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結(jié)合前人研究與作者自身馬來西亞華裔的優(yōu)勢,以搜集語料、觀察語用、面訪駐京馬來西亞留學生等方式,針對HSK詞表中“美”“敏感”“實際”和“素質(zhì)”四組馬來西亞華語和漢語同形卻異義的詞語作出客觀分析,望研究成果為漢語國際教育提供幫助。
關(guān)鍵詞:馬來西亞華語 漢語 同形異義詞 調(diào)查研究法
一、基本情況
“馬、中同形異義詞”是指在馬來西亞華語(簡稱“馬國華語”)中,漢語發(fā)音與漢字字形完全相同(同音同形),但其語義卻存在不同程度差異的詞語。該同形異義詞主要由三種類型組成:一是詞的義項減少(詞義減少);二是詞的義項增多(詞義增多);三是詞的使用方法改變,出現(xiàn)詞義不同狀況,與使用者已不存在任何關(guān)系;或者即使察覺到了,也會在用詞時刻意作出區(qū)分,用其他詞來代替(詞義轉(zhuǎn)移或不同)。
筆者在中國學習四年,期間發(fā)現(xiàn),馬來西亞學生在與自己同胞見面時均可用華語暢所欲言;但在與中國師生交談時,他們的漢語言表達能力,甚至心理狀態(tài)均產(chǎn)生了變化。鑒于此,本文通過實地考察方式,訪問了20位北京在籍(2015)馬來西亞留學生,發(fā)現(xiàn)受訪者在學習(說)漢語時,個人表現(xiàn)與情況均大不相同。其中14名受訪者表示自己在學習漢語時曾遇到或多或少的瓶頸,尤以華語特有(色)詞、馬中異形同義詞與馬中同形異義詞三者情況較為突出。此外,有7名受訪者表示由于華漢語詞匯用語的差異,會出現(xiàn)盡可能避免與中國人交流的情況,導致他們初到異域就加入了“馬來西亞留學生圈”行列。
我們認為,同形異義詞應(yīng)是導致這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一個較為突出的原因,故搜集研究HSK詞表中的馬中同形異義詞,不但能使馬來西亞留學生在學習、使用漢語時發(fā)現(xiàn)兩者差異,而且能讓他們在漢語書寫與交流時,增強漢語表達能力和自信。
本文研究的四組詞語(“美”“敏感”“實際”和“素質(zhì)”)均屬于詞義增多的馬中同形異義詞。我們回收的有效調(diào)查問卷共有224份,其中包括實地調(diào)查時使用網(wǎng)絡(luò)平臺作答的20份問卷,20位受訪者(華裔12人、馬來裔8人);中國人民大學10人,北京外國語大學4人,清華大學2人,北京大學2人,北京語言大學2人)調(diào)查工作于2014年12月22日展開,至2015年2月5日結(jié)束,為期45天。
接受調(diào)查者性別方面,男性70人(31.25%)、女性154人(68.75%);種族方面,華裔192人(85.71%)、馬來裔31人(13.83%)、印度裔1人(0.45%)。被調(diào)查者年齡主要介于21歲~25歲(84人,37.5%),其次為20歲以下(67人,29.91%)、26歲~30歲(44人,19.64%)與31歲以上(29人,12.95%)。
我們對調(diào)查者的漢語口語與書寫水平進行了調(diào)查??谡Z方面,216人(96.43%)認為自己“能流利自如地與他人對話”;有6人(2.68%)與認為自己“只能進行簡單對話”與2人(0.89%)認為“只能說簡單句子”。書寫方面,169人(75.45%)認為自己“能輕松地進行規(guī)范的書面溝通及文字寫作”;50人(22.32%)認為自己“能簡單寫出較長的短文或簡單的書信”。此外,另有4人(1.79%)與1人(0.45%)分別表示自己“只能寫簡單句子”與“只能寫幾個詞匯”。
除了《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商務(wù)印書館,2012)(簡稱《現(xiàn)漢》)與《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第3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簡稱《現(xiàn)規(guī)》)外,用于輔助本文論點的其他兩種工具書分別為《全球華語詞典》(商務(wù)印書館,2010)(簡稱《全球》)與《新編華馬大詞典》Kamus Sarjana Bahasa Cina-Melayu Terkini(楊貴誼工作室,2014年)(簡稱《華馬》)。而《光華日報》(簡稱《光華》)、《光明日報》(簡稱《光明》)與《星洲日報》(簡稱《星洲》)這三家馬來西亞華文主流報紙的標題與新聞內(nèi)容,則會用作案例,以突顯兩地同形異義詞的使用情況。首先,我們會盡可能挑選華、漢同形異義詞語用情況出現(xiàn)明顯差異的案例,其次才會考慮該案例發(fā)布的年份(即時效性),并以此作為本文挑選案例的原則。
