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穎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浙江杭州310018)
田納西·威廉斯劇作中同性戀維度的美國研究綜述
張新穎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浙江杭州310018)
田納西.威廉斯;同性戀;美國;研究綜述
田納西.威廉斯是美國文學(xué)史上極具爭議的劇作家。劇作中所蘊含的豐富的人性內(nèi)涵以及同性戀這一敏感主題的表達使其在長達半個多世紀(jì)的批評話語中走過了他坎坷不平的戲劇創(chuàng)作之路。在對美國同性戀文化發(fā)展的不同歷史背景下威廉斯劇作中同性戀題材表現(xiàn)的特點以及評論界對其的反應(yīng)進行一次全面系統(tǒng)的梳理,希望這些批評話語能為我國的威廉斯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
2011年是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誕辰一百周年,美國學(xué)術(shù)界、演藝界開展一系列活動以示紀(jì)念,有以戲劇演出為特色的普羅溫斯敦威廉斯戲劇節(jié),以學(xué)術(shù)活動為特色的新奧爾良文學(xué)節(jié),更有各藝術(shù)中心、劇院和大學(xué)戲劇系對其劇作的搬演以及組織的座談,慶?;顒尤绱耸⒋笤从谕箤γ绹笆澜鐟騽∥幕龀龅木薮筘暙I。然而,這位迄今為止依然風(fēng)靡于世界戲劇舞臺的大師級人物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jì)里卻一直飽受爭議,正如琳達·瓦恩納(Linda Winer)在這位戲劇大師辭世時所言:“現(xiàn)代劇作家中再也找不出一位像威廉斯這樣復(fù)雜而又生動地影響美國意識的劇作家了。盡管他的吸毒、酗酒、同性戀和后期劇作的失敗是眾所周知的,但他的那些獲獎作品卻依然存在,這正是匕首與詩歌同存的有著缺陷的人性的體現(xiàn)。”[1]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十分復(fù)雜,究其原因,威廉斯在患了同性戀恐懼癥的美國社會的政治文化背景下一直堅持將同性戀主題搬上舞臺并以此反映游離于主流社會之外的這些“有缺陷的人”[2](P110)的飽受痛苦的內(nèi)心世界應(yīng)該是問題的關(guān)鍵所在。有鑒于此,本文旨在通過對美國同性戀文化發(fā)展的不同歷史背景下威廉斯戲劇中同性戀題材表現(xiàn)的特點以及評論界對其的反應(yīng)進行一次全面系統(tǒng)的梳理,以說明這半個多世紀(jì)以來威廉斯是如何走過他坎坷不平的戲劇創(chuàng)作之路的,希望這些批評話語能為我國的威廉斯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從而使我國學(xué)者能少走彎路,以威廉斯誕辰百年為契機,奉獻更多更優(yōu)秀的研究成果。
一
二十世紀(jì)三、四十年代,正當(dāng)威廉斯開始在美國劇壇上嶄露頭角之時,美國社會的同性戀恐懼癥日益加劇,由此,同性戀文化在美國雖由來已久卻不得不處于十分尷尬的境地:1934年,好萊塢出版條例明令禁止在電影中表現(xiàn)同性戀”[3];“天主教正統(tǒng)文學(xué)政府辦公室要求出版商和報紙主編一律實行自我審查制度以杜絕文學(xué)作品中的同性戀題材”[4];到了四十年代,情況變得更糟,所有的劇本都必須接受嚴(yán)苛的立法審查。為了避免自己的作品被封殺,威廉斯在創(chuàng)作時也只能遵守這個游戲規(guī)則,他的成名作《玻璃動物園》(The Glass Menagerie,1944),雖然在后來證明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同性戀劇作,但是其間卻沒有一個同性戀詞匯;《欲望號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1947)中雖出現(xiàn)了一個同性戀人物 ——艾倫,但是威廉斯不得不安排他在戲開場多年前去世,作為一個只能通過舞臺上其他人物的對話來呈現(xiàn)的“第四維人物”出場。
