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災難性事件報道的誤區(qū)及改正策略

2015-05-30 21:42:04畢佳佳
今傳媒 2015年4期
關鍵詞:頭版災難性災難

畢佳佳

摘??要:政府和新聞媒體對災難性事件的報道顯得格外謹慎,但是隨著新聞改革的加深和媒體市場競爭的加劇,災難性事件的報道失實、著重追求慘烈景象以及不顧災難受害者的心理及情緒、忽略社會傳播效果等問題泛濫,給社會輿論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媒體在災難性事件報道中責任重大,但這并不意味著無原則的美化浮夸,報道除了客觀反映新聞事實且保障受眾知情權以外,還應引導正確的社會輿論導向。本文以“11·22”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大事故為例,探討了災難性事件報道中的誤區(qū)及其改正策略。

關鍵詞:災難性事件;報道誤區(qū);改正策略

中圖分類號:G2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5)04-0049-02

一、災難性事件的概念

災難性事件按性質劃分主要有自然性和社會性兩大類。一類是以自然本身為主的突發(fā)災難,?即自然災難,如冰雪災害、地震、洪水、龍卷風等;一類是由人為影響造成的災難,即人為災難,如人為引起的交通事故、火災、礦難、房屋倒塌等。災難性事件在發(fā)生之前可能存在征兆,但其具有很強的隱蔽性,難以察覺,并且突發(fā)性很強,具有強烈的震撼力,一旦發(fā)生會造成嚴重的負面性,影響廣泛且久遠[1]。綜上所述,由于災難性事件具有突發(fā)性、災難性、負面性和社會性,因而此類報道備受媒體關注并有突出的新聞價值,引發(fā)全球媒體都在關注和記錄這些災難以及與災難作斗爭的人類。2013年11月22日10時25分,山東青島市發(fā)生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列樓爆炸特別重大事故,62人失去生命,136人受傷,1.8萬多人被轉移。這次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經(jīng)濟財產(chǎn)損失,屬于突發(fā)災難性事件。以下內容筆者就由此事件為例來解析災難性事件報道中存在的誤區(qū)以及改正策略。

二、災難性事件報道存在的誤區(qū)

在我國,媒體一直以來重視正面新聞對公眾的激勵、凈化和榜樣作用[2],而對災難性事件本身的報道及其負面影響,總是盡可能少報、甚至不報,或者干脆在災難性新聞中只挖掘正面信息,結果反而造成民眾恐慌、“謠言”橫行的局面。

在此次“11·22”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泄漏爆炸重大事故中,青島當?shù)孛襟w對該事件的報道雖也引導了輿情并提供了正面信息,但在后期卻得到了適得其反的效果,引發(fā)受眾的反感。由此可見青島當?shù)孛襟w在對此次災難性事件的報道上存在誤區(qū)。

1.首次報道頭版篇幅偏少。輸油管道爆炸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本就屬于重大新聞事件,雖然2013年11月23日的青島各個報刊頭版刊登了該事故的情況,但都使用了較小篇幅,特別是《青島早報》和《半島都市報》在頭版只用了1/4的篇幅。不大肆宣揚災難是我國媒體的一貫作風,但這樣的報道會讓受眾覺得不被重視,明明是重大事件卻在頭版被其他無關緊要的新聞占據(jù)了版面,實屬失誤與不該。

2.過分渲染溫情色彩。在事發(fā)兩天后,即2013年11月24日,青島當?shù)孛襟w意識到對此重大災難性事件的報道篇幅不足,于是《青島早報》使用了頭版加8個內版,《半島都市報》使用了頭版加7個內版,《青島晚報》使用了頭版加6個內版,其他地方媒體也加大了篇幅。但是僅僅加大篇幅而沒有實質性內容也是不行的,我們來看看當天報紙的文章標題都是什么,筆者選取其中部分標題:《排隊獻血,愛暖寒冬》,《最佳醫(yī)護,最好救治》《住安置點,如家溫暖》《官兵做飯,百姓喊香》等。本是令人痛心的災難事件,但從媒體的文字描述上來看反而好像是件好事,在新媒體特別是自媒體發(fā)展迅速的今天,受眾們在網(wǎng)絡平臺已經(jīng)炸開了鍋,大家最想了解的是為何發(fā)生爆炸,相關責任人是如何處理事故的,事故中的傷者情況如何,斷電停水什么時候才能恢復等切合實際的問題,而不是當?shù)孛襟w的報喜不報憂,硬是把災情喪事變成了歌功頌德的“喜事”。

