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和習慣為主要目標。在為學生提供一個母課題的前提下,設計若干層次的子課題。倡導學生發(fā)揮自主精神,自行設計、自行組織、自行探究,從而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搜集、篩選、整理資料的能力。學生在整個活動中,將在興趣的吸引下自行查找資料,設計匯報成果的方式、安排觀察時間和方式、組織擂臺賽和討論。
下面以人教社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語文綜合性學習“感受自然”為例,說說我們的具體做法。
一、總體思路
我們試圖在第三單元閱讀教學的基礎上,繼續(xù)對學生進行“親近自然、善待自然”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影響和教育。我們用不同的形式力圖實現(xiàn)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課內學習與課外實踐的溝通和結合,與生物、地理、藝術、信息技術等學科聯(lián)手,多角度、多途徑、多層次地完成語文教學任務。
二、具體操作
整個活動分三個階段:
首先,讓學生走進自然
我們向學生發(fā)出了“親吻大地母親”的倡議,讓孩子們利用周末、假日和好友及家人去郊游或旅游,與自然親密接觸,從而積累一些感性認識。征集影視作品,搜集圖片,制作植物標本,推薦欣賞有關描繪四季或自然風光的名家名篇。(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濟南的冬天》等作品)進行與四季有關的古詩歌吟誦大賽。在教室和校園的櫥窗內進行先期成果展示。
第二階段,由全班同學自發(fā)組成文學、生物、地理興趣小組
小組成立后,他們紛紛與各任課老師結合,進行更深一步的探究學習。除了在專業(yè)方面繼續(xù)深入之外,自主選擇課題,自己設計形式,自行選編資源,還運用了在信息技術課上所學的技能自己制課件,各組大顯身手,運用Flash、 Author ware、PowerPoint、FrontPage、東方網(wǎng)頁王各種軟件制作了許多可謂上乘的課件,最后還在校園局域網(wǎng)上上傳了個人主頁且設立了班級網(wǎng)站。
第三階段,成果展示
各組的活動均由學生自己主持某一版塊或環(huán)節(jié),分工協(xié)作完成。例如,文學組由“悠悠自然戀”“深深文筆情”兩個版塊構成。在“深深文筆情”中介紹活動的前期工作及征文活動,獲獎情況并頒獎,學生間相互評價。在“悠悠自然戀”中,由文學“三關”組成。文學第一關是朗誦鑒賞一篇征文活動中文筆美妙的文章,并以此引入整個課程的正題。文學第二關由春、夏、秋、冬四個小組分別在精心選編的合乎四季特點的音樂的伴奏下,說說這個季節(jié)有什么特點,喜歡它的理由,以及獨特的心靈感受。文學第三關,由學生在一組圖片中自己選擇喜歡的一幅圖畫,在純凈的自然風情音樂的襯托下,在創(chuàng)設的情景氛圍中即興創(chuàng)作一些文段,并為之設計一個標題。地理組選擇了一個熱門而又陌生的話題“西部”,把許多西部的優(yōu)美風景,地形地貌、風土人情、豐富物產(chǎn)等,通過圖片和影視片段展現(xiàn)給同學們,以《正大綜藝》——“世界真奇妙”版塊的形式盡最大可能的讓學生“互動”,并給同學們提一些有意義且能激發(fā)興趣的問題,根據(jù)前面的展示,回答一些關于西部的地理問題,通過感性直觀的描繪共同經(jīng)歷了一次“西部之旅”,嘗試了一次獨特的心靈體驗。生物組分“描繪生物”“探索生物”“人與自然”三個環(huán)節(jié),在前兩個環(huán)節(jié)中,同學們充分感受到動植物的魅力和大自然的美妙,在此基礎上第三個環(huán)節(jié)用有趣的游戲和感人的動畫激發(fā)同學們的興趣,共設兩個互動性很強的flash游戲:
“垃圾的分類”游戲,由學生自己拖動垃圾放進應放置的垃圾箱內。學生在游戲中便可了解哪些是可回收利用的,哪些是不可回收利用的。“蹦極”游戲,讓學生自己選擇高度,看看從河里撈出了哪些垃圾,從而意識到環(huán)保的重要性以及人類和生物圈密不可分的關系。同學們還把自己的動物朋友請進教室,展示一下小動物的風采。
活動后,由各組互評,并由在座的客人如家長,填寫評價表,評價內容:各組的總體評價,自制課件的長處,課堂效果并填寫建議。
總之,通過綜合性學習活動,使學生個性得到了張揚,情感得到了陶冶,心靈得以升華、能力得以提高。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總結了綜合性學習活動的一個基本程序:1.明確活動要求;2.觀察感知生活;3.搜集篩選信息;4.自主選擇形式;5.小組展示成果;6.合作探究問題;7.整理完善成果;8.升華心靈體驗。我們把這些方法叫做“綜合性學習八步走”。
我們的課改實驗還在進行之中,許多經(jīng)驗尚待整理,以上所述難免淺拙,還望讀者不吝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