1948年,阿爾弗雷德· 金西(Alfred Kinsey)發(fā)表了《人類男性的性行為》(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 Male),該書為同性戀爭取平等權(quán)利提供了科學(xué)的依據(jù),同年,戈爾·維達爾(Gore Vidal)所著的公開描寫同性戀生活的小說《城市與石柱》(The City and the Pillar)出版,標(biāo)志著同性戀文學(xué)從沉默中走了出來,由此,表現(xiàn)同性戀主題的文學(xué)作品紛紛問世,其中也包括威廉斯的《卡米諾·瑞爾》(Camino Real,1953),劇作中,威廉斯塑造了他筆下第一個活著的同性戀人物 —— 拜倫(Baron)。金西的專著雖然對同性戀文化的發(fā)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并沒有改變同性戀的處境,反而加劇了美國社會的“同性戀恐懼癥”。在冷戰(zhàn)意識的控制下,麥卡錫政府為了建立“帝國主義國家應(yīng)有的男子氣概”,竭力“維護以異性戀方式為主的父權(quán)制臣民的利益”[5],“歇斯底里”地迫害同性戀,壓制同性戀文化的發(fā)展,規(guī)定在文藝作品中堅決、徹底地清除同性戀,如果談?wù)?,則必須貶斥。雖然威廉斯的劇作此時在美國乃至世界劇壇都贏得了熱烈的歡呼與喝彩,但懾于當(dāng)時的制度,他在此期間塑造的同性戀人物,如《熱鐵皮屋頂上的貓》(A Cat on the Hot Tin Roof,1955)中的杰克·斯特奧(Jack Straw)、彼得·奧切羅(Peter Ochello)、斯基潑(Skipper),以及《去夏突然》(Suddenly Last Summer,1958)中的塞巴斯蒂安(Sebastian)無一不是同往常一樣在戲開場前就已死去,甚至在劇中還遭到其他人物的譴責(zé)。雖然后來證明這只是一種瞞天過海的假象,是威廉斯對抗主流話語的一個策略,但是卻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當(dāng)時冷戰(zhàn)意識給同性戀文化帶來的陰影。
盡管倍加小心,威廉斯還是沒有免除被攻擊的命運?!稛徼F皮屋頂上的貓》中性向模糊的主人公布雷克(Brick)和死去的斯基潑之間模棱兩可的關(guān)系成了評論界津津樂道的話題:羅伯特·科爾曼(Robert Coleman)認(rèn)為他們的關(guān)系很“不正?!保?];約翰·查普曼(John Chapman)認(rèn)定布雷克是一個“沮喪的”、“喪失了人生目標(biāo)的”、“整天醉酒的”同性戀[7];沃爾特· 科爾(Walker Kerr)認(rèn)為該劇中隱匿著“一些沒有說出來的東西”[8];理查德·瓦茨(Richard Watts)寫到:“布雷克對自己是一個同性戀這一事實感到深深的恐懼”[9];約翰·麥克林(John McClain)認(rèn)為布雷克感到“自己已經(jīng)不可救藥地迷上了他的這個大學(xué)室友……因此,既不能恢復(fù)和妻子正常的夫妻關(guān)系也無法繼續(xù)保持清醒”[10]。所有一切傳達了一個信息:布雷克和他的這個死去的朋友的關(guān)系“不正?!薄?/p>
與此同時,隨著威廉斯的性取向逐漸為人所知,評論界把矛頭指向了威廉斯劇作中的女性人物,想方設(shè)法將威廉斯劇作中女性人物詮釋為“易了裝的同性戀男人”(transvestite men),這就是令很多同性戀作家都十分惱火的“易裝解讀”(transference)。它最早出自于1958年斯坦利·海曼(Stanley E.Hyman)的一篇論文,他套用了普魯斯特(Prost)的“阿爾伯特策略”(Albert Strategy)來詮釋“在異性戀面紗的掩蓋下創(chuàng)作同性戀愛情故事的手法”[11],運用這一手法,他分析了威廉斯的《欲望號街車》。之后,羅伯特· 瓊斯 (Robert E.Jones)、南?!?提什勒(Nancy M.Tischler)以及莫里· 海斯科爾(Molly Haskell)也都運用了這種手法解讀了威廉斯的女性人物。這種“易裝”解讀明顯地是帶有貶損性質(zhì)的,海斯科爾在他的《從敬畏到強暴》(From Reverence to Rape,1987)中的狂言似乎很能反映出這些評論家的心中所想,他斷言威廉姆斯筆下的大多數(shù)女主角“都是出自她們的創(chuàng)造者怪異的易裝者的同性戀幻想,這和她們都是五十年代的產(chǎn)物一樣不容置疑……威廉斯無非是將他的女性人物當(dāng)成倉庫來存放某些他自己急于否認(rèn)和推卸的、己經(jīng)開始在他身上腐化潰爛的可厭特質(zhì)”[12]。對于這種“易裝”解讀,威廉斯十分憤怒,聲言那些說他塑造了易裝男人的家伙“荒誕無恥”、“胡說八道”。[13]
