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厚華
【摘 ? ?要】在二十一世紀,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中國在世界上所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漢語的應用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廣泛。那么,語言的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學好語文是學好各科的必要前提,如果連語文都學不好那談何學好知識呢?初中是為學習語文打基礎的階段,想要提高成績提高個人綜合能力就一定要學好語文。
【關鍵詞】教學方法 ?學習興趣 ?學習方法 ?總結評價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8.113
語文看似很難理解,知識點很瑣碎,而且還有大量的文章和文言文需要背誦,但是只要教師和學生采取了正確的學習方法,二者相互配合,那么便可以取得讓人滿意的成績。身為教師,就是要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爭取讓學生取得最好的成績。教師要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積極打造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們覺得語文不再枯燥,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展開討論:
一、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任何科目的學習都要講求方法,用對了適合的方法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語文不像其他學科那樣有明確的答案,語文閱讀題是不規(guī)定明確答案的,只要符合題意即可。這就更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具有發(fā)散性思維。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讓學生自己動腦筋,學會傾聽他們的想法,引導他們采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要盡量避免運用舊的教學模式來管束學生,要嘗試采用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法,與學生們產(chǎn)生共鳴,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成績。
語文課上,課堂效率也是很重要的。教師要合理規(guī)劃一堂課的時間,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在課堂上能完成的作業(yè)就盡量不要拖到下課,這樣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在課堂上要求背誦的知識就要要求學生們盡快背過,剛學完的知識點也要求學生快速背過,盡量不要拖到課后,否則學生的積極性就會大大降低。在課堂上,教師要隨時調(diào)動學生,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如果課堂氣氛讓學生感到沉悶和壓抑,那么學生的聽課效率也會大大降低。
教師要鼓勵學生們多讀書,增大學生的閱讀量。初中生想要提高自己的語文成績,就要增大自己的閱讀量,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教師要推薦學生多讀中外名著以及文言文,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那么學生的語文成績也就隨之得到了提高。教師在傳授給學生知識的同時,也要幫助學生不斷鞏固學過的知識,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綜合實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最大限度的學會知識并為自己所用,學生的語文成績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高。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作為一名學生,學習興趣決定了他這門課成績的好壞。要使學生們可以真正的學好這門學科,就要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一位成功的教師懂得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他們愛上學習。作為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的熱愛,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能夠帶動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使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放松身心,不僅有益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開展一些關于語文主題的小活動,例如組織學生觀看電影、舉辦詩歌朗誦以及演講比賽、進行背誦競賽、開展小組內(nèi)活動等。通過參加這些活動,不光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學生們可以通過參加這些活動相互學習、相互合作,提高學習積極性,找到學習的樂趣并愛上學習。讓語文更加貼近生活,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生活中隨處可見語文的影子,可以說,生活中處處都少不了語文。
教師要多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語文并感受語文,這更有利于學生學習語文,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能力,開拓他們的視野,訓練他們發(fā)散思維的能力。這種方法可以讓他們理解得更為深刻,對語言的運用也更加靈活,自然就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靈活的方法,將聽、說、讀、寫巧妙地穿插起來,最大限度的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提高成績。
三、學生要采取適當?shù)膶W習方法,進行高效的學習
在語文學習中,重在積累。經(jīng)過日積月累,學生才能把知識完全運用起來,并徹底吸收為自己所用,真正的理解知識。在平常的學習中,學生要建立自己的筆記本和錯題記錄本,把上課時遇到的重難點以及考試和測驗時出錯的題目整理到本子上。不管是字形字音還是成語病句,只要遇到自己不會的或者不熟的,就要把它記錄下來,也可以整理閱讀時遇到的名言名句或精彩段落。在筆記本上記錄下之后就要經(jīng)常翻看,時常鞏固,把它們牢牢記在腦子里,這樣可以加深印象,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記錄自己的錯題,可以提醒自己過去經(jīng)常犯的錯誤以及自己沒有掌握扎實的知識,這樣在以后的學習中就能更有側(cè)重點的學習,杜絕下次再犯這樣的錯誤。
學生們在日常學習中,要學會多交流合作,經(jīng)常進行小組內(nèi)或同桌間的討論和交流,交換不同的看法。通過這種研討學習的方法,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引導學生深入開展學習,使學生學會借鑒他人的想法,彌補自己的不足,使學生更全面的認識自我,更好地發(fā)展自己。
四、教師要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合理的評價
教師不僅僅是教師,更是學生的導師,教師的評價對學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認同和贊揚,學生也不例外,教師的鼓勵和贊美對學生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對積極發(fā)言的學生要表揚,對比較沉默的學生要積極引導,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教師要學會贊美學生,對回答問題很棒的學生,教師不能吝嗇贊美,但也不可太過夸張的贊美;對回答錯誤的學生,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嚴厲的批評他們,否則很有可能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最終導致他們對學習產(chǎn)生反感和厭惡。
教師在課下應該與學生多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內(nèi)心的想法,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盡量體諒每一個學生。教師要面對很多的學生,但學生只有一個老師,這就要求教師要注重因材施教,對不同情況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對學習好的學生可以進行表揚,對學習差的學生則要進行鼓勵和引導,使他們重拾信心。教師要學會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因為個別學生成績好就對他器重,也不能因為有的學生成績差或者日常表現(xiàn)差而對他放任不管,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生負責任,給予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真正提高他們的學習水平。
總而言之,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學生則要不斷采取新的學習方法。教師要努力切合每位學生的實際,使他們都能融入課堂,進行高效的學習。教師與學生要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達到預想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