3.較少關注事故中個體的狀況。在災難性事件中,特別是社會性災難,報道最應該關注的是災難中的“人”,而不是其他[3]。上述列舉的報道中,《排隊獻血,愛暖寒冬》雖然報道了群眾踴躍獻血的場景,給人以鼓勵。但是,此篇報道中關注的卻是獻血的民眾,花大量篇幅描寫了個別群眾是如何跨越阻礙前來獻血的,并沒有提到受傷民眾的情況。在《最佳醫(yī)護,最好救治》中,大量篇幅寫青島市衛(wèi)生局是如何趕赴現(xiàn)場組織救援的,調了多少臺機器、床位和藥物,如何成立了救治專家醫(yī)療隊,到文章最后才描寫了被救治受傷民眾的傷情,可謂是本末倒置。由此看來,對于災難性事件的報道,青島媒體還存在很多誤區(qū)和爭議,盡管為穩(wěn)定災情做出了一定努力,但是帶來的輿論反彈還是不可忽視。

三、災難性事件報道的改正策略

存在誤區(qū)就需要探討改正的辦法,對于“11·22”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泄漏爆炸事件,就青島當?shù)孛襟w的職責缺失本文提出了以下改正策略,并結合同樣對此事件進行全程跟蹤報道的新華社的通訊稿件進行對比,以得出如何更好的報道災難性事件。

1.重視對災難事件本身的報道。媒體記者在對災難性新聞事件的采訪過程中,必須要特別注意緊抓災難事件中最具有新聞價值的組成因素,按其重要程度應分別為死傷情況、災難發(fā)生的直接和間接原因、救援和救濟情況、財產(chǎn)損失情況、災區(qū)的災后處理情況等。媒體應重視并加強對災難事件本身的報道,受眾第一時間最想了解的是事件本身而不是只空喊口號,或是報道某某領導奔赴救災現(xiàn)場,布置救援工作之類。

新華社山東分社的記者就在第一時間趕赴爆炸現(xiàn)場,通過精細的訪問與調查,以及走訪附近群眾及對中石化青島負責人的獨家訪問了解到了許多重大信息,這些信息對還原事故真相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爆炸發(fā)生后,網(wǎng)絡上也充滿了碎片化信息,但是如何把災難性事件報道做好還是需要記者親臨現(xiàn)場,用自己的職業(yè)敏感挖掘信息,而不能依靠網(wǎng)絡或群眾支離破碎的言論來粘合新聞。來自新華社的稿件《36小時生命爭奪戰(zhàn):中石化輸油管道事故救人紀實》是由新華社五名記者實地探訪災難現(xiàn)場與走訪附近群眾,寫出的一篇生動具體的反應災難事件本身及現(xiàn)場救援真實場景的文章。

2.注意正面引導,講求方法策略,注意分寸感。新聞的真實性是其最重要的要素,災難性事件的報道更應該保證內容的準確與真實,做到如實反映事實,從而使整個事件的報道全面客觀。媒體要認真核對報道中涉及的人物、地點、數(shù)字、細節(jié)等,避免因疏忽而導致誤報,以真實具體的報道將事實的真相盡可能準確地傳達給受眾。災難性事件具有復雜的多面性,我們在報道中要避免一葉障目,例如只報道某一方面的情況而對另一方面的情況避而不談,或者把個人情緒和觀點摻雜到報道中以此誤導受眾[4]。災難性事件具有很強的負面性,但是在報道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揭示災難性事件發(fā)生時、發(fā)展中的正面要素,從而使災難的負面性降低,聚集群眾共同面對、共同抗擊災難。關于正面引導,青島當?shù)氐拿襟w倒是做了,但是沒有把握好分寸,過于強調暖色彩使受眾覺得當?shù)孛襟w有意回避災難,不能給群眾一個好的交代。

那么如何把握災難報道中的“冷暖”色呢,首先不能忽視災難本身的冷色調,要報道事故相關的災難性和危害性;其次也需要找一些老百姓最為關心的細節(jié),比如在本次爆炸事件中應關注爆炸現(xiàn)場周邊的生活日用品(蔬菜、肉蛋、礦泉水等)是否漲價,居民是否已經(jīng)離家,吃飯問題如何解決等暖色彩,做到冷暖結合,有張有弛。由新華社記者袁軍寶執(zhí)筆的《“11·22”事故第三天:風雨中的熱乎飯菜》就描寫了事故第三天的情況:隨著氣溫的降低,搜救工作仍在進行,不斷地有遇難者的尸體被發(fā)現(xiàn),周邊部分小區(qū)的燃氣、暖氣仍然沒有恢復,風雨中的冷色調濃重。但是青島警備某部隊的官兵來到事發(fā)地的小區(qū)給居民做飯,為這冷色調添上了一抹溫暖。這樣冷暖結合的報道才會給受眾帶來溫暖不排斥的正面效應,比青島媒體的《官兵做飯,百姓喊香》要好很多,避免了多度渲染暖色調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3.關注災難中生命個體的生存狀態(tài)?!叭恕笔巧鐣詾碾y事件的主體,在災難性新聞的報道中除了要關注事故本身的緣由,我們更應該關注事故中的“人”。事故發(fā)生后,受眾最關心的是事故中的人怎么樣了,所以記者就需要真實、全面、細致地記錄現(xiàn)場,用一個個人物故事和救援細節(jié)來滿足受眾對“傷亡怎樣、生活得怎樣”的集中關切,同時也要聚焦事故后“人”的需求,傾聽民眾的感受和訴求。事故發(fā)生后,新華社記者羅爭光在事故受損最嚴重的黃島華歐北?;▓@小區(qū)內走訪,看到了一個幼兒園的窗口嚴重破損,經(jīng)過訪問得知事故發(fā)生時有20多個孩子在窗口邊玩耍且都受到了較大驚嚇,其中一個孩子被碎玻璃輕度劃傷。由他執(zhí)筆的《爆燃事故中,被“震”傷的幼兒園》在年輕父母中得到很大反響,有些父母看到文章和配圖后不禁落淚。

