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元智
在我從事教育教學的這十多年中,我一直在思考兩個問題,教育的本質(zhì)是什么,語文的本質(zhì)是什么。
很早的時候,我有幸聽到西北師大胡德海先生的課,胡先生說,因為中國的哲學是自我教育的哲學,所以,中國的教育家提出的問題是自我教育的問題,這個教育傳統(tǒng)從孔子開始,源遠流長。
后來,在我研讀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典籍的時候,我常常想起胡先生的這一論斷,我覺得這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核心的一種深層解讀,也是對教育本質(zhì)的深層理解。
教育的本質(zhì)其實就是這四個字——自我教育!
戰(zhàn)國前期思想家列子在他的著作《列子·天瑞》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孔子的學生子貢倦于學習,他有一次向孔子說:“愿有所息?!边@位千古圣人給出的答案是:“生無所息。”并且說:“望其壙,皋如也,墳如也,鬲如也,則知所息也。”那就是說一個人要想真正休息只有等到他進墳墓,但只要你活著,生命不易,人生苦短,應該抓緊時間,了悟生命的真諦。
南懷瑾先生在解讀《周易》時有一段話,對我們很有啟發(fā)。他說,《周易》八八六十四卦,最后一卦是什么,火水未濟,未濟,就是永遠沒有結束,所以中國哲學的精神是生生不息。
這是一個啟示,它啟示我們,人生是一個過程,但永遠沒有結束,沒有終點。人生永遠在開始,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面臨的使命不一樣,每一天有每一天的任務,有每一天的責任。
孔子給出了自己一生的奮斗軌跡,那就是“十有五而有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愈矩。”他啟示我們,人不是白白的活著,活著一天就有一天的效果。他用自己的人生來實踐著四個字“生無所息”。
細細一想,生無所息的精神是非常偉大的,這個精神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滋養(yǎng)了幾千年的華夏文明,它也支撐著一代又一代國人的信仰,使他們認真嚴肅地面對自己的人生,使他們在面對自己枯燥乏味的人生的時候永遠前進,永遠不肯懈怠,也永遠不悲觀。
《周易·系傳》是孔子劃時代的著作,在這本偉大的著作里,孔子說:“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他還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試想,日月星辰在那里運行,有一個力量在促使它嗎?自然界的萬物生生不息,四季更替,周而復始,有一個力量在催促它嗎?沒有任何力量的作用,它們的自然成長,它們是自己命運的真正主宰。這就是真正的自然法則。
人們也許會說,這是自然,與人類有什么相關?
說到這個問題,其實又牽涉到中國文化的一個大問題,為現(xiàn)代人所忽視,卻又十分重要——全部中國哲學的根基是四個字:“天人合一”。
人與自然是一不是二,宇宙與人生會通合一。
中國古人始終啟示我們向自然界學習,認識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有限度的開發(fā)自然。
中國古人的一個很重要的人生目標就是認識自然的規(guī)律,了解人生的真相。
幾千年以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的知識分子,國家的精英以對自然的高度尊重去建構和調(diào)整自己的生命價值觀,使得中國文化中生生不息的精神得以傳承,成為中國人靈魂里的永恒和不朽。
一個人活著,他就不僅僅是活著,他要有追求,有目標,有奮斗的方向,有價值觀,他的一生是一個永遠求索,永遠不舍進取的過程。如果不這樣,他的人生就脫離了自然的法則,他的人生就沒有意義。
這就是中國文化對于我們的啟示。
這是中華文化中最偉大的地方,也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做一個中國人,不了解這個道理,是十分可惜的。
《大學》中有一句名言,“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詩經(jīng)》中有一句詩叫“周雖舊邦,其命唯新?!敝袊湃嗽缇鸵庾R到創(chuàng)新和一個人、一個國家的主觀能動性息息相關。
孔子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币粋€人,時時刻刻,以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沒有別人的作用,他自己鉆研、求索,自己是自己的主宰。
教育家魏書生有一句話值得我們深思,他說火車不是推的,你要想讓火車實現(xiàn)自己的功能,就要為它裝上發(fā)動機,讓它產(chǎn)生動力。
所以,教育是沒有用的。
真正的教育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那樣,苦口婆心地說教,辛辛苦苦地訓練,疾言厲色地訓斥,不是的。
那么,教育是什么?是知識的傳授,是技能的培養(yǎng)嗎?是也不全是,這些只是教育的一部分,但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教育最主要的部分是充分的提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精神層次,教學相長,讓他們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深刻懂得挖掘自身的潛能,開拓自身的天地,拓展自己的視野,自我成長,自我完善,自我教育,以達到人生的至境。
說白了,教育最主要的部分,就是人的個性精神的培養(yǎng),人格的生成與完善,是發(fā)現(xiàn)自我,規(guī)劃自我,完成自我。
人類文化的層面有三個,一是器物,二是制度,三是理念。理念的形成是一個文化最核心的部分,一個社會的科技再發(fā)達,制度再完善,人們都不可能實現(xiàn)自己真正的幸福,決定一個人走完人生的關鍵是文化給他的理念層次。這是一個人一生如何走,走得怎么樣的關鍵。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想方設法讓孩子對自己的人生做出安排,付出行動,只有這樣,教育才算是真正有效,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走進了真正的教育之門。
★作者單位:甘肅蘭州新區(qū)永登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