以下考察每一個詞語時,均先列出《現(xiàn)漢》與《現(xiàn)規(guī)》中詞語的義項,然后列舉該詞在《全球》或《華馬》中作為其馬國華語義項的解釋,并舉出其于《光華》《光明》又或《星洲》中的案例,注明出處并分析調(diào)查結(jié)果。本文詞語分析部分均以此為格式,不贅述。
此外,還須強調(diào)的是,以《華馬》作為本文依據(jù)之一,并不表示我們研究的這些詞語一定是受到馬來語直譯或意譯影響,而是欲通過不同角度試圖說明,《華馬》詞典編輯者在編寫《華馬》時,選擇的馬來語解釋(義項)其實更接近馬來西亞華語的義項,且部分馬來語解釋(義項)又與漢語義項存在著較大差別這一問題。希望本研究能給相關(guān)研究者不同的啟發(fā)。
二、“美”與“新鮮”,“敏感”與“過敏”
(一)“美”與“新鮮”
“美”(měi)一詞,《現(xiàn)漢》(2012:883)解釋為:①形容詞,美麗;好看(跟“丑”相對):這小姑娘長得真~ㄧ這里的風景多~呀?、谑姑利悾骸莰纭l(fā)。③形容詞,令人滿意的;好:~酒ㄧ價廉物~。④美好的事物;好事:~不勝收ㄧ成人之~。⑤形容詞,{方}得意:老師夸了他幾句,他就~得了不得。⑥(Měi)名詞,姓。《現(xiàn)規(guī)》(2014:897)解釋為:①形容詞,好看;美麗(跟“丑”相對):長得很~ㄧ家鄉(xiāng)的景色像畫一樣~ㄧ俊~。②動詞,使事物變美:~容ㄧ~發(fā)(fà)。③形容詞,好的;令人滿意的:物~價廉ㄧ~名ㄧ~德。④形容詞,<口>非常滿意;得意:瞧他~得不知怎么好了。⑤名詞,姓。
然而,“美”一詞于《全球》則有不同的解釋。《全球》(2010:579)的解釋為:形容詞,質(zhì)量好;新鮮;味美。適用范圍比普通話廣,多用于口語。源自閩南方言。例:這個西瓜真~ㄧ這魚頭很~,用來煮湯最好?!臼褂玫貐^(qū)】新馬。
通過對比可知,在馬國華語中,“美”(美麗)除了《現(xiàn)漢》與《現(xiàn)規(guī)》的義項外,另有一個常用于口語的義項,表“新鮮”“滋味鮮甜”又或“肥沃”,常以此形容食物新鮮且質(zhì)量好,其中大部分亦有“擬人化”的成分。黃華迎(2014:95)認為:“受閩南方言影響”;陳琪(2008:140)針對新加坡華語表示:“受漢方方言借詞影響”。例如:
“今天的菜心很美!”輝哥在菜市見到我。我看到一攤攤,一堆堆瓜……看到矮瓜,大如手臂……那么美麗、豐腴瓜菜,是怎種出來呢?心里有些迷惑。于是,請問一位種菜的朋友,他說市面上所賣的菜,都是懶惰菜,我聽了更是茫然。后來他告訴我,現(xiàn)在人要快要美,種的是基因改造菜,只要適當?shù)厥┓?,水分足夠,不時噴灑農(nóng)藥,就可長出美麗的菜來。(《星洲日報》活力副刊·2009年10月14日)
此外,我們亦試圖通過“‘美的正確用法”多選題,把“美”一詞“擬人化”,用以形容食物新鮮且質(zhì)量好,并對224位調(diào)查者進行了測試。以下為其中較突出的偏誤案例:
(1)“很多人已不再理會蔬果是否噴灑了農(nóng)藥,只要求蔬果看起來又大又美?!?7人(24.45%)認為不存在偏誤情況。
(2)“這魚頭又鮮又美,用來煮湯最好了?!?1人(27.23%)認為不存在偏誤情況。
(3)“只要適當?shù)厥┓?,水分足夠,不時噴灑農(nóng)藥,就可長出又大又美的菜來?!?1人(36.16%)認為不存在偏誤情況。
(二)“敏感”與“過敏”
“敏感”(mǐn gǎn)一詞,《現(xiàn)漢》(2012:906)解釋為:形容詞,①生理上或心理上對外界事物反應(yīng)很快:有些動物對天氣的變化非?!缢且粋€~的人,接受新事物很快。②易于引起反應(yīng)的:征地拆遷是個~問題。《現(xiàn)規(guī)》(2014:919)對“敏”的解釋為:形容詞,①反應(yīng)快;靈活;~捷ㄧ靈~ㄧ~感。②聰明:聰~ㄧ~慧。
《華馬》在“敏感”一詞的解釋中并沒收錄“過敏”這一義項,但卻于“過敏”一詞中收錄了“敏感”這一義項。關(guān)于“過敏”一詞,《華馬》(2012:661)的解釋為:①alahan,alergi.【~性反應(yīng)】reaksi alergi.【~癥】alergi.②terlalu peka.其中,“過敏”的第二個義項中的“peka”(2012:149)一詞,亦可解釋為“敏感”。
