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山 等
摘要:文章介紹了留渣操作的工藝原理,結合八鋼40T轉爐工藝條件,重點探討了留渣操作的安全控制和冶煉過程控制,并提出了可行的操作方案;指出留渣爐次要降低開吹及拉碳槍位,控制好前期溫度;留渣操作可以在降低渣料消耗和鋼鐵料消耗的同時提高脫磷率。
關鍵詞:轉爐工藝;留渣操作;留渣量控制;槍位控制;渣料消耗;鋼鐵料消耗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F713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19-0080-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9.039
轉爐留渣操作是將上一爐的終渣全部或一部分留給下爐使用。終點爐渣堿度高,溫度高,并且有一定的全鐵含量和氧化錳含量,而且是現(xiàn)成的熔體,因而對下一爐初期渣的形成十分有利。留渣操作能有效降低終點鋼液的磷含量,降低石灰消耗和白云石消耗,增加金屬收得率。本文結合八鋼40t轉爐生產(chǎn)工藝條件和留渣操作實踐,對留渣操作進行探討。
1 留渣操作工藝原理
脫P反應方程式:
4(CaO)+5(FeO)+2[P]=4(CaO)·P2O5+5[Fe]+Q
脫磷反應需要渣中具有高FeO、高CaO含量,而轉爐終渣中含有45%~50%的CaO、10%~15%的TFe,將轉爐終渣部分或全部留在爐內可有效利用轉爐終渣中的CaO和FeO,同時可以促進前期渣早化,進一步促進脫磷。
轉爐終渣中含有8%~12%的MgO,并且有部分鐵珠和FeO等鐵元素,將爐渣留至爐內可以減少下一爐的白云石加入量,同時降低鋼鐵料消耗。
2 工藝條件介紹
設備現(xiàn)狀:八鋼公司40T產(chǎn)線現(xiàn)有40T氧氣頂吹轉爐兩座、吹氬站兩座、8m弧4機4流方坯連鑄機兩座。鐵水條件見表1:
表1 鐵水成分
元素 Si P S
范圍(%) 0.15~0.74 0.064~0.133 0.022~0.061
平均值(%) 0.41 0.094 0.040
3 留渣操作過程控制
3.1 留渣爐次的確定原則及爐渣固化
需要確定留渣爐次的主要原因是若將FeO含量過高的爐渣留在爐內,爐渣不易固化,在下一爐兌鐵水時易發(fā)生噴濺。
為防止留渣兌鐵時產(chǎn)生噴濺,必須對不可留渣爐次做出明確規(guī)定:冶煉終點碳含量在0.06%及0.06%以下爐次,因爐渣中FeO含量較高,不可留渣;冶煉終點二次下槍補吹時間大于15s爐次,爐渣中FeO含量較高,不可留渣。
對爐渣固化的要求:(1)濺渣護爐槍位采用“高—低—高—低”模式,濺渣至爐口無顆粒渣飛出;(2)若留渣量大,濺渣護爐時可加入100kg左右生白云石,促進爐渣降溫;(3)濺渣護爐完畢后,搖爐至爐前人工確認固化效果;(4)先加廢鋼,后兌鐵水,用廢鋼對爐渣進行再次冷卻。
3.2 留渣操作槍位控制
終點渣中有較高的FeO、MgO、MnO含量,并且終渣具有一定的堿度和溫度,這些因素有利于初期渣的形成,留渣爐次冶煉前期爐渣流動性不是限制反應進行的關鍵因素。因此在冶煉前期需要適當降低槍位以增強爐內攪拌力,促進脫硅、脫磷反應的進行。降低前期槍位還可以有效均勻爐內成分,避免起碳火時的劇烈噴濺。因此將前期槍位控制在800~900mm。
碳火起來后,進入冶煉反應中期,適當高槍。此階段槍位控制與不留渣操作基本相同,主要避免中期返干。中期槍位控制在900~1100mm。
進入冶煉后期,因留渣爐次渣量較大,渣層較厚,影響氧氣射流沖擊深度,若拉碳槍位過高易造成終點碳偏高,渣中FeO含量升高。因此在留渣爐次拉碳槍位控制在700mm左右,并且必須保證降槍時間不小于1min。供養(yǎng)強度控制在3.3~3.5Nm3/min·t。
3.3 留渣操作渣料控制
從留渣操作工藝原理可知終渣中的CaO和MgO留至下一爐可以有效降低下一爐的石灰消耗和白云石消耗。堿度相同的情況下,每爐少加200~300kg石灰,少加500~600kg生白云石。頭批料加入總量的1/2,剩下的1/2再分2~3批加入,且要在9min之前加完。加料太晚,渣料不易完全熔化,易后期低溫。渣料消耗情況見表2:
表2 渣料消耗情況
石灰消耗(kg/t) 白云石消耗(kg/t)