二
1969年的“石墻酒吧造反”使社會對同性戀的態(tài)度有所緩和,然而,寬松的政治環(huán)境并沒有給威廉斯帶來片刻的安寧,一些激進的同性戀評論家以他對同性戀解放運動表現(xiàn)漠然、早期劇作中“模棱兩可”(oblique)[14]的處理手法為由抱怨他“出來”(come out)的不徹底,甚至有一個同性戀劇作家竟然宣稱,“威廉斯在其劇作創(chuàng)作中所表現(xiàn)的諒解的態(tài)度只是迫于形勢出于不得已罷了。”[15]
面對來自同族的指責(zé),加之此時美國的同性戀文學(xué)也走出了冷戰(zhàn)意識形態(tài)的陰影,可以“直言不諱”(Coming-out Narrative)地在劇作中表達同性戀題材了,于是,威廉斯一改一直以來的“模棱兩可”的寫作風(fēng)格,在劇作中坦然地講述他作為一個同性戀者的生活,開始了他在文學(xué)作品中的自我尋求之旅,《小詭計警告》(Small Craft Warning,1972)中的昆丁(Quentin)、《兩人劇》(The Two-Character Play,1973)中的菲利斯(Felice)、《老廣場》(Vieux Carré,1978)中的“作家”(The Writer)以及《有時迷惘,有時清爽》(Something Cloudy,Something Clear,1981)中的奧古斯特(August),都是他該階段自我的化身。
盡管威廉斯本人認(rèn)為他的晚期劇作“反映了新的態(tài)度”[16],但是評論界卻對此一致予以否認(rèn),只有克萊夫·巴恩斯(Clive Barns)表示贊同,但是態(tài)度十分模糊。在對其持否定態(tài)度的評論家中,哈羅德·克拉曼 (Harold Clurman)在《國家雜志》(The Nation)中提到的觀點很具代表性,他認(rèn)為《小詭計警告》“是一個舊的劇作,稱其為‘舊’是因為它沿用了早期劇作中的情緒和模式”,而《吶喊》(Out Cry,即《兩人劇》)“在象征意象和結(jié)構(gòu)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威廉斯慣于用藝術(shù)所具有的浪漫的概念作為自我表述的手段,但是在該劇中客觀的戲劇化參數(shù)的外在掩飾太少了,不足以將其和實質(zhì)分開”[17]。不僅如此,這些劇作中坦率的個人表達也使他備受攻擊:邁克爾·費恩格德(Michal Feingold)指出奧古斯特并非是一個“尋求逝去的愛的詩人,而是肆無忌憚的、活躍的雜種”[18];凱瑟琳·休斯(Catherine Hughes)對此觀點也十分贊同,認(rèn)為威廉斯是一個“目光短淺的囚徒”,他的作品“太過關(guān)注自我,根本無法表達他本人的內(nèi)心世界”[19];甚至還有一些異性戀評論家認(rèn)為威廉斯的后期劇作“充滿了令人作嘔的男子同性戀的幻想”[20],是一片“散發(fā)著臭氣的沼澤地”。[21]
雖然也有評論家如愛德華·斯科勒普維奇(Edward Sklepowitch)從威廉斯前后不同的表現(xiàn)風(fēng)格中看到了“他在同性戀題材處理上所經(jīng)歷的由神秘性到社會化及個人化這種有意義的變化”[22],但是大多數(shù)的評論家并不承認(rèn)這一點,其中也包括同性戀評論家約翰·克拉姆(John M.Clum),他認(rèn)為威廉斯戲劇表現(xiàn)風(fēng)格不一致是“威廉斯對于自己的性取向所持有的矛盾心理的表現(xiàn)”,是他的“分裂人格”造成的,并斷言威廉斯是一個對自己的性取向感到很厭惡的劇作家,言語間對“威廉斯戲劇中委婉的、具有同性戀恐懼色彩的語言”[23表示出不滿。盡管威廉斯的前期劇作為他贏得了一片歡呼,然而,指責(zé)和謾罵也總是如影相隨,一直到威廉斯辭世,情況才有所好轉(zhuǎn)。
三
八十年代,隨著社會政治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以及社會上對同性戀和緩程度的加深,一種與之前“易裝”解讀完全不同的批評手法——“坎普”(Camp)解讀得到了廣泛的應(yīng)用。它的出現(xiàn)可以追溯到1964年,當(dāng)時蘇珊· 桑塔格(Susan Sontag)將其定義為“將世界看成是一種美學(xué)現(xiàn)象的方式”、“一種對自然的技巧和夸張方式的熱愛”、“一種不顛倒事實而是提供一套不同的 —— 輔助性的 —— 標(biāo)準(zhǔn)對社會角色進行戲劇表現(xiàn)的可以兼容兩性的風(fēng)格。”