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見于《禮記·曲禮》。在東周,“禮”有四種大別:抽象的禮、禮法、禮義、儀禮。與“刑”對稱的禮指禮法,這種用法出現(xiàn)于東周?!岸Y不下庶人”的禮指儀禮,不能與刑對稱。將“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斷在一起,破壞了這段話的真實意思結(jié)構(gòu),于文章體例也不合。因此,原文應(yīng)做如下斷句:“國君撫式,大夫下之;大夫撫式,士下之;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側(cè)?!币庵竾c大夫同乘車時,國君軾宗廟,大夫應(yīng)下車;大夫與士同乘車時,大夫軾宗廟,士應(yīng)下車;若庶人同車,則不必下車。國君會見大夫時,應(yīng)以禮意,而不能加以刑意,故刑人這時要回避。
(丁玉翠、李幡/文,摘自《學校交流》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