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平
[摘要]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要厘清“求同”與“求異”的關系,閱讀視野的局限性和生成性的關系,文本創(chuàng)造性與規(guī)定性統(tǒng)一的關系,并做到四個策略。
[關鍵詞]個性化閱讀關系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090005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應注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閱讀教學要充分關注學生閱讀心理的獨特性,尊重學生個人的見解,要把閱讀活動變?yōu)閷W生自我探究、自我體驗的活動,使學生在研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中發(fā)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怎樣引導學生個性化閱讀呢?我認為要厘清三個基本關系,做到四個策略。
一、 個性化閱讀的三個基本關系
(一) “求同”與“求異”的關系
個性化閱讀的個性只是相對的概念,因為既沒有絕對的個性,也沒有絕對的共性。很多讀者在閱讀文本、解讀文本時通常習慣尋求文本中個性化的東西,甚至有故意標新立異的趨向,這樣往往造成對文本的誤讀。
個性又受共性的制約,也就是在閱讀文本時要“求同”。教師要做到三種態(tài)度:對學生正確獨到的見解,應予以表揚;闡釋不夠完善的,則需要加以引導和啟發(fā);而對那些明顯有誤讀和曲解的釋義,則必須給予糾正。
(二)閱讀視野的局限性和生成性的關系
視野是解釋學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指的是解讀者在解讀前所具備的知識經(jīng)驗、審美情感、價值取向、個性特點、人文素養(yǎng)等。比如,有學生曾問我:“《紅樓夢》是本什么書?”你若上網(wǎng)使用百度搜索,似乎這個問題很好回答,而且有一個十分冠冕堂皇的答案:“《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代表古典小說藝術的最高成就,它以榮國府的日常生活為中心,以寶黛釵的愛情悲劇及大觀園中點滴瑣事為主線,以金陵貴族名門賈、王、薛、史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歷史為暗線,展現(xiàn)了窮途末路的封建社會終將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钡羌毾雭磉@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如果你問醫(yī)生,他可能回答《紅樓夢》是本醫(yī)學藥典;如果你問軍事家,他可能回答是本兵家秘籍;如果你問經(jīng)濟學家,他可能回答是本理財指南……可見,不同視界背景的讀者從文本中讀出不同的內容,不同等級的讀者對文本的領會具有不同的層次。
(三)文本創(chuàng)造性與規(guī)定性統(tǒng)一的關系
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大膽創(chuàng)新;另一方面不能一味地求異,任意曲解和歪解文本,陷入主觀臆說的解讀誤區(qū)。
二、個性化閱讀的四個策略
(一)以學生的視域為基礎,了解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
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須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視域結構,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審美態(tài)度、欣賞水平,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確定文本解讀的重點和難點,可以為他們建立必要的閱讀檔案,以便提出適合其個性發(fā)展的閱讀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會根據(jù)閱讀檔案,或對某一部分學生提出明確要求,或依據(jù)他們的興趣編隊分組,以滿足個體差異較大的每一個學生的閱讀需求,并盡可能地在理解的互補中張揚他們的閱讀個性,讓他們的能動性在獨立的閱讀中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二)以擴展學生的閱讀視野為重點,指導閱讀方向
學生僅僅滿足于閱讀課本和少量精品文章是不夠的,還要廣泛地進行課外閱讀,這也是新課標的明確要求。從課程理念到階段教學目標,新課標多次涉及課外閱讀的問題,凡是論述閱讀教學,幾乎都包括課外閱讀。實施個性化閱讀教學還須把閱讀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結合起來,形成“語文生活化”的學習環(huán)境。
(三)以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為首位,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獲得審美體驗
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讀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天性,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閱讀除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外,還可以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獲得審美體驗。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要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方式,拓寬思維,提高閱讀質量。
(四)以保證長期效果為終極目標,引入評價機制
究竟如何落實這些評價呢?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總是盡量給學生一種體現(xiàn)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綜合性動態(tài)評價。這種評價是標準多元而不唯一,要求中肯而不過高,方法多樣而不單一,處置靈活而不呆板,注重閱讀過程而不僅僅重視閱讀效果,面向全體而不是面向一部分的。這些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評價方式,既為學生準確理解文本內容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持,也為那些異彩紛呈的答案的存在預留了廣闊的空間。
個性化閱讀是新課標對閱讀教學提出的新要求,這需要廣大在教學一線的教師及時地更新教學理念,及時地調整好自己的教學方向。每位教師應該都有這樣的期許:讓閱讀成為學生一生的習慣,使其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伽達默爾著,夏鎮(zhèn)平,宋建平譯.哲學解釋學[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4.
[2]劉月新.解釋學視野中的文學活動研究[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陳劍平)