[24]這種批評手法在九十年代達到頂峰,許多評論家諸如杰克·巴薄斯歐(Jack Babuscio)、哈羅德· 彼沃(Harold Beaver)、喬納森· 狄里莫爾(Jonathan Dollimore)等都為“坎普”定義的補充和完善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毋庸置疑,“坎普”解讀的出現(xiàn)給威廉斯研究帶來了新的契機,在此方面,大衛(wèi)· 薩弗蘭(David Savran)所起作用最為巨大。1991年,他運用“坎普”解讀分析了《熱鐵皮屋頂上的貓》,聲言“威廉斯的作品巧妙且有力地抨擊了冷戰(zhàn)的意識形態(tài)”[25]。第二年,他在《共產(chǎn)主義者、牛仔和酷兒:阿瑟·米勒和田納西· 威廉斯作品中的男性政治》(Communist,Cowboys,and Queers:The Politics of Masculinity in the Work of Arthur Miller and Tennessee Williams)一書中,系統(tǒng)地介紹了威廉斯作品在解讀中可能涉獵到的“坎普”的內(nèi)涵:威廉斯的“坎普”解讀并不是簡單地顛倒性別,因為它是建立在假設(shè)性別和性向不是一組對立存在的基礎(chǔ)上的,相反,它特別關(guān)注加密和語言的問題,以及具有諷刺意味的閑言碎語的處理,同時,也很重視口頭語言和行為語言的變幻無常和替換。此外,運用“坎普”解讀,他對威廉斯劇作中的男性魅力也給予了令人信服的詮釋,指出威廉斯所創(chuàng)造的那種新式的、激進的戲劇形式挑戰(zhàn)了戰(zhàn)后霸權(quán)主義對同性戀瘋狂憎惡的冷戰(zhàn)秩序,進而斷言威廉斯比米勒更具政治意識。
在薩弗蘭為威廉斯劇作的“坎普”解讀所做的詮釋的引領(lǐng)下,越來越多的評論家開始以新的方式看待威廉斯的作品,其中包括一度對威廉斯劇作創(chuàng)作風(fēng)格表示不滿的克拉姆。1992年,在他的《扮演同性戀:現(xiàn)代戲劇中的男性同性戀》(Acting Gay:Male Homosexuality in Modern Drama)一書中,他嘗試性地運用“坎普”對《欲望號街車》和《去夏突然》中語言技巧進行了分析,并由此承認(rèn)了威廉斯的戲劇語言在對抗當(dāng)時的同性戀恐懼癥話語中所起的作用;之后,他通過考證《夏日煙云》(1948)中的同性戀符碼向《古怪的夜鶯》(1976)中酷兒政治的流動過程,得出了“威廉斯劇作的美妙與偉大之處蘊含于他劇作中委婉的語言之中”[26]的結(jié)論??死吩u論中動態(tài)的變化使我們明確一點——“坎普”解讀不僅為威廉斯同性戀主題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理論視角,而且還為威廉斯的劇作評論定下了一個客觀、正面的基調(diào):1991年初,史蒂文·布魯姆(Steven Bruhm)在《去夏突然》中的塞巴斯蒂安被生食的遭遇中察覺到了“政治經(jīng)濟”的味道[27];1997年,西蒙·布隆(Simon Blow)將威廉斯定義為一個“敢于表現(xiàn)無法適應(yīng)時代的流亡者和不為主流所接受的邊緣人的詩人”,并頌揚了“威廉斯在充滿敵意的社會氣候中敢于面對不可面對之事的勇氣”。[28]在此期間,威廉斯作品的政治意義得到了空前的、廣泛的認(rèn)可,菲利浦·科林(Philip Kolin)在他對威廉斯戲劇研究回顧中這樣說到:“在威廉斯早期劇作評論中一再強調(diào)的說他不是一個政治意識很強的作家這一謬論,從來沒有,將來也不會象在九十年代這樣安然無聲的?!保?9]
更為重要的是,在威廉斯劇作的政治意義被廣為肯定的勢頭的推動下,“坎普”解讀所營建的寬容、開放的評論空氣拓寬了評論家們的眼界,他們積極引入新的批評方法和思路,在研究范圍上,不僅關(guān)注傳統(tǒng)的經(jīng)典作品,更對以往被忽略的作品予以新的批評,發(fā)掘出威廉斯作品的新意,于是,90年代之后的評論呈現(xiàn)出一種多元化的態(tài)勢:1994年,蘇珊·考普瑞恩斯(Susan Koprince)將她的研究拓展到所有威廉斯劇作中“看不見的”同性戀人物;吉爾伯特·狄巴斯切爾(Gilbert Debusscher)在他的《<玻璃動物園>中的秘密和謊言》(“Secrets and Lies in The Glass Menagerie”,2000)一文中探索了湯姆隱秘的性身份;邁克爾·彼布勒(Michael P.Bibler)“運用傳統(tǒng)上同莊園相關(guān)的文化身份來重寫人物的個人身份并為其行為進行加密使其只在語境中產(chǎn)生意義的方式”來考察布雷克的性身份[30];2004年,約翰·巴克(John