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邦在
晚上,兒子對我說:“爸爸,我明天春游,能陪我去超市買些吃的嗎?”我答應(yīng)了。
兒子最近的表現(xiàn)讓我感到非常高興,因為看起來,他已經(jīng)改正了自己的不良行為。
以前,我對兒子的零花錢控制得比較緊。因為我覺得,孩子上學(xué)之后,讀書是第一要務(wù),至于要添置什么東西,我們會替他安排好一切的,根本用不著他操心。但是,兒子后來的一次犯錯,證明我想得太簡單了。
那一次,我被兒子的班主任張老師請去。原來,兒子上學(xué)前趁我和他媽媽不注意,私自拿了一百元錢。課間,他叫上幾個同學(xué),陪他去校門外的商店里買了一把玩具手槍。之后,按照事前的約定,兒子把剩下的錢分給了這幾個同學(xué)。大概是因為錢分配得不均,有同學(xué)就跑去向張老師打了小報告。
真是氣不打一處來!這就是我一向嚴格要求的兒子嗎?當時真想沖過去給他幾下。好在張老師見我臉色不對,趕忙揮了揮手,讓我聽兒子說說拿錢的理由,我才壓住了火。
兒子說,他非常想要一把玩具手槍,可當他向我要錢的時候,被我斷然拒絕。此后,他不敢再向我說這件事,怕我打他。但玩具手槍終究是男孩子最喜愛的玩具,小小年紀的他實在抵不住誘惑,便大膽下了手。
兒子的錯誤,可以說是我一手“導(dǎo)演”的。當初兒子向我提出買玩具手槍的想法時,我絲毫沒有認真聽他說理由的意識,只是覺得家長在孩子面前永遠擁有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于是就想當然地拒絕了,根本沒有考慮兒子的心理感受,這才使得兒子鋌而走險。
更重要的是,我平時根本沒有認識到,孩子也需要一定的經(jīng)濟自主權(quán)。我們平日里為孩子購買的,只是孩子需要的東西,而孩子想購買他喜歡的東西。看來,我的教育方法該有所改變了。
回到家后,兒子主動做了檢討,并寫了保證。我也只是向他說明以后遇到這種事應(yīng)該怎么辦,并沒有懲罰他,并囑咐妻子不要再提及此事。
從那以后,我每天給兒子一元零用錢,節(jié)余歸他所有,超支不補。至于花錢數(shù)目比較大的,則要向我申請并要說清理由,絕對不允許私下拿錢。對于這樣的“經(jīng)濟政策”,兒子感覺很好。慢慢地,他學(xué)會了記賬,也學(xué)會了統(tǒng)籌安排。
這次,兒子要去春游,想給自己買些好吃的。因為這是學(xué)校活動,屬于“公務(wù)開支”,而且數(shù)目較大,所以他就向我開了口。
我陪兒子來到超市,里面的孩子很多,估計都是買春游零食的。我很清楚孩子們的心理——春游對于他們來說,就是吃零食比賽。孩子們天性嘴饞,可平時受到的約束很多,尤其是吃零食,學(xué)校堅決杜絕。只有在舉行春游這樣的活動時,才有這樣的機會,而家長也會盡量滿足孩子們的愿望。所以,面對這一年才一兩次的機會,孩子們總是顯得很興奮,盡量給自己買足零食。
兒子拿了個購物籃,我跟在他后面。他一會兒左看看,一會兒右看看,卻沒有拿任何東西。我知道他怕我批評他,說他買的東西多。那次拿錢事件對他的影響很大,抑或說給他留下了心理陰影,所以現(xiàn)在他很少向我要什么東西??粗切┬⌒≠徫锟駛兊摹隘偪瘛毙袨椋彝蝗挥X得兒子其實很懂事,我平時是不是對他要求得過于嚴格了?他畢竟還是個孩子??!
我快走了兩步,對兒子說:“今天我把購物的權(quán)力下放給你,你自己隨便買吧!”兒子想了想,很快在一個食品架前停了下來,麻利地拿了幾樣,然后就對我說:“爸爸,我們走吧!”
我望了望購物籃,又看了看兒子,笑著問:“真的夠了?”兒子認真地點點頭。我對他說:“今天我可是真的下放權(quán)力,以后這樣的機會可不多哦!”兒子笑著對我說:“真的夠了,買多了也吃不了?!?/p>
我不再勉強兒子,拉著他的手快速地走向收銀臺。而我的心里,滿是欣慰。
編輯 吳忞忞 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