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桂紅
運動技術教學主要是通過身體的反復練習來完成的,少年兒童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的限制,對于運動技術的學習掌握較青年人困難得多,作為體育教師如何教才能使少年兒童更好地學習并掌握運動技術呢?我根據(jù)多年的教學訓練實踐談點自己的見解。
一、直觀性教法
知識信息的傳導始于人的感官對客觀事物的感覺。直觀性教學法就是上學生的感官通過各種形式獲得生動的表象。主要是用眼看、耳聽來豐富自己的感性認識和直接經(jīng)驗,從而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術。常用的方法有:1、教師的示范。2、掛圖、模型、幻燈、錄像,有條件的可用多媒體技術。3、生動形象的語言,信息,標志物。4、適宜的動力與阻力。
二、模仿
少年兒童不但要用眼看、耳聽來感知動作的形象、空間與時間的關系,還要多模仿,要綜合地運用身體的各種感覺器官來感知運動技術,要用身體肌肉的本體感覺來感知動作的要領、肌肉用力的方法和程度,掌握合理的用力順序和動作意識,只要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常用方法有:徒手模仿、帶輕器械模仿、保護幫助下模仿。
三、先學做一些分解后的環(huán)節(jié)技術動作
根據(jù)少年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將復雜的技術動作按技術結構特點分解開來,降低技術動作的難度,先學一些簡單容易的技術動作,少做一些復雜技術動作。在熟練掌握環(huán)節(jié)技術動作后,可先將相近的兩三個動作連接起來練習,再逐漸將整個技術動作連接起來練習掌握。如在跳遠教學時,將跳遠按技術結構特點分為助跑、踏跳、騰空、落地,先將助跑、踏跳、騰空、落地這些環(huán)節(jié)技術動作學會,再將助跑、踏跳連接在一起;助跑、踏跳、騰空連在一起;助跑、踏跳、騰空、落地連在一起,這樣整個跳遠技術就逐漸掌握了。
四、降低要求做到形似
有的技術動作不能細分成分解動作,但可降低要求。如可放慢速度、減少動作幅度、少用點力,這樣就便于學習掌握,先做到形似。
五、循序漸進做到神似
根據(jù)少年兒童認識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身體機能活動的特點,逐漸提高要求,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一知半解到體驗領會,循序漸進,增加要求,精雕細刻,提高技術動作的質(zhì)量,做到形似神似。
六、及時給予肯定和糾正
根據(jù)少年兒童的心理特點,每個少年兒童都希望得到表揚和支持,并且積極的信息反饋能促進他們產(chǎn)生正確的動作想象。因而在練習時對于他們要多表揚少批評,對動作練習好的要及時大聲表揚給予鼓勵;對動作練習不合理的要及時予以個別糾正,使動作準確正規(guī),以免形成錯誤的動力定型。在改進和糾正錯誤動作時,要多做正確的示范動作,不要口頭說教,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動作概念和意識。
七、教法多樣,激發(fā)興趣
從生理學觀點看,長時間的單一刺激,容易引起超限抑制,特別是少年兒童,單調(diào)枯燥的練習會使他們感到乏味厭倦,因而技術教學手段要多樣化有新異性,在不違背教學原則的基礎上,可多做一些突出游戲性、對抗性和韻律感的練習,以激發(fā)少年兒童的興趣,但要注意學習的目的性。
八、精講多練,比喻恰當易懂
少年兒童接受能力較差,要將技術動作的術語變成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技術動作的過程、重點和關鍵簡明扼要地講解,對于技術動作的要求,可做一些他們見過易懂的比喻。嚴密組織指導學生反復多練,對于少年兒童不理解的,要邊練邊講,講練結合。
九、加強保護與幫助
由于有些動作的難度大,對肌肉、關節(jié)、韌帶的機能要求較高,而少年兒童受其生理特點的局限,有的練習對他們就有一定的危險,因而教練一定要加強保護與幫助,加強安全教育。對于完不成練習的幫助完成,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對于完成動作不到位的,幫助他們保質(zhì)保量地完成練習,使他們形成正確的肌肉感覺。同時,加強保護能消除少年兒童的恐懼感,避免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總之,對于少年兒童運動技術的教學,要根據(jù)少年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遵循教育規(guī)律,采取適當?shù)姆椒ê褪侄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