由此可知,在馬來西亞華語中“敏感”增加了一個《現(xiàn)漢》與《現(xiàn)規(guī)》沒有的義項,即《現(xiàn)漢》(2012:501)中“過敏”的第一個義項:動詞,機體對某些藥物或外界刺激的感受性不正常地增高的現(xiàn)象:藥物~ㄧ花粉~。陳琪(2008:141)針對新加坡華語表示:“受英語對華語語言遷移的影響”。例如:
(怡保8日訊)……一些人吃海鮮會產(chǎn)生敏感反應(yīng),這種反應(yīng)是與生俱來的,最常見的過敏現(xiàn)象是皮膚發(fā)癢、紅腫、腹痛及嘔吐等,這些情況一般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星洲日報》2009年10月8日)
此外,我們亦對“敏感”與“過敏”進行了華—馬翻譯題測試。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79人(35.27%)選擇alergi(過敏)為“敏感”的馬來語翻譯;有61人(27.23%)選擇了sensitif(敏感)為“過敏”的馬來語翻譯。由此可知,部分調(diào)查者出現(xiàn)“敏感”與“過敏”義項混淆的現(xiàn)象,即把“敏感”用作“過敏”;亦把“過敏”用作“敏感”。
此外,通過“‘敏感的正確用法”多選題,對224位調(diào)查者進行了測試,得出以下較突出的偏誤案例:
(1)“海鮮敏感可致命,情況嚴重時須馬上求醫(yī)?!?00人(44.64%)認為不存在偏誤情況。
(2)“一些人吃海鮮會產(chǎn)生敏感反應(yīng),這種反應(yīng)是與生俱來的。”217人(96.88%)認為不存在偏誤情況。
三、“實際”與“實惠”,“敏感”與“過敏”
(一)“實際”與“實惠”
“實際”(shíjì)一詞,《現(xiàn)漢》(2012:1179)解釋為:①名詞,客觀存在的事物或情況:一切從~出發(fā)ㄧ理論聯(lián)系~。②形容詞,實有的;具體的:舉一個~的例子來說明ㄧ~工作ㄧ~行動。③形容詞,合乎事實的:這種想法不~ㄧ計劃定的很~?!冬F(xiàn)規(guī)》(2014:1192)解釋為:①名詞,客觀存在的事物或真實情況:符合~ㄧ理論與~相結(jié)合。②形容詞,實有的;具體的:~情況ㄧ~行動。③形容詞,符合實際的:這個要求比較~。參見1426頁“現(xiàn)實”的解釋。
此外,雖然《華馬》中“實際”一詞并沒收錄“實惠”的義項,但卻于“實惠”一詞的解釋中收錄了“實際”的義項?!度A馬》(2012:1475)對“實惠”的解釋為:①faedah kebendaan;keuntungan yang nyata.【得到~】mendapat keuntungan yang nyata. ②mempunyai faedah.【經(jīng)濟~】mempunyai faedah ekonomi.
其中,“實惠”的第一個義項“keuntungan yang nyata”的意思為“得到實際利益”,而其中的“nyata”(kenyataan)(2013:1475)一詞,義為“實際”。
由此可知,在馬來西亞華語中,“實際”增加一個《現(xiàn)漢》與《現(xiàn)規(guī)》中沒有的義項,用作形容詞,表“實惠”(即講求實惠)。例如:
(馬六甲25日訊)安樂組屋前的華麗園茶餐室的經(jīng)濟飯相當“經(jīng)濟”,適合長年在外工作的打工一族,因為它實際便宜。華麗園茶餐室一飯4菜只售2令吉,且飯菜份量足可滿足一個大男生的食量,堪稱甲市最便宜的經(jīng)濟飯檔之一。(《星洲日報》2010年6月25日)
通過“‘實際的正確用法”多選題,對224位調(diào)查者進行了測試,得出以下較突出的偏誤案例:
“這經(jīng)濟飯檔4菜1湯只需2令吉,堪稱甲市區(qū)最實際的經(jīng)濟飯檔!”92人(41.07%)認為不存在偏誤情況。
(二)“素質(zhì)”與“質(zhì)量”
“素質(zhì)”(sù zhì)一詞,《現(xiàn)漢》(2012:1214)解釋為:名詞,①事物本來的性質(zhì)。②素養(yǎng):提高軍事~。③心理學上指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感覺器官上的先天的特點。《現(xiàn)規(guī)》(2014:1255)解釋為:名詞,①人的生理上的先天特點:身體~。②素養(yǎng):藝術(shù)~。③事物本來的性質(zhì)、特點:這塊雞血石~不錯。④指人的體質(zhì)、品質(zhì)、情感、知識和能力等:全面提高學生~。
然而,“素質(zhì)”一詞于《華馬》中則有不同的解釋。《華馬》(2012:1553)解釋為:①mutu,kualiti,kualitatif.【~教育】pendidikan berorientasikan kualiti.②diatesis.
