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燕
【摘 要】改變教育觀念充分發(fā)揮教學的整體優(yōu)勢,使教法更貼近學生,使學生學得更有趣、更快樂,使學生的知識掌握得更系統(tǒng),更深入。讓學生能愉快的學習。
【關鍵詞】課堂效率;團體學習
作為一名教師,在課堂上經常會遇到以下情況:學生上課走神不知道腦袋瓜子在想什么;一上課就呼呼大睡,下課鈴一響立刻精神百倍;課堂上偷偷玩手機等諸如此類的情況??吹竭@些情況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很苦惱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局面?為什么我們就不能好好的上一節(jié)課呢?
我們現(xiàn)在所接觸的學生都是“90后”,他們標新立異,喜歡特立獨行,內心有點不安分但對于外界的接觸又很抵抗。他們這個年齡段非常敏感,對于學習的目標和目的都還沒有名曲,自己缺乏主動學習的動力,雖然有自學能力但還是僅僅滿足于老師填鴨式的灌輸,并且對于真正的會與不會、理解不理解根本不在乎,同一個班上理論知識基礎參差不齊,基礎課程已經學過但有一部分學生仍然不會。
不論對于哪一個班級、哪一門課程,我認為應該充分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在理論和實踐中往復學習,讓學生實現(xiàn)知識的自我消化和提升。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呢?我認為與其讓學生單打獨斗不如讓他們抱成團,也就是將個體學習變?yōu)閳F體學習。教師建立團隊考核機制并在課堂上進行考核,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
組織班級里的學生每四人一組自由結合,在結合過程中有的同學炙手可熱,有的同學無人問津,從心理上讓“后進生”感到落差,督促他們向“搶手”的同學發(fā)起挑戰(zhàn)。將教學內容按照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關系,分為幾個方案整理好。每次上課之前在班級里面開研討會,將要學習的內容展示給各個小組,讓其自行在課下學習,遇到不懂得問題小組成員之間討論解決,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可以將此問題在課堂上讓其他小組解決。在課堂上采取小組講授、小組對抗和課堂搶答三個部分。小組講授是每次課的開場階段,由指定好的小組將學校內容在課堂上講解一遍,學生可以在黑板上板書,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通過小組講授讓學生如同老師備課一樣,系統(tǒng)的將所學知識梳理掌握。小組講授完之后,由講授小組將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提出,其他小組搶答并提出自己的理解,老師在合適的時機做出點評,并在最后做出總結歸納。小組講授和課堂搶答進行完之后,就是小組對抗。小組對抗不僅要顯示出各個小組的實力,也要彰顯出個人的能力。每個小組的成員進行編號,老師隨機提出問題,挑選出每組的編號成員,所有的編號成員都要回答問題。如一個班級有6個小組,每個小組4個人,每個人編號是1、2、3、4,老師提出一個問題,指定每小組的2號回答。在小組對抗中不僅要有縱向對抗還要有橫向對抗,如老師提出一個問題,讓1、3、5小組回答,2、4、6小組做評價。通過這種形式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
長時間的緊張的課堂氣氛也會讓學生產生厭倦感,在緊張的環(huán)境中適當夾雜一些趣味性的活動,比如說可以做一個空當接龍游戲,將所學知識點讓學生沒人回答一點,連續(xù)接下去,到那個同學停止了那個同學要受到懲罰。通過手機微信實施微信搶答等活動。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個同學的記憶應該是非常深刻的。課堂上的每一次提問,每一次主動回答問題都要通過具體的分數(shù)來體現(xiàn),最后要和期末成績結合在一起,這樣才不會讓學生覺得回不回答問題都無所謂。
綜上所述,在工作中只有將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起來,他們才能學到真正的知識。如果能將以上內容充分融入到每一節(jié)課中,我想學生們一定會認為上課是最快樂的事情。
參考文獻:
[1]張高鋒.提高教學質量,向45分鐘要效率.《新課程》,2012年.
[2]張雪民.挖掘教材資源提高課堂效率.《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