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人文與工具統(tǒng)一的直接體現(xiàn),因此小學語文教學特別注重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語言組織能力、口語交際以及日常寫作都成為了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學好語文的標準已經(jīng)不再單純的是學會組詞造句,更重要的是會讀、會寫、會思考。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不再有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不再有咬著筆頭思考怎樣寫作的稚嫩的小臉;不再有陷入思索終于尋找到答案的舒展的眉頭,代替這些的是教師不厭其煩的說教與講解,讓很多小學生處于一種“機械學習”的狀態(tài),對于自己學過的篇章字詞,會看不會讀,會背不會寫。本文從教學實踐出發(fā),對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結(jié)合“讀、寫、思”來提高小學生語文能力進行了研究思考。
一、讓小學生愛“讀”
如果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比喻為電腦編程,讀即信息的輸入,寫即信息的輸出,思則是編程的過程。在三個步驟中,讀最為關鍵,沒有信息的輸入,一切都是空談,因此在語文學習中,首先要讓小學生愛讀和會讀。誠然,在當前小學生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會習慣用設計導語等很多形式來吸引小學生注意,但無論導語如何設計,活動如何開展,都要為小學生的語文課堂預留出足夠多的時間讓他們進行充分的朗讀,對課文中各類語言信息進行感知、讀通、讀懂。在讀的方法上,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來鼓勵他們閱讀??梢宰屝W生按照自己的去自由朗讀,只要大聲朗讀就可以,朗讀快的學生盡量多讀;也可以讓小學生有選擇性地讀,在某一點上著力,讓他們在課文中選出其中某一段自己認為精彩的、喜歡的甚至是自己感覺讀得最棒的進行全班朗讀,這樣既為學生提供了語言表達的機會,也讓他們學會了怎樣選擇和怎樣評價;還可以讓學生進行點面結(jié)合的接段朗讀。受課堂時間與空間限制,“朗讀表演”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為了確保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可以讓他們進行接段朗讀,即某一學生先讀第一段,然后另外一個同學接著讀第二段,以此類推,到課文即將結(jié)束時,提醒還沒有讀過的學生抓緊機會,這樣一般較長的課文學生們都有機會將自己喜歡的部分進行展示。這種形式靈活有趣,非?;钴S課堂氣氛,能夠很好地激發(fā)起學生朗讀的興趣,讓學生們愛上朗讀。
二、讓小學生會“寫”
“讀”的目的是讓學生感悟思想,激發(fā)情感,累積文字和語言,最后運用這些文字和語言去“說”和“寫”。因此,“讀”是為滲透“寫”而做的鋪墊,“寫”則是“讀”的直接體現(xiàn)。相對于“說”而言,“寫”更是對小學生語文能力的一種綜合考量。怎樣讓學生會寫,寫好?一是可以用“仿寫”的方法進行寫作訓練。如在《桂花雨》這篇課文中,有一句說桂花開到茂盛之時,“不說香飄十里……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的句子,這里出現(xiàn)了一個雙重否定句式“不說……沒有不……”這個句子在課文中并不多見,而且雙重否定句對于學生來說相對陌生,他們在寫作中很少用到,為了讓學生們認識到雙重否定所起到的強調(diào)肯定的作用,讓他們進行仿寫很有必要。有的學生就仿寫出了這樣的句子:“海上霞光美極了,不說光芒萬丈,周圍的巖石、沙灘、茅屋,沒有不籠罩在它美麗光輝之下的。”除了仿寫訓練,還可以以課文內(nèi)容為參照讓學生續(xù)寫或者是改寫。就好像在學習古詩詞時,由于古詩詞有著深刻內(nèi)涵,旨遠言近,如果引導小學生將古詩詞以現(xiàn)代記敘文的形式進行改寫,不啻為訓練學生寫作能力一個最佳途徑。如柳宗元的《江雪》,就可以讓小學生在對詩中蘊含的思想與情感進行理解之后,讓他們聯(lián)系自己已有的經(jīng)驗展開豐富聯(lián)想將其進行改寫。另外,一些課文是選自某名著的某個章節(jié),雖然課文結(jié)束了但情節(jié)還在繼續(xù),這時候也可以讓學生進行續(xù)寫,作為課文內(nèi)容的一個延伸。
三、讓小學生勤“思”
小學語文新課標中特別指出,要讓小學生在閱讀與實踐中學會讀書,學會思考。怎樣將讀、寫、思三者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讓“思考”貫穿讀寫的全過程?筆者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用問題引導的方法,來激活小學生思維。如在學習《天鵝的故事》時,在讓學生略讀完課文之后,提出問題:“在天鵝的故事背后體現(xiàn)出了一種勇敢與團結(jié)的精神,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讓這個問題引導著學生們再次進行精讀,從而探究和發(fā)現(xiàn)蘊含于文字中的思想,當小學生們再次誦讀課文時,一種崇高的情感在讀書聲中緩緩流淌。而只有讓小學生通過思考獲得知識時,這種知識才會更加深刻,在之后他們的寫作之中才會運用得更加得當與嫻熟。
“讀、寫、思”可謂小學語文課堂的靈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永恒話題。
吳蓓,教師,現(xiàn)居江蘇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