不留渣 50.1 30.19
留渣 46.2 17.5
在2014年9月至12月留渣率穩(wěn)定在70%以上,并按上述原則配加石灰,終渣成分如表3所示,留渣爐次堿度略有降低,MgO含量下降1.81%,但可以滿足濺渣護爐
要求。
表3 終渣成分對比
堿度 MgO TFe
不留渣 3.41 10.01% 12.88
留渣 3.31 8.2% 13.09
3.4 留渣操作溫度及成分控制
留渣爐次因有效利用了上一爐的CaO和FeO,同時初期渣形成較早,有利于脫磷,因此留渣爐次的脫磷效果要好于不留渣爐次。但留渣爐次減少了前期渣料的加入量,因此必須增加廢鋼比或配加球團礦以抑制前期溫度的過快上升,若前期溫度上升過快在熱力學上不利于脫磷反應的進行。
表4 終點磷硫成分對比
C(%) P(%) 脫磷率 S 脫硫率
不留渣 0.08 0.014 82.6% 0.027 33.8%
留渣 0.09 0.010 86.9% 0.025 34.2%
3.5 連續(xù)留渣爐次控制
理論上連續(xù)留渣爐次越多,則爐渣的循環(huán)利用率越高,越能體現(xiàn)出留渣操作的優(yōu)勢。但在實際生產(chǎn)中發(fā)現(xiàn)隨著連續(xù)留渣爐次的增多,給冶煉過程帶來以下兩方面困擾:一方面,連續(xù)留渣爐次越多,爐內渣量增多,渣層變厚,嚴重影響氧氣射流的沖擊深度,在拉碳時易將碳拉高,需要再次補吹,致使冶煉周期延長,并造成終渣FeO含量升高;另一方面,渣量增大后若濺渣護爐前不倒出一部分爐渣,則濺渣護爐時間延長,致使冶煉時間延長。若濺渣護爐前倒出部分爐渣倒渣量不易掌握,同時也延長了冶煉周期。
表5 連續(xù)留渣爐次平均濺渣時間情況
連續(xù)留渣爐次 造新渣 第一爐 第二爐 第三爐 第四爐 第五爐 第六爐 第七爐 第八爐
濺渣時間(s) 91 104 123 136 145 156 168 211 236
從表5可知,濺渣時間隨連續(xù)留渣爐次的增多而延長,因此將連續(xù)留渣爐數(shù)確定為5爐,連續(xù)留渣5爐后倒盡殘渣,重新造渣。并且為防止爐渣過多,在測溫取樣時將爐體多搖1°~2°,盡可能地在爐前多倒渣。采取上述措施后,在避免渣量過大的同時也可以有效避免渣中P2O5的富集。
表6 連續(xù)留渣爐次終渣P2O5含量
連續(xù)留渣爐次 造新渣 第一爐 第二爐 第三爐 第四爐 第五爐
渣中P2O5含量(%) 1.88 2 2.02 2.03 1.96 2.02
從表6可知,留渣開始后終渣P2O5含量有所上升,但每爐倒出部分爐渣后,留渣爐次終渣P2O5含量基本保持穩(wěn)定。
4 對煉鋼成本的影響
留渣操作可以降低石灰消耗3.9kg/t,可以降低白云石消耗12.69kg/t。
留渣操作可以有效降低鋼鐵料消耗,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留渣可以充分利用爐渣中的鐵元素,減少鐵元素的損失;二是留渣可以較快形成初期渣,減輕前期化渣壓力,為前期降槍提供了條件,前期降槍可以充分均勻前期熔池成分,減少起碳火階段的噴濺,減少冶煉過程的鐵元素損失。實際操作中降低鋼鐵料消耗約5kg/t。
5 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及實踐證明,只要做到過吹爐次不留渣,留渣爐次保證將爐渣濺干,可以保證安全兌鐵。留渣操作有利于脫磷,并且在降低渣料消耗和鋼鐵料消耗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但在實際操作中必須保證合理留渣量,控制好前期溫度,控制好開吹和拉碳槍位,以保證終點控制和合理的冶煉周期。
參考文獻
[1]王社斌.轉爐煉鋼生產(chǎn)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肖山(1990-),男,寶鋼集團新疆八一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煉鋼廠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鋼鐵工藝
技術。
(責任編輯:秦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