S.Bak)則“運用薩特(Sarte)的存在主義理論(existentialism),將布雷克的情況定義為存在的同性戀,并將其設(shè)定在美國當(dāng)時特殊的社會政治空氣中加以探討”[31];同年,杰奎琳·奧康娜(Jacqueline O’Connor)指出威廉斯從“外化了的社會劇”——《逃亡者》(Fugitive Kind,1937)到“自我反思的回憶劇”——《老廣場》的轉(zhuǎn)變反映了“與威廉斯作為劇作家的發(fā)展同步的美國社會的轉(zhuǎn)變”[32];2005年,邁克爾·帕利爾(Michael Paller)出版了他的《紳士來訪:田納西·威廉斯、同性戀和二十世紀(jì)中期的百老匯戲劇》(Gentlemen Callers:Tennessee Williams,homosexuality,and mid-twentieth-century Broadway drama),該書不僅將廉斯各個時期的戲劇創(chuàng)作納入評論范圍,而且還系統(tǒng)地分析了與其劇作中同性戀主題表達相關(guān)的威廉斯的生平、文化、社會政治背景以及其他相關(guān)因素,可以說是目前最全面、最系統(tǒng)的威廉斯劇作同性戀主題研究。
如今,威廉斯已離世二十余載,然而,美國的戲劇界并將其忘記,他的“新戲”不斷被發(fā)掘并以戲劇首演形式面世,2011年出版的《魔幻小屋與其它獨幕劇》(Tower and Other One-Act Plays)中所收集的13部戲劇中就有9部為實驗期劇作。還有一些學(xué)者堅持開發(fā)新的視角對其劇作進行審視,探尋其劇作中豐富的美學(xué)品性及思想文化內(nèi)涵,2010年秋季學(xué)期紐約大學(xué)戲劇系羅伯特· 沃爾利茨基(Robert Vorlicky)教授和弗里茨·埃特爾(Fritz Ertl)導(dǎo)演開展的從生態(tài)的視角審視威廉斯戲劇以突出其間所蘊含的世界萬事萬物的變化性的項目便是其中一例。威廉斯戲劇研究在今日美國之所以能夠持久不衰而且日漸趨熱從某種程度上論證了其劇作表現(xiàn)的同性戀主題所蘊含的強大的藝術(shù)生命力和感染力。這就要求我國研究者能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開拓研究領(lǐng)域,加強研究深度與廣度,保持威廉斯研究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促進威廉斯戲劇研究蓬勃發(fā)展。
[1] Leverich,Lyle.Tom:The Unknown Tennessee Williams.London:W.W.Norton & Company,1995.
[2] Stang,Joanne.“Williams:Twenty Years after Glass Menagerie.”Conversations with Tennessee Williams.Ed.Albert J.Devlin.Jackson(Miss.):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86:107-11.
[3][25] Savran,David.“‘By coming suddenly into a room that I thought was empty:Mapping the Closet with Tennessee Williams.”Studies in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24.2(1991):57-74.
[4] D’Emillo,John.Sexual Politics,Sexual Communities:The Making of a Homosexual Minority in the United States,1940-1980.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3.
[5] Madison,Stephen.Fags,Hags and Queers Gender Dissent and Heterosocial Bonds in Gay Culture.Basing-stoke,Hampshire:Macmillan Press Ltd,2000.
[6] Coleman,Robert.“’Cat on a Hot Tin Roof’is Likely to be Hit.”Daily Mirror,Mar.25,1955.