青島媒體也報道了事故中的人,但是更多的是在報道為災難貢獻力量的個體,描寫了做飯的官兵、救治的醫(yī)護人員、獻血的民眾,但是卻沒有從災難中的個體出發(fā),讓受眾知曉事故中人的生存狀況,從而警醒、啟發(fā)受眾對災難的遠離,也更能引起受眾共鳴。

4.關注后續(xù)報道。在諸多因素中,最能體現(xiàn)災難新聞價值的社會性和久遠性的應該是事件的后續(xù)相關報道[5]。人們只有在災難報道的反思中找到災難的具體原因,使受眾從中吸取教訓,提高警惕,才能預防此類災害的再次發(fā)生,或者即使再次發(fā)生也能夠盡量減少損失。然而在這個層面,大多數(shù)災難事件的報道總是停留在對受災現(xiàn)場情況的簡單描述,以及對死傷者家屬痛哭流涕畫面的捕捉,而對相關事件的后續(xù)報道做得是寥寥無幾。這樣將導致難以全面、深入的報道災難性事件,挖掘受眾對災難事件背后的深層思考。青島當?shù)孛襟w對此次爆炸事件的后續(xù)報道不多,除了交代相關部門是如何安置受災民眾,如何進行賠償外,并沒有深刻的反思災難為何發(fā)生,如何預防以及關注后續(xù)傷者的生活狀況。

綜上所述,災難性新聞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報道時需要記者傾注更多的精力,災難新聞報道不僅僅需要記者的新聞敏感和職業(yè)素養(yǎng),更需要重視災難本身,關注事故中的人,把握報道分寸。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曾經(jīng)說:“造就一篇好新聞,絕不僅僅是漂亮的文字、敏銳的嗅覺和靈巧的處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俯仰天地的境界,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一種大徹大悟的智慧[6]?!庇纱丝磥碓跒碾y事件的報道中,這種心懷天地、悲天憫人、大徹大悟的特質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 史曉紅.對災難性事件報道的思考[J].新聞采編,2007(6).
  • 周志賢.關于做好災難性事件報道的幾點思考[J].新聞傳播,2009(12).
  • 李偉鋒.試論災難性新聞報道的人文關懷[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3(2).
  • 魏少華.談災難性事件報道的基本策略[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5(4).
  • 耿楓.災難性事件的報道策略研究[J].新聞知識,2012(10).

張平宇.災難性新聞的報道原則[J].中國記者,2001(9).

猜你喜歡
頭版災難性災難
雷擊災難
科學家說地球變暖速度比以前認為的要快,而避免災難性后果的窗口期即將結束
英語文摘(2021年10期)2021-11-22 08:02:26
災難報道常見問題及反思
新聞傳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46
“頭版”既出,一切才剛剛開始
傳媒評論(2017年9期)2017-12-20 08:08:05
天空之城
綜合發(fā)力 化解災難性醫(yī)療風險
中國媒體在災難性新聞報道中的改進與不足
新聞傳播(2015年13期)2015-07-18 11:00:41
災難不是“假想敵”
超萌大頭版《來自星星的你》
曬曬2014.1.1頭版
中國記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7:38
重庆市| 防城港市| 体育| 大港区| 浑源县| 上林县| 安达市| 兴山县| 正宁县| 黑河市| 大竹县| 保亭| 丹江口市| 盐亭县| 曲麻莱县| 五寨县| 隆尧县| 台北市| 三都| 绥德县| 永善县| 建始县| 松原市| 亚东县| 民县| 玛多县| 遵义市| 茌平县| 清原| 岢岚县| 百色市| 肇州县| 南宁市| 阿荣旗| 延津县| 黑山县| 黄石市| 新龙县| 广河县| 定西市| 布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