《華馬》中“素質(zhì)”的第一個義項所提及的“mutu”(2012:2085)與“kualiti”(2012:2085)均可解釋為“質(zhì)量”。由此可知,“素質(zhì)”一詞在馬來西亞華語中,除了《現(xiàn)漢》與《現(xiàn)規(guī)》的義項外,亦可作為《現(xiàn)漢》(2012:1679)中“質(zhì)量”的第二個義項使用,即“名詞,產(chǎn)品或工作的優(yōu)劣程度:工程~ㄧ教學~ㄧ這布~好,又好看、又耐穿”。然而,稍有不同的是,在馬來西亞華語中,其更常被用以形容食物的質(zhì)量。陳琪(2008:121)針對新加坡華語表示:“受英語quality意譯影響。”例如:
(吉隆坡31日訊)政府為了減輕低收入群的經(jīng)濟負擔而推出“一個馬來西亞人民餐單”,讓人民以區(qū)區(qū)2令吉及4令吉,便可在參與的咖啡店享用價廉物美的早餐與午餐,此計劃推展至今,獲得業(yè)者及人民的正面響應(yīng),縱然其份量及素質(zhì)仍有提升的空間……此計劃的早餐與午餐套裝優(yōu)惠,確實比一般市價來得較低,不過由于商家?guī)缀鯚o利可圖,只好控制食物的份量及素質(zhì),讓顧客有“吃不飽”的感覺。(《星洲日報》2011年7月31日)
此外,通過“‘素質(zhì)的正確用法”多選題,對224位調(diào)查者進行了測試,得出以下較突出的偏誤案例:
(1)“這家餐館的牛排與蔬果素質(zhì)均不錯,怪不得能獲得米其林的認證。”59人(26.34%)認為不存在偏誤情況。
(2)“一個大馬餐單獲歲獲得正面響應(yīng),但份量與素質(zhì)還有待提升。”91人(40.63%)認為不存在偏誤情況。
(3)“過度煎、炸、爆、炒將影響食物的營養(yǎng)素質(zhì)?!?9人(21.88%)認為不存在偏誤情況。
(4)“‘一個大馬餐單雖價格比一般餐館來得低,不過由于商家無利可圖,只好控制食物的份量及素質(zhì)?!?02人(45.54%)認為不存在偏誤情況。
四、結(jié)語
隨著華語使用范圍的擴大,各地華語的互相影響一直在不斷地加劇,針對個別華語地區(qū)的教學研究或許更符合漢語國際傳播的趨勢,進一步了解區(qū)域華語的內(nèi)涵將有助于豐富漢語的多樣性。
本文認為,在進行漢語國際教育時,應(yīng)了解馬來西亞教育體系與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和新加坡的差異之處。馬來西亞是唯一一個在國家體系內(nèi)少部分小學與大學,國家體系外少部分中學與大專學院以華語作為教學用語的國家。因此,馬來西亞華語是海外漢字文化圈中的一個重要代表。
隨著漢語國際地位的提高,漢語在推廣過程中或許應(yīng)更符合漢語學習者的語言需求。本文通過對“美”“敏感”“實際”“素質(zhì)”這四個馬、中同形異義詞對比研究,希望有助于漢語對外推廣工作。
參考文獻:
[1]陳琪.新加坡華語詞語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08.
[2]黃華迎.馬來西亞華語詞語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博士學位論
文,2014.
[3]李行健.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第3版)[Z].北京:外語教學與研
究出版社,2014.
[4]李宇明.全球華語詞典[Z].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0.
[5]楊貴誼,趙月珍,陳妙華.新編華馬大詞典Kamus Sarjana Bahasa
Cina-Melayu Terkini[Z].馬來西亞:楊貴誼工作室,2014.
[6]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
版)[Z].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2.
([馬來西亞]張鵬程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學系1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