[7] Chapman,John.“‘Cat on a Hot Tin Roof’Beautifully Acted,but a Frustrating Drama.”Daily News,Mar.25,1955.
[8] Kerr,Walter.“Cat on a Hot Tin Roof.”Herald Tribune,Mar.25,1955.
[9] Watts,Richard,“The Impact of Tennessee Williams.”New York Post,Mar.25,1955.
[10] McClain,John.“Drama Socks and Shocks.”Journal-American,Mar.25,1955.
[11] Hyman,Stanley E.“Some Trends in the Novel.”College English,20.Oct.1958.
[12] Haskell,Molly.From Reverence to Rape.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13] Rader,Dotson.“The Art of Theatre V:Tennessee Williams.”Conversations with Tennessee Williams.Ed.Albert J.Devlin.Jackson and Lond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86:325-60.
[14 〗Wager,Walter.“Tennessee Williams.”Conversations with Tennessee Williams.Ed.Albert J.Devlin.Jackson(Miss.):UP of Mississippi,1986:127-28.
[15] Barton,Lee.“Why Do Playwrights Hide Their Homosexuality.”New York Times,Jan.23,1972.
[16] Brown,Cecil.“Interview with Tennessee Williams.”Conversations with Tennessee Williams.Ed.Albert J.Devlin.Jackson(Miss.):UP of Mississippi,1986:251-283.
[17] Free,William J.“Williams in the Seventies:Directions and Discontents.”Tennessee Williams:A Tribute.Ed.Jac Tharpe.Mississippi: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80:247-259.
[18] Feingold,Michael.“The Playwright as Stinker.”Village Voice 16-22,Sep.,1981.
[19] Hughes,Catherine.“Specters.”America,10 Oct.1981.
[20] Bailey,Paul.“Dead Stork.”New Statesman July 4,1975.
[21] Stanton,Stephen S.Tennessee Williams: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Englewood Cliffs:Prentice Hall,1977.
[22] Sklepowitch,Edward.“In Pursuit of the Lyric Quarry:The Image of the Homosexual in Tennessee Williams'Prose Fiction."A Tribute.Ed.Jac Tharpe.Mississippi: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77.
[23] Clum,John M.“Something Cloudy,Something Clear:Homophobic Discourse in Tennessee Williams.”The South Atlantic Quarterly 88:1(Winter 1989):161-79.
[24] Sontag,Susan.“Notes on Camp.”Against Interpretation and Other Essays.New York:Dell,1966.
[25] Clum,John.“From Summer and Smoke to Eccentricities of a Nightingale:The Evolution of the Queer Alma.”Modern Drama.Toronto:Spring 1996.Vol.39,Iss.1:31-48.
[27] Bruhm,Stevan.“Blackmailed by Sex:Tennessee Williams and the Economics of Desire.”Modern Drama 34.4.(Dec.1991):528-37.
[28] Blow,Simon.“Facing the Unfaceable.”The Spectator.London:Jan.18,1997:37-38.
[29] Kolin,Philip C.“Tenn in the‘90s:Recent Scholarship on Tennessee Williams.”Publications of the Mississippi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1997:1-6.
[30] Bibler,Michael P.“A Tenderness which was Uncommon:Homosexuality,Narrative,and the Southern Plantation in Tennessee Williams’Cat on a Hot Tin Roof.”The Mississippi Quarterly.Vol.55,Iss.3(Summer 2002):381-400.
[31] Bak,John S.“Sneakin’and Spyin’from Broadway to the Beltway:Cold War Masculinity,Brick,and Homosexual Existentialism.”Theatre Journal.Washington:May 2004.56.2.:225-249.
[32] O’Connor,Jacqueline.“Moving into the Rooming House:Interiority and Stage Space in Tennessee Williams’Fugitive Kind and Vieux Carré.”Southern Quarterly Winter 2004:19-37.
A Literary Review of American Studies on Homosexuality in Tennessee Williams’Plays
ZHANG Xin-yi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0018,China)
Tennessee Williams;Homosexuality;America;Literary Review
Tennessee Williams is widely admitted as the most controversial playwright in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With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thematic expression of homosexuality in his plays,he had gone through ups and downs in his artistic career.The paper strives to follow the trail of American homosexual culture and clarify the expression of the homosexuality which soaks in his plays and related critical responses.The critical discourse is intend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Williams study in China.
2095-2708(2012)03-0150-05
I106.4
A
2011-12-01
本文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xué)校級科研啟動項目(KYS115610005)“田納西·威廉斯戲劇中的邊緣主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