落到今天的一文不名。但一部人類發(fā)展史,就是一座精神殿堂,它鐫刻著人類的無數(shù)記憶。當歷史被遺忘時,其審美性自然被人們所忽視;當審美性缺失時,歷史也必然被遺忘在社會的角落里。如何讓人們體會到歷史所展示的美,一些流行歌手及作詞家以他們特有的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幅幅人類歷史的美麗畫卷,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讓人們用心去感受歷史的物質(zhì)美和精神美,感知生活之美好,激發(fā)心靈深處之感悟,享受心靈的愉悅和超然。而歷史的這種審美性也必須進行必要的路徑選擇才能真正被人們所掌握。
【關(guān)鍵詞】流行歌曲 歷史審美性 路徑選擇
【中圖分類號】G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2-0222-02
曾幾何時,在一般人的眼里,歷史就是過去發(fā)生的事實,歷史代表過去,在這個追求效益和效率的時代,歷史不會帶來實際的經(jīng)濟效益,即使有效益,見效也是非常慢的。因而,歷史這種高雅的文化被束之高閣,其地位也從古代的顯學地位淪落到今天的一文不名。是什么喚醒了人們對歷史的更多關(guān)注?是他們——一群流行歌手。他們通過自己的歌聲讓更多的人深切感受到歷史的美,一種無法抗拒的美。
一、流行歌曲表現(xiàn)的基本思想
周杰倫的一首《愛在西元前》風靡大江南北,凝重、深沉的韻律,低迷含混的聲音使無數(shù)歌迷為之傾倒。歌詞所描述的歷史畫卷,使人為之震撼,同時也敲醒了人們沉睡已久的心靈:“古巴比倫王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巖,距今已經(jīng)三千七百多年,你在櫥窗前,凝視碑文的字眼,我卻在旁靜靜欣賞你那張我深愛的臉,祭司、神殿、征戰(zhàn)、弓箭、是誰的從前,喜歡在人潮中你只屬于我的那畫面,經(jīng)過蘇美女神身邊,我以女神之名許愿,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蔓延,當古文明只剩下難解的語言,傳說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詩篇,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幾十個世紀后出土發(fā)現(xiàn),泥板上的字跡依然清晰可見,我給你的愛寫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遠,那已風化千年的誓言……” 歌詞雖然講述了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然而它的歷史元素卻更為突出:楔形文字,漢莫拉比法典,底格里斯河及可以在歷史長河中找到原型的景象和人物。除《愛在西元前》,《蘭亭序》,《青花瓷》,《東風破》等歌曲都涉及到了相關(guān)歷史事件與歷史元素。不僅周杰倫的歌曲如此,還有其他諸多歌手的詞曲中也融匯了更多的歷史元素,如,林俊杰的《曹操》、含笑的《飛天》等等。流行音樂不能代表歷史,也不能過多承載歷史的沉重,但歌曲的演唱,曲詞的創(chuàng)作卻使歷史與流行走向了結(jié)合,時空的拉近讓人們在音樂中愉悅的享受歷史,關(guān)注歷史。
二、流行歌曲的歷史審美性的理性分析
一部人類發(fā)展史,就是一座精神殿堂,它鐫刻著人類的記憶,充滿著一個個鮮活的靈魂:才華橫溢的文人,運籌帷幄的政治家、捍衛(wèi)正義的英雄人物……其中蘊含的民族精英的英雄氣概,讓人感動不已。品歷史人物談笑間灰飛煙滅;哀賣國求榮者下場可悲;驚古人的無窮智慧;嘆古建筑的的雄偉壯觀、巧奪天工……在人們?yōu)楣湃怂鶆?chuàng)造的輝煌成就所嘆服時,心靈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
周杰倫的歌曲《蘭亭序》是以書圣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蘭亭序為模本,該書帖完成于東晉永和九年,距今約一千六百五十五年,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美譽。曲中唱到“蘭亭臨帖,行書如行云流水,月下門推,心細如你腳步碎。千年碑易拓,卻難拓你的美,人雁南飛,轉(zhuǎn)身一瞥你噙淚”以書法的行書行云流水,描寫心細的古代女子在月下推門出來腳步輕移的姿態(tài),再描寫女子的絕世美貌無人能模仿比擬,最后暗喻王羲之所處的年代東晉正是王室南遷落魄之際,徒留佳人在北方。雖然此曲講述的不是歷史原貌,卻處處充滿歷史的氣息,作詞家將古典的內(nèi)涵用現(xiàn)代的流行展示出來,讓人們在欣賞音樂的同時,也關(guān)注到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歷史事件。不僅這首歌曲如此,其它歌曲中也充滿著歷史元素。
正如馬良懷在《享受:歷史的另一種功能》中說到:“歷史不只是心靈的皈依、智慧的源泉,更是精神的寶庫、詩意的淵藪、藝術(shù)的大本營。當我們走進歷史的殿堂之時,也就不能只是向其索取依賴和聰慧,更應(yīng)該讓心神在里面翻飛游弋,信馬由韁地盡情享受。”在歷史的長河中人們可以感知生活之美好,激發(fā)心靈深處之感悟,享受到心靈的愉悅和超然。
三、把握歷史審美性的路徑選擇
但要真正領(lǐng)悟歷史之美是有條件的:一,知識的儲備。要有雄厚的歷史知識作為基礎(chǔ),只有深刻地了解歷史,才有可能與歷史對話,產(chǎn)生心靈的共鳴。二,價值選擇。即要“心靜”,要從世俗的功名利祿中掙脫出來,投入到精神領(lǐng)域的追求之中,唯有如此才可以感受到古人所創(chuàng)造的輝煌,探究出歷史的奧妙,領(lǐng)略古人的非凡。但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做到這一點的人是少之又少。歷史本身就是一門高雅的文化,只有在經(jīng)濟高度發(fā)達的社會里,才會得到重視和更多的關(guān)注,今天的社會發(fā)展還不足以給歷史足夠和重要的地位。三,藝術(shù)要求。要具有藝術(shù)家的審美眼光,從藝術(shù)家的角度,用藝術(shù)家的眼光去審視歷史,感悟歷史之美:精神美,物質(zhì)美。陳寅恪先生曾在《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審察報告》中說到:研究歷史,“必須具備藝術(shù)家欣賞古代繪畫雕刻之眼光及精神”,必須“神游冥想,與立說之古人,處于同一境界”。只有如此才能深深體會到歷史的內(nèi)在美。
古今中外歷史上的民族精英,風流人物,還有那些歷史長河中默默無聞的奉獻者,他們的思想之光和精神風采,為人們展示了生動感人的審美對象,他們閃光的心靈,為人們呈現(xiàn)了內(nèi)在的精神美感,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了人類發(fā)展史上的奇跡,讓后人為之感慨,嘆服!
如今,人們借用說唱的通俗形式去感受歷史,用自己的歌聲傳播歷史,讓更多的人去了解歷史,欣賞歷史,感悟歷史。而歷史也用自己的深厚與美成就了他們的未來。
參考文獻:
[1]陳小蘭,《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審美探微》 ,株洲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孟洪美,《美育在學校教育中的滲透》,《行知報》陶行知研究會 。
[3]朱光潛,《美學概論》《談美書簡》,北京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4]馬良懷,《享受:歷史的另一種功能》,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